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4章 无题
至于青藏的和硕特部,黄立则将给予适当的宽容。
只要固始汗归顺,将会得到不错的待遇,与其他归附的蒙古诸部王公是一样的。
暂时维持封建王公的利益和统治是必要的,毕竟普通牧民的生活很苦,但却并不了解明廷的政策。
等到农牧民意识到封建王公的剥削和压迫是能够摆脱的,能够依赖明廷,换掉那些作威作福的王公,就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何况,蒙古诸部的降附,使得明廷能够向蒙古草原深入,修路筑城,加深各方面的联系,蒙古诸部对于朝廷的依赖也会不断加深。
游牧民族的生产方式单一而脆弱,黑白灾就能重创其经济。在武力上打不过大明,就只能乞求朝廷的粮食赈济。
其实,就是以武力解决,也用不了多少军队。由川入藏,由西宁府入青海,有两三万人足以收复青藏。
况且,西域大半为明军控制,明年由此南下,也能收复青海。
可以说,青藏已处于明军的两面夹击之下。和硕特部的固始汗,已经被封闭在这片地区,难以逃脱。
“西域设省,可名新疆,取‘故土新归’之意。”黄立微笑着,给内阁写了旨意,心中甚是欣慰。
西汉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西汉在乌垒(今轮台县境内)设立西域都护府,标志着新疆地区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如今几百年过去了,大明帝国终于又重新收复,足以令黄立感到自豪。
新疆在历史上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是第二座“亚欧大陆桥”的必经之地,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而且,在疆域上,新疆还与中亚国家、印度、阿富汗等国接壤,可以作为大明帝国从陆地上西扩北扩的稳固基地。
要知道,从中亚国家,或者是阿富汗向西,就是里海,里海周边就有伊朗、格鲁吉亚、阿塞拜疆等国家。
换句话说,这里也是沙俄扩张之后的疆土。此消彼涨,大明帝国未必不会在此与其争夺。
特别是中亚,地处亚欧大陆的结合部,是贯通亚欧大陆的交通枢纽,历来是东进西出和南下北上的必经之地。
对于大明来说,中亚既可以作为重要的战略缓冲地带,又能够成为遏制打击沙俄的前沿阵地。
“新疆地大物博,资源丰富,尤其宜种植棉花,在保证粮食自给的前提下,可大力发展,使其成为经济支柱。”
黄立继续规划着新疆的经济发展,只要经济搞上去,百姓生活水平提高,谁搞动乱谁不得人心。
种植棉花能带动相关产业,并不只是作为原料来供应外省。完全可以在当地建起棉纺厂进行生产加工,提高附加值。
否则,光是原料基地,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也有限。
“大力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建成四通八达的公路网,对于稳固地方秩序作用极大。”
要想富,先修路。这个宗旨已经成为共识,各地官府都在贯彻落实。
随着各地水泥厂的兴建投产,越来越多的水泥应用于修筑公路。更加平坦,更加美观耐用。
黄立虽然没能看到,但从各地官府的上报中,也能知道每年修筑水泥公路的里程数。
除了修筑公路,水泥也正在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建筑领域。
相对而言,水泥是比糯米汁更加物美价廉的粘合剂,盖房修桥铺路,还有水利,应用的范围极广。
家家有二层小楼,有宽敞庭院,有马车代步。
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如果能达到这个标准,进入小康就是确认无疑。
这是黄立的憧憬,也是他为之奋斗的目标。
或许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但在黄立有生之年,他还是有信心实现。
只要坚定不移地对外扩张以攫取财富,只要坚定不移地发展工商业,只要保持廉洁高效的政府。
收服蒙古诸部,显然能够大大加快这一进程。明军战马数量的大幅增加,就是很好的效果。
蒙古诸部供应牛马羊等畜牧产品,明廷则出售茶叶、粮食和铁器等商品,两下商贸越繁荣,联系也越紧密。
以武力作后盾,通过经济手段来控制,使其难以摆脱信赖,显然是更加高明。
处理完政务,黄立松了一口
气。
诸事顺遂,虽然早有预料,但胜利依然令人欣喜。
海外扩张是比较容易的,只要不对上西夷,南洋地区孱弱的土著根本不是对手。
但相对于本土,黄立更希望给大明打出广阔的战略缓冲。或者说,把强敌扼制在摇篮中。
倭国是一个,已经基本解决,沙俄现在则成为唯一的大陆对手。
不管是拓展东北,还是收复西域,还有降服蒙古诸部,其实都是针对沙俄所采取的行动。
别看现在沙俄还不算强大,但其民族秉性,决定了将来的行事风格。
维京海盗建国,被蒙古人征服,又通过混合蒙古人血统,在多元文化侵染下,成为了一个异类般的存在。
所以,其民族秉性的最大特点,就是欺软怕硬,擅长隐忍,且残忍贪婪。
这与倭人倒是差不多,能占便宜就占,处于弱势就忍,等待时机再行动。
所以,经历了雅克萨和尼布楚的反击作战,黄立已经预料到沙俄会派使者来谈判。
谈判的同时,也会再向尼布楚增兵,软硬两手,沙俄玩得很溜。
但黄立是不会与其谈判的,连使者都不会见,一切在战场上见。
能占领且能守得住,那才是你的。否则,战场上得不到的,在谈判桌上也别想。
现在打不过了,你就要谈划分边界、签订协议。
等到你强势时,又拿出弱肉强食的那一套,露出凶恶贪婪的嘴脸,撕毁协议象吃饭喝水般容易。
对于毫无信义可言的沙俄,也只有武力上的碾压,毫不留情的打击,才能让他们知道厉害,懂得害怕。
走出殿门,黄立漫步在清华园,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欣赏着绿树红花,湖水青莲。
秋季马上到来,转眼又快一年。
皇室成员已经适应了京城的环境和气候,尽管时有沙尘,夏季也有酷暑,冬季还有严寒。
这就是人类强大的适应性,不能改变环境,就只能改变自己。
所以,不管是寒冷的东北,还是温暖的南洋,抑或是干燥的西域,没有适应不了的环境,只有愿不愿意扎根生活的人们。
只要勤劳肯干,在哪里也能养家糊口,甚至是发家致富。生产生活方式的不同,各地也都有其独特的发展资源。
小柳不在身边,让黄立感到有些不适。尽管新提拔的御前女官,在品貌和才能上并不逊色。
身怀有孕,晋封嫔妃,有了名分,小柳就不能伴驾侍奉。这对她来说,也不是很适应。
坐在湖边的长椅上,小柳望着波光粼粼的湖面,缓缓眨着眼睛,象是发呆,又象是在思考。
小猫咪贴着她的腿,眼睛半睁半闭,惬意地打着盹。
“娘娘,贤妃娘妨过来了。”宫人轻声地提醒道。
小柳眼珠一轮,转着看了看,脸上露出笑意,起身迎了几步。
离了一段距离,应盈已经笑着摆手道:“自家姐妹,不用礼来礼去的。”
小柳还是施了半礼,笑眯眯地说道:“礼不可废,姐姐不要怪罪才好。”
应盈上前拉起小柳的手,说道:“采买的昌平栗子到了,用糖炒的;还摘了点草莓,和妹妹一起品尝品尝。”
“谢谢盈姐。”小柳笑着拉应盈一起坐下,说道:“昌平的栗子又甜又糯,去年吃过还一直想呢!还有草莓,宫中种的更香甜。”
应盈坐下来,示意宫人把吃食摆上,微笑着说道:“今年冬天试着在温室里种草莓,要是成了,咱们就都有口福了。”
虽然身为皇妃,应盈还是没改喜欢种菜的爱好。夏天在地里,冬天在温室,宫里吃的很多蔬菜,都出自她的辛苦。
“那可盼着呢!”小柳笑着赞道:“盈姐种啥都好,草莓也一定能成。”
两人说笑着,吃着草莓和板栗,气氛融洽而欢快。
清华园也分成了内外两部分,外部是皇帝听政接见官员,以及朝会的地方。内部则是后宫居住玩乐,比较自在,不用担心外人冲撞。
湖光水色,绿树繁花,没有高墙大院的堂皇威严,却也没有那么压抑的环境和氛围。
“今年在小汤山建造了大量的温室,有地热温泉,能省很多燃料。”应盈吃着草莓,说道
:“冬季的青菜足够吃了。说不定,老百姓家也买得起。”
借着有利的环境,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是新兴大明帝国的特点之一。
在小汤山修盖温室,先是由皇家开始投资建设。以后或是由商贾买地盖温室,或是由农人承包,都是长远的发展之道。
每年春节,包饺子是北方传统。即便是老百姓,也希望能够换个馅,别老是白菜萝卜。
以前温室少,绿色蔬菜在冬季非常昂贵,可不是老百姓能吃得起的。
而且,按照当时的运输和保暖条件,也不太可能从南方采购,来调剂北方市场。
而大建温室,绿色蔬菜的产量就能大幅增长,价格也能逐渐下降。
再者,随着老百姓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过年吃上顿韮菜馅饺子,也就不再是奢望。
小柳呵呵笑着,说道:“都说物以稀为贵,这菜也是一样。夏天黄瓜随便吃,也就那个味道。可到了冬天,就觉得鲜嫩可口。”
应盈笑着附和道:“越是少见,越是吃不着,就越是惹人馋。”
说着,她瞄了一眼小柳的肚子,提醒道:“趁着没到冬天,爱吃的水果,做成糖水罐头储藏起来。省得馋的时候,吃不到抓心挠肝的。”
小柳咯咯笑了起来,说道:“哪有那么馋,还抓心挠肝。”
“那不一样。”应盈正经地说道:“肚里怀着,说不定就是他想吃。我是有过那时候的,要是想吃却吃不到,都能馋哭喽!”
“真的呀?”小柳睁大了眼睛,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也不是穷人,山珍海味也不缺,虽然不能十全十美,可也不至于为了一两样吃食馋哭吧?
要这么说,想吃南方的菜怎么办?想吃南方的水果又怎么办?
“反正多备点没坏处。”应盈说道:“其实倒也不用自己备,现在市面上水果罐头也不少,想吃就去买也成。”
随着玻璃厂在各地的兴建,除了门窗上的平板玻璃,就是瓶瓶罐罐的生产制造。
开始时,是为了军需,主要是为了航海,黄立搞出了加工罐头的技术。
先是水果罐头供应海军,以免长期海上航行导致的维生素缺乏引起的坏血症。
生产量不断增大,又有了海南等地的热带水果罐头,运到北方销售;然后是酥鱼、红烧肉。
除了军队采购外,市面上的罐头也多了起来。虽然对老百姓来说,价格还是昂贵,但偶尔品尝一下,也不是做不到。
而马口铁和镀锡层罐头也在研制当中,在不久的将来,类似于午餐肉、压缩饼干之类的军用方便食品,会成为大明军队易携耐储的食品。
后勤的保障,永远是军队南征北战、获得胜利的重要条件。不仅有武器弹药,还有食物用品,都是在提升明军的战力。
领先是全方成位的,就在各国军队还在以醒目的军装和标志,来方便战场的指挥时。
明国已经开始研发具有保护和隐蔽效果的迷彩服,只要后膛枪问世并装备部队,就会同时更换。
不仅是迷彩服,还有国防部下属的战略战术研究室。为后膛枪的应用,研究新的战术打法。
这些还未显于外界的研发,也只有黄立能做出前瞻性的决定,能够保证明军持续的领先。
相对于民生方面,也是潜移默化的。
就象罐头,还有耐磨厚实又方便劳作的牛仔布衣裤,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却又显得自然而然。
以后还会有橡胶轮胎,胶皮雨衣、水靴、手套等等,改变发生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就好象北方百姓也能吃到南方的水果罐头,冬天也会逐渐增加绿色蔬菜,老百姓惊讶过后,时间一长也会觉得本该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