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6章 趁其未强先下手

要知道,沙俄与中国在新疆是接壤的,这说明沙俄是一直在南下,将那些大小汗国全部吞并了。

黄立垂下眼帘,陷入了沉思。

如果在黑龙江流域重创沙俄,沙俄估计要走上历史上的老路,挑拔撺掇蒙古诸部与大明为敌。

这其中,肯定少不了准噶尔部。还有漠北蒙古,离沙俄更近,离大明却还隔着漠南。

“还有时间,大幅加强西北军力可以在明年或后年进行。那时候,战马也应该充足,数万铁骑,一鼓灭掉准噶尔。”

满清与准部的战争,从康熙一直打到乾隆,持续时间很长。

尽管准噶尔部最终灭亡,但满清在新疆的统治也并不稳固。到了十九世纪,还有左宗棠收复新疆之役。

先有八千湘军下天山,新中国又有十万官兵入新疆,治理和安定比军事占领更加复杂。

黄立知道,道路遥远是最大的困难,但也不是不能克服。

而且,从西域向北可与沙俄争夺,向西则能一路打到里海,象吉尔吉斯、乌兹别克、哈萨克、土库曼等汗国,不是明军的对手。

还能从北面打入印度,也就是后世的巴基斯坦,与孟加拉的明军,对莫卧儿帝国形成南北夹击之势。

这想得有点远,现在看也没有必要。与准噶尔部开战,一是要收复青藏,其次则是西域。

这才是比较完整的大明,才敢说什么汉唐威仪。否则,占领再多的海外之地,也不是完美的。

“是等准噶尔部发展起来,野心爆发,四下吞并蒙古诸部,处处树敌时再动手?还是趁其弱小,一举击灭更好呢?”

黄立想着现在漠西蒙古诸部的情况,并没有马上做出决定。

因为情况和他记忆中的不同,比较陌生,他也发挥不了所长,只能是分析研究,再做出判断。

当时的蒙古大概分为漠南蒙古、漠北喀尔喀蒙古、漠西厄鲁特蒙古。

漠南蒙古就是后世的内蒙古,漠北蒙古游牧于漠南蒙古的北方,漠西蒙古在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地区。

漠西厄鲁特蒙古又名额鲁特、卫拉特,为瓦剌之后。

漠西厄鲁特蒙古在明末清初形成四部,准噶尔、杜尔伯特、和硕特、辉特部。

明崇祯十年,清崇德二年,厄鲁特蒙古四部的首领和硕特部顾实汗向皇太极遣使通贡。

清政府赐给甲胄弓矢,令其管辖厄鲁特诸部。这也代表着漠西蒙古也都臣服了清朝。

十七世纪初,准噶尔部在其首领巴图尔浑台吉统治时期,势力逐渐扩大。

土尔扈特部因受准噶尔部排挤,西迁到额济勒河流域游牧;

和硕特部迁移到青海一带,杜尔伯特也屈服于准噶尔,厄鲁特四部联盟至此基本解体。

永历七年,顺治十年,准噶尔部首领巴图尔浑台吉死,其子僧格继位,直到现在。

对于巴图尔浑,还有什么僧格,黄立都不熟悉。他只记得噶尔丹和阿拉布坦,是狼子野心。

从各方搜集的情报上,噶尔丹确实有,是巴图尔浑的第六子,正在西藏当喇嘛。

也就是说,黄立现在动手的话,对手是僧格,且是还未发展壮大起来的准噶尔部。

如果只是收复青藏的话,明军的对手便是和硕特部,与准噶尔部也没有多大的关系。

黄立的思路逐渐清晰起来,和硕特部并不强大,至少是不如准噶尔部。与鼎盛时期的准噶尔汗国相比,更是云泥之别。

“青藏的和硕特部,伊犁准噶尔部,天山以南的回部,还有漠西蒙古诸部。虽然对手多了些,但分散总比统一要好打。”

黄立思虑良久,也做出了决定。如果形势不变,两三年后,便对青海和西域用兵。

那时的准噶尔部肯定还未强大到顶峰,蒙古诸部也是一盘散沙,能够比较容易地击败。

“有利也有弊,明军先动,便成众矢之的。原来想的是让准噶尔部先蹦跶,再借助与其结仇的蒙古诸部,来个群殴。”

黄立稍显无奈地摇了摇头,还是坚持自己的决定。

“只要准备充分,有足够的实力,倒也真是用不着太多的阴谋诡计。”黄立安慰着自己,觉得时间宝贵,不好这么被动地等下去。

现在的北方军队,包括辽东,都有了明确的战略任务。

比如收复河套平原,获得优良的马场和“塞上江南”农业基地,还可以对蒙古草原形成主动出击的威胁态势。

现在已经不同于明朝中后期,蒙古诸部实力还很强大,不时寇边侵扰,残害边民。

反倒是明军异常的强大,如果不是

战马不足,草原太大,早就主动出击,将防线推到边墙以北了。

但几处战略要地却是要先夺回来的,河套平原只是其中之一。

“今年北方收成若是不错的话,军事行动就更有把握,能够尽快地实施。河套平原要长期守住,移民屯垦却是必不可少。”

黄立不禁轻抚额头,又发伤脑筋啦!

如果是少多地少,为了生活,老百姓会自发地去有荒地开垦的地方。比如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

可现在,土地多的是,不仅是本土,还有海外。都处都缺人口,可人口就那么多,要见到增长效果也需要十几年时间。

“河套要成为西北粮业的主产区,并不是占领就能实现的。还要兴修水利,开荒耕种,才能变成塞外江南……”

黄立苦笑了一下,知道这将是长期而巨大的投入。但只要有足够的人力,钱粮上倒成为容易克服的困难。

开发建设河套平原需要人口,收复青藏也需要人口,收复西域也同样如此。

可到哪找那么多的人,都不愁没地种,要背井离乡的话,政策好些,恐怕也难有吸引力。

黄立觉得可以效仿沙俄的做法,先是称臣纳贡,再是藩属国或者保护国,最后再吞并。

大明帝国则在吞并后,还有后续手段,就是移民填充,改变人口比例。

从沙俄和苏联的崩溃史,可以看出。

虽然其领土庞大,但由于人口的关系,很多地方,或是加盟国,还是有很大的离心倾向。

国家强盛的时候,一众小弟都抱着大粗腿。一旦势衰,那就是树倒猢狲散的结果。

“虽然时间会比较长,但现在也是唯一的解决之道。不能等着人口上来,再去扩张。时机难得,必须要抓住。”

黄立吐出一口长气,又给在西北坐镇的袁宗第写了书信。

一是交代清楚大方向的战略,让他们有针对性的准备;其次则是询问现在的准备情况,看朝廷这边再怎么提供支持。

虽然没有了国战的拖累,扩张的力度加大,但本着黄立制定的原则,非但没有赔本,还大有收获。

原则也很简单,就是看性价比,投入产出比。一是尽量有缴获,其次是占领地能够提供常驻的军费。

孟加拉和吕宋都符合条件,孟加拉的抢掠所得,更是让大明有了充足的钱财,能够提前展开行动,推行惠政。

就象豁除丁税,还有鼓励生育,都是手中有钱,心里有底,才敢实施推行的。

而孟加拉的田地赋税,据陈进才的上奏,也足够维持军事和政务支出。何况,他还留了缴获的五百万银子。

银行建起来,银子铸成银币,再配合纸币,按照粮价作标准,收旧币,推新币。

现在,孟加拉的货币已经与大明帝国一样,这也是稳固统治的必须手段。

这是更高明的手段,孟加拉名义上还是莫卧儿帝国的。但从政务到经济,更不用说军事,全都换了个遍。

而且,孟加拉邦也正如黄立所预测的那样,没有什么反抗和抵制,老老实实地接受了统治。

等到吞并周围的一两个小土邦之后,孟加拉附庸兵尝到甜头,也证明了他们的忠诚度,还会继续扩充。

黄立的目标是组建十万孟加拉附庸兵,作为征服印度的主力军。

这样也稀释了孟加拉邦的人口,有助于长期统治,有助于更快地改变人口比例。

“征服印度的最大困难,就是印度人口太多,民族太多,教派太多,复杂得如同一锅杂粮粥。”

黄立想到这些,就觉得头有些痛。几百个大小土邦,还有好几个宗教,岂是一个乱字能说清。

占据沿海地区是肯定的,但从孟加拉沿恒河而上,占领沿河地区也是必要的。

在黄立想来,恒河被印度人糟蹋成什么样儿,印象非常深刻。一杯水有多少病菌,世界领先。

而孟加拉恰恰处于下游,中上游好不了,下游就更受罪。说句粗俗的话,就是喝洗脚水。

所以,黄立决心把恒河控制在手中。毕竟,孟加拉是最稳固的基地,是一定要好好经营发展的。

征服整个印度,固然是好。但黄立也意识到了困难,这不仅仅是军力的问题。

而且,要考虑到长期统治,就更不能急功近利。英国佬花了百年时间,可也只是表面上的占领和统治。

黄立觉得可以降低下预期,不用把整个印度都包括在吞并的范围之内。

给大明帝国的西面和西南面疆打出缓冲之地,并占领印度最富庶最重要的地方,也能够满意。

什么伊教、佛教、印度教、锡克教,黄立并不认为能够捏合到一块儿,还能够长治久安。

“或许,按照宗教来划分,更加合理一些。就象英国佬鼓捣出来的印巴分治,似乎也可以效仿。”

黄立微咪着眼睛,情不自禁又有了杀气。这可能是最简单粗暴,也最容易的办法。

“世界太大了,朕的心也有些急了。”黄立接过小柳奉上的咖啡,慢慢喝着,心情才平静下来。

虽然屡次告诫自己要冷静,要镇定。但一想到那么多的地盘等着去占,那么多的金银财宝等着去抢,就又急不可待了。

“还是要按照原则去做,以战养战,才能长期持久地扩张下去。”

黄立重新整理了思路,觉得拿下婆罗洲后,有些海外占领地可以稳上两三年,再继续大举扩张。

而这两三年的时间,他迁都北上,坐镇北京,把北方和西北的问题先解决掉。

说起来,这是本土的安全战略,比海外扩张还要更加急迫一些。

当然,既定的军事行动还要进行,比如伐倭,比如在远东打击沙俄。这都是经过计算,动用的兵力也不影响北方战略的实施。

经过了明清鼎革,经过了国战中兴,大明损失了很多的人口。但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依然是泱泱大国。

除了莫卧儿帝国,哪个国家也不能与大明比肩。

而且,大明的军队还有很大的扩充余地。如果动员起来,百万人马也不在话下。

这才是黄立的底气所在,尽管他要多用附庸兵征战。但真正的明军才是他信赖的军队,大明的立国之本。

…………….

余姚。

王士元坐在办会室里,正在统计新增的户籍人口。

丁税的豁除,意味着“隐户”已经没有必要。甚至,还享受不到朝廷不断推出的优惠政策。

所以,只这一项惠政,便解决了历朝历代都有的积弊,人口数量会变得更加准确。

“掠夺藩邦蛮夷的资财以肥国内,没有泱泱帝国的气度。”王士元心里腹诽着,可也知道这不过是发泄而已。

从光复江南,到中兴大明,这位假冒的“三太子”确实显示出了超人的才能。反正,王士元是自愧不如。

如此功业,就是比他的老祖宗朱元璋,也遑多让。

对于假太子的英明神武,王士元是佩服的,尽管嘴上不说。现在,他能暗中吐槽的,也不过是身份的假冒而已。

还有什么仁义道德、大国气度,连王士元也觉得虚头巴脑。难道还紧着蛮夷照顾,对本国百姓倒是冷酷凉薄?

“世道变了啊!”王士元终于抄录完毕,放下笔,揉着有些酸痛的手腕,发出感慨。

虽然小时候在深宫之中,不解民间疾苦。但后来的颠沛流离,却是补上了这个缺陷。

相至于满清的严苛统治,新兴的大明只有为人称道。而且,从生活水平上看,王士元也不得赞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