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你就把你的心放进盆骨里
闲聊两句,南韵继续批阅奏章,任平生拿起毛笔,蘸了蘸墨水,在纸上写下明日去巧工坊,要重点查看的项目和他认为巧工坊在立项、研发、保密等相关制度,需要改进的地方。
滋滋~月冬腰间的对讲机忽然传出任巧清脆的声音。
“月冬月冬,阿兄在吗?完毕。”
月冬立即取下对讲机,双手递给任平生。
任平生接过对讲机,按下通话键,说:“看完了?阿母、叔母还有姨娘们有什么看法?”
“她们都觉得不错,没有提出修改建议。然后散场的时候,世母跟我说了一件事,让我转告你,问你态度。”
“什么事?”
“四代先祖不是因为隔代造反,为避免任氏断绝,让未入仕的族人分居各地,自立门户吗?惊雷之变后,他们有了回归任氏的想法,后因你毫不留情的处置陈氏表亲,打消这个念头。”
任巧接着说:“此次二舅父过来,世母认为那些族人在知晓你现在对陈氏的态度后,其中一部分人可能会又想认祖归宗,你接不接受?”
“阿母是什么态度?”
“世母认为当年先祖让他们自立门户,实属无奈之举,如今他们想认祖归宗,无可厚非,但是血脉之亲,难抵多年生疏,且他们要回归任氏,多数人也是为占惊雷之利,心有不纯。
回归之后,若能安分守己还好,就怕他们会借你权势,为非作歹,你又是眼里容不得沙子的,到时候又要背上六亲不认的恶名。可若因还未发生的事情,不让他们认祖归宗,有违礼道,为世人不耻。”
“你对这件事有什么想法?”
“建元一年,我得知散落各地的族人有认祖归宗的想法后,便谴绣衣调查过他们。四代至今,可考据的一共二十二户。其中与主脉有联系的,共有十八户。余下四户,两户因经营不当,沦为农户,其中一户因子早夭,有绝后之危。
另两户,一户在宣和九年其长子因个人纠纷,灭人满门,被判极刑,余者因包庇罪人,被贬为奴籍,生死不详。一户家门不幸,长子有疾无后,幼子入赘商户,抛宗弃祖。”
任巧接着说:“十八户与主脉联系的缘由各不相同,有六户是作为主脉的暗子,收集各地情报。现在仍为主脉搜集情报的只有两户,那四户因能力不行,大父时终止,但念其功劳,赡养至今。
余下的十二户,三户被我父发展成新的暗子,搜集情报。五户和烟雨阁有商贸往来,按你的说法,算是烟雨阁在那些地方的分销商、代理商,经营能力一般,算是我父借此接济。最后四户,我只知他们和主脉有联系,具体做甚不详。
因为你在征讨百越、匈奴途中,整肃地方吏治时,把他们都给处理了。其中有一户的家主,还在你公审时,被当地群情激奋的黔首活活打死。”
任平生沉默。巧儿讲述的情况,简而言之就一句话——
任氏主脉从未与这些自立门户的族人断绝联系,他们不仅仍在接受任氏主脉的赡养,也在为任氏主脉做事。
由此不难得知,阿父、叔父应该愿意接受这些族人认祖归宗。
甚至建元一年,有族人要认祖归宗的消息,有可能就是叔父授意放出来的。
至于叔父为何不与他明说,大概率是因为他当年率军出征前,为在途中整顿当地吏治,处置不法大户,以将大户的田地,分给百姓,安定局势,找叔父要了一份隶属任氏不法大户的名单。
叔父当时应该有将这些内情告诉他,而他的反应、态度,让叔父心悸,不敢跟他明言,让散落各地的族人认祖归宗。
当然,这仅是任平生的推测,正不正确得先确定一个情况。
“你是什么时候知散落各地的族人,有认祖归宗的念头?是在我征讨百越前,还是征讨百越后?”
“征讨百越后,被我父发展成暗子的一户,给我父写信,他在信里提出想认祖归宗。”
“你是怎么看到这封信的?”
“你当年除了找我父要不法大户的名单,还命绣衣调查各地其他大户的不法行径,然后查到这一家,发现他和我父有书信往来,我就趁阿父上值,翻了他的书房,看到了那封信。之后在调查时,发现和主脉有联系都有这个想法。”
这么说来,是他多想,叔父没有授意他人对外放风,不过由此可猜,叔父有可能是摸清他的想法,没了让族人认祖归宗的念头,所以在知晓他失去大离记忆后,叔父没有将关于族人的情况告诉他。
“叔父如何回信?”
“不知道,这家人的警惕心挺高,不好安排绣衣,加上是阿父的人,我就没特意安排,”任巧顿了一下,“阿父没跟你提过这事,想来是知你嫉恶如仇,眼里容不得沙子,不打算让他们认祖归宗。”
“你什么想法?”
“我认同世母的想法,那些人说是族人,实际上就仅是有血脉联系的生人。他们想认祖归宗,大多数人肯定是为了占惊雷之利。礼法上,我们是不应拒绝他们认祖归宗,但据实而言,接受他们认祖归宗,百害而无一利。”
任巧说:“其一,我们接受他们认祖归宗,会落得他们口实,让一些人以所谓自立门户之苦,向我们索要补偿;其二,他们的德行不佳,我们会承担他们昔日在地方的恶名和仇恨,平添事端。”
“如此说来,你不同意他们认祖归宗?”
“你同意?”任巧意外。
“就像你说的,他们于我只是有血脉联系的生人,我对于这些所谓的族人,没什么感觉,今日不是阿母问起来,我不会往这件事上想。阿母既然提出来了,阿父和叔父的态度,是重中之重,我们要先进一步确定阿父和叔父的态度。”
任平生顿了一下,没有将已到嘴边的话说出来。就目前形势来看,那些族人要认祖归宗,不仅是想占惊雷之利,更是想给自己攀上宗亲的身份,但问题在于大离的宗亲仍是南氏,这些人过来,除了添乱只有添乱。
不说出来,是因这话一说,会让任毅、任黎认为事情没有回转的余地,不好说出真实想法。毕竟,他不仅是任毅的儿子、任黎的侄子,更是秦王,只有他能决定让不让那些族人认祖归宗,这也是陈锦蓉让任巧跟他说的原因。
而任平生明明有决定,还要知道任毅、任黎的真实态度,不是虚伪,主要是出于对父亲、叔父的尊重。另外,任毅、任黎若真的想要散落各地、自立门户的族人认祖归宗,他会尝试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我今晚问问我父?”
“不急,等事情发生后再问。”
“好。”
“明天跟我去巧工坊吗?”
“我去干嘛?”
“去玩。”
任平生说:“他们看到视频里的然然,肯定会跟你联系起来,我认为应该让他们第一时间看到你。”
“哦,去可以,我还是那句话,我不要掺和这个是非。”
“你这话说的我会害你一样。”
“我知道你不会害我,但我想跟你说清楚我的态度。”
“你上次说过了,你就把你的心放进盆骨里,我不会让你沾上这是非,我让你跟着去,就是为了第一时间将你和然然切割,避免他们不信我言,认为然然就是你。”
“嗯,明天几时去?”
“暂时还没确定,到时让月冬通知你。”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