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辽东民心(除夕快乐)
我真不是朱三太子第541章 辽东民心(除夕快乐)
不管是政策法规,还是机构建设,都在向着黄立所熟悉的方向转变。但实际效果,却有大有小,并不是都那么明显。
甚至于,有些还需要调整,以适应现在的时代。而黄立最想改造的,其实是人们的思想,但这更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办到的事情。
万事开头难,但却不能因为畏难,而拖延不做。哪怕只是迈开脚,走出一小步。
大时代的一粒尘埃,落到小民百姓身上,也是如山般的沉重。朝廷的一小步,对于普通人来说,也足以改变人生和命运。
寒风吹拂,第一场小雪已经在辽东不期而至。路上铺上薄薄一层,路旁已经泛黄的枯草上,也象蒙了块白布。
赵小贵拉着板车,与其他百姓一起,运载着粮草物资,从港口向旅顺堡走着,闲聊着。
“明年就都能种上庄稼啦!”赵小贵感慨地说道:“开春把荒草一烧,这地肥着哪,现在,真是看着可惜。”
同行的百姓年纪较长,可也只有四十来岁,脸上皱纹都显得很多,呵呵笑道:“这还用说?几十亩地呢,要是有牛,百八十亩也能种。一年的收成,就足够全家吃喝,还有富裕。”
小贵连连点头,说道:“是啊,要是不打仗,老天爷再照顾,有一年时间,各家也差不多能缓过来了。”
“仗是肯定要打的。”中年百姓挠了挠已经寸许长的头发,沉声说道:“除非把鞑虏给灭了。可这,也不是那么容易,没有几年时间,怕是不成。”
停顿了一下,他又继续说道:“不过,明军很能打,可比崇祯年时强多了。那时候还有东江军,毛大帅领着跟鞑虏打来打去……”
小贵苦笑一声,说道:“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天下太平,过上安心的日子。”
中年人一脸深有同感的神情,沉默了半晌,不知在想些什么,但很快就又展颜一笑,说道:“这世道,咱们老百姓过一天算一天,想那么多也没用。”
“愁眉苦脸、唉声叹气是过日子,得过且过乐呵呵也是过。咱们小百姓,就听天由命吧!”
小贵似乎得到了些许安慰,脸上露出笑容,脚步似乎也轻快了不少,说道:“老哥说得是,想多了确实没有,发愁也解决不了问题。只希望明军能够守住这地方,不让鞑虏打过来。”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如果是身处战乱,平民百姓就如同风中的落叶,只能满地飘零,身不由己。
虽然这两个月时间,明军在金州已经稳固了根基,老百姓也能吃饱肚皮,但心中的担心却没有减少。
而且,越是这样的好日子,越是有希望,就越害怕失去。其实,如果能过安生日子,哪怕吃苦受累,老百姓也能捱过去。
所以,他们在心里,不知不觉已经偏向于明军。帮助明军运送物资,一来能赚钱,二来也真希望明军能长久占领这里。
原因很简单,生活和待遇上的差距太明显。与鞑虏统治的时候比,只要你勤劳肯干,不仅饿不着,还能小有积蓄。
而且,新成立的官府已经广为宣传,分给他们的田地,享受的赋税政策,至少十年不会改变。
十年哪,这既表示了明军的信心,更给了百姓们不少的希望,他们也由衷地期盼明军能够平定辽东,消灭鞑虏。
如果明军能够取得最终的胜利,意味着百姓也能安享太平,还有了足以养家糊口,甚至是发家致富的根本——肥沃的田地。
小贵心情稍好,又东张四望起来,说道:“没想到会有这么多的车辆,一眼都望不到边。这是运来多少粮食,足够几年吃的了吧?”
中年人笑了笑,说道:“好几万军队,再加上那么多百姓。这些粮食,顶多够半年吃的。”
说着,他看向小贵,问道:“等到大雪封路,就需要雪橇运输了。你家里要打造雪橇,听说官府会外租马匹,继续让咱们赚点小钱。”
在港口装卸搬运,恐怕是青壮男子最简单易干的活计儿。对于贴补家用,特别是还不能耕种的农闲季节,非常的合适。
小贵笑了笑,说道:“雪橇已经造好了,就是租马匹的事情,还不知道官府是个啥章程。要是明年春耕时候,还能有马匹出租就好了。”
“要是能定下来,俺家倒是想再多种个二三十亩。”中年人不太确定,但却有所企盼,“趁着土地随便申领,给子孙也攒个家业。”
封建社会,大多数百姓都是在土地里刨食的农民。土地对于他们,则是最宝贵的资产。
现在,虽然还有战乱之忧,但对于老百姓来说,也确实
我真不是朱三太子第541章 辽东民心(除夕快乐)
是个极好的机会。
只要你申领,能耕种不撂荒,官府对于田地分配则是慷慨的,只怕地荒,不怕你多种。
而百八十亩田地,至少能保障几口之家数代的生计,除非人口太多。当然,人口多,你也可以多申领田地。
按照目前所定的赋税,老百姓是多耕多得,那谁不积极?只要力所能及,谁不抢着把田地先占上?
至于以后,以后再说以后的。想得太多,还不活了?
小贵有些犹豫,缓缓说道:“俺家是凤城的,这还想着回到家乡,再安心耕种呢!在这里安家落户的话……”
“嘿,在哪都是种地过日子,你还瞎想个啥?”中年人撇嘴一哂,说道:“俺家乡还是定辽后卫(大概是本溪地区)的呢,也没想那么长远。”
家乡是深入人心、刻入骨中的记忆,不一定多么富饶,可那是祖辈生活的地方,有着祖先的坟墓。
集中于金州的辽民,籍贯却是遍布辽东的。虽然不得不习惯现在的生活之地,但对家乡的思念却是难以磨灭的。
其实,有这种想法的,并不只是现在辽东的辽民。可能还有因为战乱而逃难到山东、直隶等地的辽人。
只不过,一代人的时间已经过去,他们的思乡之念应该淡薄很多。而且,因为清廷的封禁,他们想回也回不了。
但可以预见,平定辽东之后,在朝廷的推动下,将迎来一个人口增长的高峰期。
移民开发,也不限于原籍的辽人,还有各地被优惠政策吸引的各地百姓。
长长的车队向着旅顺堡逶迤前行,百姓们的心中,承载的是美好的希望,以及对平辽的期盼和热情。
尽管还有对战乱的担心,但这个世道如此,过一天算一天,谁也不能老是愁眉苦脸地过日子不是。
…………….
官府的告示已经贴出,由政务人员进行广泛宣讲,并与百姓签订十年的土地契约文书。
十年之内,赋税不变。如果百姓有了大牲畜,或是人口增加,要多领耕种的土地,还可以向官府再行申请,再换地换契。
也就是说,在土地耕种和承包中,百姓有着很大的自主权,而不是被官府死死地限制在田地上。
这样做的考虑是周全的,因为生产力会不断提升,人口也在不断增长,几十亩地过上几年或十几年,可能就满足不了百姓所需。
“文书签字画押后,只是确认这片田地归你耕种,十年都不会变;如果你放弃耕种的话,便由官府收回,另行分配给别人。”
“你一家子现在只能耕种二十亩,以后能种四十亩的话,这份文书可以报官府作废,再分配给你五十亩田地。”
“等平辽之后,辽阳、沈阳、锦州、广宁等等,都会重新建屯设村,也会重新规划田地。但这是以后的事情,不影响你签字画押,耕种现在的田地。”
中午时分,几个政务官吏终于可以休息一下了,令人吃惊的是,其中竟有女性官吏。
接待了那么多的村民,解说政策,签订文书,都是口干舌躁,累得够呛。
村长已经组织人手做好了热腾腾的饭菜,殷勤地招待着这些他眼中的官老爷。
“村长,你对政策了解了吧?”赵英一边吃着饭,一边抬头看着村长,“村民们有什么不懂的,你能解释一二吧?”
村长是个中年男子,身材高大,但不显健壮。从神态和举止上,既有农民的淳朴和憨厚劲,好象也有小生意人的精明。
他连连点着头,陪着笑说道:“大人放心,我都听明白了。这政策呀,就是让百姓们安心。十年时间,不算短了。”
赵英点了点头,说道:“明白就好。以后若有什么疑问,你解说不了,也可以去镇上问询。”
村长连声答应着,也不影响赵英等人吃饭,躬身退了出去。
“大人,下午就差不多能完事儿吧?”年轻的小兵大口吃着饭菜,说道:“得住上一宿,明天再去下个村?”
赵英点了点头,说道:“计划是这样的,争取年前都完成。”
小兵嘿嘿笑了两声,说道:“那可是好,能回去过年啦!”
赵英的脸上露出笑容,随意地问道:“在军营里过年热闹吧?”
“那是。”小兵有些眉飞色舞,说道:“吃好喝好,还有唱有跳,啥地方的都有,南腔北调的……”
赵英的脸上闪过一丝羡慕,但很快消失。作为从政务学院调派来的官吏,她也是身不由己。年节将近,总有那么点思乡之情。
我真不是朱三太子第541章 辽东民心(除夕快乐)
说起来,这也是她主动申请的。离开那个不堪回首的地方,远离认识她的那些人的怪异目光。
要知道,象莺花、赵英、小柳等从风尘青楼解救出来的女人,总会觉得低人一等,会觉得总有人在议论纷纷,投过来的也多是歧视的目光。
尽管村公所有招待的费用,但限于条件,饭菜不算丰盛,可已经是当时村上能拿出的最好招待了。有荤有素,有饭有汤,赵英等人,对此倒是不挑剔。
村上的人大概也是头一回见到女官吏,看她们的眼神,既敬且畏,还有几分好新奇。
但赵英等人对此也习惯了,不只是在辽东这样,所以,也根本不以为意。
“赵姐。”一名实习的政务人员是从金州提拔的,少有的能读书识字的,此时放下了碗筷有些疑惑地问道:“几年平辽还是没准的事情,可为什么要和百姓签这个十年期的文书呢?”
平辽之后,肯定会有一次人员的迁徙和土地的重新分配。按照光复区的章程,以及官府的计划,田地和劳力要保持在二比一的比例。
简单地讲,就是当地的劳力数量,再增长一倍,田地也差不多够耕种。这样能够保证在较长时间内,百姓的生活能够尽量稳定,不必再迁来移去。
毕竟,由于交通的关系,老百姓都是在家附近耕种,且最好是成片的,不是东一块西一块的零碎之地,太不方便。
而老百姓对于居住的稳定,也是很看重的。谁也不想老是搬家,以至于不能够安心地置办家什,或是翻盖宅院。
而即便是有移民的不断涌入,平定辽东之后,地广人稀的情况,也是可以预料的事情。
赵英笑了笑,说道:“这是在安定人心,告诉百姓们,就是平定了辽东,政策也不会变。有十年的时间安心生活,老百姓才能托底。”
实习官员笑道:“我看百姓现在就挺安心的,给他们写对联福字的赵大人,可是一直没停手。”
赵大人呵呵一笑,抬起头,说道:“这不是好事儿嘛!死气沉沉的,没个过年的气氛,那才不是咱们希望的。”
赵英点着头,说道:“有心气,是好事儿。我看很多百姓的脸上都有笑容,也觉得很舒服。这也证明,他们对于大明,对于王师,还是比较期待和信任的。”
由小见大,人的精神面貌肯定能说明很多问题。个个面黄肌瘦,眼中无光,可见生活没有希望。
尽管光复辽东已经是明军坚定不移的目标,也向老百姓表露无遗。但老百姓对此的信心,显然还是不足。
以十年为期的土地契约,则能在某种程度上,加强老百姓的信心,能够比较安心地生产生活。
只要工作做到位,效果有多大,自然不是政务官员所要考虑的事情。当然,能见到工作成效,心中自然也是高兴和振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