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章 李世民的到来
“这一切,都要从母亲离世后开始说起。”
谈及长孙皇后的离世,场上顿时陷入了一片寂静。
虽然父子二人,均已从长孙皇后的离世中走出。
但是,每当提及长孙皇后,父子两人总免不了生出悲戚之感。
李承乾失去了养育他成人的母亲,而李世民,失去了与他相濡以沫二十余年的妻子。
不过,两人虽然感伤,但是也都明白,现在并不是伤心的时候。
因而,在沉默了片刻后,李承乾深吸一口气,便继续说道。
“在母亲离世后的某一日,儿臣离开了长安城,想要外出散心,不知怎的,便来到了一间食肆当中。”
食肆?
李世民低首不语。
承乾突然提到这间食肆,想来,这间食肆,必然有特殊之处。
“经过与食肆店家的交谈,儿臣了解到了那间食肆的神奇之处,那间食肆,其实是后世的食肆,其处在我大唐的一千四百年后的后世,而儿臣所获得的所有奇物,也都是从那食肆获得。”
“一千四百年后?”
李世民抬眼,望着坐在他面前不远处,脸色平静至极的李承乾。
刚刚,承乾所说的一切,已然超出了他的认知。
即使他这些年来,经历了各种的事情,但是如此匪夷所思之事,也是他第一次听到。
与承乾的经历相比,晋代陶渊明所写的《桃花源记》,都算不得什么。
忽地,李世民意识到一个问题。
“如此说来,承乾,你现在还能够前往这间食肆?”
李承乾点了点头。
“是的,父皇。”
“那不知这间食肆所在何地?”
“如果父皇想要前往这间食肆,待会只需要跟随儿臣前往即可。”
李世民微微颔首,但是并未有所动作。
他看出来了,承乾还有一系列的话,没有与他说。
既然如此,与其两眼一抹黑地前往那处食肆,不妨听承乾将所有的事情讲述完成后,再做定夺。
“之后,儿臣也了解到,这间食肆,并不仅是处在大唐一千四百年后这么简单,它还联通着其他的朝代。”
原本,李世民的眉头就已经皱起。
他在思考着这件事的真实性,以及之后会对大唐所产生的影响。
结果,承乾又爆出了另一个重磅消息。
这使得李世民的眉头皱得更深了。
联通其他朝代……
应该……不是他想的那般吧。
“承乾,你所说的联通其他朝代,是指?”
“父皇,既然我可以前往那处食肆,那么,其他朝代人,自然也能够前往那处食肆。”
李世民眼神瞬间一凝。
竟然真的如他所想的那样!
“不知那处食肆,又通向了哪些朝代。”
“目前为止,有数个朝代可以通向食肆,例如始皇二十九年的秦朝,元狩六年的前汉,建安十四年的后汉,以及……”
“等等,承乾,这么说来,难不成你在食肆中见到过了这些朝代的人物,不知可都辨别了真伪?”
李世民的第一念头,就是他的这位太子被人骗了,但是……
那些亩产千斤的作物等一系列的奇物,却真实存在。
“父皇,我已验明过真伪。”
“不知是如何验明真伪的?”
“我亲身前往了一趟这些朝代。”
李世民又得知了一个惊人的消息。
“亲自……前往这些朝代?”
“是的,父皇,其实前往这些朝代很简单,只需要跟在这些朝代的代理人后面,行进一段时间,便可抵达这些朝代。
这代理人,是指各个朝代,第一个来到食肆的人物,例如前汉的代理人,是汉武帝之子刘据,后汉的代理人,是汉昭烈帝刘备,大唐贞观时期,则是儿臣。”
李世民倏然想起了楚国公尉迟敬德曾经和他说的一番话。
有几人与承乾的关系极为熟络,他们自称是关羽张飞赵云。
原本,他并未将之当一回事。
但是现在看来,一切似乎都联系上了。
“这么说来,承乾,你已经去过刚刚你所说的那些朝代了。”
“除了秦朝未曾前往之外,前汉和后汉儿臣都已去过,并且,还在前后汉,待了很长的一段时间。在前汉,儿臣见到了我李氏的先祖李敢,劝说其不对大将军卫青出手。后汉时期,儿臣也和汉昭烈帝刘备一道,参与到战事中去。”
好家伙,李世民直呼好家伙。
他的这位太子,这一番经历,属实是太过丰富了一些。
见先祖李敢,参与到后汉时期的战事中。
李世民这时终于清楚,在他的这位太子,消失的这段时间,前往了何处。
如果这么说的话,那他是不是也能够见到那些历史上鼎鼎有名的皇帝。
虽然秦皇暴虐,汉武骄奢,但是不可否认,他们为华夏的开疆拓边,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
因此,如果有机会的话,他是肯定想与这两位见上一面的,顺便……再问问这两位皇帝,封禅的感觉如何。
“承乾,似乎还有其他朝代之人,你并未介绍完成,不知还有哪些朝代。”
“还有……四百年后北宋南宋,以及七百年后的明朝三朝。”
李承乾刻意地跳过了隋朝的存在,因为他担心,如果让父皇知晓杨广的存在,恐怕父皇会直接会和杨广干起来。
因而,他决定暂时隐瞒下这件事。
而李世民在得知宋明五朝后,啧了啧嘴。
虽然他对于大唐之后的朝代不甚了解,但是,如果有机会的话,他还是愿意去以后的这些朝代看看的。
看看这些朝代与大唐相比如何,以及大唐又有哪些值得改进的地方。
“承乾,既然你前往了大唐的后世,那么,大唐的存续时间,你也知晓了吧,不知大唐存续了多久?共有多少位帝王。”
“回父皇,我大唐存续289年,共有二十一位帝王。”
“存续289年,二十一位帝王吗?”
对于这个结果,李世民有些忧心忡忡。
毫无疑问,目前能够与大唐对标的朝代,就只有一个汉朝。
但是……
虽然大唐的存续时间,较之前汉的210年与后汉的195年都要长。
但是仔细对比一番,便可发现,与前汉210年十二位皇帝,及后汉195年十四位皇帝相比,大唐皇帝的平均在位时长是小于前后汉的。
这便是李世民如此担心的原因。
“父皇,食肆除了联通以上的这些朝代之外,还联通着另外两个朝代。”
“这两个朝代,难不成有何特殊之处吗?”
李承乾沉默片刻,点了点头。
“确实如此,因为这两个朝代,乃是我我大唐贞观后的两朝。”
当即,李世民提起了兴致。
因为承乾已经说的很明白了,既然大唐有朝代能够通向食肆,也就是说,他也能够前往这些朝代。
还有什么,能够比亲眼去见识一番大唐之后的发展,还要令人动心的吗?
“承乾,关于之后的两朝,你可有所了解?”
“确实有所了解,不过……此事,还是父皇去询问食肆的店家吧,恐儿臣讲述不详。”
这自然是李承乾的托词。
虽说现如今,他对于大唐的那两朝,不说全部了解,但是了解个七七八八,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如果要评论武则天一朝,亦或是李隆基一朝……
父皇可以,稚奴可以,但是他不行。
如果由他来说,未免有不正之嫌。
“既然如此,来人,备两匹马。”
李世民说完,直接站起身,活动了一番筋骨。
虽然他已经成为大唐皇帝十一个年头了,但是平日里可没有疏于锻炼。
“父皇,其实不必这么麻烦,那处食肆颇为神奇,不在特定的地点,而只需要父皇你跟随儿臣,行进一段时间,便可抵达。”
“如此简单?”
李承乾重重地点了点头。
“那好,我们即刻动身。”
……
一炷香的时间后,李承乾带着李世民出现在了农家乐的外面。
即使经历过隋末的大阵仗,但是李世民此刻,也不由得啧啧称奇。
上一息,还在太极殿中,结果下一息,就出现在了一间食肆的外围。
眼前的这间食肆,想来就是承乾口中说的那间食肆了吧。
“父皇,我们可以进去了。”
“好。”
与此同时,农家乐中,嬴政正拿持望远镜,好奇地四处观望。
忽地,他看到了先前离去的李承乾去而复返,他的身后,还跟着一位中年人。
中年人年纪不大,看上去年纪较之他小上几岁,身着着一身与大秦迥异的服饰,目光如炬地看向他的方向。
想来眼前这位,就是李承乾的父亲,备受店家推崇的那位秦王李世民了。
果然,不同凡响,与汉武帝刘彻展露出来的气势完全不同。
有意思。
“店家,李承乾带人回来了。”
嬴政对着躺在躺椅上的张泊呼喊道。
“高明回来了?”
张泊一个鲤鱼打挺,便从躺椅上坐起,然后他就看到,大唐太子李承乾,领着一位中年人,进入到了农家乐中。
来人年纪不大,约莫三十余岁,身着一身窄袖圆领袍衫,头戴幞头,腰束九环带,脚踩六合靴,正龙行虎步地向他走来。
想来眼前的这位中年人,就是七世纪最强碳基生物,亚洲州长,东半球话事人,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大唐太尉,司徒,尚书令,中书令、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益州道行台尚书令,雍州牧,凉州总管,左右武侯大将军,左右十二卫大将军,上柱国,秦王,天策上将,天可汗,大唐太宗文皇帝李世民了。
几步之间,李承乾父子二人,已然抵达了张泊的面前。
“父皇,这位便是儿臣与你介绍的这间食肆的店家,而这位,则是秦朝的代理人,南越王赵佗。”
李世民的目光,打量了片刻的张泊,便收回了目光。
虽然眼前的这位年轻人看上去平平无奇,但是他可不会忘记,大唐能够获得一系列的奇物,与眼前的这位年轻人可脱不开关系。
因而,他肯定会抱着敬意来对待这位年轻人的。
至于另一位……
李世民的目光转向了一旁的嬴政身上。
只片刻的功夫,李世民便眉头一皱。
南越王赵佗,他也是知晓的。
但是……
眼前之人,似不是南越王赵佗。
那副睥睨天下,咄咄逼人的眼神,不是南越王赵佗能够拥有的!
但是……
承乾介绍给他时,却说他是南越王赵佗。
这就有些奇怪了。
就在李世民陷入对嬴政身份的怀疑中时,张泊也是站起来身来。
李承乾都为李世民介绍自己的,那他自然也不好意思坐着,肯定要打个招呼。
一旁的嬴政,见到除了他之外,都站着,他也没法,也不情不愿地起身了。
“店家,这位就是我的父皇,如今大唐的皇帝。”
“见过大唐太宗皇帝。”
张泊这时也有礼貌地和李世民打起了招呼。
经过这段时间的摸索,张泊也是摸出了些门道。
他相信,如果李世民听到这个称谓后,肯定会很高兴的。
与张泊料想的不差,在听到张泊对他的称呼后,李世民的嘴角那是止不住的上扬。
他先前倒忘记问承乾,有关他的谥号以及庙号一事。
结果谁曾想,在店家这,他得到了一部分的答案。
太宗的庙号,使得李世民,直接就想到了那位他推崇的皇帝,汉太宗刘恒。
如果谥号也与汉太宗刘恒一样的话,那就好了。
怀着如此心情。
李世民微微颔首,有些迫不及待地向着张泊询问道。
“店家,你刚刚称呼我为太宗皇帝,不知我的谥号为何?”
谥号?
嬴政一脸疑问。
怎么后世的皇帝,开始恢复古制了。
谥号最早起源于周朝,用来对逝去的君主进行评价。
就例如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
但是,在他一统六国之后,就取消了谥号。
一方面是因为,他的功绩无人能及,自然也就没有人有资格评价他。
另一方面,谥号是子议父、臣议君,此举颇为不妥。
因而,他直接把谥号废除了。
但是目前看来,谥号又恢复了。
不知道,眼前的这位秦王李世民,能够得到怎样的谥号?
“太宗皇帝,你的谥号,乃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