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7章
何知府背着手在厅里来回踱步,天气太热,他额头上的汗珠顺着皱纹往下淌。免费看书就搜:齐盛小说网
“唉!”何知府一步一叹气,眉头皱得夹死苍蝇。
他面前,站着刚巡堤回来的总/理河道,朝廷派下来的刘芳。
两人脸色一个比一个难看。
“刘大人,不是本官不体谅,”何知府重重地叹气,“可这大旱天的,修堤?百姓们怨声载道啊!”
刘芳苦笑:“我何尝不知?可这是圣旨”
他指了指头顶,“工部陆侍郎亲自督办的差事,谁敢怠慢?”
提到陆知白,何知府不说话了。
谁不知道这位驸马爷,是皇帝跟前的红人?
他预测八月黄河要决口,连圣上都信了。
他们这些地方官,又能说什么?
如果不把朝廷的命令当回事,还是小的。
就怕到时候黄河真的出现灾情,决了口子……
……
黄河大堤上。
一群河工蹲在临时搭的草棚里啃窝头。
说是窝头,其实大半都是麸皮。
嚼在嘴里像锯末,咽下去刮得嗓子生疼。
“听说北边大旱哩,”一个年轻河工啐了口唾沫,“秋粮根本种不上。”
老赵头慢悠悠地喝了口浑浊的河水:
“旱就旱吧,反正俺们修堤的粮食是朝廷发的,饿不死。”
“呸!”王二把半块窝头摔在地上,“就这猪食?老子在家种地的时候,好歹能吃上正经粮食!”
沉默了片刻,又心疼地捡起来,吹吹上头的灰。
众人沉默。
是啊,要不是为了这点口粮,谁愿意在这大太阳底下卖命?
可成天这么暴晒,真是要了亲命了。
王二的背上已经脱了一层皮,背上一片片黑的白的红的,像条花蛇。
老赵头的脚底板磨出了血泡,每走一步都钻心地疼。
“你们说”年轻河工突然压低声音,“那个陆侍郎,是不是哄皇上的?噫,这大旱天的,哪来的洪水嘢?”
老赵头赶紧捂住他的嘴,看看四周:“小点声!不要命了?”
他压低了声音:“别忘了,俺们开封,还有一位王爷呢……”
王二百无聊赖的望着河堤上一棵半死不活的老柳树。
干燥的泥土粒上,几只蚂蚁正排着队,艰难地搬运什么。
他突然想起小时候爷爷说过的话——蚂蚁搬家,大雨哗哗。
……
……
开封府衙门的书房里,刘芳正在写信。
他写得很慢,每一个字都斟酌再三。
这是要给工部的呈文,既要说明工程进展,又不能显得是在抱怨。
“黄河水位持续下降,部分河段已无法行船”刘芳停下笔,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
窗外,知了的叫声吵得人心烦。
要不要写上民夫的怨言?
刘芳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把这段删了。
朝廷既然下了决心,他一个河道官又能改变什么?
唉,当初豪情万丈,主动揽下治河的任务,确实是有一腔想令黄河安澜的热血。
预料到这事没那么容易。
可哪里能料到,会迎来一场大旱呢……
这下子,谁还相信八月黄河就要决口?
刘芳只知道,如果八月真的来洪水,而堤坝没修好,他的脑袋肯定保不住。
想到这里,他咬了咬牙,在呈文末尾添上一句:
“各项工程进展顺利,预计七月底可完工!”
北方各省不雨的消息,公文传到应天,就是快马加鞭,也至少要七日。
更何况,有些地方并未那般急切的上报情况。
六月底,朱元璋便发觉,北方各地的奏报中,不雨的消息多了起来。
却也有下了小雨的情况。
那时他觉得,再等等,兴许就下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