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0章 倭人的跪舔,尼布楚

紫禁城内,岁月静好。

虽然黄立把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科研,但还是有了更多的清闲时间,陪伴家人,游园玩水。

同样的,大明本土也越来越远离了战争的威胁。

老百姓在努力地劳作,在努力地生活,生活条件也在呈现着能够肉眼所见的改变。

比如家里养上两只鸡,能不时吃上鸡蛋,逢年过节能买上块猪肉,汤菜里多了油星等等。

更有先富裕起来的家庭,翻盖了房屋,购买了牛马,干起了副业,享受着社会发展带来的红利。

主要是赋税的宽松,丁税的废除,以及鼓励和提倡妇女参加工作,以及其它福利保障上的政策措施。

当然,老百姓的满足还是相比较而言。在黄立看来,温饱只是开始,十年之内达到小康,才算是盛世来临。

尽管小冰河期还将持续二十多年,但有力的应对措施,高效的行政效率,久乱思定的普遍心理,使得社会秩序空前稳定。

这其中,充裕的钱粮成为了最关键的因素。对外的扩张掠夺,更是功不可没。

有钱好办事,话糙理不糙,确实为大明重新崛起插上了翅膀,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完成了恢复重建。

没有钱粮,怎么进行移民,又怎么安置?路上的吃住,垦荒耕种到收获的空白期,都需要大量的钱粮才能进行。

还有大量的基础设施的修建,虽然很多都是以工代赈,但也需要钱粮来推动实施。

同样,军队的建设,武器弹药的保证,海军的扩充,更是庞大的开支。

但反过来,强大的军队又为大明帝国抢掠了巨量的财富,占领了广阔的土地,能持续地为大明提供发展动力。

总而言之,皇帝的思路和手段,令人瞠目,也令人钦佩,更令人深思。

可以说,现在的内阁官员,是在巨大的冲下,不得不改变思维,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才能跟上皇帝的脚步。

不仅是官员们在接触着新事物,接受着新思想。

报纸的发行,图书馆的建立,有关世界各国历史的书籍,使越来越多的大明子民,都接受着冲击,甚至是在改变着自己的观念。

原来西班牙只有两百来万人口,却靠着四下掠夺和殖民统治,曾建立起一个日不落的帝国。

原来面积有两百万多平方公里,人口接近一千万的印加帝国。竟然因为内乱和落后,被几百西班牙人给灭亡了。

还有几百西班牙人占据吕宋,对华人进行了两次大屠杀,死者数万之多。

触目惊心的历史,最能让人警醒;血的教训,也能让人牢记不忘。

反观大明,人口亿兆,不也被百万来人的鞑虏所灭亡,所统治。如果不是天眷神佑的皇帝,现在还是遍地腥膻。

对于国际历史知识,年轻人更为热衷,能极大地开阔眼界。也是考核官吏的内容之一,必须要熟读熟记。

中老年人对此不太感兴趣,但黄立也没指望他们。从小学开始就教授历史,小学毕业也知道了大概。

也就是说,十几年之后,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就不是闭塞而无知,僵化而迂腐。

他们的知识,他们的眼界,他们的思维,会使大明产生更显著的变化。

再过上二三十年,黄立觉得就不用担心有人能开历史的倒车。

越是开放,越是在世界上参与竞争,就越能培养出适应世界发展潮流的人才,越有睁眼看世界的思维和行动。

就是现在,大明的官吏也有了更多的主观能动性,能通过所见所闻,得出自己的分析和判断。

哪怕是与皇帝的有些出入,也敢于上报,请求批准。

这些官吏多是海外任职,比如吕宋总督冯建,就对移民过去的倭人百姓表示相当的满意。

他通过自己的观察,以及下面官吏的报告,认为这些倭人百姓原来的生活很是艰难。

在初到他乡的惶恐过后,这些倭人便为能耕种大片的田地,并能吃饱肚子而感到振奋和激动。

总督府实施的入籍优待政策,更为倭人所接受,并以充满热情的态度去改造自己,希望尽快拿到大明国籍。

由此可以判断,这些倭人并不怀念原来在倭岛的生活,对于倭皇和幕府,也没有什么感情。

所以,对于倭人的改造时间,完全可以缩短,条件也可以降低。

只要会说比较流利的汉话,并宣誓效忠大明帝国,愿意以生命来保卫大明帝国,似乎就可以让倭人进入入籍的考察阶段。

其实,冯建主要是想扩充军队,而在他看来服顺的倭人,可以作为招募的目标。

“倭人这般容易改造?”黄立对此表示疑惑。

尽管对于最后的结果,他毫不怀疑。但时间这么短,倭人就心向大明,他不太敢确定。

历史上,珍珠港事变后,美丽国就把日裔公民全部关进集中营,并没收他们的财产,防备他们成为间谍来搞破坏。

可这些已经加入美丽国国籍的日本人,非但没有激烈的反抗,反倒表现出异乎寻常的爱国热情,是爱美

丽国。

他们每天早上升美丽国国旗,唱美国国歌,表现得比美国人还爱美国。

而且,他们认为所承受的巨大不公正是美国对他们的考验,只要度过此关,将获得美国主流社会的认可。

在战争进行时,由于美军需要更多的人力,开始考虑从日裔美国人中征兵充当战斗力。

令人惊讶的是,这些被视为“敌国侨民”的日本人表现出了惊人的参军热情。

日裔参军的热情让美丽国总统都感到震惊,估计也吓了一大跳。

最终,一万四千名日裔表达了参加美军的愿望,这几乎代表了所有年轻的男性。

为了证明对美国的忠诚,由日本人组成的步兵团在战斗中表现出色,成为欧洲战场上最具战斗力的部队之一。

更有意思的是,当日本偷袭珍珠港的消息传到华盛顿时。日裔比其他任何群体更加愤怒,并纷纷表示愿意参军对日本作战。

这种跪舔的性格,其实并不意外。以前如此,将来也是一样。

黄立如果知道这段历史,或许会象冯建那样,对倭人加以充分的利用,而不是只种田做工。

而黄立的谨慎也很正常,毕竟,招募成军就意味着发放武器。如果倭人反叛,后果相当严重。

所以,黄立依然是保持着严谨的态度,既不固执,也不轻信。

他给辽东、湄公省、登嘉府等地都去了书信,询问倭人移民的情况,以便加以充分的了解。

结果,各地督抚都迅速回奏:

倭人表现良好,不仅恭顺,还吃苦耐劳,并对学习汉语汉文化有极高的热情,渴望着早日加入大明国籍。

连新占领的九州和四国,倭人也很服顺,没有对占领军的反感和抵抗,反倒是特别亲近,并以此为荣。

这让黄立想到了二战后,美丽国大兵入驻日本的待遇。有钱有酒有女人,简直是天堂般的享受。

“好吧,看来是朕过于谨慎了。倭人的平民阶层与武士阶层区别对待,应该是可取之策。”

武士桀骜不驯,当苦力奴工是废物利用;平民老实服贴,给点甜头也未尝不可。

如果对倭皇和幕府愤恨仇视,能够组建起军队,以倭人打倭人,最后占领本州岛,倒是最好的结果。

黄立只是这样想想而已,并不会草率对待大规模的战争,更对倭人还保留着几分戒心。

不过,看到移民的倭人掀起了嫁女热情,首选便是大明军人,其次是明人,他倒是乐见其成。

同时,他也感叹华人的乡土观念是如此浓重,且根深蒂固。

不管是在什么地方,哪怕相隔千万里,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和关注,是其他民族所不具备的。

每当国家民族处于危难之际,海外华人华侨都毁家纾难,伸出援手。

只是为此,黄立就要为他们打下广阔的地方,让他们成为海外领地的主人。

…………….

尼布楚,距离贝加尔湖不远,但更接近我国的内蒙古。

这里以广阔的草原和林地为主,身处其中,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但明军的到来,使得战争阴云笼罩下来,尼布楚城更是人心惶惶,如大难临头。

在明军抵达之前,在距离尼布楚五六百里的地方,增援雅克萨的两百俄军与明军已经交过手。

在这场遭遇战中,明军以压倒性的凶猛火力击溃了俄军,满人组成的骑兵在追杀中也有了用武之地。

战斗的结果是俄军惨败,只有数人骑马逃脱。

他们将明军正在向尼布楚开进的消息传了回来,惨重的失败,也给俄人带来了巨大的恐慌。

不少俄人,主要是皮毛商人,已经率先出城,仓惶逃向伊尔库茨克。

尼布楚城比雅克萨稍大一些,当时在城内的军职人员和居民,不过是一千四五百人。

近两百俄军的战损,已经使其守卫力量大为削弱,加上动员的青壮居民,现在也不过五百多人,火枪只有两百多枝。

尼布楚城被称为城堡更加确切,四面围以底宽四俄丈、高三俄丈的土墙。

土墙系草土、黏土和植物根修成,远没有夯土或砖石的坚固。

作为黑龙江中上游一带殖民势力的中心,俄人完全没有想到会被敌人打上门来。

在他们看来,有雅克萨在前面挡着,还有一两千里的遥远路程,这里是绝对安全的。

尼布楚督军弗拉索夫默默地望着城外列阵的明军,满脸的沉重。

明军能兵临城下,说明雅克萨多半已经陷落,除了报信求援的,竟然没有逃出来一个通报消息。

而且,根据明军抵达的时间,雅克萨应该是被很快攻克。这说明敌人的战力很强大,从全火器的装备,也能看出些端倪。

降俄又开始在喊话劝降,可弗拉索夫却不以为然。

尽管敌人看起来很厉害,可不战而降却不是他的风格。

而且,在他看来,等到真的打不过再谈判投降,应该能争取到更好的条件。

现在投降,只

是能保住性命而已。明军的狂妄和苛刻,也让弗拉索夫甚是愤怒。

可惜,他不知道,这是明军的惯例。只要你不让明军士兵流血,才会得到稍微宽大的待遇。

一旦开战,就是自绝后路,不是想投降就投降,想保命就保命的了。

当然,对于沙俄侵略者来说,欺软怕硬是他们的性格。

对于侵略和屠杀,他们认为是强者的权利。而向强者投降,则是识时务的表现。

弗拉索夫进行了布置,很简单,就是分区防守。根据明军的围攻态势,还做出了适时反击的计划。

主动出击暂时是不可取的,两百援兵被歼灭,给弗拉索夫敲响了警钟。

“围三阙一,只留出向西的一面。”邓秉志向巴海请示道:“西面是平坦辽阔的草原,正利骑兵驰骋追杀。”

巴海点了点头,微笑着说道:“攻城时,不必为了缴获而多伤亡。付之一炬,我军的粮草物资也足够回程。”

“大人放心。”邓秉志不失恭敬地说道:“我军火炮集中于一面,轰开城池后,俄人若还不溃败或投降,便火力全开,焚城灭敌。”

“好,火炮发威,震慑敌胆。巴海称赞道:“俄人本就是拼凑而成,乌合之众必无死战之心。”

对于明军的战术打法,巴海和萨布素等人已经摸到了门路。

最主要的特点便是火力致胜,不管是火炮,还是火枪,都非常犀利。

见识到了明军的凶猛火力,以及火枪的威力,他们对骑射也丧失了最后的一点信心。

尽管还会保留少量骑兵,以备追杀败逃之敌。但将来作战的主力,却是步炮混同的兵种。

按照编制训练的计划,此战返回后,便要对两千满兵进行换装训练。

同时,为明军配备战马,在明年,便要完成三千六百人编制的军队,继续向俄人的据点进攻。

时间不大,已经准备好的明军,开始了对尼布楚的攻打。

十二门火炮发出雷鸣般的怒吼,喷吐着火光白烟,将一颗颗实心炮弹狠狠地砸向城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