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面谈
王振笑了笑:“阁老应该能猜出,咱说的交换是什么意思。”
说完,他止住了口,身体往后倾了倾,端起已经有些凉意的杯盏,气定神闲的送往口边,一连呷了数口。
空旷的客堂,声音显得极为刺耳。
杨士奇眯了眯眼睛,皱了皱眉,接着突然瞪圆了眼睛,脑中似被雷霆一击。猛然起身,怒火再也压制不住。
王振仿佛没看见杨士奇已经动怒,竟然笑嘻嘻道:
“看来阁老已经猜到了。”
“王振!勾结瓦剌,私卖镇国重器,这等十恶不赦的叛国重罪,也是能拿来交换的?还是说,这件事的背后,其实就是你?”
“阁老,现在这些还重要么?我说是我,你定然信么?我说不是我,你又究竟信不信?”
王振既没有承认,亦没有否认,听着甚至像是有耍无赖的嫌疑。
他还在笑,只是这笑容中却没了气定神闲,反而带着一丝苦涩。
杨士奇一甩衣袖,背过身去,“这件事没得商量,此等叛国重罪,绝不能拿来做交易。”
王振也起身,踱步来到杨士奇身前,和他四目相对。
“若是我说,这其中还牵涉到孙家人呢?”
“孙家?”
“今日这话,出得我口,入得你耳。出了这个门,我不会再承认。就是你想的那个孙家,也只有那个孙家。”
“是谁?会昌伯不至如此。”
“孙家人多了去了,于家那小子不是本事大,会查案么?你可以让他去查,看看究竟是谁?又牵涉到谁?”
说到于康,王振几乎咬牙切齿。
杨士奇却在这时,似瞬间老了十岁。
“阁老,案件牵涉重大,这件事不上称没有二两重,可要是上了称,一千斤也打不住。朝廷如今要往麓川用兵,北边千万不能出事。”
“私卖火器是大罪,可现在不是没卖出去么?瓦剌使团的人已经拿了,怎么处置也是一件烫手的事,总不能都杀了吧?可真若是将此事闹大了,群情激奋之下,怕真是不杀不行了。”
“一件未成的走私案,利用的好可以敲打北边,若是没利用好,北边自此也很难安宁了。到那个时候,才能看出,究竟谁才是千古罪人。”
王振耐心劝说,见杨士奇目露纠结之色。
于是继续道:“这件事关上门,是咱们自己的事,查肯定是要查的,这其中究竟都有谁参与其中,自然是要给天下人一个交代的,也要给北边一个威慑。”
说到此处,王振嘴角一挑,冷哼一声:
“陛下也说了,此事太过敏感,一着不慎,就会引起大动荡。得交给一位老成持重,行事周全之人来办,要将此事影响降到最小。”
“阁老,这个人,你说,该是谁呢?”
杨士奇听到是陛下的意思,一双浑浊的老眼,更加黯淡了。
王振双手把着杨士奇胳膊,扶着他坐下。
自始至终,杨士奇如木偶一般。
等到杨士奇坐定,王振却没有落座,反而站在他身前,居高临下俯视着杨士奇。
“阁老,我可以向你保证,瓦剌的事处置完毕那天,就是王来被赦免死罪的那天,亦是于谦出狱,在京履职的那天。”
说到此处,他甚至赌咒发誓:“若有半句虚言,我王某人不得好死。”
见杨士奇依旧毫无动静,王振也不催促,反而打算告辞。
“阁老,时间不多,咱静候阁老佳音。”
说完,向杨士奇躬身一揖,显得礼数极为周全。
王振自从坐上司礼监掌印的位子,除了宫中几位贵人,便是那些朱姓的龙子龙孙们,也都只是颔首致意。
今日他能如此,并不是出于对杨士奇的尊崇,反而是他心中畅快之极,才会如此。
直到王振离开,杨福进了客堂,杨士奇仿佛才回过神来。
“老爷,您气色看着不大好,怎么了?”
“阉竖,卑鄙,有此等宵小之徒整日跟随陛下身边,陛下耳濡目染,听其谗言,我大明岂不是危矣!”
“老爷……!别气坏了身子。因为那等人,不值。”
杨福看出老爷震怒,虽不知其中缘由,但王振这等人登门,说的又岂能是好事?是以也跟着咒骂起来。
杨士奇长叹一声:“哎!终究是老了,我想来想去,竟然觉得那阉竖所言,有几分道理,按他说的,竟真的是皆大欢喜的局面,可恨呐!”
杨福不敢问是什么事,只能一边将杨士奇手边茶盏中凉了的倒掉,换成热茗。
接着,又从袖中取出一方帕子,将王振用过的那茶盏包起。
“老爷,小的已经给您出过气了,那阉人用过的茶盏,我在泔水里浸了浸,擦干了给他用,阉人连饮了好几杯,可见他就是喜欢那种馊味。”
杨士奇愕然,一时间不知道该高兴还是该更高兴。
……
听完杨士奇的话,于康将手边茶盏轻轻放下。
他看了看立在杨士奇身侧,黑着一张脸的杨福
,突然觉得刚刚饮下去的那口似乎有别样的味道。
于康不知道杨士奇为何要将王振饮下,用泔水浸过的杯盏盛装的茶水这件事说给自己听。
此时,于康只觉得自己面前的杯盏,似乎也不大干净。
“哎呀!我都在想些什么乱七八糟的事?”
于康暗自责骂自己几声,问起了正事。
“阁老以为如何?王振说的交换,阁老觉得可否答应?”
于康目光熠熠,盯着杨士奇,郑重问道。
“哎!养浩。此事昨夜折腾了我一宿,今日又折腾了一整天。直到此刻,也觉得没有比这更好的办法。养浩可有其他好主意?”
于康陷入沉思。
他也知道此事牵涉极广,近日以来,他让底下的人一直在暗中调查,而且已经锁定了一些人。只是孙家,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
这些勋卿世家,和皇家本是一体。
这种私卖镇国重器,通敌肥己的事,不可谓不蠢,想捞银子,哪里不能捞,非要掺和进这种事。
于康本打算借由瓦剌使团这件事,顺藤摸瓜,查到更多阉党的阴私。
事实也确实如此,尽管之前早有预料,但军备废弛,简直让人触目惊心,也确实让他大开眼界。
王振现在提出交换的建议,显然是想保一些人。
若是不能让他得偿所愿,以此人之阴狠,绝不会善罢甘休,届时,他无论是在陛下面前进谗言,还是暗施冷箭,从中掣肘。
无论哪一种,父亲最终怕都会被赶出京师,继续去巡抚地方了。
王振此举,乃是阳谋,他吃定了这边,会在父亲和王参政的事上谨小慎微,这才提出交换的建议。
连杨士奇这样历经数朝,智识无双的老练之臣,都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
可即便是皆大欢喜的提议,于康心中却仍是不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