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4章 心有妙计

冬夜寒风在窗棂外盘旋,时而发出几声哨响;桌上孤零零的宫灯似有所动般地,时而爆出几声烛花。

沉沉寂寂的夜、冷冷清清的屋、幽幽暗暗的烛光在奏章堆叠的桌面上摇曳。

父子二人四目相对,只片时的安静,却有种莫名的尴尬在空气中弥漫开来。

李泰嘴角抖了抖,缓缓地低了一下头,长出一口气,用力地做了个吞咽的动作。

先前他猜想父皇大概是想要他一个态度,一个在汝南和李元昌之间的态度,那他当然毫不犹豫地选择站汝南这边。

现在看来父皇的确是想要他一个态度,只不过是在李承乾和李元昌之间的态度。

莫说是李元昌,就是天王老子,李泰也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坚决地站队李承乾。

“阿爷”李泰哽咽着说道:“儿请求将皇妹遇刺之事瞒下,只说是皇妹登台望母,一时思母过甚,痛哭以致昏厥而亡。”

“什么?”李世民这个刚刚死了亲女儿的爹,居然都忘记了悲痛,满心满眼都是惊讶。

他还以为李泰会不遗余力地查办,会竭尽全力地把李承乾的那些破事、烂事、荒唐事,通通都摆到众人面前,让所有人看得清清楚楚、记得扎扎实实。

哪怕不能把李承乾从太子的位置上扯下来,也要让他的罪行完全地暴露在阳光下。

不能夺他的权,也要污他的名。

太子之位好比是一只玉碗,看起来晶莹剔透,彰显着它的尊贵与不凡。

然而事实上,这只玉碗的质地并不像看起来那么坚不可摧。

条条供状就是一把把小锤,或许一锤砸不碎玉碗,但砸个裂痕总是做得到的。

一锤又一锤地砸下去,总有一天玉碗会碎成渣。

没有小锤可以慢慢地找,若是没有下手的心,那就难办了。

李世民又情不自禁地看了一眼,堆放在桌角的那些纸张,这可不是一个小锤,是整整二十多把小锤。

这么好的机会,他真的要放弃吗?

李世民还没从震惊中反应过来,李泰突然猛地抬起头,快速而又坚定地说道:“阿爷!东宫清誉不容玷污,贤太子圣名不可蒙尘。”

李世民所有的盘算全都被他给打乱了,本想试探一下他的态度。

如果他坚决地要依法办事,那就先让他去查,反正结果也不由他说了算。

如果他肯替李承乾求情,那这事就好办了,先赦李元昌死罪,以示检举太子有功。

至于如何发落李元昌,那得等调查结束,确认他举报的事情有多少是真的再说,而这个调查的时间至少也得个几十年,李元昌就在牢里等结果好了。

李世民万万没想到,李泰居然直接要求把汝南的死因瞒下来,这样就不用审任何人了,也就没人举报太子了。

这绝对是保护太子最好的方法,没有之一。

这也是李世民最想用的方法,没有之一。

至于为什么不直接瞒下来,而是找李泰商量,理由很简单,就是怕李泰不同意,就怕李泰揪着李承乾的小辫子不放。

李世民一张嘴,惊喜的嘴唇哆嗦了两下,看着跪在面前的李泰说道:“青雀你起来,坐下说。”

李泰站起来,走回去轻轻地坐下,李世民说道:“汝南是大唐公主,受此戕(音枪)害,岂能没个说法?”

“莫说皇妹乃是金枝玉叶,便是普通良民,也不能命同草芥,杀人偿命本是天地正理,可是”

李泰缓了一口气,又继续说道:“这件事并非只是简单的一桩命案,这里面牵连到了太子,就不能再以常理论之了。”

这话说得真是实在,如果这事摊到别人身上那就依法办事,这事要是跟自家人有关,那就不讲理了。

事是这么个事,但是话你别说得这么直白啊,一句话说得李世民尴尬症都犯了,都不知道该怎么接他的话茬了。

见李世民没有开腔,李泰便又说道:“为皇妹雪恨,纵延宕(音荡)十年亦不为迟,何必急于一时?若因这桩事而使太子声名蒙尘,纵历经百载亦难复清白,何不暂且隐忍一时?”

“你这纯属强词夺理。”李世民又扫了一眼桌角的那些供词:“纵是太子,有错也得认错。”

认错?李泰心里冷冷地暗笑,李承乾犯的是错吗?他犯的是法,他该认的不是错而是罪。

李世民一句话就坚定了李泰的判断没有错,果然他就是想力保李承乾,也就是说如果我天真地公事公办了的话,那就等于是给自己挖了个大坑。

“李元昌的供词是真是假,我相信阿爷心中自有明断。”

李泰说话是一点都不绕弯子,这大半夜的就别玩弯弯绕了,有啥说啥,说完好睡觉。

“儿以为无论太子有错无错,只要有人检举,就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一个被审讯过的太子该如何在臣子面前树立起君者之威?”

太子与别的儿子不同,太子有错不能放在明面上说,只能是关起门来管教。

太子将来是要做皇帝的,是整个天下绝对的领导者,领导者如果德行有亏,那他就管不住

“强行压下此案,教汝南如何瞑目?”李世民一脸的悲伤中夹杂着深沉的愤怒。

“阿爷,你仔细想想,倘若将真相公之于众,我皇妹便成了不守宫规、肆意妄为的公主,定会遭世人非议。若不是她离兵卒太近,又怎会惨遭误杀?而若将真相隐瞒下来,我皇妹便是贤孝至极的公主,足以成为后世女子的楷模典范。”

李世民愁眉紧锁,不得不承认李泰的口才确实是好,几句话说得人颇为心动。

若不是一进门时他曾明确表态要严办李元昌,李世民差点信了他真的就是这样的想法。

“你说的也有几分道理,只是不能马上给汝南报仇,心中似有千钧之重,令人愤懑难安。”

李泰闻言轻叹一声,话锋又一转:“阿爷若是执意为皇妹报仇,这桩公案我接了。”

ps:李泰和几位公主的排行在“盛唐”部分写错了,李世民所有的女儿都是李泰的妹妹,在“盛唐”里把长乐、城阳和汝南都写成了李泰的皇姐,“圣唐”部分我不想继续错下去了,所以就改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