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2章 有话要说

酉正三刻的梆子声碾过上苑的月色,惊起檐角铜铃,叮当叮当地响个不停。

屋檐一角的鸱(音吃)吻在夜幕下若隐若现,门前高高悬挂的两盏纱灯在风中打转。

李泰迈开步子走向殿门,门外早有车马大轿在等候着,他弯腰钻进轿子里,抱着个手炉,坐好之后便轻轻地闭上眼睛养神。

夜已经深了,一般的人这时候都睡醒一觉了,按照常理来讲,没有大事父皇不会在这个时候还召自己过去。

今天最大的事就是汝南遇刺了,这件事跟自己没有半点关系,父皇应该就是心里难过,想找个人陪陪他吧。

不对,如果理由只是这么简单的话,那就没必要找自己过去了,他的好大儿不是一直在陪他吗?

想起李世民气恨交加地离开灵堂时的背影,李泰忽然撩起了眼皮。

李世民必定会在第一时间派人审问李元昌,难道李元昌招出了什么跟自己有关的事?

自己跟李元昌从来没有交集,他应该也招不出什么来,除非是刻意的诬陷。

李泰还真不怕谁诬陷他,做了那么久的京兆尹,成天断官司的人,连为自己辩解的能力都没有,未免有点说不过去了。

如果不是审出了什么跟自己相关的事,想必就是有什么拿不准主意的事,要和自己商量。

想到这里,李泰轻笑一声,摇了摇头,不可能的,若是换个皇帝或许有这种可能。

李世民可不是一个没有主意的人,在他的眼里自己还是个孩子,他不会需要自己的建议,至少没有可能主动征求自己的建议。

李泰拧起了眉头,夜半时分宣召不是大事就是急事,然而阿爷既不会是情感上需要自己的陪伴,也不会是事件上需要自己的决断。

那为什么非要召自己呢?他需要的会是什么?

李泰摩挲着手里温热的火炉,眼睛忽然一亮,他会心地微微一笑。

父皇这么急地召自己过去,那就是说他遇到了一件绕不开自己的事情,并且这件事他急于拿到自己的态度。

也就是说自己的态度会影响到他的决断,李泰猜测大概率会是汝南的事,难道有人替李元昌求情了?

那自己的态度必须明确,无论是出于公心、出于私心还是出于感情,自己都肯定站汝南这边,不可能站李元昌那边。

“二郎,到地方了。”云海在轿外一声报,轿子缓缓地停了下来。

李泰搭着云海的手下了轿子,他轻轻地扽了两下衣裳,抬头看了看亮得有些耀眼的繁星,刻意地向下压了压嘴角。

他抬腿踏上台阶,急匆匆地迈过门槛,脚步又轻又快地向室内走去。

长条形方桌的一角,孤零零地摆着一盏宫灯,静静地散发着惨白的光芒。

寒风扫过窗棂,呜呜咽咽地作响,似有一缕幽魂在低泣,与那凄白的光芒在这风声里摇曳不定。

李世民的脸色沉得跟个墨盘似的,他斜坐在方桌之后,看上去满身的疲惫与沧桑。

李泰走到近前躬身一揖,轻声说了句:“见过阿爷。”

“免礼,坐吧。”李世民有气无力地一指桌角处的椅子,李泰便无声地坐下了。

“青雀,你觉得这个李元昌,该怎么办?”李世民没做任何的铺垫,开门见山地抛出了他的问题。

李泰毫不迟疑地吐出两个字:“严办。”

“嗯,我也是这么想的。”李世民伸手拿起桌子上的几张纸往桌角一丢:“你看看这个。”

李泰拿起纸,简单地捋了捋,一字一行地往下看,不出所料,果然是李元昌的供词。

李世民命长孙无忌、萧瑀等六个大臣一起审问了李元昌以及其他相关人等。

很快演武场上的一幕就被复原了出来,真相稳稳当当地化作了笔尖下的墨,一滴一点地凝结于白纸之上。

就汝南被刺之事来说,仅凭着这些口供,就可以定李元昌的罪,贬为庶民算是轻饶,判个死刑算是合理,稍加重一点就够抄家的。

若口供里只是这些,李世民也就不会喊李泰过来了。

李泰看到后面才知道,李元昌为了活命,疯了一般地举报太子的种种过错。

大唐律法白纸黑字写得明白,如果谁检举揭发他人且情况属实的话,那就可以根据举报事件的大小论功行赏。

李元昌可没有讨什么赏的想法,他能保住命,就烧高香了。

一桩桩、一件件说得无比详细,大到皇太子滥杀无辜,小到李承乾口无遮拦。

李泰认真地看了一遍,暗暗地思索,这些事铁定都是真的。

唯有是真的,李元昌才有可能减轻责罚,否则他就是嫌坑浅,自己再补两锹了。

“这个李元昌还真是狗急跳墙。”李泰边说话边把纸小心地放到桌子上:“他纯属是一派胡言。”

“这些事就交给你去查验,如何?”李世民目光淡然地看着李泰。

李泰坐镇府衙,代行京兆尹之职,让他查验这些事也算得上是本份内的事。

若是原身李泰肯定会一蹦老高,欢天喜地地接受这个谈不上光荣也算不上伟大的任务。

因为这是一个打击李承乾的绝佳好机会,不用添油加醋,公事公办就够李承乾发几次大昏的。

李世民把这些事交给他,也并非是别人办不了,主要是想要借这个事,看看李泰的态度。

最近这半年以来,东宫和魏王走得很近,一直在努力地表演一出兄友弟恭的大戏。

李世民想知道他们到底是心和还是面和,所以他决定让李泰来查李承乾的那些破事是真是假。

李泰如果禀公而办,那就表示他心里没有兄弟情,他没向李承乾出手,只是没有机会,给了他机会,他当然不肯放过。

李泰如果替太子遮掩或者求情,那就是他真的重视手足之情。

李世民微眯着双眼,冷静地盯着李泰,无论他查得多清楚,最终如何惩戒太子还得皇帝拍板,他想凭这个扳倒东宫是绝无可能的。

“阿爷,既然这事交给我,那我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