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3章 横扫西域

表象通常很简单,但实质上往往很复杂。

明军反击沙俄侵略,背后更是有着相当深远的意义。

这涉及到了大国博弈,是关系到大明帝国将来是否安定的重要行动。

用黄立的话来说,那就是“沙俄不除,北疆难安”。

沙俄不仅在侵略大明领土,还在逼迫漠北蒙古,将来还会扶持和勾结漠西蒙古的准噶尔丹。

而大明与沙俄的争夺,也并不局限于西伯利亚的得失。

要知道,外东北、外蒙、中亚、远东,是西伯利亚的屏障。

但对大明来说,外东北基本上失去作用;外蒙则可以争取的附庸;远东暂时不用考虑;中亚也是下一阶段的目标。

因为洞悉沙俄的本质,以及熟悉历史的发展轨迹。

黄立便可以针对性的布置,并提前展开行动,趁着沙俄还未强大时,彻底解决问题。

尼布楚之战落下帷幕,明军杀戮了大部分俄人,撤退时还焚毁了城池,其影响并不只是痛击侵略者。

随着消息传开,一直承受沙俄压力的喀尔喀蒙古诸部,也重新审视与大明的关系。

显然,大明既然具备远征消灭俄人的实力,也能保护他们免遭沙俄的侵略和压迫。

臣服于强势的大明,跟着明军行动,说不定被沙俄东扩所堵死的向北拓展之路,也能够打开。

现实的威胁和利益,再加上人种和宗教的关系。对于漠北蒙古诸部来说,想要做出选择,并不算太过困难。

等到漠北蒙古诸部派出使者赶到京城觐见朝贡,归附并臣服大明时,已经过去了近两个月,东北的形势已经稳定下来。

明军在雅克萨驻防,根据粮草物资的运输和囤积情况,有五百明军,以及五百满人兵将,共一千兵力。

同时,明军以百八十人的兵力驻守爱珲、墨尔根(今黑龙江嫩江)等地,并向这些地方移民屯垦。

一番布置下来,从三江口到雅克萨的粮道便有了保证。到了冬季,不能行船,也能用爬犁雪橇在冰面上来往运输。

虽然看起来象是收缩防守,没有在尼布楚驻兵。但实质上是在积蓄力量,并观察着沙俄的动向。

而在黑龙江省增军备战却是紧锣密鼓地进行中,预计到明年春天,能够出动的军队将达到五六千人。

也就是说,只要粮弹物资能供应得上,便具备了进军西伯利亚的实力。

由于科尔沁等部的归附,朝廷得以出资购买大批的战马。预计到明年,东北地区的五万军队,将全部成为骑兵。

与此同时,北方各军区的战马数量也在大量增加。预计在两三年内,便完成军队骡马化的改革进程。

收复河套的轻松获胜,使蒙古诸部震惊于明军的强大,不得不臣服。

而依靠明廷的大力支持,收复西域的军事行动,也提前展开,再次震撼了蒙古诸部。

七月,马宝和王辅臣率领部队四万八千人,出哈密,直驱巴里坤。在巴里坤又分兵两路,分别进攻吐鲁番和乌鲁木齐。

马腾云和党守素各派一万两千军队,作为预备,在后押阵。

之前,明军已有部分兵力驻守在哈密、巴里坤、古城、塔尔巴哈台等战略要地,

与盘踞吐鲁番地区的叶尔羌汗国对峙。

叶尔羌汗国是由东察哈台汗国发裂而成,由于黑白派和白山派的宗教派别之争,加剧了汗国的政治危机。

黑山派扶持玛木特·阿不都拉,率领信徒撤离叶儿羌城,聚居阿克苏,扶植阿布伦·木汉默德·阿济汗的弟弟伊斯马因汗。

与此同时,尤勒巴斯在白山派和卓的支持下,在叶尔羌城登基。为了统一汗国,双方大动干戈。

由于尤勒巴斯汗得到势力强大的准噶尔部领袖僧格的支持,起初获得胜利。

但是,因为尤勒巴斯汗不愿彻底依附僧格,后被废黜,其子阿不都·拉提夫被扶立为汗。

不久,伊斯马因在僧格的政敌厄勒丹台什的支持下,乘机向叶尔羌城发动进攻。

这场乱战,由于明军的进攻,而暂时停止。但分崩离析的叶尔羌汗国,已经无法抵挡强大的明军。

兵强马壮的明军,再有绝对的武器装备上的优势,对叶尔羌汗国的进攻,简直就是降维打击的完虐。

明军先克七克腾木,后克辟展,接着又克胜金台,向吐鲁番挺进。

叶尔羌汗国的军队在野战中领教了明军凶猛的火力,一战溃败,便丧失了再与明军作战的意志,只能是龟缩守城。

但明军攻城有火炮和火箭弹,依然是锐不可挡。又接连克复托克逊、吐鲁番和达坂三城,打开了南疆门户。

另一路明军轻取黄田,并进攻古牧地。

只经过一天炮击,明军便轰塌城墙,占领古牧地,杀敌数千。

随后,明军迅速向乌鲁木齐挺进,在途中与硕特部蒙古人展开野战。

时代变了,曾经驰聘亚欧的蒙古骑兵,在密集的火力打击下,损失惨重,很快溃败。

当时的卫拉特蒙古包括准噶尔、杜尔伯特、和硕特、土尔扈特四大部以及附牧于杜尔伯特的辉特部。

和硕特部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额敏河两岸至乌鲁木齐地区,以及阿拉湖(位于哈萨克斯坦境内)以南一带。

其时,准噶尔部还在内乱,僧格无力增援;土尔扈特部远在里海沿岸的额济勒河流域,鞭长莫及。

杜尔伯特部也离之很远,已经迁徙到了西面的鄂尔齐斯河地区,路途遥远,也无心参与战争。

只有土尔扈特部,象征性地派出了两千骑兵,以助和硕特部抵抗明军的西征。

要知道,当时的漠西蒙古,也就是卫拉特蒙古并不安宁,面临着外部势力的侵扰和打击。

开始时,以吐鲁番为首都的东察合台汗国重新崛起,势力渐强,卫拉特蒙古屡遭其侵扰。

后来,强盛起来的漠南土默特部和漠北喀尔喀也在阿拉坦汗(俺答汗)、阿巴岱汗等杰出首领率领下屡屡西征,欲图征服卫拉特诸部。

卫拉特数面受敌,虽奋力应战,怎奈松散的联盟难以凝聚力量,总是败多胜少。

而卫拉特四部中的准噶尔部,在哈喇忽剌、巴图尔珲台吉两父子的带领下兵强马壮,逐渐动摇着卫拉特原本的平衡。

杜尔伯特部为躲避战火只能不停地迁徙游牧地,逐渐来到鄂尔齐斯河地区。

土尔扈特部也为避开准噶尔部的威胁,逐渐移牧到荒无人迹的伏尔加河流域。

和硕特部也因为准噶尔部的压迫,一部分民众跟着土尔扈特部西迁,进入伏尔加河流域。

固始汗率领一支东进青藏高原,部分和硕特特人留居在乌鲁木齐周围。

可以说,明军出动的时机相当不错。

卫拉特蒙古诸部分崩离析,准噶尔部虽然比较强大,但还未到巅峰,且处在内乱之中。

抵挡明军的和硕特部孤掌难久,且在战力和武器上差距太大,完全不是明军的对手,一战便被打得失魂丧胆。

等明军抵达乌鲁木齐,和硕特人已经弃城逃跑。

随后,明军相继收复乌鲁木齐、迪化州城、昌吉、呼图壁与玛纳斯北城,和硕特部如惊弓之鸟,纷纷弃城而逃。

至此,明军两路并进,未及半月即收复三城,打开了南疆门户,军事上已成破竹之势。

随后,明军乘秋高气爽之际,开始收复南疆八城之战。

马宝率军两万,向西挺进,迫敌弃守喀喇沙尔和库尔勒西,逃往库车。明军以精骑追击,在布古尔(今轮台),击败敌骑两千余。

接着,又在随后跟进的后队配合下,猛攻库车,大败敌军。明军继续西进,相继克复拜城、铜厂、阿克苏城、乌什。

明军攻势如借着风势的烈火,在一个月内驰驱近两千里,连克南疆东四城(喀喇沙尔、库车、阿克苏、乌什)。

盘踞在西四城(叶尔羌、英吉沙尔、和阗、喀叶噶尔)的敌军惊恐万分,和阗守将呢牙斯、喀什噶尔守将何步云请降,并出兵围攻叶尔羌。

王辅臣率明军奋威作战,在降军的协助下,相继收复叶尔羌和英吉沙尔。

至此,明军收复西域之战暂告一段落,除伊犁外的大部分地区,皆被明军占领。

叶尔羌汗国灭亡,和硕特部败逃。时近冬季,不适合大规模作战。

明军进入稳固休整,准备明年再接再厉,击灭准噶部,南下青海收服和硕特部,完成收复西北的全功。

……………

三个多月的时间,明军以秋风扫落叶之势,收复了西域大部。

卫拉特蒙古这个松散的联盟名存实亡,和硕特部在青藏瑟瑟发抖,准噶尔部也预感到难以抵挡强大的明军。

何况,还有漠北的喀尔喀、漠南的土默特在虎视眈眈。

那个时候,西域与沙俄之间,还隔着中亚国家。象哈萨克汗国、希瓦汗国等等。

而准噶尔部还未彻底强大起来,沙俄也还未大举南侵。

漠西蒙古诸部处于封闭状态,在科技发展上已经远远落后于世界,落后于大明帝国。

况且,游牧民族的整体衰落已经是全世界范围的趋势。即便不被大明所降服,将来也会被沙俄灭亡。

所以,黄立在接到西域捷报后,欣慰之余,却一点也不感到意外。

“游牧民族纵横驰骋,东征西杀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是科技竞争,火器致胜。”

“脆弱的经济模式,松散的政治结构,过于依靠强有力的领导人,注定早晚会成为强权国家的附庸。”

黄立写完对有功将士的嘉奖旨意,思索着接下来的西域战略。

准噶尔部已经孤掌难鸣,明年将在明军的进攻下或亡或降。

对于这个狼子野心的部落,黄立也不准备接受其象其他蒙古诸部的称臣纳贡。

除了出于历史上的戒心,关键是还有沙俄。准噶尔部如果不彻底降服,在沙俄的挑拔和支持下,很可能成为动乱之源。

彻底收复西域,对中亚国家施以威慑。臣服者,共抗沙俄南侵;不臣者,直接灭掉,由明军抵御沙俄。

必须给西域打出缓冲,使其难以靠近。或者说,直逼到沙俄的眼前,对其造成的威胁或打击更加巨大。

华夏最危险的两个敌人,就是沙俄和日本。现在倭国已经废了,只剩下苟延残喘;

只剩下沙俄,依靠大明本土的力量,也足以遏制其发展壮大。不仅是在远东和西伯利亚,还有中亚战场,也不可轻忽。

既然要控遏沙俄,就要妥善经营西域。

清朝有左宗棠八千湖湘子弟下天山,后又有八千湘女上天山,以及建设兵团,都是一个办法——移民开发。

人口足够多,地方才能稳固。才能为向北迎战沙俄,提供充足的粮草物资,甚至是人力兵员。

满清费了几十年时间,才灭掉噶尔丹部,如果移民驻兵,建省设制,也不后有以后的叛乱,更不会有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壮举。

也更不会让沙俄趁机勒索,又丢掉了大片的土地。

不管是吸取教训,还是后世的经验,黄立都准备象经营东北一样,大力地投入,大力地移民。

而收复新疆的军队,无疑是最好的,最可信赖的第一批移民。连带着家属,差不多就有二十多万。

当然,这还远远不够。湖广、四川、甘陕等省的百姓,也要出台政策,去西域安家落户,建设开发。

还有倭人、朝鲜人,以及其他归化同化的民族,都可以迁徙去西域。因为,他们将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明人。

甘陕是最近便的,也正好要植树造林,退耕还林,修复被破坏的大自然。

黄立的思路是早已确定的,只不过时机未到,未能付诸实施。

接下来,他又给甘陕湖广四川等省的巡抚下旨,要他们推出鼓励移民西域的优惠政策。

同时,他也给袁宗第、马腾云和党守素写了书信。陈述了入疆官兵留守的必要性,并将拔付钱粮,给予官兵们犒赏和嘉奖。

西域的经营,则会交给新任的巡抚。

黄立思来想去,挑选出了既富有经验,又相对年轻健壮的洪元其。

曾是黄立的贴身秘书,又经过了在山西的任职历练,可谓是既有能力,又有信重,完全能够承担重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