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5章 启程离南都

我真不是朱三太子第815章 启程离南都

人是最复杂的动物,人心也是难以揣测,会根据环境、经历等情况而发生变化。

黄立不想考验人心,尽管他知道绝大多数臣子都是忠心的,但也没因此而亏待他们。

同样,大多数的百姓也是吃苦耐劳且忠厚老实的。可黄立照样施以恩惠,并不因此而忽视他们的生活。

说是以民为本,但当高高在上,疆域万里,子民亿兆的时候,黄立却更加地谨慎。

一个政策,不管初衷多么好,实施下去的时候,也未必会让老百姓感到幸福。

甚至于,好政策落到百姓头上,却成了残民苛政。一条鞭法,就是很好的明证。

同样,以类似于包税模式拍卖岛屿的经营权,也是考虑得很周全,尽量解除人们的顾虑。

甚至于,在拍卖的消息发布后,黄立还建起了征求意见的渠道,鼓励人们提出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

而这种事先征求意见再做决定的模式,其实早已有之。但黄立一直想将其扩大到其他阶层,却因为困难而暂缓。

所谓的其他阶层,自然是农和工。因为他们既缺文化,又没有上达天听的渠道和资格。

民爵是封了一些,但从事农耕的底层百姓却没有;

做出贡献的工匠倒是有几个,但他们或许是不在民间,不知百姓之苦;或是文化不高,或是没那个意识。

显然,要形成黄立所希望的那种下情上达的通畅程度,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在这之前,黄立只能通过国安部、监察部来监督官吏,还有少量的民爵来体察民情。

但黄立已经放下了急迫的心态,就象有序扩张,还有归化同化,都将是持续长久的国策。

广阔的海外之地,只要是汉人所占,哪怕将来会割据,会独立,黄立也不会因此而停止扩张的脚步。

而且,一百年,数百年后的事情,谁又说得准呢?因噎废食,才是愚蠢之举。

给大明子民打出足够的生存空间,至少在本土不会因为土地紧张而爆发底层的起义。

至于外敌,最贪婪的是沙俄,最凶恶是倭国。都将在黄立有生之年,遭到打击和毁灭。

倒不是穷其一生给大明打下几百年的基业,而是培养出竞争的心理,以及对弱肉强食的深刻理解。

尝到扩张的甜头,自然会乐此不疲。只要不是闭关锁国的愚蠢,华夏或有起伏,但还是能够振作并赶上。

黄立坐镇南京,终于忙完了他能想到的公务,北上的日子也到了。

“万岁,万岁!”

“万岁龙体康健!”

“万岁万寿无疆!”

“万岁,万万岁!”

………….

从皇宫出发,到下关码头,无数百姓夹道欢送,焚香跪拜,呼喊着他们发自内心的善祈善祷。

那是他们的皇帝,东征西讨,把他们从鞑虏的残苛统治下解放出来,让他们重见光明。

换上了令他们骄傲自豪的大明服饰,剃掉了屈辱,不能见地下列祖列宗的金钱鼠尾。

不仅能够挺起腰杆,重拾汉人的尊严,更有了安居乐业、不愁衣食的好生活。

如此种种,都是皇帝的功劳,都是皇帝赐给他们的幸福。

老百姓是朴实的,谁对他们好,他们就发自内心的喜爱,衷心的爱戴。

谁对他们不仁,谁用苛捐杂税压榨他们,使他们生活困苦,他们可能敢怒不敢言。

但在朝廷危亡时刻,也会用漠然来表达积蓄已久的不满和怨恨。

明亡,就是最好的证明。已经在饥荒下苦苦挣扎,面对改朝换代,谁又会把忠义放在心上。

“欢呼吧,朕的臣民。你们的祝福,令朕感动,朕也将尽己所能,让你们幸福安乐。”

黄立坐在敞棚马车上,不时站起身,向着欢呼的人群挥手致意。

他看到了有百姓激动得泪流满面,也看到了用力叩头跪拜山呼的百姓,还有懵懂的孩童跪在地上,眨着迷惑茫然的眼睛……

马车两侧有威武的禁卫军骑马卫护,还有维护秩序的警察在街道上拦挡,但这也挡不住人们欢送皇帝离京北上的热情。

有不舍,有感激,有敬畏,有激动……

黄立想到了在重庆码头山呼殿下,众相跪拜迎接的情景。那是人们在绝境逢生后的激动,是在黑暗中看到希望的狂喜。

还有收服云南,昂然进入昆明,市民们争相迎驾,焚香跪拜,也带着美好的祝福,并寄予厚望。

待到光复南都

我真不是朱三太子第815章 启程离南都

,祭拜孝陵以正大位,刚刚得到解放的百姓们,带着去掉鼠尾的激动和喜悦,热烈地欢迎新皇帝的登基。

每一次的心境或有不同,但发自内心的热情,却是毫无二致。

“万岁,万岁……”有人哽咽着,泪眼模糊中那道明黄色的身影再次挺立,挥动着手臂。

气氛从热烈向狂热转变,很多百姓都有些忘形。有的向敬爱的皇帝挥手欢呼,有的泣不成声,有的叩首呢喃。

“万岁在挥手,在冲着我笑呢!”年轻的姑娘兴奋得脸色涨红,也挥起了手,手中的红帕子象一团火焰。

有红的,有白的,有绿的,有赖于几年来妇女权益的提升,她们已经能抛却羞赧,表达自己的情感。

店铺外都悬挂着彩旗,人们手中也有自制的小旗帜,在风中飘扬,有如人们奔放激动的心情。

黄立心旌激荡,再次站起,向他的臣民们挥手,向他们回应着自己洋溢的笑容。

袁东宝和另一个侍卫就坐在马车后面,眼睛四下扫视着,紧张而警惕。

虽然出现意外的可能性很小很小,但也不排除谁家的疯子傻子跑出来。

尽管有警察,还有禁卫军骑兵的护卫,但这是袁东宝和侍卫的职责,何时何地也要保护皇帝的安全。

“在朝天门码头,应该是最一次万众欢呼,殿下也不得不承认自己的身份。那时候,不管是军队,还是百姓,才算看到了希望,有了主心骨。”

袁东宝的手按在刀柄上,能感觉到手心发潮。他的思绪也回到了以前,不过是数年时间,他还记得清楚。

跟随在皇帝身边,享受着万众瞩目,袁东宝已经能完全控制自己的心情。

那是对皇帝的尊敬和崇拜,是对皇帝的敬仰和爱戴。而他们也为此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或许,万岁是大明唯一公开露面,且容臣民仰首观觇的皇帝。但这并没有影响他的威严,反倒是更受拥戴。”

袁东宝看着路旁欢呼致敬的百姓,不管是兴奋激动,还是泣下沾襟,都在表达着对万岁的真情实感。

能够在改革中照顾到大多数的利益,使军人、商贾、工匠、农民都得到好处,只有士绅被打落尘埃。

而士绅阶层在明清鼎革,以及满清的打压下,势力已经大不如前。几个苍蝇嗡嗡,却难再掀起风浪。

罪犯被全家流放,地痞无赖也是这样的下场。虽然有些用重典的嫌疑,但社会治安前所未有的好。

上无苛捐杂税,且有各项保障措施;下无酷吏流氓,安分守己者能够不受欺侮。

外有强军开疆拓土,内有精锐保家卫国,太平盛世不是可期,应该说是已经近在眼前。

袁东宝的目光移到路旁一个小女娃的身上,情不自禁地抿嘴微笑。

女娃只有五六岁的年纪,干干净净的衣服,胖嘟嘟的小脸蛋儿,象叩头虫似的一下一下拜着,还能看到嘴唇的翕动。

从口形上能够辨别出来,女娃在不停地重复着“万岁,万万岁”。

女娃抬起头,亮晶晶的大眼睛看着马车上的皇帝,咧着小嘴有些傻傻地笑了起来。

也不知道她是否明白跪拜欢送,口称万岁的含意。但看她衣食无忧的快乐样子,也知道她是得益于万岁惠政的一员。

身旁一位跪着的女子,长得也好看,穿着也很体面,是推出了数月之久的女性职业装。

后世的服装,给黄立一种熟悉的感觉。而且,简洁明快省布料,其实更适合军人和普通百姓。

尽管传统服装不能丢,但黄立更愿意在重大的节日或庆典上穿。阅兵的时候有军礼服,休闲的时候穿简单的衣服。

袁东宝看着那位年轻的母亲,猜测不是教师,就是官吏。此时,她宠溺地伸手轻拍了女娃的后脑勺。

女娃儿又乖巧地拜了下去,嘴唇又动了起来,“万岁,万万岁”地念叨着。

马车行了过去,袁东宝强忍着才没回头,实在是太可爱了。

前方已经是南京城的城门,袁东宝看到皇帝抬头凝视。那巍峨厚重的城墙,不知道让他想起了什么。

或许是攻城掠地的英勇,或许是对南都的怀念,或许只是随眼一看,什么也没想。

出了城门,路旁的人们少了一些,越往前走,越是不如城内那么拥挤。但跪拜的人们似乎更加恭敬,神态也拘谨。

这就是城乡的区别,农人与市民总是不同的。

从外貌上看,农人常年日晒风吹,肤色要黑;从气质上看,农人的见识不如市民,显得木讷

我真不是朱三太子第815章 启程离南都

保守一些。

黄立微笑着,依然不断地挥手致意,并不因子民的拘谨而感到扫兴。

说起来,农人应该是最为辛苦的职业。

特别是在没有大型农业机械的情况下,即便有耕牛马匹这样的大牲畜,一家也耕种不了太多的田地。

面朝黄土背朝天,风吹日晒,还要看是否风调雨顺,是否有灾害。否则,一年的辛苦可能化为乌有。

但农耕对于国家安全又是至关重要的,民以食为天这句话可谓至理名言。

即便在后世,也有“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和“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的宣传和相关政策。

作为农民群体,国家离不了,但他们想富裕起来,却并不容易。或者说,富裕起来的是少数。

黄立想让他们富起来,除了降低赋税,便是培育良种,制造农业机械。

培育良种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任务,但农业机械还是能够有所作为。

虽然不会有蒸汽机、内燃机驱动的拖拉机、收割机,但用畜力驱动的,还是有的。

比如崇祯九年,希腊人发明并制成了第一代现代意义上的播种机。

现在,已经由传教士引入,交由科学院研究改进,应该会在不长的时间后,便能大规模制造推广。

还有畜力多铧犁、畜力耙等,以及犁播机、收割机,也在研制阶段。

虽然不好说什么时候能制造出来,但以国家力量进行研制,总会顺其自然、无所作为要强。

人力或畜力机械的使用,虽然照比现代化机械要简单,但只要能提高效率,也有助于农民的增收。

比如原来一家只能耕种三十亩,有了大牲畜和机械,可能就是五十亩。

黄立思绪飘飞,再看那些脸色黝黑,穿着朴素的农人百姓,不免生出敬意,站起挥手。

几千年来,农民养活了整个国家的人,却是最苦最累。付出辛勤的汗水,还是最穷的群体。

但农民的朴实又令黄立感动,只是给他们一个太平的环境,让他们能够吃饱肚皮,他们就对朝廷,对他这个皇帝感恩戴德。

“虽然不是两个世界,可城乡的差别还不小啊!”

黄立微皱着眉头,更确信要得出这样的结论,不是身在皇宫,在繁华大城,能够观察到的。

从肤色到服装,还有神态,都能看出贫富的差距。尽管农人也没有脸带菜色,衣衫褴褛。

“那些在富丽堂皇的宫殿里,阅看奏疏的皇帝,真的能体察民间疾苦?估计是不太可能,即便知道闹灾荒,饿死了人,恐怕也不会有共情。”

黄立知道自己是例外的,穿越就在穷乡僻壤,一路征战,见过了很多穷困百姓的生活。

但以后呢,农民的生活水平是否有提高,而不是只满足于温饱,没饿死人。

黄立思索着,有些思路,却还很模糊。不管是体察民情的渠道,还是扶持农民的政策。

这不象后世,不出门便能通过电视、网络了解各地情况,乃至国际大事。

而且,要实行后世的农业扶持政策,比如助农补贴,进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业科技研发的投入,在古代都有着相当多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