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0章 集兵崇明,妇幼保健
我真不是朱三太子第540章 集兵崇明,妇幼保健
崇明岛。
从上游驶来的船只,足有上百艘,正在依次驶入港口。
刘享站在船头,瞭望着岛上,成排的军营,宽阔的操练场,来来往往的车辆,脸上露出淡淡的笑容。
作为与李岳齐名的新一代帅级将领,他将率部在崇明岛休整训练,再转赴青岛作战。
从青岛出击,或呼应江淮友军夺取山东,或前往辽东,与李岳合军,切断鞑虏出关退路。
一起调来崇明岛的,有川北的一镇明军,主将高启隆;有武昌的一镇,主将黑有功;还有王屏藩的骑兵团,可谓是兵强马壮。
北伐的战略态势已经明显,西北和中原这两路,都是佯攻牵制,只有江淮和海路,才是重中之重的主攻。
为此,不仅在崇明岛又集中了数万人马,春节之后,南洋水师大部也将赶来增援。
刘享转头看了一眼南面,虽然已经过了南京,看不到熟悉的身影,但耳边似乎还响着贴心温暖的嘱咐。
张瑶已经身怀有孕,刘享调来崇明,她便回南京休养。老公公刘体纯那是欢喜不禁,早就盼着儿子儿媳回家。
情不自禁地露出笑容,刘享已经感觉到了身为人父的幸福。
黑有功走了过来,大胡子脸上也带着笑意,说道:“竟然有过年的布置,花花绿绿的还挺好看。”
刘享点着头,微笑着说道:“万岁拔出了内帑,采购了猪羊蔬菜,要让将士们过个好年。”
“皇恩浩荡啊!”黑有功拱了拱手,嘿然笑道:“听说,万岁还要为每个单身的军人找媳妇儿,不知是真是假。”
刘享沉吟了一下,说道:“据某所知,应该是真的。只要是退役的单身军人,若难婚配,便可提出申请。
刘体纯主持大都督的事务,刘享的消息也比较灵通。别人只是听说,他却知道得相当详细。
让单身军人成家立业,确实是即将推出的新政策。不仅是国内的妇女,黄立还盯上了缅甸和湄公省的女人。
缅女、越女,甚至包括马来亚半岛的,都是亚洲人,长相差不多,接受度也会高不少。
唯一的障碍便是语言,至于习俗,改变也容易。
而且,黄立希望这是双向的流动,一些海外诸国的女人进到国内,一些退役军人能去海外疆土创业发展。
不管是哪种情况,婚配都可以解决,也都是黄立希望的结果。以后也没有什么海外之地,海外蛮女,都将成为大明子民,大明疆土地。
看向黑有功,刘享调侃道:“怎么,黑将军还想再纳妾室不成?”
古代纳妾根本不算什么,黑有功既是将军,又是子爵,已经属于中高级将领,有这个心思,也是一点都不奇怪。
黑有功挠了挠头,竟然有些不好意思,嗫嚅道:“时机还不到,待到光复大业成功,再说这事儿不迟。”
停顿了一下,他又讪笑着补充道:“听说山东的美女甚多,没准就能遇上对脾气的。”
只要不是强娶,黄立也不管手下将领官员娶妻纳妾的事情。自己都三宫六院,哪还有脸管别人?
对于黑有功的期望,刘享只是哈哈一笑,用力拍了拍他粗壮的胳臂,说道:“那就先祝黑将军心想事成啊!”
哪个地方都有美女,只是脾气禀性不太一样。当然,在古代,不管是哪里的女人,也不能象后世那般开放,或者说是豪爽大方得一蹋糊涂。
自己找钟意的男人,那是凤毛麟脚的存在。没有人帮一把,谁好意思向陌生男人表示好感?
所以,刘享等将领对于皇帝的举措,是双手赞成的。毕竟,他们也希望自己手下的兵,能在奋战之后,得到好的结果。
笑过之后,黑有功的脸色渐渐正肃起来,沉声说道:“不管是增援辽东,还是在山东展开攻势,我军这一路都是最重要的。山东光复,京畿失去屏藩,可直捣京师。”
由于有强大水师,又有辽东根基,如今的北伐,已经不是当年太祖之时的形势。
所以,北伐的策略也是不断在进行调整。由当初的三路进军,变成了两路牵制,一路主攻,海路策应。
由江淮取山东,青岛驻军或是水师进行牵制,已经是基本确定的行动计划。这对于刘享和黑有功这样级别的将领,也不再是什么秘密。
兵书有云: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满清已经是颓势难挽,自然不用先斩其旁枝,再伐其主干。
京师是首脑所在,失守则天下震动,人心不附。这一点,无论是明军,还是清廷,都知道得清楚
我真不是朱三太子第540章 集兵崇明,妇幼保健
。
所以,清廷才对北直隶沿海留守重兵,自是担心明军登陆,直扑京师重地。
当年鞑虏数次绕道入关,各地明军赴援,忙的不是阻截敌人,救下被掳掠的百姓,而是“勤王”。
京师若被攻破,皇帝有个三长两短,这国家不就完了嘛?死多少百姓,损失多少财产,都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保住京城,保住皇帝。
或许,这也是赴援明军打的小算盘。在野战中,完全没有与鞑虏作战的信心。背倚京城,或是坚守城池,既保险,又有功。
正因为如此,鞑虏攻城掠地,纵横无敌,最后再堂而皇之地在明军的尾随相送下,安然退出边墙。
一次次的折腾,终于耗尽了大明的人力物力财力。再加上农民起义,大明这个看起来的庞然大物,终于轰然倒塌。
有明朝的教训,明军水师又故意在天津附近的海面出现过,自然让清廷忌惮不已。原本已经捉襟见肘的兵力,更加不敢轻易调动。
满清也知道被动防守不是长久之计,但形势使然,在武器装备和兵力上,都没有优势,也只能勉强维持着战线,等待明军内部生乱的机会。
可惜,他们这唯一的希望,终归还是幻想。
成分复杂的明军,非但没有内部混乱的迹象,反倒是实力不断增长,越来越具备优势。
刘享用力点了点头,光复京师可是天大的功劳,谁不想先行攻入,谁不想青史留名?
尽管心中热切,但刘享和黑有功也知道,这不是他们能够决定的,但还是大有希望。
船只靠上了码头,刘享和黑有功带着几个亲兵,沿栈桥而下,脚踏上了实地,心中也不由得一松。
要知道,他们虽然也适应了江水上行船,但却并不是习惯。将来海上航行,登岸后少不得还要休息一番。
由于不是战时,刘享等人的身上没有顶盔贯甲,军衔标志自然也是清晰可见。
码头上等候的军官看到之后,马上迎了上来,施礼问候,引着他们向军营行去。
蔡寅、杨宁等镇曾在此训练过,如今全部开走,军营却是现成的,驻扎下来十分方便。
“此地留守的人手不多,仓促之下,也只能略为布置。”军官已近中年,留守此地,显然是不会再参加以后的战斗,形同于半退役的状态。
刘享看着军营门前的新对联,以及一对大大的红灯笼,笑着夸赞道:“赵上尉有心了。”
赵军官笑了笑,引领着刘享等人入营,并一一介绍。哪里是居住区,哪里是指挥部,哪里是训练场地等等。
经过不断的建设,营地内的设施已是十分齐全。刘享等人看过之后,都十分满意,回到指挥部,只等各级军官赶到,便能布置安排下去。
过完年呆不了一个月,他们便会分批赶往青岛,在辽东沿海冰融之后,大规模的作战便会展开。
看着赞画在指挥部内挂地图,摆沙盘,刘享坐在一旁,脸上挂着淡淡的笑意,不知道又想到了什么事情。
“再有一年,不敢说灭了鞑虏,这仗也打得差不多了。”刘享垂下眼帘,“北方寒冷,不知道瑶儿耐不耐得?还有那不知是小子,还是闺女的小娃娃?”
…………….
南京,汾阳郡王府。
刘体纯满脸笑容,陪着傅山坐在厅中吃酒。
傅山早被皇帝召回南京,已经是妇幼学院的院长,传授医学知识,教授医生护士。
有这样一位大佬在,再加上自己的一些现代知识,黄立对于妃子的生产,也就比较放心了。
此次傅山便是被刘体纯请来,为刚至府上的儿媳张瑶儿来诊脉检查。
“郡王且放宽心,经老夫诊脉,母子都很好,只需好生休养,静待产期便成。”傅山举杯相敬,笑着说道:“老夫先提前恭喜啦!”
刘体纯哈哈笑着,喜不自胜,举杯道:“傅老辛苦,有您诊脉,某岂能不放心?”
停顿了一下,他又补充道:“还请傅老屈尊,按时进府诊脉,产期将至,还要在院中留出产房。”
“这都是老夫的本分,郡王不必客气。”傅山痛快地答应下来。
妇产医院已经建起,尽管很多百姓并不太认同,还是在临产时请稳婆前来。
但有皇帝的倡导,很多高官也认为在产院随时能够诊治,且有傅山等名医坐镇,更加的安全。
当然,这只是在南京刚刚施行的医疗体制,还没有在其他地方推广。主要是妇产医护人员不足,还要等医学院培养出更多专业人员
我真不是朱三太子第540章 集兵崇明,妇幼保健
才行。
固有的观念也有着很大的影响,首先就是男人接生,在那个时代,不被绝大多数人所接受。
而女人接生,倒是有着很长的历史传统。通常被称为稳婆,或者叫接生婆。
自古以来,繁衍便是生物的重要的一环,人类也不例外。在古代生育的风险更加的高,因此就出现了“接生婆”这个职业。
旧时民间替产妇接生为业的人,因历史时期和南北地域及民族文化的不同,其有“隐婆”、“产婆”、“收生婆”、“接生婆”及“老娘婆”等多种称呼,属江湖“三姑六婆”之列。
稳婆作为一种专门的职业,最初应形成于东汉时期。唐宋时期,稳婆作为一种职业已非常盛行。
到了明清时期,稳婆这一行已相当普遍。她们一般在自家门口悬有招牌,上书“祖传某奶收生在此”的字样。
稳婆这个职业虽然负责接生,但其实医学知识非常有限,这与古代的重男轻女思想有关。
“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落后思想,导致很多女性的医学知识非常匮乏,基本靠的都是经验。
毕竟做稳婆的大多是经历过生育的高龄妇女,还是多少有一些帮助的。她们甚至在接生的过程中还要举行一些迷信的仪式活动,希望可以安全顺产。
不过,在古代基本没有医疗器械的帮助下,在常年为人接生的过程中,有些稳婆也开始从经验中获得了医疗方面的知识。
特别是一些有名气的稳婆,遇到伤产、盘肠产还是冻产,甚至血崩、交骨不开等难题,她们也有自己的解决方式,且成功率颇高。
但是,这种高端稳婆终究还是很少,经验传承也几乎不成体系。
而且,稳婆的名声并不好,社会地位也不高,差不多就是处在社会最底层。
原因嘛,可能是稳婆混迹于各个阶层,擅长察言观色,有的会哄骗妇女谋取钱财;
也可能涉及到家族和名门的夺嫡和阴谋,有稳婆暗地接受贿赂,对接生的母女动手脚。
不管怎样,皇帝倡行的妇幼保健在培养新型医护的同时,也开始对旧稳婆进行改造。也就是对她们进行专业培训,并推广她们的实践经验。
要全部依靠学院培养的人才,显然是不够的。如果能够让稳婆也加入进来,接受新知识,接受某个部门的管理,才能够加快妇幼保健的系统化进程。
具体的政策措施还在制定当中,黄立倒是借鉴赤脚医生的例子,提出了一些建议。
比如建立卫生部门,从上到下铺开,一直到乡里村里。由卫生部门对稳婆进行业务培训,发放执业证书,以及医疗用品。
有条件的地方,建立妇产医院,提倡住院分娩,官府报销一定的费用等等。
当然,这些改革要见到成效,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可谓是任重而道远。
但路总要走下去,知易行难,世上的事情,没有开始,永远也不能进步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