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肖冬胜家

肖峰、老群和秦默涵三人,一出门就朝着肖建堂家而去。

虽说今儿个一大早,肖建堂就已经到肖峰家去过了,还特意带了一只肥硕的老母鸡,一看就是他们家精心喂养的,是专门给肖峰的礼。

但按照村里的习俗和肖峰自己的想法,这礼尚往来可不能少,所以他还是打算亲自去肖建堂家转一转,带上精心准备的糖茶点心,略表心意。

再说了,即便肖建堂不来,肖峰也得去,一是因为肖建堂是他尊敬的长辈,而是因为肖冬胜在京城为自己守着餐厅。

在这柳坝村,村里人向来把礼节看得比什么都重。

更何况肖冬胜和白玉兰如今还在京城帮着肖峰做事呢,就冲这份情谊,去他们家拜访拜访,那是绝对有必要的。

这不仅是一种礼节的体现,更是对彼此关系的一种重视和维系,更何况还是本家,建堂叔还帮他看着村里的生意。

三人骑着两辆摩托车慢悠悠地到了肖建堂家门口,只见破旧的木大门半掩着。

肖建堂自然是不在家,他一大早就去县上开会了。

县上的会议,对于村里人来说,那可是件大事儿,能去参加,说明肖建堂这个队长在村里也是有一定地位和影响力的。

此时,肖冬胜的母亲吴月娥正悠闲地坐在门台上晒太阳。

她穿着一件洗得有些发白的蓝布衫,头发整齐地梳在脑后,脸上带着岁月留下的和蔼皱纹。

阳光暖暖地洒在她身上,给她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她眯着眼睛,享受着这正月里难得的温暖。

听到脚步声,她缓缓睁开眼睛,看到肖峰三人进来,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赶紧起身,脚步有些蹒跚却又急切地向前迎去。

一边走,一边热情地招呼着:“啊呀,肖峰,你可算是来了啊!让婶子好好看看,你这孩子,一出去就是大半年,这模样可真是越长越俊了。瞧瞧这精气神儿,一看就是在外面混得不错。”

肖建堂的老婆子吴月娥,脸上洋溢着热情的笑容,那笑容就像冬日里的暖阳,让人心里暖乎乎的。

这个热心的女人,此刻她的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眼角的鱼尾纹都跟着跳动起来。

她一边说着,一边伸出粗糙却又温暖的手,想要拉住肖峰,那动作里满是亲切和喜爱。

肖峰赶忙快步走上前,笑着握住吴月娥的手,说道:

“婶子,您身体还好吧?我这一直在外面忙,也没时间多回来看您。今儿个特意来看看您,还给您带了些糖茶点心,您尝尝。”

说着,老群和秦默涵也把手中提着的东西递了过来。

吴月娥笑得合不拢嘴,连忙说道:“哎呀,你们来就来呗,还带啥东西啊,太客气了。快,屋里坐,屋里坐。”

她一边说着,一边拉着肖峰的手往屋里走,那热情劲儿,就像对待自己的亲生儿子肖冬胜一样。

吴月娥这辈子一共生了三个孩子,两个如花似玉的女儿,还有一个宝贝儿子,这儿子便是肖冬胜。

想当年,肖冬胜出生的时候,可把吴月娥两口子乐坏了,那欢喜劲儿,就像中了大奖一样。

吴月娥对这个儿子那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从小就把他当成家里的顶梁柱来培养。

后来,肖冬胜长大了,娶了漂亮又能干的媳妇白玉兰。

这小两口婚后感情好得不得了,如胶似漆的。但是两个人有追求,出息得很,都跟了肖峰去京城闯荡。

自打他们去了京城,吴月娥这心里啊,就空落落的。

平日里,吴月娥除了去地里干点农活,伺候伺候那几亩薄田,剩下的时间就闲得发慌。

尤其是这个冬天,天气冷飕飕的,地里也没什么活儿可干。

她每天除了给老头子做做饭,再喂喂家里的畜生们,像那几头猪啊、几只鸡啊,基本就没什么事儿了。

于是,她每天就搬个小板凳,坐在门台上,晒着太阳,有时候一坐就是一整天。

那太阳暖烘烘的,照在身上别提多舒服了,可即便如此,她心里还是惦记着远在京城的儿子和儿媳妇。

这会儿,看见肖峰来了,吴月娥那开心劲儿啊,就像过年一样。

她脸上堆满了笑容,那笑容就像一朵盛开的菊花,眼睛也眯成了一条缝,拉着肖峰的手就不肯松开。

她心里啊,一直惦记着儿子和儿媳妇的情况,这都出去大半年了,也不知道儿媳妇白玉兰怀上了没有。

瞧瞧人家肖峰,都生了三个娃了,而且还是三胞胎呢。

据说那三个小家伙,长得虎头虎脑的,可爱极了。每次想到这事儿,吴月娥心里就既羡慕又着急。

她心想:人家肖峰都儿女双全了,不,应该是成群了,自己家的媳妇子到现在还没有消息传回来,这可咋整啊?她越想越着急,那眉头都皱成了一个“川”字。

此时,吴月娥拉着肖峰的手,急切地问道:

“肖峰啊,婶子问你个事儿。冬胜和白玉兰在京城咋样啊?白玉兰那肚子,有动静了没?你可得跟婶子说实话啊。”

她的眼神里满是期待和担忧,就像一个等待考试成绩的学生一样。

肖峰看着吴月娥那着急的样子,赶忙笑着安慰道:

“婶子,您别着急。冬胜哥和白玉兰在京城都挺好的,他们工作也努力,日子过得挺滋润的。

“他们两个一个管着大灶,一个守着收银台,可是我的得力助手。

“至于玉兰嫂子怀没怀上,这我也不太清楚,不过您放心,他们两口子身体都好着呢,迟早会有好消息的。”

听了肖峰的话,吴月娥心里稍微踏实了一些,但还是忍不住叹了口气,说道:

“唉,婶子我就是着急啊。你说你叔,就冬胜这么一根独苗,我盼着他们早点给我生个大胖孙子呢。

“肖峰啊,你要是有啥消息,可一定得跟婶子说啊。”

肖峰连忙点头答应道:“婶子,您放心,一有消息我肯定第一时间告诉您。您就别太着急了,保重身体要紧啊。”

吴月娥这才露出了一丝笑容,拉着肖峰往屋里走,嘴里还念叨着:“走,进屋坐,婶子给你们拿好吃的。”

肖峰跟着吴月娥进了屋子,屋里的布置简单而又温馨。

靠墙摆放着一张陈旧的木桌,桌上放着一个老式的茶壶和几个粗瓷杯子,旁边的椅子上搭着几件洗得有些发白的衣服。

肖峰找了个椅子坐下,心里想着得给婶婶把情况说清楚一些,免得婶婶心里一直着急上火。

于是,他脸上挂着温和的笑容,轻声说道:

“婶婶啊,您就别着急啦。我这还真没听说玉兰嫂子是不是有了身孕呢。这事儿啊,您可不能怪我呀。

“您想想,我给冬胜哥他们分宿舍的时候,那可是特意照顾了他们小两口呢。

“我给他们安排的是单间,那环境,宽敞又明亮,住起来可舒服了。

“这生娃的事儿,关键还得看他们自己的努力呀。他们要是想早点让您抱上孙子,那不得自己加把劲儿嘛。”

肖峰回忆起分宿舍时的情景,当时他考虑到肖冬胜和白玉兰刚结婚。就想着给他们安排好住处,让他们能安心工作。

那单间虽然不算特别大,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里面有一张双人床、一个衣柜,还有一张小桌子,基本的生活用品都齐全。

肖峰接着说道:“婶婶,您也知道,咱们农村女人啊,那都是很能干的。就算是怀孕期间,也照样能把家里家外打理得井井有条。

“玉兰嫂子肯定也不例外。而且啊,在京城那边,冬胜哥一个人挣钱,也完全能养得起这个家。

“店里生意还不错,每个月他们两个都有稳定的收入,养活他们小两口那是绰绰有余。你想想么,他们可是吃住都在店里,这工资可不就省下了。

“就算白玉兰嫂子少干点活儿,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店里养得起,冬胜哥也养得起她。所以,我是不担心嫂子怀孕的。她要是一怀孕,我就会给她减少工作的。”

肖峰心里清楚,在农村,大家都觉得多子多福,都希望家里能多添几口人。

婶婶这么着急,也是盼着肖家能人丁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