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 承乾反了?
谥号“文”吗?
嬴政望着身侧的李世民,一言不发。
“文”字谥号,可以说是最顶尖的谥号,没有之一!
谥号,是在周朝时才设立的。
而第一个获得谥号的人,是那位为周朝的建立,打下坚实基础的周文王姬昌。
他同样也是第一个“文”谥号的得主。
对此,《周书》上说的很明白了。
经纬天地曰文,道德博闻曰文,慈惠爱民曰文,勤学好问曰文……
历史上,能够获得“文”字谥号,都不是泛泛之辈。
例如晋文公重耳,文治武功卓著,开启了晋国百年的霸业。
眼前的这位唐太宗李世民,竟然也能够获得“文”字谥号。
此刻的李世民,倒没有嬴政想的这么多。
在得知自己的谥号是“文”后,李世民的脸上露出了一副如释重负的表情。
因为他父亲李渊的谥号,名为“太武”。
根据谥法所言,“克启行禩曰太,克有天下曰武”。
“太武”也算是一个极好的谥号了。
不过,他担心的也正是这个。
万一他的继任者,也给他取一个如此的谥号。
虽然好,但是这与他心中所期望的不符。
他所想要的谥号,就只有一个。
那就是对标汉文帝刘恒的“文”字谥号。
如今看来,也确实如了他的愿。
想到这,李世民的脸上重新浮现出笑容,望向身侧的李承乾。
能够获得与汉朝太宗文皇帝刘恒一样的庙号与谥号,这一切,想来与承乾密不可分。
感受到李世民的目光,李承乾颇有些无奈。
他大致猜到了父亲的想法,但是实际上,太宗文皇帝与他可是一点关系都没有,这是稚奴给父皇取的。
李世民很快从李承乾的身上收回了目光。
虽说现在看来,谥号是向着他所希望的方向发展的,但是,李世民的心中,还有着一股隐隐地担忧。
在沉默了几息后,李世民徐徐问道
“店家,不知我,在后世的评价如何?”
“太宗皇帝,这么说吧,在后世,你的名声可谓是极好的,后世的各位帝王都对你推崇直至,溢美之词数不胜数。
如果说,汉文帝刘恒,是贞观朝以前皇帝的标杆的话,那么在贞观朝以后,太宗皇帝你就是后世皇帝的标杆。”
李世民没想到,在后世,他竟然能够获得如此评价。
“店家,那关于玄武门之变……不知后世是如何评价的?”
对李世民而言,玄武门之变,算是他一生都洗不掉的污点。
但是,要问他后不后悔,他肯定是不后悔的。
因为当时,已经没有给他选择的余地了。
大哥李建成与他的纷争,已然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他一次次退让,换来的,是大哥一次次的紧逼。
这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
为了他与他身边的人,他就只能奋起反抗。
“关于玄武门之变,后世倒没有什么抨击之声,主要是因为玄武门事变,仅仅发生极小的范围中,甚至都没有影响大唐的运转。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与太宗皇帝你,建立的功绩有关。
也正是因为太宗皇帝你所建立的功绩,使得在历代帝皇中,太宗皇帝你是可以争夺前三的位置的,称太宗皇帝你为千古一帝,也丝毫不过分。”
李世民终于又露出了笑容。
可以说,听店家的这一席话,使他积压在他心头数十年的阴霾一扫而空,就仿佛悬在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一般。
一旁的嬴政,见张泊给予了大唐皇帝李世民如此高的评价,忍不住地询问道。
“那不知寡……始皇陛下可否被称为千古一帝?”
李世民看向张泊,他也想听听看,后世有关秦始皇的评价。
“虽然秦始皇嬴政在古时评价不好,但是在如今,评价确实不凡,毕竟,他为后世的华夏,确实做出了不菲的贡献,因而,秦始皇嬴政,自然也属于千古一帝。”
嬴政满意地点了点头,刚想嘴角上扬,就注意到一旁李世民,紧盯他的目光。
他当即将嘴上的笑意压了下去。
“店家,不知可否还有人能够被称之为千古一帝。”
李世民向张泊询问道。
“有的,除了嬴政和太宗皇帝你之外,还有汉武帝刘彻,汉朝的开国皇帝刘……,以及明朝洪武皇帝朱元璋,这些,应该都能被称为千古一帝。
说起来,汉武帝刘彻前往汉末,而明朝的洪武皇帝朱元璋前往了明末,将来有时间的话,你们肯定是能够碰面的。”
汉末,明末吗?
“店家,来这之前,承乾与我说过,我大唐有两朝来过食肆,不知道店家可否为我详细地介绍一番我大唐的这两朝呢。”
“这个,自然没有问题。”
既然李承乾没有为李世民介绍这两个朝代,想来心中也是有他的顾虑,既然如此,他倒是愿意给李承乾代劳。
太阳已经逐渐升起,屋外的温度也高了起来,因而,张泊便领着三人,来到屋内坐下。
为众人准备好茶水,张泊便开始了讲述。
“首先来此的一个朝代,乃是盛唐时期,皇帝乃是唐玄宗李隆基,年号天宝,代理人是一位诗人,其名为李白。太宗皇帝,你应该知晓代理人的意思吧。”
李世民点了点头。
“关于代理人,承乾与我提到过。”
李世民说完,便摸索着下巴,陷入思考。
玄宗,这是一个以往从未出现过的庙号,李世民也不知道什么意思。
但是,“玄”字在谥法中的解释是“含和无欲曰玄,应真主神曰玄”。
这就和道法有些关系了。
不过,虽然他们李氏尊称“老子”为先祖,与道教渊源颇深,但是一个皇帝的庙号,取如此庙号,未免……
“店家,那不知这唐玄宗的谥号为何?”
李世民想从谥号看看,他的这位子孙是一个怎么的人。
“唐玄宗李隆基的谥号,是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
“店家,这是谥号?”
嬴政懵了。
他最多就见过两字谥号,像这么长的谥号,他也是头一次见。
李世民也是如此,他给父亲李渊所取的谥号乃是“太武”,其在谥法上有迹可循。
但是,店家说的这个谥号,就像是自己造出来的一般,即使将之拆解开来,在谥法上,也找不到一点根据。
对此,李世民暂时放弃了深究的打算。
“店家,既然是盛唐时期,那么他与我的关系是?”
“唐玄宗李隆基,是太宗皇帝你的曾孙。”
“曾孙……换而言之,就是承乾的孙子,既然店家你说他所处的时间是盛唐,那么,想来李隆基应该政绩斐然吧。”
“嗯……李隆基的前期,可以这么说,拨乱反正,任用贤相,励精图治,开启了大唐时期,除了贞观之治以外的另一个盛世,开元盛世。”
短短的一句话中,李世民就分析出了很多的东西。
大唐有两个盛世,一个是开元盛世,一个便是贞观之治。
以贞观年号为名,想来是他所建立的盛世。
但是,他也注意到,店家刚刚口中的前期二字。
换而言之,他的这位子孙,兴许后期怠政了。
“店家,你刚刚说一切,都发生在前期,那么,是不是说,李隆基的后期政绩,有些不尽人意。”
“这已经不是不尽人意这么简单的了,如果说这位唐玄宗李隆基,早死个二十年的话,毫无疑问,千古一帝肯定是有有他一席之地的。”
嬴政在一旁发出了啧啧称奇之声。
他没想到,店家会对这个李隆基,给出如此高的评价。
但是,同时,他也听出了店家的言外之意。
不过,这与他关系不大,他只是个看戏的。
与嬴政吃瓜看戏不同,李世民的面色凝重。
他知道,店家未说的话,才是重头戏。
“但是很可惜,李隆基多活了一些时间,在这段期间,李隆基不只是怠政这么简单,他还重用宦官以及奸臣,宠幸嫔妃,重用塞外民族,来稳定大唐的边疆。
然后,就爆发了一场席卷大唐,长达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这场动乱后,大唐的局势急转直下,可以说,最后大唐的灭亡,都与唐玄宗李隆基密不可分。”
“安史之乱吗?”
李世民迅速抓到了重点。
“店家,这安史之乱的详情,还望与我说说。”
“这场安史之乱的发起者,乃是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
“店家,何为节度使?”
嗯?李世民不知道节度使是什么?
张泊当即掏出手机,查看一番。
十几秒的时间,他就找到了他想到的答案。
“所谓的节度使,其实可以追溯到武德初年,在武德初年,边境之地,会设立总管统领军队,其被称为使持节,如同汉朝的刺史一般。”
“原来如此。”
“而在高宗之后,这使持节,就换了一个名字,名为节度使。”
“高宗?”
根据谥法所言“德覆万物曰高,功德盛大曰高,覆帱同天曰高”。
可以说,高宗是一个极好的庙号。
“店家,如此说来,高宗是在玄宗之前,那么,这高宗……”
李世民又看向身旁的李承乾。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高宗之名,或许就是承乾,亦或者是象儿。
同一时间,张泊的目光也聚焦到了李承乾的身上。
李承乾感受张泊的目光,微微点头。
这一切,他迟早都是要面对的。
见李承乾决定了,张泊也是将事情和盘托出。
“唐高宗,乃是晋王李治。”
“稚奴?这怎么可能呢!”
李世民无论如何也想不通,为什么会是稚奴即位。
因为他早年经历的玄武门事变,所以,在他即位之初,早早地就将年仅八岁的承乾立为太子。
想要将大唐的嫡长子继承制度流传下去。
可以说,承乾的太子之位,稳得不能再稳了。
迄今为止,已然有十个年头了。
难不成是因为承乾早逝?
就算承乾早逝,还有着象儿或者青雀,按道理来说,皇位怎样都轮不到稚奴。
“店家,为何稚奴会登上皇位,承乾呢?”
“因为承乾造反,便贬为庶民。”
“什么,承乾造反了!这不可能!”
李世民蹭的一声站起。
“太宗皇帝,淡定!”
李世民深吸一口气,努力使心境平复下来。
这个消息对于他而言,实在是有些难以接受。
几息的时间后,皱眉的李世民重新坐回了长凳。
“店家,为何承乾会造反,他可是太子啊,等我将来百年之后,他就是大唐的皇帝,难不成……”
李世民想到一个可能,但是他并没有说出口。
一旦说出,那就覆水难收了。
“其实,太宗皇帝,这一切,都与你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与我有关?”
李世民万万没有想到,承乾造反,竟然会牵扯到他的身上。
“没错,这一切,都与你偏爱魏王李泰息息相关。”
“偏爱青雀……”
“没错,举个例子,贞观二年,蜀王李恪只有八州的封地,但是魏王李泰,却有了二十二州的封地,其早就超越了亲王的规格。
贞观八年,李泰又被授予了雍州牧。
雍州,乃是你大唐京师的所在地,雍州牧,也是你曾经担任过的职务。
其后,你又让魏王李泰组建文学馆,想来太宗皇帝你也知晓,文学馆的意义。
这可是当年独属于你天策上将的优待,可以凭借文学馆招贤纳士,太宗皇帝你如今能够成为大唐皇帝,与文学馆密不可分。”
此时的李世民,已然陷入到沉默当中。
“贞观八年,李泰的封地,达到了二十九州,大唐一共也就三百六十州,光李泰一人的封地就近乎一成。
在李泰成年后,按道理说,要前往封地,但是太宗皇帝你不仅不让其前往封地,甚至还想让其住进武德殿。
武德殿什么地方,想来太宗皇帝比我更清楚。
而在十一年前,所发生的玄武门之变,使得身为太子的李承乾,担心你对魏王李泰的偏爱,会使他步上大伯的后尘,因此,他就造反了。”
在张泊看来,李世民在这件事上,确实是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这些可都是他当初都经历过的,但是他却不自知,直接就将历史上那位心智不健全的李承乾逼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