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3章 人口爆炸是谎言
我真不是朱三太子第673章 人口爆炸是谎言
南方商贾已经进入辽东,虽然不比北方的人口数量和繁华程度,但辽东也有辽东的商机。
毛皮、人参、松子等辽东特产,在南方还是挺受欢迎的。况且,皇帝对辽东的投入,也预示着辽东的发展潜力。
只要人口上来,辽东的繁荣也指日可待。那就与北方一样,大有商机。现在占上商铺抢市场,亏不了。
要知道,辽东虽有特产,农业也很好,但物产却不算丰富。种不得棉花,植不得桑麻,全部需要外运。
还有茶叶和白糖,反正因为气候寒冷,很多东西都需要外购,比北方还要严重一些。
其实每个地方也都有不足,但南方却更好一些。冬天不太冷,不用毛皮,用棉花也御寒。
可辽东就缺棉布,夏天时间短,可也挺热,总不能还披着羊皮袄吧?
而且,这还是刚需。只要出门,就得穿衣服。哪怕是补丁撂补丁,也能遮羞。何况是古代,更讲究这个,连短袖衣服、大裤衩子都没有。
听说穷苦的百姓家只有一条裤子,谁出门谁穿。还有晚上趁没人的时候,光着身子去地里干活儿。
赵老贵和儿子身上的衣服都是旧的,也有着不少补丁,这是辽东百姓的普遍打扮。
他们还算好的,有个会针线的女儿和妹妹,衣服缝补过的,也不太显得凌乱窝囊。
闺女的衣裳却要好上不少,那还是贷款买布裁做的。在铺子里,还发了一套类似工装的衣服,更加鲜亮。
“收成很好,嚼裹是不愁了,少说也能到明年秋天。农闲的时候去打打工,再加上闺女的收入,这日子不敢说富裕,可也算缓过来了。”
赵老贵以前还只是憧憬,但现在却已经实现了大半。他的要求不高,现在不仅得到满足,还大大地超出了。
“嗯,什么时候能买头牛,再多种几十亩地,那就真的过上好日子了。”赵老贵用力地挖下一锹,一大兜土豆露出了地面。
生活会越来越好,战乱也彻底消失,这心情安定是最重要的,干什么都有劲儿,也更有盼头儿。
“爹,咱家要是不搬的话,还是要多占些地。”赵小贵拄着锄头,抹着头上的汗,说道:“从山东又迁来千八百人,这回是安置在辽阳府,可辽南也多了不少人。”
赵老贵知道儿子的意思,人口越来越多肯定是大趋势,就算没有移民,还有自然增长呢!
人多了,地就少了。以后想多耕种,就要搬家,由官府往地多的地方安排。
可这搬家一回,损耗不小,很多家什都要重新置办,还不知道要搬多远,让人发愁。
“要不,咱家也贷款买头牛?”赵老贵拿不定主意,算着要几年才能还上贷款。
赵小贵想了想,说道:“爹,俺觉得还是买马好。既能耕地,又能赶脚。就算是比牛娇贵些,咱们用心养也就是了。”
赵老贵确实也有这样的纠结,养牛可以粗饲,花费比养马要省很多。但养马,确实还多了个赚钱的路子。
明军追杀鞑虏,又和察哈尔部深入科尔沁,牛马的缴获相当多。眼见大敌已不复为患,骑兵就不用太多。
而且,在开原和义县都要开马市,棉布、丝绸、食盐、铁锅、针线等等,也是蒙古人奇缺且离不开的生活用品,能换到牛马。
所以,官府便有了大批的牛马可以发卖,也实行贷款购买,相当的实惠。
依着古代的标准,家中若是有大牲畜,那就相当于后世的小康水平。一匹好马,就相当于奔驰车。
当然,老百姓买的多是耕地拉车的驽马,可那也是不小的花费。
“好,就买匹马。”赵老贵咬了咬牙,说道:“有玉米秸杆,再加点玉米或黑豆,明年种几亩苜蓿,也尽够马吃了。”
今年辽南就种了很多大豆黑豆和苜蓿,老百姓种的少,军屯种的多,就是为了给战马提供饲料。
其实,这也是养马不如养牛的主要原因,成本比较高。同样,牛的用途也单一,不如马的经济效益高。
权衡之下,赵老贵也同意儿子的想法。光种地的话,要富起来得花更长的时间,有马拉脚,就不一样了。
务农的话,也就春耕和秋收两个忙时,平常的时候,并不需要太多的人力。
田地平时有他照顾,儿子就能解放出来,多赚一份钱,比两人都拴在地里,要好得多。
“儿子大了,要娶媳妇;女儿也不小了,要嫁人。”赵老贵以前没想过什么聘礼嫁妆,都是穷人,也不讲究那个。
可现在又
我真不是朱三太子第673章 人口爆炸是谎言
有不同,没有就算了。可要是家里有了,还那么寒碜,就有些丢脸了,儿女婚后也挺不起腰。
女儿在镇上工作,现在想来倒是好事。见的人多了,说不定就有提亲的。只是儿子,村子里还真没几个适龄的姑娘。
“要是没有合适的,也只能报备官府,由官府安排相看了。”赵老贵挖着土豆,觉得这辈子见得新鲜事可真多。
不说那三太子起兵反清、登基称帝,又象太祖那般英明神武,驱除鞑虏中兴大明。就说现在的官府吧,政策措施也多是他闻所未闻的。
读书识字,婚丧嫁娶,好象都管,还不要老百姓多交赋税,基本上是免费的。
“男十八,女十七,方准婚嫁;不论男女,同一户籍者,达到成人制小学程度者,可豁免丁税一人;若无丁税可免,则赋税减免一成……”
既要鼓励和普及教育,又要增加人口。而增加人口的话,丁税对于老百姓来说,就是个负担。
黄立才采取了折衷的手段,暂时没有施行摊丁入亩,也没有象原先想的那样,直接就废除丁税。
把丁税与教育程度挂钩,鼓励老百姓接受教育。同时,也放宽了政策,那就是可名额顶替。
比如这户人口中要交三个丁税,但家里有妇女读书识字,小学考试通过,也能减免一份。
这样一来,也能促进女孩的入学率。因为不仅能帮着免丁税,还能减赋税。
因为古代的丁一般是指十六岁至六十岁的成年男子,妇女本来就是没有这个负担的。
现在非但是没有丁税,还能帮家里减轻负担,女性的地位也能提升。
至于婚姻年龄,也是黄立所定。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功,特别是女孩,还是岁数稍大些,生育才更安全。
还有官府帮着相看,不过是在百姓所不及的范围,也就是镇、县里,将适龄男女统计出来,方便他们择偶婚配。
特别是辽东这样人口较少的地区,一个村子现在也就百八十人。而老百姓除了本村,哪还认识别村的?
官府能统计出来适龄男女,组织他(她)们走动认识一下,也会有些作用。
风气要开放,封建礼教要废除,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但却能通过大大小小的举措来推进。
只不过,皇帝的心思和深意,并不是大多数人能够知晓和理解的。
但有一点,老百姓觉得好,那就能够得到推广和落实。
别看丁税和赋税在富豪之家看来,也就是三瓜俩枣,可对普通老百姓来说,却是不小的负担。
糠稀盛世通常会用一个数据来证明,那就是人口爆炸式增长。究其原因,一是高产作物的引入,其次可能就是摊丁入亩。
由此可见,丁税对于普通百姓的影响。
此外,最重要的因素还是天下太平,没有战乱。
现在,三个条件基本上都快具备,黄立所期待的人口增长,也是指日可待。一代两代,也就三四十年,或者五六十年的时间,或许就能立竿见影。
其实,在清朝时期,人口翻倍式的增长,只是因为人口基数大,才显得很显眼。
若是与同时期其他国家相比,却并不突出,也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地方。
比如从1600年到1900年这三百年的时间里,英国和俄国增长七倍多,德国和印尼增长四倍多。
而1800年,美国人口为仅为五百多万,1920年时却为一亿多。
现在的大明人口,经过初步统计,大约在八千万左右。这让黄立有些惊讶,之前他一直以为只有三四千万。
等他看到永历十五年(顺治十八年),人国丁口就有一千九百多万,换算成总人口,也就这个数量,才知道他被后世网络上的数据误导了。
关于明末清初的人口数量,数据确实有好几个,差别也比较大。两千万、三千万、七千万、八千万,甚至过亿的也有。
虽然驱除鞑虏的作战中,人口也减少了一些,但下降程度,远不及历史上的三藩之乱那么惨烈。
说白了,清朝人口增长得益于明朝留下的庞大人口基数,这种增长放在世界坐标上看,却又不值一提。
因为全球人口都在增长,甚至别国增速比中国还要快的多。所以,有学者指出,清朝没有人口大爆炸,只是正常增长罢了!
所以,清朝人口大爆炸,只是一个谎言罢了,真相是正常增长,可惜至今鲜为人知。
另外,将清朝人口这种增长,和康熙等帝王的英明仁政联系在一起,就
我真不是朱三太子第673章 人口爆炸是谎言
显得非常可笑了。
不管怎样,现在大明人口的增长速度和数量,都会比历史大大提前。
按照五十年翻一番的速度计算,到十八世纪,大明人口就能达到一亿五六千万;十八世纪中期,就能突破三亿大关。
到二十世纪,华夏人口数量还是按照这个速度增长的话,就能到六亿,突破四亿这个纪录。
历史上,二十世纪初,世界人口是十六亿五千万。华夏若是达到六亿的话,就占三分之一还多,与欧洲人口相差不多。
而这样乐观的估算,也是黄立扩张的底气。在亚洲,大明有地利的优势,还占据了先手。
要知道,扩张的地盘可不是西夷殖民地的那一套。一旦民族意识觉醒,他们也得灰溜溜的滚蛋。
只要人口数量占据优势,这地方就占得稳稳的,谁也别想夺走。
老百姓当然不知道皇帝的深谋远虑,他们只关心自己的生活。当然,他们也能感受到变化,与他们的老观念在冲撞。
但只要是好的政策,他们就愿意接受,也只能接受,谁让他们是社会最底层呢!
可好坏自然是大有不同,对于老百姓的精气神,以及上进和奋斗的意志,都有着极大的影响。
“其实,百姓过得好不好,只看他们的精神面貌,也能猜出一二。”全凤翔带着几个随员在巡视着秋收情况,还颇有感触地教导着。
确实,从他赴任辽东巡抚到现在,已有数月时间,眼瞅着老百姓的变化,确实能明显地感觉到。
刚到时,战事还未止,老百姓多少还带着惶恐和不安。脸上少有笑容,或是忧心,或是茫然,或是迷惑。
等到鞑虏败亡之局已定,连什么太后皇后都被俘虏押解回来,老百姓才觉得这天不会再变了。
影响百姓情绪的最大因素,就是战乱,让他们如同风中飘零的落叶,只能朝不保夕、生死由命。
安定是第一位的,也就是生命安全,接下来才会考虑其它。
眼见着老百姓都放松下来,脸上的笑容多了,干活儿也有劲儿了,这就是精神面貌的改变。
“民以食为天。”幕僚附和着说道:“天下安定,食可裹腹,也再没有什么可担惊受怕的了。”
全凤翔点了点头,说道:“土豆丰收已成定局,放在窖中能吃到明年开春。粮食就少量发放,以土豆作为主食。”
亩产两千斤左右,差不多一亩能顶七八亩的粮食产量。主要还是辽南的收获,能支撑到开春,也就省了外运的粮食。
大致估算下来,到明年秋收的粮食储备,已经相差不多。如果再加上不断的海运,又能大量地向辽东移民。
“趁着未入冬,秋收之后便在各地修盖房屋,丈量耕地。明年春耕前,再招揽七八万移民。”
早了要耗费辽东的粮食储备,明年再迁徙移民,至少能省数月的吃用。
当然,这还要朝廷相助,给北直隶和山东的地方官府下旨,动员或征召百姓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