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村里人的崇拜

肖峰的摩托车“突突突”地行驶在村里那蜿蜒又带着泥土芬芳的村道上,车轮碾过细碎的沙石子,发出轻微的“沙沙”声。

这穿村而行的动静就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很快在村里传开了,很多人家都知道肖峰回来了。

那些家里有老人的人家,老人们像是约好了似的,纷纷从屋里走了出来,站在自家门口的阳光下。

阳光暖暖地洒在他们身上,勾勒出他们或佝偻或挺拔的身影。

他们眯着眼睛,看着肖峰骑着摩托车渐渐靠近,脸上立刻绽开了如菊花般灿烂的笑容,热情地打着招呼。

一位头发花白、满脸皱纹的老爷爷,双手背在身后,扯着嗓子喊道:

“肖峰,你回来了啊!你这摩托车骑得挺带劲呐。”那声音带着浓浓的乡音,透着质朴和亲切。

旁边一位穿着碎花布衫的老奶奶,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连忙说道:

“哎呀,肖峰,你看着白胖了。在京城那地界,日子过得不错吧,都养出肉来啦。”

还有一位拄着拐杖的老大爷,颤颤巍巍地往前走了两步,关切地问道:

“肖峰,你家媳妇和娃娃还好吧?娃娃有没有长高呀,媳妇身体咋样?啥时候带回来我们都看看。”

另一位老婶婶,一边拍打着身上的灰尘,一边大声问:

“肖峰,你妈在京城好着没?她可是咱们农村人,进了京城,你可得照顾好她哟。”

村道上的老婶婶和爷爷奶奶们,就像一群热情好客的主人,看见肖峰过来,你一言我一语地大声喊着问。

那热情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在村子的巷道里回荡,仿佛是一首欢快的乡村交响曲。

肖峰骑在摩托车上,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他慢慢地一边前行,一边热情地打着招呼。

遇到熟悉的长辈,他会特意放慢速度,提高音量回答:

“大爷,我回来了,家里都挺好的。”

“奶奶,我这是在京城吃得好,所以白胖啦。”

“娃娃长高了不少呢,媳妇身体也硬朗。”

“我妈在京城好着呢,您别担心。”

就这样,一个上午的时间,肖峰骑着摩托车在村子里穿梭。

他先来到了白俊强家,白俊强家的大门敞开着,院子里收拾的干干净净的一片。

肖峰他们把摩托车停在门口,走进院子,白俊强的家人早已迎了出来。

肖峰笑着和白俊强的父亲拉了一下手,说道:“白叔,最近咋样啊?”

白俊强的父亲憨厚地笑着回答:“肖峰,我挺好的,多亏了你带着我家俊强去京城,家里日子越过越有盼头了。”

两人聊了一会儿家常,肖峰又询问了家里的种地和做工的事情,给了一些建议和鼓励。

接着,肖峰来到了肖狗狗家,也就是唐肖姥姥家。

唐肖姥姥和外爷年岁大了,住在低矮的院子里。两个老人热情地端上了热茶。

肖峰坐在门台上,和老两口聊起了唐肖在京城的情况,了解他们最近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一起商量解决办法。

肖峰不但给老人给了糖茶点心,还留了几十块钱,这都是唐肖偷偷让肖峰给姥爷和姥姥的。

唐肖说姥爷和姥姥不花钱,都存下了,这个钱,就让肖峰给姥爷和姥姥,买一些生活上用的。所以肖峰又加了点,给了老人。

之后,肖峰又去了肖宏旺家。

肖宏旺家院子里正晒着玉米,金黄的玉米粒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肖宏旺的父亲看到肖峰来了,连忙放下手中的活,和肖峰聊了起来。

肖峰关心地询问了他的身体状况和家庭情况,告诉了他们肖宏旺在京城的表现,让他们对肖宏旺放心。

最后,肖峰来到了肖尕东家。肖尕东家的小院里晒着山里的草药,院子里香喷喷的。

肖尕东的父母把肖峰迎进屋里,大家围坐在一起,有说有笑。肖峰和肖尕东父母一起回顾了肖尕东顽皮闯祸的过去,引得众人哈哈大笑。

这几个人都是肖峰从柳坝村带出去的,作为自己的主要员工,肖峰对他们各家进行了重要的拜访,希望他们的家人放心,并且支持这些小兄弟的工作。

当然,他们每一家都给予了肖峰最热情、最周到的接待。

这几户人家,因为自家儿子跟着肖峰去了京城闯荡,在村里那可是出尽了风头,着实让村里人羡慕不已,也赢得了大家发自内心的尊敬。

村子里的人只要一提起这几家,那话匣子就打开了,言语间满是艳羡:

“瞧瞧人家肖狗狗,白俊强这几家,他们家儿子跟着肖峰去京城,那可真是又挣了钱,又挣了面子。

“他们家里钱袋子鼓起来了,在村里走路都带风,说话也硬气。而且啊,这名声传出去,十里八乡都知道他们家孩子有出息。”

村子里或者外村那些有姑娘的人家,都争着抢着和这几家说亲,媒婆都快把这几家的门槛给踏破了。

可肖宏旺他们几个都是半大小伙子,翻过这个年也不过十七八岁的年纪。

这个年纪的他们,去了京城,见了世面,心里装着的全是外面广阔的世界,满脑子都是如何在事业上闯出一片天,对于谈婚论嫁这种事,压根儿就没往心里去。

每次家里人在电话里跟他们提起说亲的事儿,他们都毫不犹豫地回绝了。

肖宏旺还在电话里跟父母说:“爹,娘,我现在正跟着肖峰哥好好干呢,事业刚起步,哪有心思考虑这事儿啊,等我干出一番名堂再说。”

其他几个小伙子也都是类似的态度。

所以,当肖峰来到这些人家时,那场面,简直就像迎接贵宾一样。

刚一进门,主人们就满脸堆笑地迎上来,拉着肖峰的手,热情地说:

“肖峰啊,你可算是来了,你带着我们家儿子出去闯荡,让他们有了出息,我们都不知道怎么感谢你呢。”

说着,就把肖峰往屋里让。进了屋,桌子上早已摆满了丰盛的饭菜,有香气扑鼻的红烧肉,粉蒸肉,每一块肉都炖得恰到好处,入口即化。

还有他们自家种的大葱白菜萝卜土豆,窖藏之后,在这个正月才好好享受,一盘盘做的清爽可口,都是柳坝村的味道。

每家主人都是一个劲儿地往肖峰碗里夹菜,嘴里还不停地说着:

“肖峰,多吃点,这都是自家做的,别客气。”

肖峰三人被这热情的氛围包围着,吃得那叫一个满足。

他们大口大口地吃着饭菜,时不时还端起酒杯,和主人们碰上一两杯。

几杯小酌后,大家的脸上都泛起了红晕。

这样一圈下来,肖峰三人吃得饱饱的,肚子圆滚滚的,喝得也有些撑了,感觉连骑摩托车都有些困难。

肖峰他们离开人家,骑着摩托车慢慢走,老群笑着说:

“肖峰,你看看你,这衣锦还乡的效果,真不错,我们两个也跟着沾光了。要不是跟着你,我们哪能有这待遇啊。”

秦默涵坐在老群的摩托车后,双手抓着老群,仰起头,发出一阵爽朗的大笑,那笑声如同洪钟一般响亮,在空气中回荡。

他一边笑一边说道:“肖峰这哪里仅仅是衣锦还乡啊,他这分明是带着整个村子实现了翻身大计!

“现在村子里的人把他当祖宗一样供着,那态度,恭敬得不得了。

“你瞧,他走到哪儿,大家都热情地打招呼,眼神里满是感激和敬重,就差没把他当活菩萨供起来了。”

秦默涵说完又哈哈大笑,一副人生得意须尽欢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