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胜利,迂回登陆

我真不是朱三太子第501章 胜利,迂回登陆

听到鸣金收兵的号角声,倒在地上鄂伦多有解脱般的轻松,他想爬起来,可手臂已经骨折,无法支撑,他又狼狈地趴在了地上。

人影晃动,从身边经过,在他视线中狼狈地奔跑着。

那是侥幸生还仓惶逃窜的士兵,可没人看正在挣扎的鄂伦多一眼,可能是无法救他,也可能是忙于逃跑,根本没看到。

轰!一具尸体象根烂木头般直挺挺地摔倒,差点就砸在鄂伦多身上。

子弹从这个鞑虏的后面击中脑袋,即便是戴着头盔,也被打得面目全非,红的白的四下迸溅。

鄂伦多终于用另一只手抓起地上的一根长枪,使出全身力气勉强爬起,柱着长枪,艰难地迈开了脚步。

随处可见血肉模糊的尸体,各种种样凄惨的死状,触目惊心。但鄂伦多对此已经麻木了,或者说,逃生已经占据了他的全部思维。

鄂伦多不想死,他想回到辽阳的家,家里有老婆孩子,有老父老母,还有可供驱使的包衣奴才。

一颗子弹从身后射来,在小腿上擦出了一道血沟,鄂伦多踉跄了一下,单腿跪了下去。

求生的欲给鄂伦多带来了出乎意料的力量,他又站了起来,拖着伤腿,继续逃跑,在地上留下一道血污。

又一颗子弹激射而来,击中了他的右肩,在血肉横飞中,鄂伦多惨叫着再次倒下。现在,用手支撑着站起来,对他也是奢望和无比的艰难,但他还在垂死挣扎,象蛆虫似的在地上蠕动。

此时,鄂伦多的眼睛里满是绝望和无助。他想逃离,他想有人救助。否则,他知道自己的脑袋会被敌人无情地收割。

但老天却让他死得更加凄惨,一颗爆燃弹轰然响起,一团火焰落在了鄂伦多的身上。

火在燃烧,粘稠的火油想灭掉不是容易的事情。

鄂伦多嘶声惨叫着,发出的几乎不是人声。人影闪动,有鞑虏越过了他,却是畏如蛇蝎,根本不敢靠前。

终于,鄂伦多的声音从微弱到停止,可火还在烧着,空中弥漫着难闻的皮肉的焦臭味。

败了,败了,这是彻底的惨败,可不是失利后的正常撤退。

多尔济艰难地下达了收兵的命令后,还注目于战场,满眼是痛惜和悔恨。

十几颗炮弹凌空飞来,落进了撤退的人群中,在此起彼伏的爆炸中,带起了一片血肉横飞。

就在多尔济的视线中,一颗实心炮弹接连弹跳撞击,两个骑兵连人带马在血肉迸溅中倒了下去。

多尔济握紧了拳头,指甲扎进了肉里,血在往下滴落,他却浑然不觉。

现在,战场上的形势,几乎成了单方面的屠杀。但他却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的看着。

如果知道敌人的火炮有这样的射程和威力,他不会把太多的部队派到前面。如果知道敌人的火枪如此犀利,他会更快地发出撤退的命令。

可惜,这世上没有如果。也只有血淋淋的教训,才会让人醒悟,却不会给你改过的机会。

火炮还在轰炸,火枪还在射击,明军已经冲出了阵地,踩踏着鞑虏的尸体,边向前,边射击,边用刺刀结果着地上的伤兵。

这也是实战的一项,面对面的杀死敌人,习惯血腥和残忍,哪怕只是打扫战场,也是经验和素质的提高。

硝烟在空中飘荡,硝磺和血腥味刺激着多尔济和勒古的嗅觉,灼烧着他们的肺子。

撤回来的人马在炮火的打击下,已经狼狈不堪,侥幸逃回的士兵也是惊惶,眼中是掩饰不住的恐惧,身上满是血污和尘灰。

视线再放远,即便烟雾还未完全散去,可多尔济和勒古等人,也能看到一片凄惨的景象。

到处都是人和马的尸体,横七竖八;刀枪旗帜、残肢断臂,散落在战场上,还有燃烧的火焰,升腾的烟雾。

他们以为的骑射无双、武勇凶悍的勇士,如同猪狗一般,连头都不敢回地狼狈逃回,连受伤的同伴都视若未睹,只想逃得一命。

多尔济和勒古都明白,这不仅是失败,更把军心士气打没了。

心里的恐惧难以消除,没有一段时间的恢复调整,这些逃回来的士兵恐怕也没有了再与明军交锋的勇气。

“到底还是少经战阵的新兵,临危不乱、勇敢无畏的老兵实在是太少了。”多尔济此时才找到原因。

二十多年过去了,一代人的时间。现在的士兵哪里还有祖先的勇武,可能打猎才是他们唯一见过的血腥。

阵地上,祖泽溥等将领站在高处,举着望远镜观察着战场。鞑虏的

我真不是朱三太子第501章 胜利,迂回登陆

惨败在意料之中,但在喜悦和激动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极大的震撼。

伤亡比不用等着统计报送上来,他们就知道会是相当惊人的。

己军在兵力和武器装备上的优势是一方面,合理的战术打法,则更为关键。

工事和武器的结合十分科学,这才发挥出了应有的威力。而距离是最重要的,阻壕壕沟、战壕胸墙、鹿砦拒马,都不是随便布置,是有依据的。

野战火炮、佛朗机、火枪,按照射程远近来安排,既能加大投射密度,又不会互相干扰影响。

正因如此,才形成了大范围的持续打击,使敌人在短时间内便伤亡惨重。

“伤亡超过两千,鞑虏已经没有了再战之力。”祖泽溥做出了乐观的判断,“现在应该是担心我军反攻,马上就要撤退了。”

“嘿嘿,好象是打得太凶狠了些。”蔡寅的声音有一点点的颤抖,说道:“该是咱们反击,彻底打退鞑虏的时候了。”

此战过后,将士们对于鞑虏的心理应该完全扭转,并占据了上风。这非常有利于接下来的军事行动。

反击是肯定的,以大胜之势,逼迫鞑虏沿原路撤退,彻底地走向覆灭。

枪炮声逐渐停息下来,鞑虏全部退回了营寨,只留下少量骑兵远远监视。

明军也没有追出太远的距离,开始打扫战场,收割人头。

战场上还遗留着不少未断气的鞑虏伤兵,被明军士兵毫不留情的用刺刀捅死。

每砍下一颗人头,就有士兵用刺刀挑着高高举起,他们发出振奋的喊声,向着远处的鞑虏骑兵示威。

多尔济已经返回了营寨,在外监视警戒的是勒古,还有未参与进攻的哈布依。

勒古怒火中烧,却还能强自忍耐。可哈布依却咬牙切齿,骑在马上来回走动,马蹄刨着地面,显得异常焦躁。

“大人。”哈布依实在忍受不住,来到勒古跟前,请示道:“卑职愿率两百铁骑冲杀一阵,打掉敌人的嚣张。”

勒古摇了摇头,说道:“敌人炮火猛烈,我军伤亡颇大,不可轻动。”

“卑职冲到壕沟便兜马返回,只以弓箭杀伤敌人。”哈布依又作出了保证。

勒古阴沉下脸,训斥道:“旅顺堡的教训还没吸取嘛,你率队冲阵死伤了多少?现在的明军人数超过十倍,你还妄想以两百骑冲杀?”

哈布依张口结舌,无言以对。什么骑射杀敌,他可是败军之将,那时候明军也没有工事可依,照样打败了他的几百骑兵。

勒古已经不愿答理这个蠢货,收拢人马返回营寨。撤退已经是必然,且是越快越好。

现在的形势已经翻转,明军很可能要展开反击。优势的兵力,凶猛的火力,明军还能挟大胜之威,已经不是他们能够抵挡的了。

……………..

太阳高高挂在天空,散发着并不算高的温度。阳光洒在海面,如同镜子般反射着粼粼波光。

帆樯林立,船只穿梭,明军的迂回登陆在石河驿以西二十余里的滩涂上紧张有序地展开。

抢滩登陆的平底船来回忙碌,将人员和物资运送上岸。一队队的士兵们登岸集结,又在军官的率领下,向南急进而去。

最难运输的是火炮的弹药,青铜十斤炮拆解成炮管和炮架,每一样也有七八百斤,需要数人扛抬上岸。

李岳所部只带了二十门青铜野战炮,几十门数百斤重的佛朗机炮,这样的火力,也已经远远超过清军。

按照正常的配备,一镇步兵会有五十门野战炮,千人的炮兵部队。特别是海路大军,黄立是优先配置。

为了部队的机动性,李岳留下了三十门野战炮,加强南关防线的火力。那边多杀伤敌人,他这边的战斗,就会少很多的阻力。

没错,也就是些许的阻力。数千鞑虏而已,就算是骑兵占优,被装备精良的明军前后夹击,也是难逃生天。

何况,明军这次行动是猛狮搏兔,必尽全力。两万多人马,在兵力上是鞑虏的数倍不止,胜利是毫无疑问的。

明军登陆后,少许的鞑虏哨骑抢先逃窜,根本不敢阻挡兵力雄厚的敌人。明军迅速行动,夕阳西下时,已经在小黑山附近安营扎寨。

也就是说,李岳所部的行动已经达到了目的,切断了鞑虏从原路退回的可能。

几十年前,也就是鞑虏叛明之前,金复盖海这辽南四卫,可是辽阳府最富庶的地方,辽东的粮草物资“皆取给金复海盖之间”。

但在军兴之后,富饶的土地被战争破坏

我真不是朱三太子第501章 胜利,迂回登陆

得满目疮痍。特别是刘兴祚叛金归明,老奴恼羞成怒,屠杀了数十万的四卫辽民。

清军入关,人口稀少,辽南四卫也没有恢复重建的人口和资源,明军所过之处,随处可见废弃荒凉的村屯。

在光复金州后,李岳等人已经看到了辽东的荒芜和人烟稀少。

不是没人,真的是非常少。询问过之后,才知道鞑虏有过数次迁民,在辽沈一带,人口才算是多一些。

开到石河驿,李岳便分兵两部,连夜行动起来。东倚小黑山,西靠驿路,当道安营。军队轮流施工,构筑防御工事。

相对而言,李岳所部的任务无疑是最重要,最艰巨的。

不仅要抵挡从南关败退下来的鞑虏,还要防范有可能从辽阳开来的清军。毕竟,登陆的时候,很可能有鞑虏跑回辽阳报信儿。

也就是说,李岳这一镇人马有可能遭到前后夹击。但李岳并不害怕,结束战斗的时间不会太长,辽阳清军恐怕来不及增援了。

在南关受挫的清军败退下来,胡国柱和祖泽溥、蔡寅也将率军追杀,根本不会给清军冲破阻击的时间。

两万多人马围攻四五千鞑虏,不可能会失败。哪怕鞑虏都是骑兵,也不行。

一堆堆的篝火点了起来,烧着热水,煮着热饭。数千明军在挖掘壕沟工事,到处都是锹镐刨土的声音。

李岳在篝火旁坐下,喝着亲兵端来的热水,和几个军官在闲聊了一会儿,又起身前往巡视。

行走间,轻抚着腰间的短剑,李岳的脸色更加严肃庄重起来。

那是御赐的忠勇剑,一共也没多少把,不是镇帅,便是功勋卓著者,象征着无上的荣誉。

“真是一把好剑啊!”李岳长出了一口气,仿佛从剑上得到了鼓舞和力量,更有着万岁的殷殷期盼。

明哨、暗哨都布置得周全,即便清军至少还有一两天的时间才能赶到,李岳依然没有丝毫的松懈。

有了望远镜,小黑山上也有瞭望哨,能看到石河驿和阵地上发出的火光信号。

李岳巡察得很仔细,一直到半夜时分,看着部队轮换,才放心地向住处走去。

到了第二天中午,以小黑山为侧翼,绵延数里的大道上,已经挖出了三道壕沟,并布下了鹿砦,虽然简陋,但阻击阵地已经成形。

尽管工事还在继续完善,可鞑虏就算马上赶到,想突破阻击,也已经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站在小黑山的山坡上,李岳举着望远镜仔细观察,战胜敌人的信心更加地充足。

石河驿留有两千兵力,同样修筑了工事,准备抵挡辽阳方向有可能开来的援军。这虽然是以防万一之举,却也不可疏忽。

七八千人马正面阻北逃之敌,还有友军在追杀夹击,李岳相信鞑虏只要原路撤退,就难逃覆灭的命运。

“此战过后,辽东战局将完全倾斜,如果能再尽快调来青岛的杨宁所部,占领辽沈也是大有希望。”

李岳相信,皇帝对于辽东的投入是不会犹豫的。而整个北伐的进程,也将因为辽东而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