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1章 表率示范,北上雅克萨

时光飞逝,转眼已是神武三年,公元1668年的春夏之交。

忙碌的春耕,忙碌的生活,使人们原来还津津乐道的热闹年节,已经淡忘,或成了旧闻。

南方百姓已经感觉平常,毕竟早光复了一年,气候又适宜,农耕恢复很快,早就不愁温饱。

北方和辽东百姓,则是真正地过了一个舒心年。与去年全靠官府赈恤不同,一年的收成,让他们心中有了底。

尽管有些地方还有灾害发生,但对全局影响不大,有官府赈济抚恤,老百姓也没有冻饿而死的忧虑。

疆域万里,这也是难以避免的,后世也是一样。每年或是旱,或是涝,不可能都是风调雨顺。

靠天吃饭,到了后世也是一样。什么人定胜天,不过是激励的口号罢了。

水利设施、堤坝水库等,能起到作用,也不过是减轻灾害,或者是增强防范。

眼看就到夏天,满眼都是绿树繁花,但气温却正是最舒适的时候,不冷不热。

黄立批阅完奏疏题本,便来到了御花园,在这舒爽的阳光下,看着五颜六色的鲜花和嫩绿的草坪,放松着心情。

妃嫔们也度过了北方的第一个冬季,虽然有些不适,但皇家的条件下,自然是冻饿不着,不过是出门行走麻烦了些。

在亭中喝着茶水,品着果子糕点,黄立笑眯眯地和妃嫔们聊着天。

不远处,宫人们看护着终于能在外头尽情玩耍的三个孩子。咯咯的清脆笑声,不时传来。

应盈抱着九个月大的儿子,宫人用勺子刮苹果泥喂他。胖小子咧着没牙的嘴傻笑着,眼睛不离母亲,手上攥着母亲的手指。

“皇爷,听说这夏天热起来,比江南也差不了多少。”李云容给黄立续上茶水,有些好奇地问道。

黄立微笑着说道:“四季分明是北方的特点,夏季最热时,可能还要超过南方,但时间不长,入了秋就凉快了。”

“冰窖有好几个,夏天用冰很宽裕。”黄立想了一下,又接着说道:“还有风扇和冰饮,解酷暑还是有办法的。”

“等到天热的时候,便去清华园,或者西苑。那里有水有树,比紫禁城要凉快不少。”

李云容点了点头,说道:“搭起凉棚,孩子们在外面也能玩耍。说起来,还是冬天难熬。可这么大的冰雪,也颇为有趣。”

堆雪人、砌冰灯,还有冰嬉,冬天也有冬天的娱乐项目。只不过,李云容等人对寒冷还未完全适应,参加的活动很少。

但她们也知道,这里就是长远的家,再怎么也不会再迁都。而环境总会适应,也即心安处便是家。

三个孩子在草坪上蹦跳跑闹,追蝴蝶抓蜻蜓,玩得不亦乐乎。好半天,小家伙才在母亲的招呼下,回到了亭子里。

“父皇。”大皇子跑到黄立身旁,咧着小嘴,笑嘻嘻地抬头看着,额头上满是汗珠。

黄立示意宫人上前给儿子擦汗,伸手捏了捏肥嘟嘟的脸蛋儿,笑着说道:“多喝水,歇会儿再玩。”

“父皇。”

“父皇。”

两个小公主也凑过来,一人把着黄立的一个膝盖,仰着小脸儿,叫得脆生。

黄立笑得更加开心,伸手把两个小棉袄抱起,坐在两条大腿上,左亲亲右亲亲,逗得两个女娃咯咯笑个不停。

经常与孩子们在一起,一点也不陌生,更没有皇帝的威严。孩子们的感觉最为直接单纯,跟谁亲做不得假。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夫妻男女,古代有着严格的等级和礼仪。

比如男女分上桌用餐,甚至是女人不能上桌吃饭;还有抱孙不抱子,父亲在儿子面前也要保持威严等等。

现在,从皇帝这里,规矩便进行了改变。压力阻力肯定是有,鼓励妇女出外就业,准许妇女为官吏、做教师,就有了很多的上谏。

但皇帝压下了反对之声,并且在不断地继续推进政策措施。比如女人也享有继承权,和离时女人也能分得财产等等。

当然,政策法律上的保障和扶持,还需要妇女意识的觉醒。这可能需要一个过程,一段时间,但只要持之下去,效果就能逐渐显现。

比如男女同场观看戏曲,现在妇女人数便在不断增加。有皇帝后宫作表率,那些官员女眷、官府女吏等,胆子也是越来越大。

社会风气的转变,就是这样,是逐步完成,不是一蹴而就的。

就象穿衣戴帽,泳衣刚出来时,女性的依然裹得严实,之后才逐渐变少,最后是只着片缕,人们也习以为常。

总要有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人们才会效仿。起初的非议和诽谤

,也将在时间的消磨下化为乌有。

黄立所做的,一是表率作用,其次则是让自己的女人们更自由,更快活。

语茉和云舒脸上带着笑,皇帝对女儿的喜欢和宠爱是不做假的,她们也因为而由衷地感到欢喜。

“弟弟,弟弟。”大皇子喝了果汁,又跑到应盈跟前,摸着胖小子的脚丫,笑呵呵地叫着。

胖小子好象被痒到了,伸缩着小脚丫,嘴里发出咯咯的笑声。

再没有什么比这样的温馨情景更让黄立感到轻松和舒心了,一家子团团圆圆,高高兴兴,也冲淡了这紫禁城高墙深院的压抑。

没错,威严是够的,但确实让黄立感到压抑。好在,还有清华园和南苑,风景既好,又能避暑听政。

逗弄了一会儿女娃,黄立把她们放了下来,看着她们迈着小短腿去吃水果,喝饮料,还嘻笑着比水果的大小。

“孩子的快乐就是这么简单,老百姓的满足也是一样,能吃饱肚子,就是幸福。”

黄立带着温熙的笑容,看着妻儿们,看着周围的花园景色。

而在这温馨祥和的气氛中,远在数千里之外的黑龙江,得到出击命令的明军,已经水陆并进,向着雅克萨开进。

一千名明军正规军,两百满人兵将,六十余艘大小船只,沿着黑龙江北上。

巴海和萨布素骑在马上,奔驰在黑土地上。暖洋洋的风吹在脸上,令人感到舒爽,还有振奋的情绪。

“沙俄没有继续向雅克萨增兵,还是五六百人在盘踞。”萨布素轻甩着马鞭,沉声说道:“我军以两倍兵力进攻,定能全歼敌人。”

巴海轻轻颌首,说道:“此战以火枪兵为主,我等只是观战和策应。想来,也是让我等见识火器之威。以后的战斗,更好计划指挥。”

对于现在军队所用的火枪火炮,巴海和萨布素等满人军官自然是看过演习。

特别是火枪的破甲能力和射程,以及火炮爆炸弹的威力,都令人震撼。但用于实战,还是头一回。

在巴海和萨布素看来,这次战斗既是对他们的震慑,也是对他们思想的转变。

什么弓箭盾牌,什么骑射冲锋,都已经过时,但还有一些满人将领固执地认为是能够克敌制胜的手段。

所以,这次参战的满籍军队,军官便占了三分之一,说是观摩,也不为过。

萨布素对此比较赞同,微笑着说道:“火器犀利,驻军便能减少,粮草物资的供给就不是太困难。驻军瑷晖或是雅克萨,便能成为现实。”

对沙俄的作战,皇帝把权力下放给了东北军区,也就是掌握在李岳手中。

通过情报分析,以及粮草物资的囤积和运输情况,李岳制定了作战计划。

如果能够轻取雅克萨,便在此驻兵防守,彻底断掉沙俄窜入侵扰的据点。

构筑较坚固的堡垒,留兵五六百,辅以火炮,以明军的防御能力,能够抵挡两到三倍敌人的进攻。

这个兵力数量也能够保证粮弹物资的充足供给,接下来就是在雅克萨到三江口沿途设置中转据点。

以五十里为标准,设立的据点驻守三五十名士兵,并在据点周边垦荒耕种。据点也是驿站,能够传递军情。

一共大概是两千余里,差不多要四十多个据点。按照黑龙江建省之后的规划,依托这些据点将建起村屯,移民屯垦定居。

有利之处在于依托黑龙江,水运方便。到了冬季冰封,用爬犁和雪橇,在冰面上也能运输,能够保持联络。

而黑龙江将军府则将在条件成熟后,转迁墨尔根,以便就近指挥对沙俄的作战。

嫩江市古称墨尔根,是历史上有名的“边外七镇”之一。它因河而名,因驿而兴。

即便到了后世,北疆重镇嫩江(墨尔根),依然是黑龙江省北部、内蒙古东部、大兴安岭南部地区极为重要的城镇之一。

墨尔根,元代是西祥州(今吉林省农安县东北约六十里处之古城)至失宝赤万户府(今黑龙江省瑷珲镇瑷珲公社附近)的重要站点。

明代为“海西西陆路”驿站中的一个站,为木里吉卫站所。

清初墨尔哲勒屯长来归,编为墨尔根四十佐领,号“新满洲”。

而墨尔根大概处在三江口到雅克萨的中间位置,距离雅克萨一千四百余里,预设驿站二十五个。

这样算下来的话,总驻军至少需要一千五六百人。再加上雅克萨的守军,两千余人的粮草物资,已经是最低的供给量。

“罗刹人在雅克萨周边耕种了不少田地,这是为咱们准备的,秋天收获,能够解决很大的问题。”

巴海思虑着说道:“再有黑龙江舰队的来往运输,粮草物资已经不再是难以解决的困难。”

从吉林船厂出发,走松花江到三江口,再转走黑龙江,航路已经勘测探索完毕。

粮食能够大量运输而来,既有利于军队行动,也有利于大量移民开发。

建起城镇村屯,有人耕种,有人做工,有人当兵,只要人口数量上去了,黑龙江省才能成为进取远东的牢固基地。

而驻军也是一样,有家眷的能迁来,没家眷的就在本地娶妻生子,扎根落户。

先迁来的移民有汉人、满人、朝鲜人和倭人,待遇也有所不同。

只有汉人,还有达到归化同化标准的满、朝、倭人,才会发放武器,既是保家卫国的武力,也是与野兽战斗的力量。

不断地北上拓展,不断地设村建屯,不断地移民开发,直到占领西伯利亚,甚至是整个远东。

论人口,大明占据着压倒性的优势,沙俄根本不是对手。

巴海和萨布素边说边聊,从雅克萨又谈到了其它战场。

大明帝国的对外征战并未停止,取得的进展,占领的地方,也会在邸报和军报上得以介绍。

一来是提振军民的军心民气,使大明子民生出骄傲和自豪感;其次则能起到激励作用。

看着友军取得的战绩,自然是不甘人后,要奋而争先。

“倭国四岛去三,只能是苟延残喘。其实,如果继续打下去,灭其国也是能够成功的。”

巴海摸着腮上的胡子,思索着说道:“不战而屈人之兵,得到三岛之地和百万多的岁币,也不失为良策。”

萨布素笑了笑,说道:“应该是蚕食之策,比鲸吞要费时,但却更加稳妥。少则三五年,多则十来年,再次伐倭则可轻易灭之。”

“是啊,以岁币为军费,以倭人为劳力,真是精明的打算。”巴海感慨道:“扩张有度,以战养战,才能持之长久。”

萨布素也露出钦佩之色,说道:“在南洋地区的扩张也是一样,收获大于投入,只能是越战越强,实在是高明的策略。”

巴海微皱眉头,说道:“好象只有与沙俄作战,并无太大的收益。除了占领土地,某还想不到别的。”

“如果从长远考虑,倒也不是无利可图。”萨布素说道:“垦荒耕种是一种,还有特产,比如皮毛,贩卖出去,可获暴利。”

除了这些,还有庞大的林木资源,以及埋藏在地下的宝贵矿产。

尽管现在还没有条件开采,但却是一个国家能够持续性发展的重要保障。

想想在后世,铁矿、煤矿、石油等等,都需要从外进口。千里迢迢的运输不说,议价权也被外人掌握,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