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南韵强烈的冲动
王清、颜寿山、符运良等人目不转睛的看着视频,等着答案。
视频里的任平生没有直接让王清、颜寿山、符运良等人如愿。他反问道:“你知道的是怎样?”
安然过了两分钟,在王清、颜寿山、符运良等人新生的疑惑中,发来语音消息。
“我刚去查了下,史书上关于南韵姐母亲的记载,只有南韵姐母亲犯事,牵连南韵姐被打入冷宫十年,没有其他的。然后有人根据南韵姐父亲的本纪中宣和三年巫蛊案的记载,推测南韵姐母亲被打入冷宫,可能和巫蛊案有关。
又经过深入的研究,他们确定南韵姐母亲和巫蛊案有关,且很可能是主谋。他们的依据是南韵姐受到牵连。如果南韵姐母亲不是巫蛊案的主谋,南韵姐的父亲没理由在南韵姐母亲去世后,还不肯放过南韵姐。”
“因为这一点,就断定太后是巫蛊案的主谋,太过武断、片面。后世人研究史料竟是如此儿戏。”
看着匹配的小篆体字幕,王清、颜寿山、符运良等人皆是心里一动。秦王仅说后世人定论太后是巫蛊案主谋的依据武断、片面,没有否认太后和巫蛊案有关,岂不是说太后真与巫蛊案有关。
关于宣和三年的巫蛊案,便是陈锦蓉都不知详情,更别说王清、颜寿山、符运良这些人,他们听都没听过。他们只知道在宣和九年不知道哪个不长眼的方士、巫师惹怒太上皇,致使太上皇下令抓捕各郡地的方士、巫师,就地坑杀。
对于宣和九年的坑杀令,王清感触最深。他当年若非早早拜入秦王门下,入了巧工坊,有秦王庇护,他也难逃一死。
“是啊,很多人都认为这个推断太过武断、片面。他们提出的质疑有,南韵姐母亲用巫蛊术害人的动机是什么?南韵姐母亲要害谁?
还有,除了南韵姐父亲的本纪里记载了宣和三年的巫蛊案,为何宣和一朝的皇后、大臣等传记里,皆没有宣和三年巫蛊案的相关记载。
于是,他们认为南韵姐母亲被打入冷宫,可能是因为别的事情,和巫蛊案没有关系。就算有关,南韵姐母亲大概率是无辜的受害者。”
任平生问:“这些人的依据是什么?”
“《佳人曲》,你应该知道吧。”
“知道。”
“那你肯定也知道这首曲子背后的故事。”
“你指的是?”
“他作这首曲子,是为了将自己的妹妹献给南韵姐的父亲。”
“然后呢?你们为何会认为这件事和巫蛊案有关?”
任平生问出王清、颜寿山和符运良等所有人的疑惑。
是啊,这件事和巫蛊案有何关系?
“宣和三年的巫蛊案后,皇后突然暴毙,南韵姐的父亲很伤心,然后做出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没有理由的夷了这首曲子的作者的三族。当时可能有缘由,你应该知道,但我们看到的史料上没有缘由。”
安然的语气不自觉的有种吃到大瓜的兴奋:“还有,这首曲赋的作者当时是在老家南阳,不在京都。那么南韵姐父亲为什么要好好的夷了他三族?就算是因为皇后暴毙,南韵姐父亲想杀人?
按照正常逻辑,即便南韵姐父亲想杀人,也应该杀当时为皇后治病的太医,为什么要杀一个在老家,都不知道皇后暴毙的大舅子,还十分残忍的夷了他的三族?南韵姐的父亲又不是精神病,没有胡乱杀人,灭人满门的先例。
根据这些疑点,他们做了一个十分大胆的推测,南韵姐的母亲就是这首曲赋作者的妹妹。皇上会因皇后暴毙夷作者三族,是皇上认为皇后死于巫蛊。”
“如此是佐证了前一个猜测,如何能推测太后是受害者?”
“还是因为《佳人曲》。北方有佳人,遗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再难得。他敢这样写,皇上看到真人后还立刻就纳入后宫,说明他的妹妹确实如他写的倾城倾国。”
安然说:“这是其一,其二,根据史书的记载,南韵姐也有倾城倾国的容貌,这说明南韵姐的母亲一定非常漂亮。当然,仅凭这样无法断定《佳人曲》作者的妹妹,就是南韵姐的母亲,但加上《佳人曲》作者向皇上献曲献人的时间呢?
《佳人曲》作者妹妹入宫的时间,南韵姐出生的时间,还有作者被夷三族的时间,是可以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很多人都认为《佳人曲》作者的妹妹,是南韵姐的母亲。”
“有些牵强,但也算合理,”任平生话锋一转,“不过仅这样,如何能推测太后是无辜的?”
“这就要回到一开始的疑问,南韵姐母亲用巫蛊术害人的动机、目的是什么?据其他朝代后宫发生的巫蛊案来看,那些人用巫蛊术害人,不是为了皇后之位,就是因为自己受到皇帝冷落,或者出于妒忌。
南韵姐母亲有着倾城倾国之貌,又刚入宫没几年,南韵姐父亲不可能会冷落南韵姐。妒忌他人一说,更是无稽之谈,以南韵姐母亲的倾国倾城之貌,只有别人妒忌她的份,她没理由去妒忌别人。这么看来,她应该是为了皇后之位。”
安然接着说:“对于这个动机猜测,一开始很多人相信,但随着前年一份史料出土,那些人立即推翻了这些猜测,开始认为南韵姐母亲是无辜的,是被人陷害的。”
“史料出土是何意思?”
“古人下葬不是会有陪葬品吗?有些人的陪葬品除了有金铜玉器,也会有书。我刚说的史料,就是从大离时期一个官员的墓里发现的,具体是什么官,什么身份,我忘了。”
“你们还挖坟?我和韵儿的陵寝也被挖了?”
“没有没有,你误会了,这个官员的墓不是我们主动挖的,是我们在建房子,打地基的时候,意外发现的。沧海桑田,两千多年下来,以前的坟墓都因战乱或者其他不可抗拒的原因毁了,或掩埋,所以才会有粪土当年万户侯这句诗。”
粪土当年万户侯……这话说的真好。
王清、颜寿山、符运良等人看着与之匹配的小篆体字幕,不禁有些沉默,心里第一次生出光阴如骏马加鞭,浮世似落花流水之感,也是第一次生出世事多奇妙,不是秦王,他们何以能在有生之年,看到两千年后的后世是何模样的感慨。
就是后世人挖坟的行为,即便不是主动,也让王清、颜寿山、符运良等人难以苟同。
“我和韵儿的陵寝被挖了吗?”
“没有,你们是皇帝,又是离族的缔造者,谁敢动你们的陵寝,你们的陵寝是重点保护对象,每天都有人去你们的陵寝瞻仰,给你们献花。诶,下次有时间,我带你们去看看?”
看到这句话,不仅王清、颜寿山、符运良等人无言,便是南韵、任巧、月冬亦是无言。不同的是,王清、颜寿山、符运良等人认为后世人真是毫无敬畏之心,竟然要带秦王、陛下去看自己的陵寝。
南韵、任巧和月冬则是对任平生无言。
平生真是……
阿兄脑子一定有问题。
公子真非常人也。
“听你的意思,有皇帝的陵寝被挖?”
“有一个,已经是几十年前的事了,”安然说,“因为时间太过久远,在地下埋了几百年,挖开后里面的东西全都因为氧化毁坏了,自那之后就禁止挖掘皇帝陵寝。”
“如此说来,你们是怕我和韵儿陵寝里的东西坏了。”
“没有,其他皇帝是这样,你和南韵姐的不是。你们是离族的缔造者,谁要敢有这个念头,都不用朝廷出手,我们这些普通人就就得骂他祖宗十八代。不说这个了,我们接着说刚才那个。”
安然说:“那份出土的史料经过专家修复,发现上面有关于南韵姐母亲的记载。内容大致是,南韵姐母亲不愿意进宫,但迫于兄长、父母的要求,不得不从。进宫后,南韵姐母亲一直闷闷不乐。
南韵姐父亲为了让南韵姐母亲开心,特意下旨命俸禄在两千石以上大臣的妻子,进宫陪南韵姐母亲说话。”
安然接着说:“这份史料不仅让我们确定南韵姐的母亲,就是《佳人曲》作者的妹妹,还可以让我们确定南韵姐母亲不愿意进宫,进宫后一直郁郁寡欢,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会贪图皇后之位,用巫蛊术害人。
史料上还说,南韵姐母亲秉性纯良,没有城府,很容易相信人。不管是谁只要跟她聊两句,让她心情愉悦了,她就会将那人引为知己,掏心掏肺对待那人。我是不相信这么单纯的人,会为了压根就不想要的皇后之位害人。
还有最重要的是,史书上没有一点关于南韵姐母亲的记载,甚至连南韵姐母亲的名字都没有。像南韵姐母亲这样的人物,史书上没有记载一般只有两个原因,其一身份卑微,过早逝世,缺乏在世的记载;其二被人有意销毁。
《佳人曲》的作者出自南阳大族,是战国当时的强国,吕国的贵族之后。南韵姐母亲出身这样的大族,不可能会缺乏其在世的记载,更不可能没有名字。《佳人曲》作者的生平记载的就很详细。
所以,南韵姐母亲的记载一定是被人刻意销毁了。有这个能力,又有销毁动机的人,只有南韵姐的父亲。”
当然,南韵姐父亲销毁南韵姐母亲所有记载,有可能是出于愤怒,但经过调查发现,南韵姐父亲不仅销毁了所有关于南韵姐母亲的记载,还销毁了宣和三年巫蛊案所有的记载,和处死了所有和巫蛊案有关的人。
甚至连查办巫蛊案的人都被他流放。这种行为,说明巫蛊案的水很深,有极大的隐情。
那么会是什么隐情呢?
南韵姐父亲发现自己冤枉了南韵姐母亲,为了掩盖自己的过错。
依据是其他朝代发生的巫蛊案,无论是否冤枉,都记录的清清楚楚,唯有宣和一朝刻意销毁相关记载。结合我刚跟你说的史料,于是我们得出结论,南韵姐母亲是无辜、被人陷害了。”
安然继续说:“现在不仅是我们这些普通人认为南韵姐母亲是无辜,被人陷害了,就连那些历史学家,也就是你们那时候的史官,当今的朝廷都认为南韵姐母亲是无辜,被人陷害的。
我刚才查了下,关于这件事的官方记载,已经更改成南韵姐母亲是无辜、被人陷害的了。我现在问你,主要是想向你求证,还有你知不知道是谁陷害了南韵姐母亲?
你是那个时期的人,又身居高位,和南韵姐还是情侣,你肯定知道事情的始末和幕后真凶吧。”
任平生语气有些感慨的说道:“你们的史官挺厉害的,经过这点史料,就能推测出真相,可叹太上皇自诩英明神武,却是非不分,明知自己错了,还坚决不认错。”
安然确认道:“所以南韵姐母亲真是《佳人曲》作者的妹妹?也真的是遭人陷害,被打入冷宫从而牵连南韵姐?”
“是的,太后连巫蛊之术是什么都不知道,怎会用其害人?还有,太后的情况就如你们看到的那份史料一样,太后不愿意进宫,是其父母、兄长逼她进宫。进宫后,太后的确郁郁寡欢,我阿母当年就曾进宫陪太后聊天,我当时也去了。”
“你也去了?当时有见到南韵姐吗?”
安然意外的语气,代表了王清、颜寿山、符运良等人的内心想法。他们都没有想到秦王竟然见过太后,不过仔细想想又不意外,以秦王的身份,见过太后很正常。
“当然,阿母当时带我进宫,就让我陪韵儿玩。”
“你们当时多大年纪?”
“我四岁,韵儿三岁。我见到韵儿后,你猜我跟太后说了什么?”
“猜不出来,你和太后说了什么?”
“我问太后,等我长大了,能不能让韵儿嫁给我?”
“咦,秦王不愧是秦王,四岁就会给自己找老婆了。太后怎么说?”
“太后对我很满意,帮我问韵儿的意见。”
“南韵姐怎么说?”
“以后再说,总之太后是无辜的。”
“别呀,我现在更想知道南韵姐怎么说?快告诉我。”
“小姑娘别这么八卦。”
“哼,我看南韵姐一定是拒绝了,所以你不好意思说。”
听着安然的不满,投影仪旁的任巧看了眼任平生,暗想阿兄真是够无聊的,拍这种视频都要吊人胃口。
南韵也是莞尔一笑,看向任平生,妩媚天成的桃花眼盈盈秋水,甚是柔情。
且不论他人如何看待平生和然然的这份对话,反正在她看来很好,然然说的话有理有据,让人信服;然然表现出来的后世人对待这件事的态度,亦十分符合后世人对待这件事应该有的态度——好奇,八卦和一点点的同情。
有了“后世”的背书,她接下来就可以名正言顺的为阿母翻案、正名。
心间难掩的激动,让南韵又一次握紧任平生的手。同时,南韵看着眉眼含笑,面容俊美的任平生,红唇微动的想对任平生说声谢谢,心里莫名的有种扑进任平生怀中,亲任平生的冲动。
而且让南韵脸热的是,这股冲动十分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