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以身入局三
嘶——
众人闻言,齐齐倒吸一口凉气,莫名的感觉到周围的温度低了几分,背脊有些冰凉。
因为王行之说的这计策实在是太狠了。
吴国与秦国不同,秦国是种族融合,王行之更是毁灭各族祭祀,灭其传承,强制性让各族着汉服,说汉话,其目的就是为了让各族彻底放弃传承祭祀,放弃信仰,融入秦国,成为秦人。
可吴国却是因为士族的原因,现在南方异族,要么被驱逐到山野之地,要么是被驱逐到边缘县城,日子十分不好过。
因此,现在的南方异族,大部分像流寇一般,会时不时的劫掠州府。
但现在的吴国,是掠夺了南方土地,士族辅助才成就的国家。
因此,宋国之前研究的火器,以及各种工艺,吴国都有。
所以,这南方异族,想要打破州府十分困难,甚至于在吴国士兵的反击下,死伤惨重,在山野之间惶惶度日。
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全都要归咎于吴国士族。
所以,南方异族对吴国的士族,可谓是恨之入骨。
一旦找到机会攻破州府,绝对会暴虐屠戮,士族和当地的百姓都会遭殃。
这完全就是两败俱伤的毒计,若是贸然使用,慕容复必然会让百姓唾弃,士族反叛。
想到这些,慕容复抬眸,冷视着王行之,寒声道,“王秦你好大的胆子,出此毒计,是想孤自绝于吴国不成?”
风波恶三人听到这话,也是对王行之怒目而视。
周邦彦虽然一言不发,但却是慌乱到了极点,后背不停的有汗水流过。
因为此事一个处理不好,慕容复必然会动手,诛杀王行之。
而他到时,肯定也是难逃身死的命运。
“吴王切莫着急。”
王行之却是并不慌乱,面带微笑,不紧不慢的说道,“吴王,这南方异族,是受士族排挤,才会遁入山林。”
“吴王为何不遣派一心腹之人,找几个大族商谈妥当,提前说好,攻城可以,杀人可以,劫掠也可以,但得挑人。”
“并且,在他们发泄之后,必须归降。”
“这样一来,吴王不损名声,削弱了士族,同时也能得到一支强军。”
“另外,学生记得,吴国境内的贼匪不少。”
“吴王何不让人传言【杀人放火受诏安】这句口号。”
“这传言只要传出去,再有人引导,那贼匪想必也能成为吴王对付士族的一把利刃。”
“可是,这样依旧会连累很多无辜人身死。”慕容复身旁,那少女面露不忍,显得有些悲天悯人。
“慕容大哥,王姑娘所言不错,不可杀戮过重。”少女话落,段姓公子立刻出言附和,那谄媚的笑容,深怕别人不知道他的心思一般。
慕容复却是眉头紧蹙,没有回应,仔细思虑着其中的权衡利弊。
“想不到,改变如此之大,这两人还是走到了一起。”
王行之看了一眼说话的两人,心里暗自诧异,感慨命运的神奇。
因为这少男少女不是别人,正是天龙男女舔狗的代表,段誉和王语嫣。
不过,现在的段誉和王语嫣的命运截然不同。
两人现在都算是依附慕容复而生存。
根据月卫的消息,曼陀山庄的琅环玉洞现在已经成了慕容复的武阁,里面的秘籍,专门用来赏赐有功将领。
而段誉则是成了慕容复与大理各族联系的枢纽。
毕竟,现在整个南方归吴,秦国又占据了交趾等地。
所以,秦国的地盘与吴国地盘已经全面接壤。
并且,由于秦国强硬,毁灭不少异族的传承,因此不少族群在段誉的引导下,陆续与吴国联系起来。
其中最为殷勤的当属于刀白凤的母族,摆彝族。
不过,这些事王行之虽然知晓,但并未去干涉,甚至还在暗中推波助澜,将这些个养不熟的白眼狼,以不同的理由,陆续迁居到了交趾与广西南路的边地,其目的就是方便这些人投靠吴国。
而这些异族本就不是安分的主,一旦入吴,以吴国现在对异族的态度,必然会与士族争斗起来。
现在,他又奉上这么一计,与交趾相邻的广西南路中的所有士族,必然会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因为,这种事情,只要开弓便没有回头箭。
要么你死,要么你亡。
王行之收回目光,没再关注两人,而是自己给自己倒上一杯茶水,淡淡开口,“王者独行,若无魄力和果决手段,如何称孤道寡。”
“汉末之时,曹操本是阉宦之后,名声虽然显赫,但却与四世三公相差甚远。”
“可是,最后雄踞北方之人,依旧是曹操。”
“这其中虽有良臣名将辅助。”
“但更多的是曹操的果决心性。”
“那宁可我负天下人,也不愿天下人负我的枭雄心态。”
“再说唐宗李世民,兵变玄武门,杀兄囚父,世人虽有诟病,但其果决心性,却是符和王者本质。”
“王道之路,本是独路,若是利大于弊也不敢行,瞻前顾后乃是王道大忌。”
众人一听,齐齐心神一震,段誉和王语嫣想要反驳却又说不出反驳的言语。
周邦彦却是心神皆颤,因为没人比他更清楚,王行之以身入局的目的。
慕容复要是认可了王行之这番话,那吴国的所有江河,恐怕都会变色。
风波恶却是目露精光,十分认同王行之的话,对着慕容复拱手劝说道,“公子爷,临渊先生所言不错,利大于弊则行利,还请公子也早做决断。”
闻言,慕容复眼波流转,面色渐渐坚定下来,目光与之前相比,更是凌厉。
不过,他也没直接说刚才的事,而是反问道,“先生,这士族之中也有不少良材,若是全灭,恐让吴国文臣断绝,对国家运转不利,先生何以教我。”
王行之瞧着慕容复这模样,便知道慕容复心里已经做了决定,现在问的问题,不过是想要维系稳定。
到了这个时候,王行之已然不会吝啬,轻笑道,
“吴王何不灭强扶弱。”
“据学生所知,南方士族分多个派系,其中以庐江周家的为首的江东派系,最是强盛。”
“不仅把持军政,更是打压其他士族。”
“江东之地,周家更是有“近天三尺,云上有周”的称呼。”
“所以,吴王何不以异族、贼匪,剪除周家羽翼,再扶持一些小士族。”
“这此消彼长之下,吴王何愁不能夺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