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6章 对谋反案的处置
崇祯五年,五月初一,大朝会。
朱由检一身弁服,在群臣的山呼声中,坐到了皇极殿的御座之上。
“卿等免礼平身。”
“臣等谢陛下。”
群臣起身后,朱由检直接开口道:“诸卿可有奏?”
话音一落,站在武臣中间的许显纯径直出班倒:“陛下,臣有奏。”
看到许显纯站出来,殿内群臣皆是心里一动。
“奏来。”
“谢陛下。”
“臣锦衣卫指挥同知许显纯,于崇祯四年奉命押解前礼部左侍郎钱谦益……”
“经锦衣卫审讯和调查,钱谦益、钱龙锡、韩爌、袁崇焕、霍维华、徐正、褶允祯等人谋害先帝,证据确凿,除韩款外,余者现已捉拿归案,是否明正典刑,还请陛下圣裁。”
许显纯的话一说完,殿内尽皆哗然。
这可是弑君,抄家灭族那都是轻的。
朱由检轻咳一声,沉声道:“既以证据确凿,那自当明正典刑,依大明律处……”
“陛下,臣有本奏。”
朱由检的话还未说完,孔贞运就赶紧站了出来。
当初他可是答应了钱谦益,要为其求情的。
朱由检自是知道他要说什么,但却并没有拒绝。
“卿有话就说吧。”
“谢陛下。”
“陛下,钱谦益虽是参与了谋害先帝,但毕竟检举有功,臣恳请陛下看在钱谦益对此案有功的份上,恕其家人之罪。”
许显纯冷哼一声道:“少宗伯,钱谦益所犯之罪,乃谋反重罪,按律当族诛!”
孔贞运当即反驳道:“许同知,当事时你也在场,如果不是为了给家人祈活,他钱牧斋岂会将这件事和盘托出?”
“既是答应了他钱牧斋,厂卫也根据钱牧斋的口供,将此案彻底查清,朝廷理应兑现承诺,恕其家人。”
他这话一出,刑部尚书薛国观当即不干了。
“陛下,朝廷自有法度,锦衣卫的卷宗臣也已经看过,确实是证据确凿,按律,主犯不分首从,尽皆凌迟,其祖、父、子、孙,及其同居之人,年满十五岁者,皆斩首。”
“十五岁以下,及其女眷尽皆充入教坊司为奴为婢。”
“臣请陛下依律处置!”
薛国观乃是刑部尚书,紧守律法,这没有任何问题。
朱由检现在也很纠结,倒不是因为钱谦益和孔贞运,而是因为后世的人。
后世的三钱,和钱谦益是同族,他还真担心自己一刀麾下去,再将未来的大牛给弄没了。
就算是历史已经被改变了,但朱由检对三人的崇敬之心还在那里。
手指在御案上不断敲击,半晌后,朱由检才一巴掌拍在御案上,沉声道:“钱家毕竟是钱谬之后,当初太祖皇帝不也宽恕了钱家的罪责吗?”
“然此案毕竟涉及谋反重罪,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不足以给皇兄一个交代。”
“钱谦益参与谋反,凌迟处死,家中十五岁以上男丁,尽皆斩首,女眷充入教坊司,钱氏族亲不罪。”
这就是只杀他们一家人,其余和他一族的钱氏族人不连坐。
朱由检这也算是网开一面了。
孔贞运、许显纯和薛国观见朱由检已经乾纲独断,也不再反对。
接下来的钱龙锡、霍维华他们,可没有钱谦益这样的待遇,尽皆被要求依律处置。
这件事商定后,朱由检再次看向了许显纯。
许显纯深吸一口气,再次躬身道:“陛下,臣还有本奏。”
“讲!”
“经锦衣卫调查,崇祯元年的倭寇进犯南直隶,乃是袁崇焕勾结松江徐家所为,现徐家家主徐本高,连其家人以被押送京城,臣请旨彻查此案。”
“怎么会?”
“徐阁老的家人勾结倭寇?”
“这是不是厂卫在炮制罪名?”
“陛下,臣请三法司参与调查。”
“陛下,臣请旨参与此案。”
……
许显纯爆出这么一个猛料,瞬间将殿内群臣给引燃了。
刚才的谋逆大案,这些人或多或少也都听到了一些风声,且还有孔贞运和薛国观参与,群臣倒也不会有什么过激的反应。
但现在厂卫又将徐家给抓了起来,这些文臣们自然不干了。
今日厂卫可以对徐家动手,明日会不会也对我们动手?
厂卫必须进行限制。
几乎是在瞬间,许多大臣们就已经取得了共识。
朱由检看着吵吵闹闹的群车,眼睛微眯。
一旁的方正化厉声道:“肃静!”
礼部的礼官也反应过来,赶紧勒令群臣肃静。
大殿内重新安静下来后,朱由检面无表情的看向众人,开口道:“哪位卿家有意见?现在就可以说。”
翰林院侍读徐时泰出班道:“陛下,厂卫惯于炮制罪证,臣建议将徐家勾结倭寇一案,交由三法司共审。”
“炮制你娘!”
徐时泰的话一出口,许显纯登时大怒,当着朱由检的面就破口大骂。
“放肆!”
王承恩厉声呵斥,还狠狠地瞪了许显纯一眼。
“臣君前失仪,还请陛下治罪。”
许显纯赶紧跪地道。
朱由检没有搭理他,而是看着徐时泰道:“锦衣卫乃是朕的亲军,卿的意思是朕识人不明?还是说朕在构陷徐家?”
徐时泰被吓了一跳,跪地叩首道:“臣不敢。”
“臣只是担心锦衣卫为了掀起大案,蒙蔽圣听,行洪武毛镶、蒋瓛(huan),永乐纪纲之旧事。”
徐时泰的话一出口,又是数名官员站了出来,齐声道:“臣等附议。”
朱由检转头看向许显纯。
“许显纯,听到了吗?”
许显纯抬起头,郑重道:“臣敢以项上人头保证,相关证据和证人、证言皆经得起调查,若诸位信不过锦衣卫话,可以让三法司旁听。”
朱由检冷笑道:“呵,就这么办,锦衣卫主审,三法司陪审。”
“三法司不可插手锦衣卫对案件的调查。”
“此事就这么定了。”
“臣遵旨。”
许显纯面色一喜,垂首应道。
徐时泰等人则是面如丧妣。
等退了朝,一群官员直接将各部尚书和几位大学士给围了起来。
“首辅,厂卫横行,您身为诸臣之首,难道就这么冷眼旁观?”
“下官还真担心重演洪武旧事。”
“官不聊生,官不聊生,厂卫必须加以限制。”
一帮子人围着温体仁他们,七嘴八舌的抨击厂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