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零七章 魂飞魄散补天石(17)

“那感情好,我肯定会小心的,没有把握绝对不可能替你复仇。未来有空我会顺带帮你的本体多积攒一些五行能量,哪怕不竭尽全力,最多两三年也肯定能把你分割给我的那缕本源补上。”

说实话,丁水她是真的略微有些觊觎五色石,因为这东西的作用,确实很多很广,同时对人类的作用更是极大。

数量足够既能构建洞天福地,也能成为小世界根基,更能蜕变人类本源。

变成先天神魔是不可能。

但蜕变成先天人族。

初代人族还是没问题的。

哪怕只是普通先天人族,在资质资源都不缺的情况下,也足以一路顺畅修炼到金仙境界,初代人族更是只要不出意外陨落,大罗境界都很有可能实现。

这种先天资质上面的差距,后天能弥补的东西很少,五色石便能算一个。

只是丁水没好意思提。

如今对方自己提出来,自然更好。

所以她是理所当然,忙不迭同意。

五色石对丁水还算信任,再加上这本来就是五色石自己提出来的,自然更没什么意见,所以两人很快敲定此事。

紧接着自然便是五色石分割本源。

并在分割之后陷入沉睡状态。

而丁水则是顺利获得了芝麻粒大小的一块五色石,且顷刻就将那块芝麻粒大小,但本源还算纯净的五色石炼化。

同时以日精月华进行淬炼净化。

虽然此时的五色石碎片还没有完全蜕变成为人道气运神器,但毕竟已经半蜕变了,本源上难免会沾染了些人道气运,再加上之前还被血泪因果缠上过。

终究残存了些血泪因果气息。

丁水没有淬炼净化,是因为考虑到蜕变成为人道气运神器之后,人道气运自然会将那些个无用邪祟气息清理掉。

不需要她费事折腾。

但那是五色石碎片本体,对于已经属于自己的那一块,芝麻大小五色石。

丁水更希望能纯粹点。

不夹杂任何负面气息,或者对五色石本源有影响的能量,比如说丝丝缕缕的人道气运,所以她此时当然得稍微费点心,以日月精华淬炼净化,同时顺带将里面纠缠着的丝丝缕缕人道气运,逐一剥离出来,融入五色石碎片本体中。

可以称为,融入传国玉玺中。

在她的努力之下,最重要的是那块五色石足够小,丁水就顺利净化好属于自己的那块五色石,将其拿捏在自己阳神手心当中,开始在不出现异象的情况下极力吸纳日月精华,为其积攒能量。

据丁水估计,大概十年时间。

不间断的努力吸收日月精华吸收十年左右,就能将芝麻粒大小的五色石碎片蜕变到豌豆粒大小,而百年时间,大概能蜕变到个头比较小的鹌鹑蛋大小。

至于达到蜕变成先天人族的程度。

估摸万年时间应该就够了,蜕变成为初代人族,那可能需要百万年时间。

当然,这是一般情况下,是基于她现在修为不再继续提升,基于在星球内部,基于不出现异象的吸收日月精华。

作弊或者说提高效率的办法。

还是有很多的!!!

首先提升修为不用说,一旦她蜕变成天仙,起码能将效率提高百倍左右。

其次,阳神飞到大气层,不顾异象竭尽全力吸收,效率也能提升十来倍。

另外高科技手段,辅助仙器啥的。

肯定同样有效果。

所以,虽然看似要达成丁水的最终目标,初代人族需要百万年时间,但勉强还能算未来可期,并不是遥遥无期。

因此丁水很快便稳定好心态。

并从自己吸收的日月精华当中分出一半,导入传国玉玺内,她打算最起码让原身分割出来的那缕本源恢复了,然后再只顾自己,不然总觉得有点心虚。

总觉得像是欠人家似的。

……

丁水这边,兴致勃勃地努力增加自己得到的那块五色石本源之际,雍和帝那边则是心情相当不错的开始收权了。

同时还有种以前的针对制约。

通通不见了的感觉!

另外之前很难执行下去的一些新政策,除了伤害到多数人利益的那部分依旧有很多人反对,剩下都要稍微好点。

只能说传国玉玺和天命所归的威慑确实有,但也有限,只能让百官勋贵稍微吐出些利益,但如果利益伤害太大。

那他们就不愿意了。

也震慑不住!!!

所以在试探出这个结果后,雍和帝便又去找了他父皇一趟,就是去找了趟太上皇,希望太上皇接下来不要捣乱。

全力帮助自己执行新政!!!

毕竟现如今的局面很清楚,如果不变革,不搞新政的话,局面只会越来越差,国库里也始终存不下什么银子,没银子没粮啥的,哪年天灾多点,连赈灾都困难,更别说有足够钱粮统一世界。

“士绅一体纳粮,摊丁入亩,爵位考核制度,巨额资产来历不明罪……”

听完雍和帝的新政,太上皇整个人都麻了,这是要闹个天翻地覆啊,随便哪条,他都觉得有可能动摇皇朝根基。

或者说让百官勋贵站到对立面。

所以许久后他才声音有些沙哑道:

“你认真的?传国玉玺给你带来的信心这么大吗?你就不怕出事,天下皆反?虽然我现在也有点确信,你可能是真的有天命在身,但再有天命也不能这么搞啊,光武帝刘秀没有天命吗?连陨石天降都来了,他不还是不得已妥协许多,连皇后太子的人选都得妥协啊!”

“你这是新政吗?你这是找死!”

太上皇做了那么多年皇帝,对很多事其实心知肚明,很清楚这些个新政如果能够成功执行下去,肯定对皇权有好处,对国家兴盛,增加国力也有好处。

但搞这种大胆变革,侵害既得利益群体利益的,史书上有很多鲜活记载!

有几个有好下场的?

前有商鞅,后有范仲淹,王安石。

而他们的变革程度,无疑还远远比不上他这儿子来的爆裂,来的大胆啊!

所以他是真的不想支持。

“父皇,其他的不说,您觉得如果不变革并且变革成功的话,国家还能撑多久?再过几十年,一两代,估计保住如今的疆域都困难,甚至维持国内稳定都难,更别说统一世界了,那是痴心妄想,白日做梦,所以是真的不得不变。

如今我们手里还有兵权。

只要我的信念不动摇,只要您老不给我添乱,我的那些个弟弟们也不给我添乱,那么还是有极大成功可能的。”

那些个新政,有一部分是雍和帝自己琢磨出来了,还有一些是没事跟丁水闲聊的时候,从丁水说的一些话当中提炼出来的,觉得挺有道理,就采纳了。

比如说巨额资产来历不明罪。

雍和帝此时很清楚,如今已经到了不得不变的程度,再不变法,那往后只会越来越难变法,到无法变更的程度。

所以自然得极力劝说太上皇。

哪怕不帮忙,起码不能给他添乱。

太上皇添乱还是挺麻烦的。

而太上皇又看了他一眼,依旧还是摇头说道:“你漏了一点,那就是变法过程当中你还不能死,更不能早死。”

“人死政消的道理你应该懂吧。

前宋仁宗朝变法失败,那是因为仁宗皇帝本身变法信念就不坚定。但英宗和哲宗不一样,他们两个变法信念都很坚定,但是死的也很快,我不想去过多揣测什么,但如果有一天满朝文武都希望你死的话,你确定你能活下去吗?”

“哪怕不是全部,一半,大半……”

古往今来,有几个皇帝寿终正寝?

“无妨,传国玉玺能保命,只要是分属五行的毒,传国玉玺都能察觉,所以想要毒杀我是根本不可能的,刺杀的话,传国玉玺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保命。

除非有人能调动大军围攻我。

不然就算是弩箭,床弩,大炮。

传国玉玺都能硬扛几次。”

有关于这些,丁水之前是有给予过保证的,如果不是丁水给予过保证,雍和帝虽然可能也会执行一些新政,但绝对不会搞这么多,更不会这么急,大概率会花十年时间,慢慢的一步步执行。

为以防万一,他还试验过。

自己实验过刀剑,让假人带着传国玉玺实验过床弩以及火炮,都没出事。

之后传国玉玺他就一直随身带着。

洗澡都得挂在脖子上。

紧接着太上皇就沉默了,并且思考了许久,道:“我可以承诺不捣乱,但不可能尽力帮你,毕竟如果万一失败了的话,我还不想受你连累,被人害死。

另外我会尽力约束你那些弟弟。

还有一点我要跟你说清楚,一旦你失败了,我会立刻拨乱反正,废掉那些政策,安抚百官勋贵。毕竟如果真到了那个地步,你与百官勋贵必然已经水火不容,他们不可能允许一个继承了你想法,要坚决执行你那些新政的人上位。

所以到时候,哪怕你已经选定了合适的继承人,我也必然会废掉,选一个百官勋贵更能接受的继承人,毕竟如果皇位没了,那可就真什么都没有了。”

太上皇此时心情其实挺复杂。

他当然很希望自己儿子能成功,因为那些政策,他光看着就能想到,如果成功,必然能够极大地提升本国国力。

但同时他又很清楚,想要真的执行并且贯彻下去很困难,哪怕真的表面没有人反对,背地里阳奉阴违,就够他儿子吃一壶的了。万一执行的时候再稍微添点乱啥的,再好的政策都会被搞坏。

更有甚者就是偷偷弑君。

换个听话些,不折腾的新皇帝。

所以他此时这么说,即是想要再劝一劝自己这个儿子,提醒他此事有多么危险,同时也是提前给他打个预防针。

如果他真的被人害死的话。

他这个太上皇大概率是不可能替他复仇的,因为稳定人心和皇权更重要。

所有一切都是不得已为之。

“明白,我能理解……”

雍和帝这么说,自然也就意味着他没有改变自己的心意,还是坚持变法。

太上皇也没辙,叹了口气,又道:

“既然如此,我待会儿就把手里的兵权都交付给你,然后搬到皇家道观清修,同时你记得守好皇家道观那边,朕可不希望哪天被人劫持出来,然后带到皇宫这边攻打皇宫,你明白朕意思吧。

虽然可能朕死了你更安全些,但朕还不想死,所以你记得守好皇家道观。

即别让人劫持了朕。

也不要让别有异心之人接近朕。

还有就是,在执行你那些个新政之前,记得先找个借口,把你那些个弟弟全都圈禁起来,实在不行,暂时贬为废人,让他们去替先帝守陵也可以,总之千万别让百官勋贵有机会与他们接触。

不然别说他们本就觊觎皇位了,哪怕是不觊觎皇位,恐怕也会被裹挟啊。

不过如果哪天你新政彻底成功。

你那些弟弟当中比较安分的。

你还是得照顾照顾啊!”

皇权,或者说权力纷争,有时候不是你想独善其身就能独善其身的,再没什么野心的王爷突然满朝文武百官都偷偷递信说,现在这个皇帝太不像话了。

我们想拥立你做新皇帝。

谁能不心动?圣人怕也得动摇!!

毕竟百官勋贵全都直接反对皇帝有些名不正言不顺,也不符合儒家道义之类,所以得找个领头羊才能名正言顺。

因此很多时候皇族内部的争斗。

实际上是皇帝与世家勋贵的争斗。

与文官集团的争斗。

是既得利益群体,觉得现在这个皇帝做的事情损害了他们的利益,所以要换一个,如果皇帝胜利,那就是来了次中兴,而既得利益群体胜利的话,那就是继续走皇朝下坡路,多个傀儡皇帝。

正是因为懂这些,同时是既不想自己被害死,也不想自己儿子再斗起来。

太上皇才会不得已出此下策。

哪怕是被圈禁,被贬为庶人,那也种过参与夺嫡篡位被杀,毕竟好死不如赖活着嘛,而且又不会一直被圈禁着。

如果雍和帝成功,过个十几二十年新政彻底执行下去,百官都被驯服了。

那么自然就能给他那些弟弟复位。

雍和帝失败,新帝上台,为了施展仁政善政啥的,那也得给他们点好处。

暂时受的这点委屈算蛰伏。

算是保命无奈之举。

但不管怎么说,太上皇这番话还是挺让雍和帝挺感动的,因为这还是他第一次觉得太上皇在为他着想,虽然不是完全为他着想,所以,当即就保证道:

“父皇放心,只要他们不折腾,我一定不会动他们,哪怕他们瞎折腾,我也尽量保全他们性命。如果未来新政成功,并且攒下足够的钱粮,在海外打下足够的疆域。说不定还能把他们分封到海外,不过也希望父皇能敲打下他们。

免得他们生出不该有的心思。

平白误了性命。

另外有可能的话,您也顺带着提点一下他们,别再有个别气不过被贬为庶民,或者被圈禁,再搞个自焚啥的。”

“放心,过段时间朕开个家宴,并且把他们都叫到朕这边跟他们说说,但圈禁归圈禁,可别苛待了他们,宫里人惯来踩低捧高,你可得多注意注意。”

太上皇继续叮嘱。

且两人很快就此事达成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