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朝相遇一月的雨季

第二百六十九章 哲宗赵煦

听着眼前年轻人口中所吐出的哲宗二字,赵煦的神情一怔。

哲……宗……

这便是他的庙号吗?

看起来,他的继任者也是给他取了一个开创性的庙号啊。

就如同真宗、仁宗、英宗、神宗一般。

虽然在大宋以前,没有哲宗这个庙号,但是赵煦能够从这个庙号中,看出些其他的东西。

在唐朝以前,谥号是谥号,庙号是庙号。

其中谥号就是后世对一任帝王的评价,其有好有坏,也有中性的。

庙号则是没有什么好坏之分,主要是指皇帝死后在庙中被供奉时的称号,用于表示皇帝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而不是对其生前的行为进行评价。

但是自唐朝开始,谥号与庙号就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谥号不再是以往的单个字,而是演变得越来越长。

就例如唐玄宗谥号,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

近乎是极尽赞美之词。

从那时起,谥号就失去了原本批评的功能。

到了大宋时期,谥号与庙号之间的关系就发生了转变。

谥号已经完全变成了一种单纯的赞美之词,长达十余字,已经没有了恶谥。

至于庙号,则是充当了一部分以往谥号的功能。

就例如他大宋仁宗的庙号仁字,便可在谥法中找到对应的那一项。

蓄义丰功曰仁,慈民爱物曰仁,克己复礼曰仁,贵贤亲亲曰仁。

这也确实是反应了仁宗的功勋。

至于他,哲宗的哲字,也同样能够在谥法中找到解释。

知人曰哲,明知渊深曰哲,官人应实曰哲,明知周通曰哲,识微虑终曰哲,知能辨物曰哲。

在谥号中,这也算的美谥了,也符合他的所作所为。

只是不知道,历史上的他,有没有实现心中的愿景。

带着疑问,赵煦也是点了点头,对着张泊缓缓说道。

“好。”

见赵煦同意,张泊也转过身子,带着赵煦与李清照两人,向着餐厅方向走去。

仔细回忆着刚刚店家的面容,赵煦有些无奈地摇了摇头。

在他进入食肆之前,他原以为此地的主人,乃是一个鹤发童颜一般的老者。

但是现在看来,却是一个穿着与普通百姓无异,年纪与他相仿的年轻人。

不过,赵煦可没有一丝轻视对方的念头。

从对方刚刚与他交谈时的自信从容,赵煦便知晓,眼前的这位年轻人,不是一般人。

即使没有经历刚刚那种匪夷所思之事,他也会高开对方几眼。

至于现在,他已经完全将对方当成了一位隐世高人。

当然,必要的试探还是在所难免的。

要想让他完全相信,可不是这么容易的事。

进入屋中,赵煦便感觉到一股凉快之感扑面而来。

“喝些什么,喝茶还是快乐水,算了,还是喝茶吧。”

张泊原本是想让赵煦做个选择题的,但是他突然想起,现在的赵煦,按照时间的发展来说,应该还有不到半年的寿命。

万一喝碳酸饮料喝出个好歹来,那不就完犊子了吗。

因而,还是一切从简,喝茶吧。

大约经过了两三分钟的泡制,张泊便将两杯茶递到了赵煦与李清照的面前。

赵煦看着碗中之物,抬起头看向张泊。

“店家,这是茶?”

“是啊,是不是和宋朝的茶有很大的差距。”

赵煦有些木然地点了点头,算是承认了这件事。

这可不是有很大的差距,甚至都能算作天壤之别了。

与唐朝时期的煎茶之法不同,大宋流行的乃是点茶之法。

其是将茶叶蒸熟、漂洗、压榨、揉匀后,放进模具压成茶砖,再烘干、捣碎、碾成碎末,筛出茶粉。

然后再将茶粉放在茶碗里,注入少量沸水调成糊状,接着再注入沸水,同时用茶筅搅动,茶末上浮,形成粥面。

这便是点茶。

点茶过程结束后,茶汤表面会形成一层“茶乳”,以此,兴盛起了一种独特的娱乐方式。

斗茶。

根据茶汤的色泽、泡沫的细腻程度以及挂杯的现象,来评判点茶技艺的高低。

至于店家递来的茶……

略泛着绿意的茶水伴随着孤零零的几片茶叶。

这能好喝吗?

赵煦对此产生了不小的疑问。

不过,来都来了,他也愿意试一试。

一手拿着茶杯,一手托着茶杯底,赵煦浅尝辄止的轻抿一口。

结果却有些出乎他的预料。

后世的茶与大宋的茶果然差别不小,后世的茶清香扑鼻,口感细腻,给人一种如沐春风之感。

有点意思。

当然,虽然茶的出品出乎赵煦的意料,但是他也并未沉浸于饮茶的乐趣中,因为他还有着要事。

见宋哲宗赵煦将茶杯缓缓地放在桌子之上,张泊明白,接下来就是正戏了。

“店家,我有几个问题,不知可否帮我解答。”

“这自然没有问题。”

见状,赵煦微微颔首,然后便开口道。

“店家,据李小娘子说,这里是我大宋的九百年后?”

“确实如此。”

“不知可有……”

现在的张泊对一切都烂熟于心了。

以至于赵煦话音未落,张泊就驾轻就熟地掏出手机,开始念叨起宋哲宗赵煦的生平。

“赵煦,原名赵佣,于熙宁九年十二月七日生于东京开封府,为宋神宗赵顼的第六子,其母为宫嫔朱氏,曾加检校太尉、天平军节度使之衔,封均国公……”

随着张泊的娓娓道来,赵煦脸上倒是没有露出意外的情绪。

有先前李小娘子给他的铺垫,他就已经做好了准备。

至于刚刚店家的回答,则是让其彻底确定了一件事,那就是此处确实是后世。

因为店家口中所说的事情,很多都是宫廷密幸,能够知晓这一切的,在大宋,不超过五指之数。

“好了,店家,我相信此地为后世了。”

看着赵煦竟然如此平静地接受这一切,张泊的目光落在了一旁的李清照身上。

令张泊有些咋舌的是,现在的李清照,就如同一位大家闺秀一般,正在对着冲泡好的茶叶,浅尝辄止。

这可是先前张泊从未见过的李清照。

不得不说,静下来的李清照确实是一位温文尔雅的女子。

当然了,这也不排除是演员的自我修养。

“店家,不知道历史上,我有没有继承太祖太宗的遗志,收复燕云十六州。”

这是赵煦最为关心的问题。

赵煦说完,便神色有些紧张地看着面前的张泊,以等待他的回答。

张泊从李清照那收回目光,继而摇了摇头说道。

“没有。”

“这……”

张泊直接了当的回答,让赵煦整个人不好了。

没有收复燕云十六州,对于他而言,算是一个极大的打击。

目前,对于大宋威胁最大的,毫无疑问,就是辽国。

其占据了燕云十六州,乃是大宋的心头之患。

如果当初没有辽国的干预,他便可以直接将西夏灭国。

但是,辽国出手了,他也就只能与西夏握手言和。

虽然这看上去没有什么机会,但是赵煦深知,现在的辽国皇帝耶律洪基,就是一位昏君。

任用奸臣当道,残杀谏臣,相信奸臣言语,逼死皇后太子。

又因为其崇尚佛教,使得他在全国各地广建佛寺,优待和尚僧侣,不仅劳民伤财,还使得青壮年宁愿做和尚,也不愿意务工务农,如此,辽国的国力便开始走下坡了。

但是即使如此,辽国的国力还是比大宋强上不少,不然的话,他也不会短暂地向辽国低头了。

原本以他的想法,是想韬光养晦,休养生息一段时间,待到辽国势弱,这才发起决定性的攻击。

但是,目前看来,似乎是发生了意外。

他并没有能够收复燕云十六州。

会是什么意外呢。

难不成不久后耶律洪基身死,辽国换上了一位明君,一转辽国的颓势?

想到这,赵煦生出了一股莫名的无力感。

难不成他大宋真的无法收回燕云十六州吗?

沉默了数息的时间,赵煦稳定住了他那有些躁动不安的心神,随后看向一旁的张泊。

“店家,不知是何原因。”

“其实,如果再给你十几年的时间,你确实可以做到收复燕云十六州,我对此深信不疑。

相信你也知道,现在的辽国皇帝耶律洪基,可算不得什么明君,而且,他的下一任皇帝耶律延禧,更是青出于蓝。

其昏庸无道,好佞人,远忠直,使得他成为了辽国的最后一任皇帝。

但是……你没时间了。”

“店家,你的意思是说,我连十余年的时间都没有吗?”

赵煦一脸震惊地和张泊确认道。

现在的他,年仅二十三岁。

十余年的时间,他也才三十余岁,正值壮年。

结果,现在看来,他难不成只有几年的寿命了吗?

“是的。”

“那店家,不知我寿命几何?”

张泊此刻没来由的,想起了一个地狱笑话。

病人问医生,他还有多久可活,然后,医生伸出五根手指。

“五年?”

医生摇了摇头。

“五个月?”

医生依然摇头。

“五天?”

然后医生的手指,由五变成了四。

不过,面对着想要迫切知晓寿命的赵煦,张泊也知晓,现在不是开玩笑的时候。

“还有半年。”

“半年!”

赵煦整个人如遭雷击,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他还有半年的寿命!

半年的时间,什么都做不了。

甚至,他现在连子嗣都还没有。

虽说在大宋,兄终弟及也不是什么稀罕事,太祖太宗就是这么过来的。

但是,谁不想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

毕竟血脉相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儿子是可以完成未竟的遗愿的。

但是如果传给弟弟的话,那就说不定了。

一朝天子一朝臣,这个道理,赵煦还是清楚的。

“其实你也不用这么悲观,我这可是你大宋的九百年,帮你看看病,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你看你什么时候有空,来我这看个病,检查一下身体。”

最起码,在现在的张泊看来,眼前的赵煦不是一副虚弱至极的样子。

也就是说,赵煦得的病是在之后偶然情况下所得。

当然,为了保险起见,还是得让他检查一番身体。

“那店家,如果我有病症的话,治疗的可能性有多大。”

“别的不敢说,最起码九成以上,我们后世的医学,远超大宋的医学,这点你可以放心。”

得知这一切的赵煦,也略微放宽了心。

只要给他十五年,不,十年的时间,他就有信心拿下燕云十六州,甚至,拿下辽国!

这时,赵煦蓦然想起了刚刚店家的言语。

“店家,那根据你所言,辽国最后一任皇帝昏庸无道,为何我大宋不趁机收复燕云十六州,对了,目前的我没有子嗣,如果离世,不知道皇位传到谁的手中。”

“我们来一个个回答,首先便是皇位传到谁手中的问题,在你死后,端王赵佶登上皇位,其乃宋徽宗。”

“老十一?不对吧,按照大宋礼律,应该立简王赵似才是。”

“按照礼法是这么说,但是有一人,绝不会同意,那就是神宗的皇后,如今大宋的向太后。

虽然向太后并无子嗣,理当不偏袒任何一方,但是想来赵煦你也知道,在你当初登上帝位之际,曾经大肆提升你生母朱氏的地位,这已经严重威胁到了向太后的地位。

如果,下一任皇帝,是与你一母同生的简王赵似,你觉得,向太后会让这一切发生吗。

因而,她就不可能立简王赵似为帝,加之,还有着一众官员的支持,这就使得端王赵佶成功上位。”

赵煦自然也清楚其中的弯弯绕绕。

不过清楚归清楚,肯定是不能接受的。

他最痛恨后宫干政。

当初的高太后便是如此。

借着摄政的名义,直接推翻了父亲神宗与王安石的变法,顺便还启用了一大批旧党的人员。

“店家,那不知老十一的政绩如何?”

宋徽宗的徽,在谥号中的解释是元德充美,意指品德高尚,德行美好。

因而,赵煦的第一感觉,便是他的这位十一弟与仁宗皇帝一般,是一个与民休息的皇帝。

“多亏了你留给他的遗产,使得他能够将大宋带上巅峰,但是到达巅峰仅仅两年后,大宋就灭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