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白玉兰家

肖峰又想到,自己和肖冬胜都是一个爷爷的孙子,这血浓于水的亲情,让他不会在这事儿上吝啬。

他肯定是能帮一把是一把,只要冬胜哥他们过得好,肖峰自己心里也踏实。

“婶婶,您就放宽心吧。冬胜哥和玉兰嫂子都年轻,身体又好,迟早会给您生个大胖孙子的。说不定啊,等过段时间您就能听到好消息了呢。”

肖峰笑着安慰道,眼神里充满了真诚。

吴月娥听了肖峰的话,心里稍微好受了一些,但还是忍不住叹了口气,说道:

“唉,肖峰啊,婶子知道你照顾他们。可我就是忍不住着急啊,你叔就冬胜这么一根独苗,我盼着他们能早点开枝散叶呢。

“你说这日子一天天过去,我这心里啊着急的很。真害怕他们忙于工作,忘了这个事。你们年轻人不理解我们这些老人。”

肖峰赶忙起身,走到吴月娥身边,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说道:

“婶婶,您就别多想了。这生娃的事儿急不得,得顺其自然。

“您要是把自己急出个好歹来,冬胜哥他们该多担心啊。您就安心等着,说不定哪天好消息就突然来了呢。”

吴月娥听了肖峰的话,点了点头,脸上勉强挤出一丝笑容,说道:

“行,肖峰,听你的。婶子我不着急了,我就慢慢等着。

“但是肖峰啊,冬胜和白玉兰这两个,一点都不考虑我和你叔的心思。你回去可得好好跟他们说一说,就说我催着他们赶紧生娃呢。

“要是生下了,他们没时间带,就送回来,我给他们带。

“我这把老骨头,虽然没什么大本事,但带个孩子还是绰绰有余的。我就盼着能早点抱上孙子,享享天伦之乐。

“我要是不说的话,他们两个就是个没事人,不会想到这个的。”

吴月娥一边说着,一边轻轻拍了拍肖峰的手,眼神里满是信任。

她仿佛把肖峰当成了自己的主心骨,觉得只要肖峰把话带到,这事儿就有盼头了。

肖峰连忙笑着答应下来,说道:“婶婶,您放心,我回去就跟他们说。

“不过我这会儿还得去别人家呢,我这次回来时间有些紧张,我这就得走了。”

肖峰心里惦记着还要去好几家拜访,时间比较紧张,所以打算赶紧告辞。

吴月娥一听肖峰要走,赶忙跟在后面,一边走一边叮嘱道:

“肖峰啊,你可要记着我的话,一定要给他们说。不然我就去村上打电话催他们,这生娃的事儿可不能再拖了。我这心里啊,一天天的,就盼着这事儿呢。”

吴月娥的声音里带着几分焦急,她是真的太想抱孙子了。

肖峰回头,脸上依旧挂着温和的笑容,说道:“知道了,婶婶,我一定把您的话带到。”说完,他加快了脚步,朝着门外走去。

从肖建堂家出来,正月的阳光洒在身上,暖烘烘的。

肖峰抬头看了看天,湛蓝的天空中干净无尘。他和秦默涵,老群骑上摩托车去向白玉兰家。

秦默涵笑着说道:“这一去,白家说不定也会这样说。村子里都这样,谁家娶了媳妇都是眼巴巴地盯着,要抱孙子。”

肖峰笑着回答:“说不定白家会是这样,毕竟两家是儿女亲家。”

肖峰心里想着,肖冬胜两口子家都得去转了,要是不去白家,白家心里肯定不舒服。

毕竟自己这是拜访员工家,得一碗水端平,不能厚此薄彼。

而且白玉兰在店里也一直勤勤恳恳的,对自己也很尊重,于情于理,自己都该去她家看看。

白玉兰家住在村子的另一头,肖峰他们沿着村间的土巷子骑过去。路边人家养的狗被惊扰,汪汪地冲他们叫着。

他们还看到几只鸡在草窝里觅食,叽叽喳喳地叫着,给这宁静的村子增添了几分生机。

肖峰他们一边走,一边在心里盘算着见到白玉兰的父母该说些什么。

他想着,一定要把店里的情况和他们好好说一说,让他们知道白玉兰在店里干得不错,也让他们放心。

同时,也得把吴月娥催生的事儿委婉地提一提,看看他们是什么想法。

就这样,肖峰三人带着满满的诚意和期待,朝着白玉兰家而去。

白玉兰家里静悄悄的,只有白玉兰的母亲白母一人在家看家。

此时,家里其他人都出工干活去了,白父在山里香坊忙活着做香。两个儿子也各有去处,一个在陶瓷厂,另一个在砖厂。

白家还有一个小女儿,在肖峰家的变蛋作坊里帮忙,学习着制作变蛋的手艺。

肖峰看见白母正站在羊圈旁喂羊。

她手里拿着一把干草料,轻轻地撒进羊圈里,几只肥硕的绵羊便欢快地围了过来,大口大口地吃着,还时不时发出“咩咩”的叫声。

白母听到院子里进来的脚步声,抬起头,先是一愣,眼神里闪过一丝惊讶,紧接着脸上就绽开了灿烂的笑容,那笑容温暖又亲切。

白母大声说道:“啊呀,肖峰,前两天我听说你要回来,心里还一直惦记着呢,没想到你今天就到我家院子里了,这可真是贵客临门啊。

“赶紧地,去屋子里坐,婶婶给你砸核桃吃。”

说着,白母把手中的干草往羊圈里一扔,拍了拍身上的灰尘,热情地招呼着肖峰。

肖峰笑着指了指院子里的核桃树,那棵核桃树长得高大,此时正月天气,嶙峋的树枝干枯朝天。树冠很是阔大,占着很大的空间。

肖峰说道:“婶婶,你们家的核桃树有些年成了吧,我记得你家核桃很好吃。”

白母顺着肖峰手指的方向看去,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神情,说道:

“可不是嘛。这核桃树啊,是有些年头了,每年都能结不少核桃。

“这核桃可香了,砸开吃,那味道,别提多美了。你坐在这儿等着,婶婶这就去给你砸。”白母指着门台上的小木椅子,请肖峰三人坐。

肖峰看得出门台的扁平石头是经常用来砸核桃的。就和秦默涵,老群三人坐在小小的木椅子上。

白母快步朝着屋子走去,准备去拿砸核桃的工具。

肖峰惬意地坐在白玉兰家那宽敞而又充满乡村气息的院子里,阳光透过核桃树的枝叶,洒下一片片斑驳的光影。

白母端着核桃篮子,拿着一个铁锤子出来,坐在另一个小椅子上,开始砸核桃,一边砸一边递给肖峰三人。

肖峰手中拿着一个刚砸开的核桃,剥开了,细细地品尝着,那香醇的味道在口中散开。

他一边嚼着核桃,一边抬起头,看着白母手中装满核桃的篮子,好奇地问道:

“婶婶,我看这篮子里核桃长得不太一样呢,都是这棵树上的核桃么?一棵树上结出不同的核桃,我还是第一次见。”

白母微微蹲下身子,轻轻翻动着篮子里的核桃,眼神里满是慈爱,她缓缓说道:

“不全是呢,这里头啊,除了咱家这棵树上结的核桃,还有我从山里捡回来的野核桃。

“这野核桃啊,虽然样子没那么规整,但是味道可一点不比家核桃差,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呢。你想么,一棵树怎么会结出不一样的核桃。”

白母一边说着,一边拿起一个野核桃,在手里掂了掂,仿佛在向肖峰展示它的独特。

肖峰点了点头,又拿起一个核桃,继续吃着。

这时,白母站起身来,看着肖峰,脸上带着大方又热情的笑容,说道:

“肖峰啊,今年他们都在外面忙,这核桃多的都没有人吃,过年前我卖掉了一些,还剩下很多。你等着,婶婶先给你装上一袋子,你走时带到京城去。

“你和你媳妇吃的时候,也给冬胜和玉兰分上点。这核桃啊,吃着对身体好,让他们也尝尝咱这家乡的味道。”

白母一边说着,一边转身朝屋里走去,去拿袋子装核桃。

她的脚步虽然有些匆忙,但却透着一种急切,仿佛这样就能把自己对女婿和女儿的牵挂,都装进这袋子里,让肖峰带到京城去。

虽然她嘴上说得大方,但那表情里,却藏不住对女儿和女婿深深的挂牵。

那眼神里,满是思念和担忧,就像一位母亲,时刻惦记着远行的孩子。

肖峰看着白母的背影,心里明白老人家是想念女儿和女婿了。

他连忙冲着白母的背影说道:“婶婶,您别太惦记他们了。店里有电话,您想他们的时候,就去村上打电话,玉兰嫂子就接上了。

“我店里的电话,方便得很,您随时都能和他们说说话,听听他们的声音。”

白母从屋里拿着袋子走出来,听了肖峰的话,脸上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说道:

“肖峰啊,你说得对。这电话啊,真是个好东西。

“我就是有时候舍不得花钱打电话,想着能省一点是一点。

“不过听你这么一说,我以后啊,想他们了就打,也省得我这心里老惦记着。”

白母一边说着,一边开始往袋子里装核桃,她的手熟练地挑选着又大又好的核桃,每一个都装得小心翼翼,仿佛这些核桃就是她对女儿和女婿的爱。

装完核桃后,她把袋子递给肖峰,说道:“肖峰,这袋子核桃你拿着,路上小心点。到了京城啊,替我给冬胜和玉兰问个好。”

肖峰接过袋子,满满的一袋子沉甸甸的,肖峰把核桃袋子递给老群,自己拿过秦默涵抱着的糖茶点心,递给白母。

肖峰说道:“婶婶,这是我的一点心意,回来了,就代表冬胜哥和玉兰嫂子看看你。”

白母没有推辞,接过东西,笑咪咪地说道:

“你这娃娃客气的,年前,肖芸回来的时候,就给我们送了礼物,你看看,你又来送礼。冬胜两口子给你们添麻烦了,你再来,就不要带礼物了。”

白母目光感激深邃,肖峰忽然忍住了,不想说自家婶婶催生的话了,他想,白母应该是知道在这个方面叮嘱自己女儿的。

于是肖峰告辞出了白玉兰的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