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3章 父子心思

衮衣轻沾御炉烟,宫灯淡笼血脉缘。忧心难拂疑云去,愁眉又惹泪痕添。岁冷松筠空对月,时寒剑戟自惊年。逝水何须多叨念,沧海桑田几变迁。

李世民之所以大半夜的召李泰过来,并不是因为审理李元昌检举太子一案有多么的紧急,而是这桩公案怎么都绕不开李泰。

李世民当然是想保李承乾,不只是想保他的太子之位,也想要保他的名誉不受损。

可是汝南遇刺这么大的事,不能不声不响地揭过去吧?总不能公主被刺杀身亡都不闻不问吧?

汝南遇刺案,说什么都避不开李元昌,在演武场假扮突厥士兵的那些人,都是李元昌率领的。

只要审问李元昌,他为了给自己减罪,必然会把这份供词当众呈上来,那就无论如何都得惩罚李承乾了。

想要把李承乾摘出去,很难吗?不难,一点也不难。

谁都知道李元昌现在是被逼到了狗急跳墙的地步,他为了减轻罪责,难免胡攀乱咬。

他呈上的证词,凡是没有其他证人的都可以视为一面之词,没有任何的意义。

有证人的也没什么大用,在李元昌和太子之间,是个人都知道该站哪边,就算有拎不清的糊涂虫,也可以派人教会他说话。

这些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也不难,难就难在必须要明确地知道一个人的态度,这个人就是李泰。

为太子洗刷污名,满朝文武都可以配合,至少可以装瞎,但李泰未必同意。

扳倒太子应该是李泰最大的心愿,李元昌的供词就是射向李承乾的利箭,李泰怎能允许这支箭半途而落?

他必然会死盯着这件事,谁要是在暗中搞什么小动作,他第一个不答应。

李世民目光淡然地扫了一眼放在桌角的那几张纸,这些应该是李泰急寻不得的把柄。

现在朕把这个把柄递到你手里,看看你打算怎么珍惜这难得的机会。

李世民若是强行把这件事压下来,李泰必定会闹,公主被杀都不提不念地揭过去,这里面能没点事吗?

李泰不用费多大的力气,轻而易举地就能知道这里面牵连到了李承乾。

他以为铁证如山就能把李承乾从太子的位置上拉下来的话,那只能说他太天真了。

就算把供词上所有的事都办成铁案,也不可能威胁到李承乾的太子之位。

纵然李承乾违背时令进山打猎踏了百姓的良田,最多也不过就是赔点钱而已;

纵然李承乾一怒之下,枉杀了两个良民,最多也不过就是厚葬再赏赐死者家属一点金银而已;

纵然李承乾胡言乱语说了许多疯话,最多也不过就是罚他写份检讨而已。

若按律而定的话,条条都够死罪,但是你想按律法定他的死罪,只能说你想得太好了。

便是你熟知律法,便是你能言善辩,便是你能逼得皇帝承认这些罪行都是事实,可别忘了皇帝手里有特赦的大权,他一句话就能把所有的罪过都赦免。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这只是一句口号,并不是一个事实。

李承乾这些事抠字眼地论起来都是死罪,但他犯的这些罪过,若是跟他亲叔叔李元吉比起来,那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李元吉临阵脱逃,弃全城百姓于水火之中,最后李渊只说了句“三胡没事就好”;

李元吉闲得无聊站在街头朝百姓射箭,看百姓死的死、伤的伤,四散奔逃的狼狈样逗得李元吉开怀大笑,李渊也只说了他一句“不得胡闹”;

李元吉勒杀了对他有救命之恩、抚养之情的侍女陈善意,李渊什么也没说,只是瞪了他一眼,叹了口气。

李元吉照样官拜大司空,谁能动他一分一毫?律法是刀不假,但是这把刀的刀柄是握在皇帝手里的。

什么律法都压不住皇权,只要皇帝想保太子,那太子就是安然无恙的。

李世民只是觉得与其让李泰闹得天翻地覆,到最后还是藏瞒不住真相,不如把真相放在李泰面前,看看他的态度。

看看他是卖了死命地查,还是草草地走个流程;看看他是否同意大事化小,再看看他是否有意替李承乾求情。

李泰面对着查办东宫太子这样棘手的任务,没有丝毫的拒绝,只提出有话要说。

李世民明白有话要说就是想要权,查太子不是小事,不给他放权他就没法查。

看来他是想把东宫翻个底掉,李世民的心微微向下一沉,不动声色地说道:“阿爷让你查验,你只管查验就是,不必有所顾忌,都有阿爷给你做主。”

李泰连眼皮都没撩一下,李世民说的这些鬼话,只好拿去骗鬼,李泰是连半个字都不信他的。

是个穿越者就知道李承乾连造反都没死,李承乾要逼宫弑父,他都原谅了,杀几个百姓算得了什么?

李元昌供出来的这二三十桩破事,就算一字不差的钉死又有什么用?

只要李世民没有动李承乾的心,别说他犯了律条,就是犯了天条,也照样毫发无伤。

李泰缓缓地站了起来,沉默了片时,突然一撩襟袍,直直地跪了下去。

他低头拱手道:“求父皇先饶恕孩儿背弃血脉亲情、罔顾手足之过。”

李世民的心一紧,果然他是要趁机推李承乾下井,看来留在他京中早晚是祸,过完年就打发他去封地吧。

“这事怎么都怪不着你,你尽管”

“谢父皇。”李泰都不等李世民把话说完,急急忙忙地一个头磕到了地上,就像是急着给圣旨盖章一样。

李世民微微一愣,这是一点都不装了吗?确实,这才是皇家兄弟该有的模样。

或许是他们兄弟俩这大半年装的太好,让李世民有些忘了他们是天生的冤家。

见李泰如此的急不可耐,李世民竟有些不大习惯,一股浓浓的失望,像潮水一样,瞬间漫过了他的心。

李泰挺直了身子,抬头向上望着李世民,李世民的双眼布满了血丝,李泰的双眼也微微泛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