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记克里斯韦伯

第115章 中郎将

第115章 中郎将

“算了,说这些气话也没用。赵校尉这些日子也不容易。其实冯车骑这人也还好,他都当这么大官了,自然也不可能亲自领兵上阵厮杀,只是这些各地来的兵各有各的心思,打起来狼上狗不上,他只能把板楯蛮留在最后听用,不然要是手下这点兵前面拼光了,后面就再也没人听他的了。倒是那个姓应的满肚子坏水,始终不肯把老赵那个讨逆校尉给落实了,想拿这个卡咱们的脖子,逼得咱们给他卖命。要是有机会,一定要把这姓应的宰了,才能解心头之恨!”

“咱们几个老革,动刀子还行,动心眼子的本事就大哥莫说二哥了,谁也不是那姓应的对手。照我说要对付那姓应的,还是得咱们郎君出手!”

“你这不是废话吗?”李何冷笑了一声,他看了看左右,压低声音道:“对了,你们几个有没有最近郎君的消息?他在豫章那边怎么样了?找到铜矿了吗?”

“已经找到了!”温升笑道:“不过那铜矿在山里,要想开采,得先修路,不是一时半会的功夫。我听说,郎君已经夷灭了一伙山獠,声威大震,相邻几十个村子都派使者前来请求依附,算下来有近万人了!”

“我就知道咱们郎君去哪里都能打出一片天地来!”李何咧嘴笑道:“照我说,咱们几个在这里要是熬不住了,干脆就带着兵去投奔郎君算了!”

“这恐怕不行!”温升摇了摇头:“郎君要咱们留在这里,必定有他的用意。咱们要是就这么去了,就会破坏他的谋划,还是先忍着的好!”

“也只能这样了!”李何叹了口气:“算了,先筑营垒吧!等老赵回来,再听听这拉屎将军又让咱们去替他去哪里擦屁股!”

————————————

“蛾贼已经攻占了竞陵、邾县,下雉县,正在围攻夏口!”应奉手中的羽扇在地图上滑动,留下一条曲折的线:“如果算上消息在路上的时间,很可能夏口现在已经陷落了!”

“就连下雉县也陷落了?”赵延年惊讶的长大了嘴巴:“那岂不是就连——”

“没错,将军果然没有看错了,赵校尉你是一个有眼光的人!”应奉笑道:“那些矿徒也已经起事了,他们也加入了蛾贼,贼人的总数应该不下三万人,也许有五万,或者更多!”

“这么说,整个江夏郡都完了?”赵延年的声音有些呆滞,那是疲累的结果,他这种表现并不奇怪,辛辛苦苦好不容易把荆南四郡的窟窿补得差不多了,一回头身后冒出几万敌人来,这种事情的确很难让人接受。

“起事的地方不止有江夏,南郡、南阳郡,扬州的豫章、九江、庐江也不稳!”应奉道:“韩太守已经有飞书传来,要求冯车骑回师,声称江夏不保,江陵危急,江陵若是不保,大军的后路也就断了!”

“将军要派我回去?”赵延年又不是傻子,听到这里怎么会不知道冯绲的用意。

“不错!”冯绲终于开口了:“回师当然不可能,大军既发则有进无退,若是就这么回师,不但前面的辛苦都白费了,而且必定军心大乱,平乱之事亦不可为。所以我打算令你领兵回援平乱,你觉得如何?”

“车骑有令,属下自当听命!不过——”赵延年犹豫了一下,低声道:“不过在下官不过一讨逆校尉,麾下兵不过千人,以此寡弱之兵,击数万之贼,着实力不能及!”

面对赵延年的直言,冯绲倒也没有发火:“官职好说,本官立刻升你为中郎将,此外划给你两千丹阳兵,除此之外,你回江陵之后,便能以中郎将的身份统辖各郡之兵讨贼!如何?”

听到冯绲的话,赵延年心中不由得一动,冯绲方才的话其实有两层意思,第一层就是加兵,给他添两千丹阳兵;第二层是升官,与讨逆校尉这种杂号校尉不同,中郎将已经是汉军的正式高级军职,即便仗打完了也不是可以随便打发了的。说白了,虽然冯绲交给的依旧是个擦屁股的任务,但也是给兵又给官职,委以方面之任了,绝对不是白嫖。

“赵校尉!”应奉笑道:“你的过往我也有所耳闻,出身寒微,虽胸有韬略,但半生蹉跎,一无所成。因为遇到了魏聪才有了一点进身之阶,辛辛苦苦才有了今日。而中郎将可是千石的官职,只要你一点头,后世子孙就再也不用像你这样,即便再有才能,也只能眼看着别人青云直上,而自己却只能在下僚沉沦。你应该比我清楚,这样的机会可并不多呀!”

“骑都尉和两千丹阳兵不够!”赵延年抬起头来,眼睛里闪烁着锋锐的光:“仅凭这点力量,并不足以应对数万蛾贼,官军往昔能够以少胜多,主要是因为贼人手中无兵杖甲胄,但这次不一样,有那么多矿徒从贼,贼人手中肯定不会缺乏兵器。卑职眼下麾下不满千人,加上两千丹阳兵也不过三千人,以区区三千兵去征讨数万蛾贼,实无胜算!”

“冯车骑已升你为中郎将,南郡、南阳、江夏诸郡之兵便可听你调遣,何谈兵不够?”应奉笑道。

“眼下南郡的郡兵早已被抽调一空,剩下的只有豪强高门的部曲;南阳更是帝乡。您刚刚也说了,属下出身寒微,在朝中也没有奥援,这些地方的高门大户又怎么会听候我的调遣?”

“罢了!”冯绲抬起右手,制止住应奉说话:“说吧,你要什么条件才愿意去抵御蛾贼!”

“如果冯车骑您给予在下自己募兵之权,那属下愿意勉力一试!”赵延年沉声道。

“自己募兵?”应奉冷笑道:“那钱粮兵甲从何而来?你家中寒微,可没有私财可以用!”

“可以请郡中大户捐助,兵甲可以请郡守从武库中拨给,还有自行打制!”赵延年道:“荆南之乱已经有年余,南阳、南郡、江夏无以聊生的流民百姓不下数十万。这些本是良善百姓,只是遭遇兵灾不得已背井离乡。但人总是要吃饭的,眼下蛾贼作乱,彼等无望之下肯定会从贼,朝廷多募一兵则少一贼,这份道理还请二位明察!”

面对赵延年这番话,应奉饶是多智善辩,也不由得语塞。赵延年说的是其实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加减法:南郡、江夏、南阳这几个地方已经有几十万流民,他们已经活不下去了,正好遇到蛾贼作乱,如果朝廷不给他们一个说法,那他们就要给朝廷一个说法。

与其等这些流民从贼后再耗费钱粮派兵去杀掉他们,那还不如一开始就花钱从流民中募兵镇压蛾贼。在这个前提下,怎么弄钱募兵,兵器从哪里来,以及中郎将私自募兵这些麻烦都可以先放到一边去了。毕竟要眼下这几十万流民都从贼了,大汉会不会亡国不知道,冯绲是肯定要被押送去雒阳面对狱吏讲清楚的。“也好,本将军就答应你的条件,你什么时候可以回师江陵?”冯绲问道。

“这就要看那两千丹阳兵什么时候划拨给属下了!”赵延年答道:“当天划拨,第二天属下就能上船!”

“如此甚好!”冯绲那张死人脸上终于露出一丝笑容:“来人,取兵符来!”

——————————————————————————

襄阳。

从江陵回到襄阳之后,蔡瑁并没有像往年一样前往雒阳继续自己的学业,他的父亲蔡讽让其留了下来。对于父亲的这个决定,蔡瑁并不高兴,只是不敢反对,相比起雒阳的丰富多彩的生活,襄阳就烦闷无聊多了。

在家里的头几个月,他从雒阳的老朋友那儿听到了一些传闻,是关于党人处置的。按照传闻中说的,由于身体每况愈下,圣上对党人的态度开始逐渐变软,尤其是新皇后窦氏的父亲乃是党人中的领袖,宫中的阉人们是最善于趋炎附势,辨识风向的,尤其是负责审理李膺、陈寔、范滂等人的宦官王甫等人,更是没有对党人用刑,甚至传说天子即将改元大赦天下,释放党人。听到这些消息,联想到老友曹操、袁绍、袁术等人可以在雒阳亲身旁观乃至参与这等大事,而自己却只能留在襄阳混吃等死,蔡瑁就愈发觉得沮丧。

这天一大早,蔡瑁正依照规矩前往内宅问省父母。正依照惯例问候了几句,准备告退,便听到蔡讽问道:“瑁儿,你回家也有两个多月了,这两个多月都干了些什么呀?”

听到父亲询问自己,蔡瑁心中咯噔一响,小心答道:“也没做什么,只是重温了《礼记》和《左传》!”

“《礼记》和《左传》?”蔡讽笑了笑:“怕是射狐和掷卢吧?”

“孩儿该死!”蔡瑁闻言吓了一跳,知道老爹对自己的情况一清二楚,赶忙跪下磕头道:“前几日城中旧友来寻孩儿,拉扯着出去耍玩,孩儿没奈何,才跟着去了,还请父亲大人原谅。今后孩儿一定用心读书,不再耍那些玩意!”

“罢了!”蔡讽冷哼了一声:“知子莫若父,是别人寻你去还是你自己想去,为父还不知道?我若是连这个都看不出来,这双眼睛还不如让人挖了去。起来吧!有些事情讲的是诚心敬意,跪不跪的倒不是太打紧!”

“多谢父亲!”蔡瑁站起身来,他小心的看了看蔡讽的脸,没有发现怒容,不由得吐出一口长气。

“这些日子雒阳的事情你是不是听说一些了?”蔡讽突然问道。

“孩儿是有听说一二!”蔡瑁小心答道。

“你是不是怨尤我不让你去雒阳?不然你就可以和你那些朋友一样,参与其中了?”

“孩儿不敢!”蔡瑁赶忙低头道。

“那就是有了?只不过不敢说出来而已?”蔡讽冷哼了一声:“年轻人总是想一步登天,把事情想得太简单。却忘了他的立身之基是什么!我问你,你回襄阳这几个月,拜访了几位族中孤老寒弱?参加了几次族中贫户嫁娶之事?还有,新野蔡不疑死于王事,你有没有登门吊唁?”

“这——”蔡瑁被父亲问的张口结舌,一时间说不出话来,最后只得垂头丧气的低下头。

“你是不是觉得这些事情无关紧要?”蔡讽叹了口气:“罢了,你很小就跟着你姑夫去了雒阳求学,却忘了我们蔡家安身立命的根本是什么?我问你,为何天子取士当用孝廉之才?”他不待蔡瑁回答,便径直道:“因为只有孝廉之士,方能得淳风俗,同宗族,上下贵贱各居其位,这种人代天子牧守一方,天子方能垂拱而治!我们蔡家之所以能够在荆襄有今日的地位,靠的可不是学经学得好,而是宗族繁盛,和衷共济。为父也是从年轻过来的,当然知道猎狐和掷卢开心,但眼下正是多事之秋。你只看到雒阳那边风起云涌,正是少年人扬名天下、平步青云的好机会,却没有看到眼下荆襄外有兵祸连绵,内有流民遍野,短褐之徒忙碌终日,难求一饱,一旦有不逞之徒振臂一呼,倾覆之祸就在眼前!该怎么做,应该不用为父说了吧?”

“孩儿明白了!”蔡瑁低声道:“那孩儿立刻去整顿兵甲部曲,修补邬堡,清点粮仓,以备不虞?”

“哎!”蔡讽叹了口气:“这些事情当然要做,但却用不着你去,家里自有人去做。你该做的是去收账!”

“收账?”蔡瑁还以为自己听错了。

“家中累积的欠租欠账大概有粟米七八千石,钱七八十万钱,你明日便带了质卷,去各处催一催,若是有钱还的,就收一半,退一半;若是实在没钱还的,就把欠账的契劵烧了!”

“父亲您是孩儿仿效冯谖要买些人心回来?”蔡瑁也是用心读过书的,立刻反应了过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