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6章 阶下囚,种痘
我真不是朱三太子第716章 阶下囚,种痘
广鹿岛位于黄海北部长山群岛的西部,土质肥沃,淡水资源充足,是长山群岛中淡水最多、面积最大的岛屿。
岛上有居民百姓,是一个大村落,有百来户人家,耕种着三四千亩的土地。
这也是光复得很早的辽东岛屿,自明军在旅顺登陆,便把岛屿作为后备基地。
借助着舟师之利,如果明军在旅顺和金州若难以立足,便会撤回到沿海岛屿,继续窥机攻袭。
其实,岛上的耕地面积还能扩大,到七八千亩才是极限。但因为人口有限,也难以耕种更多。
即便如此,种植了土豆、玉米、荞麦,还有各种蔬菜,又是风调雨顺,岛上百姓获得了丰收,一下子就跨过了温饱线。
临近春节,又是海产丰富的岛屿,岛上百姓脸上洋溢着欢畅的笑容,欢庆的气氛在岛上甚是浓厚。
而在离村子二十余里的一处营寨内,却是迥然不同。
几十间地窨子修盖得也算整齐,可里面走动的都是满人,也没有什么笑模样,气氛压抑而沉重。
成为阶下囚,不管待遇如何,谁又能开心起来?
高大的哨楼上有士兵走动,警惕冷酷的目光,似乎始终盯在自己身上,谁又能笑得出来?
赫舍里氏低着头,顶开棉门帘子,小心地进到屋内。
“地窨子”,是在地下挖出长方形土坑,再立起柱脚,架上高出地面的尖顶支架,覆盖兽皮、土或草而成的地穴或半地穴式房屋。
地窨子盖造方便,保暖性好,很适合不在一地长期居住和建房技术水平不高的游猎民族冬季使用。
屋内空间高有两米左右,还砌了火炕,并不冷,只是烟火气稍重。
赫舍里氏的眼睛适应了屋内的亮度,便看到北面的上位坐着的孝庄,穿着粗布棉衣,手里在捻着佛珠,正含笑看着她。
“地窨子”中居住,一般北向是“上位”,是老年、长辈人居处的地方,年轻和晚辈人只能在东、西两侧。
“皇祖母。”赫舍里氏勉强露出笑容,说道:“给了两条冻鱼,孙媳领回来,放在外面了。您要是想吃,就让人做了。”
满清的皇室人员已剩不多,还有一些比较重要的人物,连带家眷也送到了岛上。
营寨周边的田地已经划好,明年这些人就要去耕种。按照新名词,就叫劳动改造。
孝庄和十四岁的赫舍里氏肯定是不会做饭的,都是住在营寨中的满人,做好了送过来。
对外是囚犯,在内部,那还是太皇太后和皇后。尽管,这称呼已经不敢当着明军叫出来。
对于俘虏的满人和汉奸,皇帝有宽恕的,如李嗣兴和刘震;也有砍头严惩的,象范永斗等人,以及满人军官和老兵。
至于其他人的处置,黄立还没有拿定主意,便暂时由全凤翔进行了安排。
对于普通满人和汉奸,全凤翔不用费心思,让他们自己建营盖屋,指定地方,准备明年垦荒耕种,当免费的劳力使。
但对于满清的皇室成员和女眷,全凤翔还是给予了优待。虽然也是要劳动改造,可也冻饿不着。
虽然朝廷并没有对俘虏制定什么标准,但全凤翔也猜出了大概。
应该是按照年龄和经历来区分,入关后有过征战的,基本上都是杀无赦。这也是复仇,尽管满清的老兵老将已剩不多。
其实,从心里来讲,全凤翔不是很赞成,觉得杀戮过大,有损皇帝仁义之名。
但有内阁在,也轮不到他说话,只管执行便是。
而且,全凤翔觉得,现在是可以招降鞑虏残部的时候了。
已经是山穷水尽的地步,如果能不战而胜,东北三省的雏形就出来了,建设也能突飞猛进。
现在稳固占领的只相当于后世的辽宁省,吉林省荒无人烟,只有驿道通向宁古塔。
宁古塔在当时就相当于黑龙江省,因为其它地虽然也有居民。
如瓦尔喀部、虎尔哈部,以及墨尔哲族(达斡尔族)等,但都属于未开化的少数民族。
即便是宁古塔的满清残余来说,对这些化外部族,也根本谈不上什么内附和管理。
但要是招降了最后的鞑虏,不仅大明的触角一下子就伸到了黑龙江流域,还有了固定的基地,以及不少的人力。
要说耐苦寒,满人还是有些优势。对于黑龙江的山川地理,部族分布,也更加的熟悉。
当然,这些满清的俘虏并不知道这些,只当是要一辈子成为奴隶,死在这荒岛之上。
孝庄
我真不是朱三太子第716章 阶下囚,种痘
摇了摇头,说道:“没什么胃口,你想吃就让他们做。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有了不用节省。”
赫舍里氏没说别的,去灶间看了一眼,出去抱了一小捆柴禾,填进灶里,眼见着火又着起,才起身回到屋内。
孝庄脸上神情不变,心里却是暗自叹息:不说金枝玉叶,也是高门贵女,哪里吃过这种苦,做过这些粗笨的活儿。
可不做又能怎样,冬天活儿少,明年开春还要种地呢!可要是和历史上亡国的那些妃嫔和宫人比,这还算是不幸中的大幸。
赫舍里坐在孝庄身旁,沉默了半晌,幽幽地说道:“不知道万岁如何了?应该是逃出生天,否则,消息早就有了。”
如果被明军击杀或俘虏,确实会让他们听到消息,打击他们的心气,也让他们死心。
孝庄轻轻颌首,说道:“皇帝洪福齐天,肯定是平安无事。宁古塔离辽东千里之遥,林深路险,明军打不过去的。”
赫舍里氏想说这就能长久安全吗,流人能过去,明军还能止步不前?
可她还是转了话题,说道:“事已至此,不管兴复是否有望,皇祖母还是要多保重身体。”
孝庄轻轻拍着赫舍里氏的手,感觉到了粗糙和郓裂,心中酸楚,却还强笑着安慰道:“别担心,别害怕,祖母会陪着你,保护你。”
陪着倒是可以,保护就根本谈不上了。
赫舍里氏却象得到了很大的安慰,贴在孝庄身上,用力点着头,声音有些哽咽地“嗯”了一声。
她的爷爷索尼死了,父亲领侍卫内大臣噶布喇也战死在沙场。三叔索额图好象幸存,但却未关押在此地。
还有她的弟弟常海、常泰,以及两个妹妹,都没有确切的消息。不知是死于乱军之中,还是被俘遇害,抑或是关押于它处。
虽然此处营寨中的满人,还尊敬着,侍奉着,可也不能象以前仆佣成群,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那种享受。
关键是前途昏暗,看不到光明。且是举目无亲,只有一个祖母在,还不是亲的。
这时候,有满人做好了饭菜,恭谨地端了进来。是玉米面窝头,还有菜粥,米不多,掺着土豆白菜煮的。
孝庄和赫舍里氏相对而坐,应该是相互安慰着对方,都强吃了一大碗才放下筷子。
对于她们,这可能是粗劣的饭食,但对于老百姓,能吃饱肚子,就已经是极为满足的事情。
而对于囚犯,这样的伙食,还给发了鱼,倒也是相当优待的标准了。
……………..
南京,皇宫。
黄立正在淑妃语茉的宫中,抱着胖丫头在逗弄,听着女儿咯咯的清脆笑声,他的心情也是喜悦的。
一子两女,还有大着肚子的贤妃应盈,明年就是四个子女的父亲。每当看到孩子,黄立在心情愉悦的同时,也有一种稍微怪异的感觉。
小女娃口水哒哒的,抓着黄立腰间的玉佩,就要往嘴里送。
黄立赶忙制止,小丫头使劲抓着,还不松手,小脸儿上的表情也垮了下来,眼睛多了水润。
语茉赶忙拿起拔浪鼓,咚咚地摇着,鼓面还有彩色的图案,才把女儿的注意力吸引过来。
小丫头咿呀地叫着,向着母亲张开了小手。语茉伸手接过,宠溺地和女儿贴了贴脸儿,一点也不嫌脏。
黄立松了口气,看孩子可真是操心费神的活儿。时间短了还好,长了真是煎熬。
幸好,他是皇帝,语茉是皇妃,真不用自己挨累。而且,从医生到宫女,也都是当时的顶级配置。
语茉对自己的女儿也是视若珍宝,她没有了亲人,皇帝是她的依靠,女儿就是她的希望和念想。
“明年周岁就给孩子种痘,最迟秋天,便要迁都北上了。”黄立摸了摸女儿的小胖手,开口说道:“或许还会更早。”
语茉抱着女儿,细心地给她擦着口水,说道:“臣妾听皇爷的,早打早安心。”
牛痘的种植已经开始大范围推广,经过培训的痘医带着疫苗分赴四方,北方则是重点地区。
古代天花的重灾区就是北方,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人口密集、医疗条件落后等因素。
首先,天花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疾病,其传播速度和范围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由于古代医疗条件的限制,对传染病的控制和预防手段相对有限,这使得天花等传染病更容易在人口密集的地区传播。
北方地区由于气候寒冷,人们更倾向于聚集在室内取暖,这
我真不是朱三太子第716章 阶下囚,种痘
种生活方式增加了人与人之间的接触频率,从而提高了疾病传播的机会。
其次,古代北方地区的卫生条件相对较差,缺乏有效的清洁和消毒措施,这为病原体的生存和传播提供了条件。
此外,北方地区的气候条件,也可能有利于某些病原体的存活和传播。
古代对于天花的认识和治疗手段有限,缺乏有效的疫苗和治疗方法,这使得天花在北方等地区的传播更加难以控制。
尽管有记载表明,古代人们尝试通过各种方法来预防和治疗天花。
如隔离患者、使用民间偏方等,但这些措施的效果有限,无法有效阻止天花的传播。
永历三年(顺治六年),北京地区爆发痘疫,大量官员和百姓感染。吓得顺治赶紧出城,到南苑避瘟。
多尔衮下令,北京户籍居民中未曾出痘者,以及无北京户籍的生人,按朝廷避痘制度“带出二十里外”。
即便如此,这场疫情也造成了大量人口的死亡。
其中,豫亲王多铎,礼亲王代善的三个儿子,英亲王阿济格的两个妻妾,都在感染天花后死去。
拥有更好的医疗条件的皇亲国戚尚且如此,就不用说北京城的普通百姓了。
两年以后,北京再次爆发天花,顺治皇帝带着太后和皇后,以狩猎的名义躲避在遵化的荒山野岭里,达数月之久。
即便如此,顺治也没有逃过天花的追杀。于永历十五年(顺治十八年)感染天花,五天后便病重不治。
正因为天花如此凶残,爆发起来几乎无法抵挡,民谚又有“生娃只一半,出花才算全”。
而在南方,更早地有了传统种痘疫苗法。一种为水苗法,一种叫旱苗法。
水苗法就是将患者的痘痂加入人乳或水中,用棉签蘸上,塞入种痘者的鼻中;
旱苗法则是取天花者的痘痂研成细末,加上樟脑冰片等吹入种痘者鼻中。
这两种方法都能让种痘者轻度感染上天花,发烧出疹,再经过精心护理,病症消失后,相当于已得过天花,从而具有免疫力。
痘疫苗法虽然有一定效果,但还是有极大缺陷:种痘者仍然有2%—5%的死亡率。
而牛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更高,接种方法也是最为科学,几乎是领先了欧洲两三百年的时间。
黄立能够绝对确定这一点,自然也考虑到了自己的儿女。
“平常多和孩子说话,希望她能说话早一些。”黄立又叮嘱道:“种痘后有些反应,要是会说话,治疗会更方便有效。”
有的孩子说话早,有的说话晚。早的十个月,晚的要一周岁半,平均的话是一周岁左右。
黄立觉得,如果语言环境好,父母多加鼓励和引导孩子说话,应该会提前一些时间。
如果孩子会说话,哪里难受就能表达清楚,医生也更有针对性地下药治疗。
语茉点着头,笑道:“这丫头不象个嘴懒的,老早就咿咿呀呀。臣妾再多些耐心,争取早日给皇爷惊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