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1章 伐倭还是灭倭
我真不是朱三太子第701章 伐倭还是灭倭
王朝更替,盛衰循环,都是有迹可循。腐败盛行,盘剥搜刮,老百姓身陷水火,民不聊生,便是王朝末日的景象。
多则数十年,少则十数年,安南必有大乱。或者,大明可以秘密插手,加快这一进程。
大举用兵倒是不必,北郑南阮看起来是势均力敌的局面,这个微妙的平衡却是最容易打破的。
只需一根稻草,可能就会引起安南形势的改变。黄立不能预测具体的变化,但只要有变,对大明就是有利的。
最不利的就是郑阮两家讲和,不再刀兵相见。这样的话,就少了很多机会,兴许还能苟延残喘很长时间。
黄立和张默边说边处理奏疏,很快就完成了今天的工作。
天下已定,南方早已稳定,北方的恢复重建也走上正轨,对外扩张也要等到明年开春,政务工作也轻松下来。
其实,皇帝这里一直比较轻闲,内阁就处理了大部分的工作,他基本上都是同意,很少驳回。
要费脑筋处理和回复的,都是那些能直奏的文武高官的奏疏和题本。但也不多,不是重要和比较秘密的,也不会直接奏到御前。
“明年迁都,差不多能够确定了。”黄立命宫人奉上茶水,和张默随意地闲聊着,“朕不想行两京制,官员太过臃肿,只设南京行辕,卿以为如何?”
两京制度并不是明朝的首创,比如周代的镐京与洛邑、汉代的长安与洛阳、两宋的开封与临安、元代的大都与上都。
但是明朝的两京制却有着不同之处:两京都拥有完备的行政机构;两京在政治上高下之别。
而其他朝代的两京制度下,首都与陪都有明确的界定。
比如元朝时期的上都与大都。大都作为元政权的首都,统领全国军政事务,上都则是象征意义的都城。
明朝的两京制度下却没有首都与陪都的划分,也就是说二者在名义上并没有高下之别。
京师是首都不假,可南京也拥有一套完备的中央组织架构,只是缺一个皇帝而已。
直到明英宗即位后,才以诏书的形式确立了北京的首都地位。
北京机构的“行在”前缀取消,南京中央机构则加上“南京”前缀。比如南京的吏部,就要改成为南京吏部,因为正儿八经的吏部在北京。
虽然还是两套班子,但因为南京政府机构完全没有全国事务处理权,等同于被架空。
即然南京已经被架空,为什么不直接撤销南京中央机构呢?为什么还要留下那一整套官僚系统的编制呢?
在黄立看来,什么保护龙兴之地,负责收取江南赋税,并统一核算并上交中央,以及外放被排挤的官员,已经都不是南京留都存在的理由。
官员被排挤,自己立不住,要么辞职,要么致仕,哪用得着外派南京,既享福,还能等着东山再起?
至于保留虚职,剥夺实权,黄立也用不着这样的手段。能用则用,不能用就直截了当,弯弯绕有什么意思?
至于收取江南赋税,并统一核算,设个南京行辕也尽够了,搞一整套中央机构的体系,完全没有必要。
实际上,明朝的留都南京,只能管辖南京以及南直隶的部分区域。
但南京直接对北京负责,不接受地方政府管辖,这不就相当于后世的直辖市嘛?
张默对于皇帝的想法表示赞同,说道:“两套机构,两套官员,确实是浪费,完全没有必要。现在定下章程最好,省得以后麻烦。”
养人易,裁撤难,这与后世的公司管理,也是差不多的道理。每个王朝将亡的时候,几乎都会有冗官的现象。
真的需要那么多官吏吗?答案显然是相反的。人浮于事,效率低下,既增加财政和民众的负担,又无益于社会的稳定。
而且,由于皇权下乡,基层政权的治理,将增加官吏的数量。可以预见的将来,冗官的现象也将会出现。
张默的意思,黄立也明白,跟他的想法是一致的。防患于未然,比到了积重难返的时候再整改,要好得多。
黄立看着张默,沉吟了一下,说道:“南京行辕的机构也不宜太大,嗯,张卿仔细思量一下,拟个章程。”
张默躬身应了,知道这与北京行辕将是大不相同,权力会削减很多,都集中到北京。
天下太平,虽然北京离江南很远,但统治力却不会削弱。
毕竟,有了高塔通信,又有了海运,皇帝又英明,不会出现明末时江南离心的现象。
所以,南京或许会作为名义上的
我真不是朱三太子第701章 伐倭还是灭倭
留都,毕竟太祖的陵寢在这里,政治意义重大。
但设置太大的权力机构,却是没有必要。只当是普通的行政单位,进行正常的管理,也就是了。
况且,以后将主要依靠海运,黄河的治理也肯定要影响到运河。不仅是南京,运河沿线也将受到影响,可能不复曾经的繁华。
想到治理黄河,黄立有些头痛。除了巨大的财政和人力投入,以及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到底能有多大的效果,却也不好保证。
从上游到中下游的全盘治理,不用再顾及运河漕运,这是黄立对陈潢,也是对水利部的指示。
同时,黄立也派出了技术人员前往黄河沿岸地区,勘察选址,建起水泥厂,为修筑堤坝做物资上的准备。
张默禀完公务,便知机告退,还有南京行辕的章程要拟,得和南书房的同僚们商议确定。
“光是建厂生产水泥,就需要一两年的时间。还有上游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也不是一日之功。看来,三五年是见不到太大的成效了。”
黄立走到窗前,望着外面的景色,思绪还停留在治理黄河上,“只能是对付着,不使灾患扩大,或是赈济到位,减轻受灾百姓的苦难。”
大明疆域广阔,各地自然环境也不一样。即便在后世,每年也都有灾害发生,旱涝不定。
只要是局部的,不是大范围长时间的,也都是可控的。
都说人定胜天,不过是表示乐观的说辞。可在大自然的威力面前,人力却是渺小的,微不足道的。
当然,也不是躺平,而是尽力地进行改造,尽量地减少大自然的危害,尽量地能利用大自然的恩惠。
“有了水泥,水利设施能修得更多更好,房屋也能建得更加坚固耐用,闹灾时也能减少危害和伤亡。”
黄立对于太平盛世的标准,可要比别人高不少,不满足于只是让百姓吃饱肚子。
所以,在他的预期内,总要五六年,甚至十来年之后,才有可能达到他定下的小康标准。
当然,地域的不同,时间也会有长短,总会有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比如江南,自然条件好,百姓头脑灵活,更容易接受外来事物。
沿海一带的优势更加明显,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借助于水运和海港优势,经济发展的速度令人侧目。
大力发展海贸是既定的国策,大明有生丝、丝绸、瓷器、茶叶、棉布等商货,都是在欧洲畅销的。
现在更有技术含量高且独家的玻璃水银镜,已经把威尼斯的汞锡齐法制镜压了下去,成为欧洲贵族富豪最青睐的奢侈品。
以后还会有火柴、煤油灯、自行车等等,科技和机械制造的领先,将使大明的商货更有市场。
在海外的开疆拓土,则将提供更加丰富的矿产和资源。比如吕宋的铜、登嘉府的锡,南洋的香料等等。
还有正大规模种植的金鸡纳树、橡胶、可可和咖啡,凭借着深加工的技术,大明有成为世界工厂的潜力。
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科技即便领先不多,可也不落后。这样的大明,就不再是能够轻易击败的对手。
甚至于,大明的陆军可称雄世界,海军也有迎头赶上的可能。
“不用再活五百年,只要自己能在位三四十年,大明就能成为日不落帝国。否则,白瞎了穿越一回。”
黄立活动了下胳膊,用力作了几个扩胸运动,觉得这身板没问题。
当了皇帝,也没忘记锻炼身体,尽管运动量不比从前。可有着当时最顶尖的医生时时诊脉,有点毛病就治,难道还活不过平头百姓?
他在后世可是打过不少疫苗的,怎么也比古代人更有免疫力吧?
其实,这也是黄立急于消灭外敌,并在南洋扩张的主要原因。潜意识里的危机感,使得他有些迫切。
尽管要大明屹立世界之巅,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完成的目标。但多占一块地,多消灭一个外敌,总是能让黄立轻松一些。
鞑虏已经完蛋了,残余不过是苟延残喘,不太可能死灰复燃,成为大明的心腹之患。
蒙古诸部虽然有广阔的草原,但在科技上落后太多,凭借武器装备的巨大优势,大明除非内乱得分崩离析,否则绝不会再被蒙古人冲入中原。
在黄立心里,沙俄和倭国是最危险的敌人,还都在北面。或者是要动用北方的兵力,来消除这两个大敌。
“十年,绝不能超过这个期限。”黄立垂下眼帘,再次坚定决心,哪怕是要付出较大的代价,他也不想再拖延。
我真不是朱三太子第701章 伐倭还是灭倭
北击沙俄可能会在三五年内实现,辽东的李岳所部,应该足够使用;灭倭的话,北洋海军加山东明军,有些单薄。
“明年年初便要攻打吕宋和孟加拉,如果顺利的话,伐倭的行动也该开始了。分化瓦解,拉拢利诱,只对德川幕府下狠手,那些大名应该不会为其卖命。”
“很多大名不仅会袖手旁观,还可能落井下石,帮助明军,加入到推翻德川幕府的行动中来。”
“所求的不过是权力和地盘,以及家族的长久利益罢了。这样的倭国大名,倒是可以利用,就象征战印度,会保留一些封建王公的权力,让他们为大明服务。”
倭国国土的主体就是四座大岛,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
北海道旧称虾夷地,曾居住着阿伊努族人。十六世纪末,松前氏渡海建造了福山城,占领了土地。
人口最少,开发最晚,经济最不发达,只有南端为松前氏大名的领地。
在黄立看来,在伐倭行动中,北海道暂时可以置之不理。但在以后,有必要加以占领,以抵御沙俄的南下。
四国是倭国本土四大岛中最小的一个,连同属岛面积也不到两万平方公里。
而四国原本的各大名基本上都被驱逐,取而代之的藩主是德川幕府较为信赖的武将。而其中,较为强大的是土佐藩和德岛藩。
黄立倒是记得倒幕运动中的四强藩:长州藩、萨摩藩、肥前藩、土佐藩。
其中萨摩藩和肥前藩在九州岛,土佐藩在四国,长州藩在本州。而幕府的主要力量在本州,控制力也最强。
对于伐倭的最终目标,黄立还没有最后确定。或者说,是在直接统治,还是分而治之的策略上,还有些举棋不定。
如果是直接统治,就要出动大军横扫岛国,对倭国的武装力量,不管是大名的,还是幕府的,进行无差别的打击和消灭。
然后还要有大量的驻军,以维持灭国之后的统治。这样估算下来,成本很高,还要持续的投入。
如果是分而治之的话,就扶持某些大名。可一样要消灭幕府,结束倭国的统一局面。再以岛为单位,进行分治,类似于几个藩国或土邦。
说白了,就是以倭制倭,大明只出动不多的军队,投入也不用太大,第一阶段的目标就是分裂倭国。
“直接鲸吞的话,明朝在安南陷入不断反叛的泥沼,或许就是前车之鉴。分岛而治,扶持傀儡的间接统治,成本既小,又进退自如。”
“击败幕府还是第一重要,使倭国再次进入战国时代,越是混乱,越是有机可趁。只要动用少量的部队,就能起到以巧破千钧的作用。”
黄立已经坐回御椅,又陷入到小柳所认为的苦思冥想的状态。或者说,更象是在发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