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玄门客栈之七星门(9)
常言道,一日为师,终生是父。
叶之全其性温良,一向尊师重道,且矢志不渝,行事但求无愧于心,可说颇有君子之风。君子者,五德也,是为温、良、恭、俭、让。诚所谓有贤师必有贤徒,叶之全虽非全人,其心却善,诸如此等周而不比者,从来仁义当先,故无害焉。
常言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万般皆由命,半点不由人。而变化之中,福祸殊难料定,然惟德者方能趋吉避凶,以安身立命。
叶之全何尝此志,自打出了门户,他便照先师偈语所示,往北行去,虽漫无目的,却感舒心。一路游山玩水,倒也相安无事,只是总觉有人暗随,每及察之,也无甚异样,待时日一久,却也习以为常。
话说这日他已入了秦山地界,而观此山巍峨雄奇,山峦秀美,孤峰刺云,尤其优美,宛如仙境。只见蔼蔼云雾与山交相辉映,纤凝下流,布洒成锦,乍然一看,疑是银河落九天,真乃人间天上。
叶之全一入此山,便被景致所染,真个流连忘返,不觉疲惫。自古翠微多古刹,近来他于古刹盘桓数日,待干粮用尽,渴了便以山泉为饮,饿了则以野果为食,孤山吊影,却不觉苦涩,只是欢喜。许因秦山以为先师修身所在,故有归属之感,也未可知。
一连几日,尽享山中美好,久而久之,也曾怅然几许:“天地悠悠,奈何独立苍茫,何与共感此伤。纵览尽山美,我心亦惆怅,唉…”言下凄然,不由一叹。叹罢,且道:“而今先师已去,试问何去何从,莫如山中了此残生?”念起处,又是一叹。
这日天云蔽日,至大地无光,上观纤纤叆叇,下望雾霭氤氲,故不见日光,时闻山中鸟兽孤鸣。此情此景,便不由与人生出几许怅然之感。而那两山之间,有一湖泊,蜿蜒曲折,尚不知通往何处。叶之全决意入山深处,一欲访古探幽,以舒心绪。当下就地取材,伐了青竹,作一叶小舟,却待将舟制成,于是乎而将推入湖中,倏地荡起微微波澜,竹舟入水漂浮其上。小舟乃为青竹所制,而且绿色,是故,青竹以舟恰似浮萍。
叶之全将身一纵,而至其上,取一竹竿作桨,划水徐行。好个青山绿水踏舟行,绿竹以舟似浮萍,问君天涯何处去,天地逍遥任我行。
湖面烟波浩渺,平波若镜,纵使阴云扶光蔽,尤见仙山风物丽,岚光水色,怎生幽绝人间。此情此景,令人意旷神怡,而起出世之感。
轻舟过处,水波漾漾,些许鱼儿游来游往。叶之全一观周遭,不觉叹道:“古人云: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许因我性如此,始无良朋至友,所以这般光景。”言下不免怅然所感。
似这般行舟,峰回路转间,约莫半个时辰后,倏然云消雾散,光明目朗。叶之全忽怔之下,因感其致甚佳,不由一笑,行了这许久,而见如此境况,真如拨云见日,犹入奇门妙地。可见远山含翠,近岭凝青,越显天时融淑,景物幽艳。此时红日高悬,更有霞光万道,照临几许,只见翠微之间,无比清丽绝伦。
叶之全豁然开朗,旋即将舟靠岸,逢此良辰美景,一欲登高望远,却见前方有一山峰,巍然屹立穿入云端,峰体上有栈道,如一条长龙蜿蜒盘旋直达峰顶。叶之全心血来潮,欲观峰峦几何,这便前往。不消多时,方至峰下,仰首一望,见此峰好生高耸,直入云霄,若可登顶,凭临绝巘,不知景致怎样?一念及此,便沿栈道上行。
也道习武之人,其体魄有逾常人,翻山越岭不在话下,何况此峰。不消多时,却已达峰顶,时下立身其上,凭临绝巘,却觉景致甚佳。遥望之下,乃是云海茫茫若沧源,仙峰刺云临霄汉,扶光耀耀照金山,百鸟争鸣艳阳天;山川之美,乾坤之丽,尽收眼底。若临此间,不无扶摇直上九万里之感,煞是天地奇观,人间天上。
叶之全立身于此,一览众山小,过了片刻,方然神回落目,不觉有些疲惫,便寻一处倚石奇想。敛神听微风,满身轻灵意,久而久之,闭上二目,以感天地之妙。
不知过了多久,察有异动,遂忽睁二目,便见不远立有一人,长衣道袍,颇仙风道骨,因是背对,故不知此人是谁,但觉好生熟稔。当下缓起,而问曰:“敢问尊驾何许?”那人不语,兀自负手凛立。叶之全诧异不已,方欲近前,却见那人转过身来。叶之全一视来人,不由大愕,忙然惊呼:“师,师父……”原来师父未死,乃是悲喜交加。急忙近前,欲待跪拜,却见散人一笑,便跃入万丈深渊。叶之全惊呼出声,却是南柯一梦。
似这般久难平复,冷汗早已涔涔而下,梦醒时分,仍心有余悸。
叶之全轻拭汗水,继而缓起,当下兴致缺缺,早已无心赏览,便欲下峰。却闻身后有人说话:“师弟,好雅致,可教我好找。”叶之全惊然身转,一见来者,不由惊愕,其人却不是柳凤年又是何人。当下问曰:“师兄何故来此?”后者一笑,便道:“自然为你而来。”叶之全疑道:“为我?此话怎讲?”柳凤年道:“你我同堂多载,应知我性情,莫非还要本座直言不成。”说完笑下。
叶之全深知其人秉性,稍加斟酌,便知来意,待沉吟少许,嗔道:“我已将七星诀献上,莫非师兄还不肯放过我?”柳凤年哈哈笑道:“岂不闻一山不容二虎,你若不死,教本座于心何安?”言罢,又是一笑。
叶之全也自悲然笑道:“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生死天定,岂是你说取便取。”柳凤年闻言不悦,二人同堂多载,向来兄尊弟卑,焉敢顶撞,而今这般言语,颇为刺耳。当下冷哼一声,便道:“既然求死,我便成全于你。”
说尤未了,起掌便打向对方。
叶之全情知无望,也未迟疑,须臾间,大战一触即发。二人你来我往,斗得是不可开交。拳对拳,掌对掌,于此险要之地,斗得真可谓险象环生。
这番厮杀,不是你死便我亡,真是秦山之巅决雌雄,唯有胜者留其名。斗有数十回合,仍未分高下,由此可见,二人实力伯仲之间。
柳凤年本以为对其了如指掌,心觉势在必得。然真一交手,始知彼此相差无几。此际边打边想:“好小!这厮分明瞒我藏而不漏,我二人功力可说不分上下,为今之计,务必指法取胜。我天枢未必可胜天玑,不若以瑶光一试,或有胜算,也未可知。倘若真胜不得他,死则死矣,何足道哉,现下唯有睹他未偷学七星诀上功法,我便不无胜算。”
念及此处,忽而退却一旁,道:“师弟且慢动手。”
叶之全见状,也自罢斗,乃问曰:“你我既分高下,也决生死,师兄还有何话讲?”柳凤年一笑,便道:“往昔我尝觉你武艺尚浅,故未放在心上,几日不见如隔三秋,岂料武艺精进至此,真教为兄惊佩。”此一言,颇有试探之意。
叶之全笑曰:“岂不闻古来有道之士,极尽藏锋一说,师兄若就此罢手,你我依旧兄弟相称,岂不是好。”忽闻此言,柳凤年心下一凛,暗忖:“莫非他真学了七星诀上功法不成?”遂转念一想:“是又怎样,今下势在必行,不是他死就是我亡。”
一念及此,便道:“你我功力伯仲之间,一时难见输赢,不如一招定乾坤,倘若你胜,往后我必不为难于你,任君逍遥。我若胜出,你只消自刎便罢。”叶之全亦道:“看来师兄心意已决,却不知怎个比法。”柳凤年道:“我教上乘绝学者,七星指也,你我自然以指法决断。自入师门以来,师尊便分别授以天枢指、天玑指,不知师弟天玑造诣可有精进?”叶之全微一笑道:“一试便知。”后者一怔,遂目光愈冷。
二人冷冷相对,皆蓄势待发,可见双双戟指在前,罡气四动,荡得衣衫兀自飞舞,其势然也。此刻各执一指,起于半空,只消一发,便见分晓。
亦不知怎地,这时天云蔽日,乾坤皆暗。
但听柳凤年道:“我二人师出同门,习得乃是玄门指法,今日一战,势在必行。”转而忽道:“看吾天枢指。”口念天枢,实发却乎瑶光指。可见一道强光骤出,真是耀目生辉,犹如一把帝王之剑。
叶之全心知此战势在必行,当下使出天玑指,亦是光芒四射。两许豪光片刻相接,呈此消彼长之势,其中万道光芒,煞是耀眼。由此可断,七星指果真玄奇。
话说柳凤年出的乃是瑶光指,前文书有云,瑶光者犹似剑气,所习者若然功力深厚,大可分金断石,不在话下。二人功力虽相差无几,然叶之全并未修习七星诀上乘功法,而彼又会瑶光一指,故而不敌。
瑶光指力惊人,片刻之间,便将天玑指压得安然无光。叶之全大惊,料想此指绝非天枢,也未见师尊用过,是故,不知其详。只感此指甚是强大,与人有压迫之感。不消多时,已将天玑指力消却。叶之全暗道不妙,性命只在顷刻,须臾,可见一道强光贯穿右臂,血洒秦山之巅。
叶之全只感右臂麻木,正待这时,而听柳凤年断喝一声:“你命休矣!”霎时一掌便将其轰下万丈深渊。
一声惨呼,响彻山间,许久消散。
实则偈语有云:逢高莫登。不料因一时之快,早将抛诸脑后,以至遭逢大难,呜呼哀哉。其实,他若可依偈语行事,未必不能逢凶化吉,只道命数使然,该当此劫。
此刻柳凤年立上,叹曰:“真君子也。倘若你我无同堂之别,必定莫逆之交。”随后自道:“我柳凤年行事,素来如此,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许久始去。
只因这一番有分教,毕竟生死何如,且看下回分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