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5章 升官圣旨

将军?

被唤作“将军”的薛迈挠了挠头。

跟着郎将回京之后,朝廷都还没论功行赏,他也还是个小小都尉,哪里当得起人家一声将军?

见对方身着官袍,薛迈也不好意思不下马。

下马后,他偷偷打量了一番许主簿,自报家门道:“这位大人,卑职余郎将手下都尉薛迈,前来码头寻沈大人,不知沈大人可在此处?”

“余?”许主簿一下便猜到他口中的“余郎将”是何人,略显惊讶道:“余将军......来同安县了?”

薛迈又好奇地看他一眼,“来了。陛下派郎将前来,护送伯爷与沈大人入京,顺带还要宣读一封圣旨。卑职先来探路,他们就在卑职后方,想必再过一会儿便到了。”

话音落后,薛迈本以为对方会惊讶,谁料对方神色如常,点头道:“大人与伯爷俱在此处,薛都尉稍等,本官去寻大人与伯爷。”

......

比起余时章的“喜怒不于形色”,沈筝则显得没那么沉得住气。

她站在余时章身旁,惊讶道:“你是说......伯爷的好大孙,余大人的好大儿,南姝的好大哥,余将军来咱们县了?!”

许主簿点头,“是的大人。对方都尉说,余将军是奉陛下旨意前来,护送您和伯爷入京的,且还有一则圣旨要宣读。”

陛下竟还专门派人护送他们入京?

沈筝眼睛微瞪,想了一会儿便明白了其中之意。

她看向余时章,笑道:“伯爷,陛下这是让你们一家早日团聚呢,不然只是咱们入京而已,又没带啥宝贝,哪用得着将士亲自护送着?”

余九思在东部有功,余时章与余正青又在柳阳府任劳任怨,陛下将这一切都看在眼中,自是愿意给他们一大家子开个小后门。

余时章跟没听见话似的,还是维持着原来的姿势,抬眼看着牌楼。

沈筝见状笑了起来。

她就说,这么大的好消息,余时章哪儿能真不于形色,这不,眼睛都看直了。

“咱过去等着吧。”沈筝想将余时章扶走,但余时章却跟钉在原地似的,浑身僵硬,沈筝只得又喊一声:“伯爷?”

余时章眉毛微抬,回过神来,开始低头打量着自己,有些别扭道:“沈筝,你看本伯今日这身......”

他有些懊恼。

今日这身衣裳,他都穿过五六回了,都没之前那般有型了!

沈筝低低“哎哟”一声,“又不是大姑娘上花轿头一回,您亲孙子,您还得打扮打扮再见?若您实在想打扮也成,咱去布坊拿一身新的,重新换上?”

余时章闻言心动,但又怕赶不上趟儿。

到时候人都到了,他还缩在布坊换衣裳算怎么回事儿?

“算了。”他吸了口气,直起腰板,朝牌楼迈步而去,“走吧,去听听圣旨。”

还听圣旨......

沈筝可不觉得,余时章还有心思听圣旨。

......

因着薛迈这一打扮“特别”之人前来,梁复、沈行简、巴乐湛等人都缓缓朝牌楼走来。

沈筝与余时章站在人群最前,薛迈随手将马系在树上,偷摸打量着沈筝。

李大夫口中的沈大人......

今日见着了,好像也不是想象中那般三头六臂,面目骇人啊......

与之相反,薛迈甚至还觉得,这位沈大人长得眉清目秀的,像个邻家大妹子。

不过郎将早与他说过,看人不能光看表面,甚至郎将还打了个比方。

——“我娘看起来很温柔和蔼,但到了柳阳府之后,你与我娘说话要注意点,千万别口无遮拦,什么话都往外冒,不然后头挨打的是本将。到时候本将挨一竹条的打,回头还你俩。”

后头,他也确实在余府见着了余夫人。

怎么说呢......就看起来不像会打人的样子。

可郎将岂会骗他?

想着想着,薛迈终于在村道那头看见了余九思的身影,不过对方却没骑马,而是与知府大人并排走过来的。

薛迈歪头疑惑,快步跑了过去,刚想开口便挨了一鞭腿。

“啪”一声过后,薛迈捂着屁股委屈,“郎将您......”

这么多人呢!就不能给他点面子吗......

“你骑马过来的?”余九思阴恻恻问道。

薛迈不明所以,“是啊......属下骑着马,一道儿就过来了。郎将,这边村路宽敞,够行车的,您与余大人怎的走进来了?”

余九思停住脚步,将鞋尖扎进地上一个坑里,咬牙问道:“你说我们怎么走着进来的?”

薛迈这时才注意到,原本平整的地面上,竟出现了一长列马蹄印,而这蹄子,他熟悉得很......

黑屁王!他的宝驹!

“属下错了!”薛迈赶紧抱拳认错,“郎将,卑职不知这些路还不能骑马行车,下来卑职会将这些马蹄坑都填好,望郎将莫要生气。”

认错诚恳,愿意补救。

余九思也没什么好再说的,接着提腿道:“走吧。”

说罢,他又笑着看向余正青,“知府大人走前面。”

一行人到达牌楼之时,双方眼中都露出好奇之色,余九思还有圣任在身,先一步将圣旨拿在手中,展开。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码头瞬间安静,唰唰跪了一大片。

就这架势,熟练得很。

“朕统御大周,宵衣旰食,唯求贤才,共襄治世。县令沈筝,夙夜匪懈,政绩卓然。其在任时,率民挖渠以利灌溉,带民耕桑而足仓廪,领民织布更力社稷,其县中百姓安居乐业,更引民羡。”

这圣旨开篇便是好一通夸,沈筝被夸得头颅低埋,百姓们虽听不太懂,但也暗自握拳。

皇帝陛下又夸他们大人了!

“朕观其才思敏捷,谋虑深远,于工程营造、百工诸事亦颇有洞见。故,朕特命沈筝,兼任工部检校拾遗,以襄助工部机务,出谋划策。为彰其功,赐白银千两,上京府宅仆妇若干。望尔秉持初心,恪尽职守,既善理地方之政,复能展长才于工部,为朝廷分忧,为黎庶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