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以身入局四
“先生大才,孤恳请先生入朝,伴我左右,孤愿以翰林大学士之位相待。”
听完王行之的计策,慕容复再也按耐不住,压制不住自己激动的内心,对着王行之躬身行礼,郑重邀请。
王行之故作感动,拱手还礼,义正言辞的说道,
“吴王三顾,有昭烈之诚,学生若是再拒,有不识好歹之贤,学生愿入吴王麾下,为吴王谋划。”
“不过,学生初入吴国,若是贸然登居高位,反倒是不利。”
“所以,学生愿为吴王帐下幕僚,日后若是立下功勋,吴王再封赏不迟。”
“先生大义。”
听着王行之这一番言论,慕容复面露感动。
风波恶三人也露出一抹佩服之色。
周邦彦也知道,该是他出场的时候了,他迅速上前,对着慕容复行礼道,“吴王,老朽之才虽不如临渊,但臣读百书,对律法多有偏高。”
“而士族子弟多有不法,所以臣自荐入朝廷刑部,愿为吴王手下的满宠与包拯,为吴王刑刀,正吴国刑罚之事。”
“哦。”
慕容复并未直接同意,而是看向王行之问道,“临渊先生以为如何。”
王行之看了眼周邦彦,义正言辞的说道,“王上,美成虽然有才,但毕竟出身江南士族,若是在苏杭两地为官,必然受到亲族之间羁绊。”
“王上不如将美成遣派至荆湖北路。”
“荆湖北路虽毗邻长江汉水,但因靠近蜀地,吴国布有重兵,因此此地的异族不留,贼匪不存。”
“并且,荆湖北路的士族,都是些新扎根的士族,根基不牢。”
“王上若是遣美成前往,以法令行事,刚好合适。”
听到此话,慕容复十分满意,因为王行之这番分析,完全是站在了他的角度去考虑,完全摒弃了与周邦彦的情分。
这等做法可谓是映衬他的内心。
毕竟,古往今来,没有哪个有大志的王者不喜欢不结党营私的能臣。
段誉和王语嫣却是有些不解,毕竟在他们看来,王行之与周邦彦之间,可是朋友。
风波恶没说话,但眼神中却是露出一抹赞叹之色。
因为,他是慕容氏的家臣,认可的也只有一心向着慕容家的人。
而王行之刚才一番话,完全就是将自身放在了孤臣的位置。
同时,周邦彦恰到好处的露出不解、疑惑以及细微的不满之色。
而周邦彦的神情变化,又恰好被慕容复看到。
慕容复并未在意,反而感到欣喜,毕竟这周邦彦虽然不如王行之,但也是颇有才学,在士族中的名头也不小。
并且,周邦彦出身杭州周家,与泸州周家并无来往,只能算是一个小士族,因此也正好符合他扶持的条件。
索性,慕容复也不再犹豫,对着周邦彦问道,“那清真先生,可愿去荆湖北路?”
周邦彦一听,赶忙看向王行之甚至还明目张胆的眨了眨眼睛。
不过,王行之就像是瞎子一般,硬是装作没看见,不发一言。
周邦彦见状,眼底的不满更浓,甚至变成了怨恨。
慕容复瞧着场景,心头暗自欢喜,面上却是故作不悦的说道,“怎么,清真先生,是只愿留在苏杭等地,不愿去往荆湖。”
闻言,周邦彦也知道过犹不及,惶恐的拱手行礼道,“王上恕罪,刚才臣走神了,臣愿意入荆湖北路。”
哈哈哈——
慕容复大笑道,“既然如此,那孤封你为江陵府府尹……”
“王上且慢。”
不过,慕容复册封还未完成,就被王行之打断道,“王上,江陵府乃是荆湖重城,若是有所动荡,必然引起他地的不安。”
“所以臣建议,美成兄应从荆湖其他的州府开始。”
“比如归州、鄂州等地。”
众人闻言,又是一阵错愕,这次就是慕容复也觉得王行之有些不近人情了。
但是慕容复也清楚,他不能反驳王行之,毕竟王行之此番是实实在在的为他考虑。
他沉思片刻,向周邦彦问道,“清真先生以为如何?”
周邦彦故作怨毒的看了眼王行之,咬牙切齿的说道,“既然临渊说是州府,那王上不如将臣遣派到归州。”
“臣听闻,这归州之地军政皆被当地士族把控,臣既然要做,就做最难之事,免得被人瞧不起,还请王上成全。”
说完,周邦彦狠狠的瞪了一眼王行之,对着慕容复拱手行礼。
“好——”
慕容复高兴道,“清真先生既然如此大义,那孤也不能吝啬,那孤今日就册封你为归州宣抚使,执掌归州军政,直接受命于孤。”
“多谢王上,臣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听到慕容复的册封,周邦彦面色一喜,拱手行礼后,甚至还得意的看了眼王行之。
“恭喜美成兄成为一方大臣。”
王行之也不生气,眼波流转,掠过一抹精芒,面带微笑的恭喜周邦彦。
“临渊兄常伴王驾,应是美成恭喜才是。”周邦彦眉眼含笑,对着王行之回礼。
两人这相互行礼,语言交锋,让慕容复暗自欣喜。
段誉和王语嫣也不傻,自然听出了两人间的唇枪舌剑,只能暗自感慨,这权利动人心。
风波恶却是见怪不怪,毕竟这些年,这种事情,他实在是看得太多了。
只不过,众人没发觉的是,王行之与周邦彦眼底的神色松弛了不知道多少。
因为,从一开始,他们就谋划着,只要王行之入吴,那么周邦彦就自荐入吴。
并且,他们一开始的目的就是荆湖北路。
荆湖北路靠近蜀地,又是南阳的后方,日后秦国攻吴,这荆湖北路必然有一路大军。
而归州之地,扼守长江要冲,归州城更是地势险要,所以秦军想要进入荆湖北路的腹地,归州城就是一道迈不开的关卡。
所以,王行之便想着提前布局,以退为进,让周邦彦能掌控归州军政。
周邦彦能力不俗,虽不懂军,但周邦彦只要掌控住政事,军中将领,便可以轻易安插。
因为士族的原因,现在的吴国与之前的大宋很像,以文御武,武人的地位要比文人低上半筹。
随后,王行之请风波恶将草庐中的书籍打包,送门下小童回家,并赠送了两本书给门下小童后,才与慕容复等人一起回转江宁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