第854章 收复河套,进军青藏西域
大明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这主要是有莫卧儿帝国,黄立还不能确定大明是否超过莫卧儿帝国。
即便是第二,也没有关系。凭借着庞大的人口基数,才是他东征西讨,大肆扩张的底气所在。
如果再说到军队,大明帝国现在能够轻松组织起百万大军。而现在,正规军的数量还不到六十万。
即便是六十万,再加上武器装备的优势,也能抵百万之师。
而且,在当时的世界上,能够拥有如此规模的正规军的国家,也是寥寥无几。
也只有象莫卧儿帝国、奥斯曼帝国这样的人口大国,才有可能组建起这样数量的军队。
但从素质和战力,以及武器装备上,却比大明帝国差了不止一两个档次。
这近六十万正规军,是海陆军的全部。其中,海军将近十万,包括了近四万的海军陆战队。
五十万陆军则分布在广阔的疆域,其中大部分在帝国的北部防线。他们正厉兵秣马,准备收复河套和西域,并降服蒙古诸部。
这几十万人马,堪称大明帝国的陆军精锐,比海外占领地的军队,要强上不少。
春耕刚过,两万明军便昂然出动,在王屏藩、祁三升、马惟兴等将领的指挥下,进入河套地区。
河套平原总面积大约是两万五千平方公里,下辖地区一般分为“西套”与“东套”,分别是指宁夏地区与内蒙古地区。
其中“东套”又分为贺兰山以东的内蒙古狼山、银川平原、大青山以南土默川平原的“前套”,与巴彦高勒、西山咀之间巴彦淖尔平原的“后套”。
此地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又有黄河灌溉之利。
自秦汉以来,河套平原便一直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是“膏壤殖谷、吁陌纵横、牛马布野、人民织盛”的繁庶之地。
为了推动河套平原的发展,汉武帝听从大臣主父偃的建议,在这里先后设立了朔方郡、五原郡、西河郡、云中郡以及定襄郡,还在郡下设县。
此后,河套地区的版图一再扩大,延伸至了上郡的北部与北地,很大程度上促进当地农业的迅速发展,经济的快速繁荣。
在汉朝历代君王的统治下,河套地区经济开发再次出现了高潮,文化也更加繁荣。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出现多个政权,河套平原也就成为了兵家必争之地。
此后,河套平原经过了不断的波动,其内涵更为清晰,农业、畜牧业也得到了较为稳定的发展。
到了明朝,无论是明太祖朱元璋,还是明成祖朱棣,都保持着对河套平原地区的控制。
但是到了洪熙与宣德年间,朱祁镇对西北边防无所作为。
在此情况下,蒙古各部纷纷南下侵扰,同时从多个方向入寇边境,并逐渐定居下来。
对此,明英宗朱祁镇并未从内部寻找办法,而是听从了太监王振的唆使,导致了土木堡之变。
明国因此而势弱,鞑靼部的三大首领争相进入并统治了河套平原,使得明朝第一次失去了对河套地区的控制。
明宪宗继位后,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其中在搜套之战中,明宪宗意识到河套地区举足轻重的地位。
因此,明国又与蒙古诸部先后开展了红盐池之战、威宁海之战等数次战役。
同时,明朝的内部也屡次就复套、搜套,以及河套平原的筑墙防守等对策,发生争论与分歧,可谓是一波三折。
但是“剿套”运动中,明宪宗朱见深没有听从大臣所提出的向河套平原移民屯田的建议,这导致蒙古诸部又复据河套地区。
此后,明武宗朱厚照继位,发动应州之战大败达延汗,使得明朝的北方边境得以安宁。
但是好景不长,在明世宗朱厚熜在位期间,新的蒙古小王子再次率兵侵扰明朝边境。
对此,明世宗并未主动出击夺回河套,而只是下令进行防御。
这使得蒙古人更加肆无忌惮,数次发动侵边事件,还杀害了大量边民。
此时,朱厚熜听从了群臣建议,开展复河套之事。
运动刚开始,一切都进展较为顺利,但是后来局势却被奸臣严嵩所改变。
严嵩置收复河套平原的国家大计于不顾,反复攻击夏言与曾铣主张的复套计划是出于私心作祟。
而明世宗朱厚熜也不辨是非,直接终止了复套计划,还将夏言和曾铣弃市,并让严嵩上位。
从此,收复河套平原的计划便再没有人敢提起,而只能任俺答汗入侵北京地区,引发“庚戍之变”,使得明朝彻底丢失
了河套平原。
清朝初年,蒙古鄂尔多斯部额琳沁、固鲁岱青游牧在河套地区。顺治六年,因大札木苏叛乱,所部移牧河套地区。
而现在的蒙古诸部,已经分崩离析,远不是明朝中后期那般强盛。
面对明军的大兵压境,鄂尔多斯部六旗联军一战惨败,再无抵抗之心,纷纷降附。
此番降附,严格来说是内附,不同于之前的归附。
虽然黄立暂时维持盟旗制,并保留蒙古封建王公的些许特权,但政务军事上却是以新设立的东胜府为主。
吸取了明朝丢失河套地区的教训,明军不仅占据河套,建城铺路,还开始了移民屯垦、兴修水利的诸项建设。
两万明军及眷属,成为第一批的大规模移民。同时,以三年免赋税的优惠政策,东胜府开始招揽移民。
其实,汉人在河套地区的开发建设早在汉代就已有之。其后,战乱纷繁,没有形成规模。
而在明朝,第一批“走西口”的汉人移民,竟然是由汉奸赵全所率领的白莲教亡命之徒。
明廷在俺答封贡之后,对于汉人进入蒙地问题采取了灵活的态度。
一方面招回愿意还乡的汉族百姓,另一方面也允许贫困衣食无着的流民投奔蒙古谋生。
由于明蒙休战之后,蒙古统治者减弱了对汉族农民的剥削,到万历初年,进入土默川等地屯垦的汉人百姓已达到十万之众。
而向河套地区的汉人移民,又称“走西口”,最早是春去秋回,并不在河套地区过冬,因此有了一个形象的比喻——“雁行人”。
到河套谋生的“雁行人”又分为三种:第一种是“预置公主菜园地”;
在后套地区开辟土地,虽然名义上由蒙古人负责开垦。可是由于牧民不懂种植,因此,私底下通常雇佣汉人来此耕种收租。
很多山西、陕西的“雁行人”便从事此业,并逐渐在此种地定居。
第二种是为打鱼而来的“桔槔取水”人,他们看到黄河北岸洪水漫溢之处,土质肥沃,可以耕种,便试行种植,大获其利。
第三种是来河套做生意的“旅蒙商”,渐渐在河套定居下来做生意,而后投资开垦土地,与蒙古王公同分地租。
不管是哪种移民,都比不上朝廷支持鼓励,并且有大量的资金和人力投入。
四千倭人奴工随着军队开进河套,在水利专家的指挥下,开始掘沟挖渠,兴修水利。
河套地区能成为塞上江南、鱼米之乡,其实是得益于后世不断兴建的水利沟渠。
清初黄河“北河”上端被流沙淤塞,逐渐断流,河水并入“南河”。
“南河”逐渐由支流变为主流,成为今天的黄河。
改道后的黄河沿鄂尔多斯西北缘向东流淌,因为河套地区西南高东北低的地势,便为引黄自流灌溉,创造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而历史上,从乾隆初期,才先后开凿吴渠、广庆源渠、申家河、何家渠等大小渠道,河套地区的灌溉农业开始起步。
现在,黄立的推动扶持,则大大加快了这一进程。
除了朝廷出资建设,还推出了激励政策,修渠对民间开放,灌溉的田地有永佃权。
这项政策的推出,能够使象地主商贾放心投入资金和人力,而不担心开垦出来的田地以后被夺去。
对于土地兼并,黄立已经不太当回事儿。尽管土地还是国有,但永佃权却能充分保障耕者的权利。
而且,算上海外占领地,大明帝国现在缺的不是土地,而是人口。
其实,在明朝后期,一亿多的人口,已经有了土地不足的弊病。当然,那是没算上辽东,更没有东北。
即便如此,如果没有海外的占领地,再有两代人的时间,仍然会出现人多地少的情况。
人地矛盾是不可避免,只不过是时间早晚的事情。哪怕再加上青藏和西域,黄立认为两亿人差不多也是极限。
所谓的极限,并不是养活不了这么多人。而是生活水平的下降,各种生产资料的不足。
因此,向河套移民,或发东北,争夺远东,还有收复西域和青藏,其实都是使大明子民的生存空间更大,更有富裕起来的资源。
至于土地私有化,以后可能会逐渐放开。从城镇到农村,从非农业用地到农业用地。
黄立还没有想好,但他觉得土地兼并和私有化,好象能使很多失地农民成为自由劳动力,有助于工商业的发展。
而且,对于移民海外,也是有益的。安土重迁的传统观念,到底还是很大的束缚。
在本土的流动迁
徙,情况还要好一些。特别是对于山西陕西的百姓来说,河套并不算陌生。
如今有了朝廷的支持和优惠政策,又有军队的驻守保护,三年不收赋税还是极有诱惑力的。
大规模作战尽量只开一场,收复河套只是开始,北上迁都之后的战略重心改变,刚刚显露出迹象。
收复雅克萨也是一样,一个在东北,一个在西北,动用的兵力不算太多,财力和军队完全能够支应过来。
如果河套地区能够稳定下来,在秋高马肥之际,便要进行收复青藏和西域的作战计划。
七八万兵力已经集结于陕西,厉兵秣马,囤集粮草弹药,准备着在本土展开的仅次于国战的大规模作战。
收复河套,鄂尔多斯部内附,解决了最后的问题,那就是战马数量上的不足。
不仅仅是作战的缴获,接受内附后能够买到的马牛数量也大大增加。同时,从其他蒙古诸部也有购买。
等到秋天行动,还有数月时间,马匹的数量还能有宽裕。
等到收复青藏和西域,击败包括准噶尔部在内的卫拉特蒙古诸部,马牛的数量还会有极大的增长。
当然,收复这些地方,为的不仅仅是马牛的缴获和掠夺,而是使固有领土重归大明,重振汉唐之威仪。
当时青藏地区,主要是和硕特部所占领;天山南北一带,主要分布有准噶尔、杜尔伯特、辉特以及和硕特、土尔扈特的一些支系。
而被黄立视为大敌的准噶尔部,主要是分布在伊犁河流域。
西域的广阔地区,还有盘踞在叶尔羌和喀什的察合台汗国,以及吐鲁番汗国的察合台汗。
简单地说,就是漠西蒙古诸部,即卫拉特蒙古诸部联盟。
至于后来发展壮大的准噶尔部,在永历七年,僧格继承台吉后,但其众兄弟不服,起兵反叛,正是内战爆发的时候。
可以说,现在出兵的时机比较好。要击败的势力虽然较多,但处于分崩离析的状态。
特别是准噶尔部,不仅没有强大起来,还处在内战之中。比僧格更有才干和能力的噶尔丹,还在西藏学习佛学。
历史上,直到三年后,僧格被自己的两个哥哥暗杀。三个儿子都年小,台吉位难以得到延续,噶尔丹才得以返回继承台吉之位。
西安,在得到了收复河套的消息后,袁宗第召集众将,也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安排。
“先北后南,缓进急战,战略方针已经确定,并得到了万岁的赞成。”
袁宗第扫视着众将,沉声说道:“马宝率军进抵肃州,王辅臣率部进抵玉门关,两月后,进军哈密。”
“末将遵令。”马宝和王辅臣起身领命。
从地形地貌看,从北疆进军南疆,有利于避免受阻于塔克拉玛干沙漠。
而且,北疆地广土沃,泉甘物阜,可供驻军及作为军储基地,甚至进一步作为全疆的政治和军事中心。
从地理区位上讲,收复北疆,也可为收复伊犁创造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