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5章 吸引百姓出关

君臣二人一起来到文渊阁,瞿式耜、顾继坤和王夫之三人,接到消息后,已经等在了门口。

“臣等参见陛下,陛下万福金安。”

“免了。”

朱由检抬手虚扶。

三人看到站在朱由检身后的温体仁,又齐齐拱手道:“下官等见过首辅。”

“三位先生无需多礼。”

温体仁也赶紧客套了一句。

一行人簇拥着朱由检进入文渊阁主殿,扫视一眼殿内一排一排的书架,朱由检满意的点了点头。

“这才有个做学问的样子嘛。”

瞿式耜有些尴尬道:“陛下,这些架子上,

都是各地收集来的各式各样的信息。”

朱由检脸上也露出一丝尬色,但旋即又恢复正常,轻咳一声道:“咳咳……那也不错,报刊嘛,就是要让百姓、士绅不出门就可知天下事。”

瞿式耜眼前一亮,拱手恭维道:“陛下真知灼见,臣佩服。”

朱由检摆了摆手,随意找了把椅子坐下,对几人招呼道:“坐吧。”

“臣等谢陛下。”

待四人坐定后,朱由检这才对瞿式耜道:“瞿先生,眼下大明报刊有多少人手?”

“回陛下,京城这边的总衙这边,现有吏员六十七人,

负责筛选整理各地报上来的各式信息。”

“除此之外,报刊还在京城设立了一座印刷工坊,有工匠两百三十余人。”

“各布政使司也都有大明报刊的分司,

人数在数人到十几人不等。”

朱由检点头道:“不错,卿等在这么短的时间,建立起大明报刊的架构,朕很满意。”

“朝廷在年前,命祖大寿和曹文诏二位总兵,对归化城及土默特用兵的事,卿等都听说了吧?”

听朱由检忽然提起这件事,包括温体仁在内,几人皆是露出不解的神色。

朱由检则是继续道:“前线的捷报已经进京了。”

“大同知府李树出给朕和朝廷上奏,欲要在草原施行编户齐民之策。”

“朕已经和首辅商议过了,命其在大同周边的几个部落试行。”

朱由检说完这些,瞿式耜三人还是有些不明白。

顾继坤试探性问道:“陛下可是想让此事见报?”

朱由检笑道:“大军出征,战而胜之,自当让天下臣民都高兴高兴。”

下一刻,朱由检的神色又变得严肃起来,继续道:“除此之外,报刊也要调查一下如关内和关外的贸易额,以及大概的收益情况。”

温体仁原本有些浑浊的眼睛,忽的一亮,开口道:“陛下是想吸引关内汉人出关?”

朱由检微微颔首。

“据钦天监那边观测,山陕和北直隶等地的旱情,最近几年都不会有大的改善,这些地方又人口稠密。”

“朝廷索性趁这个机会,大量往北移民,使汉蒙混居,接受圣人教化,一点点同化草原上的蒙古人。”

“用不了几十年,北境就会长治久安,结合编户齐民,或许可以彻底的解决北方游牧民族,对我汉地的威胁。”

朱由检这番话说完,在场的几人皆是暗自点头。

从大明中期开始,这些地方的汉人,就开始零星的出关。

等到小冰河期和全球各地瘟疫结束后,内地的人口暴增,更是让更多的人选择出关谋生。

这些汉人出关,对蒙古草原的人口结构,经济模式产生了剧烈的冲击。

极大的加强了关内和关外的联系,这种联系不仅是经济上,更是文化上,大量蒙古人开始受到汉文化的影响,为日后融入汉地打下了基础。

朱由检现在就是想加快这一进程。

想明白了其中的关窍,王夫之豁然起身道:“陛下,臣请旨出关,实地查看归化城等地实况。”

朱由检摆了摆手道:“这些事你们自己商议就是。”

“另外就是这次的征倭之战,报刊也要出人,随军东征,将所见所闻刊登在大明报刊上,以开我大明百姓眼界。”

“陛下,臣愿随军出征。”

顾继坤也站了起来。

瞿式耜苦笑道:“看来瞿某只能留京了。”

朱由检起身,对三人道:“行了,该说的都说了,朕就不打扰你们了。”

说完,他又看向顾继坤。

“对了,大军已经开拔,卿想要随军的话,得抓紧时间了。”

在三人的恭送声中,朱由检迈步出了文渊阁。

似是想起了什么,朱由检的脚步一顿,转头对三人道:“太子和皇次子再有两年就该出阁读书了,朕有意在宫里重设大本堂,卿等可莫要忘了精研学问。”

直到朱由检走远,三人这才反应过来。

王夫之直起身,对瞿式耜问道:“起田兄,陛下刚才是什么意思?”

瞿式耜苦笑道:“陛下准备为太子选老师了,只是……”

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皆是若有所思。

……

耽罗岛。

周王、郑王、唐王、潞王、鲁王、德王、衡王等鲁豫两地的藩王,尽皆齐聚在港口。

看着一艘艘舰船拔锚出海,唐王朱硕鐄轻叹一声,转头对朱聿键道:“长寿,这次出海本王就不去了,由你领兵出征。”

朱聿键躬身应道:“孙臣遵旨。”

朱硕鐄幽幽道:“本王已经上书朝廷,留在京城养老,唐王之位就交给你了。”

“孙臣尊……”

“啊?”

有些后知后觉的朱聿键,猛地抬起了头,一脸不可置信的看向自己爷爷。

要知道,自己这位祖父,可是一直看不惯自己父子,一心想要将王位,传给自己那个贱婢生的叔叔,现在这是……?

难道真的被陛下给吓着了?

朱硕鐄看着不远处正在登船的唐王府护军,语气平静道:“这两年本王也看出了,唐王府,或者是以后的唐国,想要传承下去,唯有将王位传给你。”

“遍观我唐王府,也唯有你小子胸有沟壑,有王者志气,余者,包括你父亲在内,尽皆了了。”

“正好你父王身体不适,索性就将王位交给你了,本王带着你父王回京颐养天年。”

“你那些叔父、兄弟,能用着就用,不堪用者,就给他们一笔银子,让他们做个富家翁吧。”

“祖父……”

“海边风大,本王就先回了,这里就交给你了。”

说完,朱硕鐄在内侍和亲兵的簇拥下,径直离开了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