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你这是在为叛徒求情?

李成桂猛地攥紧玉佩,指节发白。

两种可怕的结局在他脑海中交替闪现:

一种是开京城破,宋军屠城,他的家人惨死在乱军之中。

另一种是他战死殉国,而王楷为了向宋军示好,将他的家人作为替罪羊献出去...

\"不!\"

李成桂几乎要喊出声来,又硬生生忍住。

他不能死,至少不能就这样毫无意义地死去。

他得想办法保全家人,哪怕...

一个可怕的念头突然浮现在他脑海中:投降。

这个念头一旦出现,就像毒蛇般缠绕在他心头,挥之不去。

李成桂被自己的想法吓到了,他猛地站直身体,左右张望,生怕有人看穿了他的心思。

“大人。”金宗瑞的声音再次响起,李成桂惊得差点跳起来。

“什么事?”他强作镇定地问。

金宗瑞凑近几步,压低声音:“朴大人刚才在朝堂上提议...提议和谈,被王上下令拖出去斩了。”

李成桂倒吸一口凉气:“朴元宗?”

“正是。”金宗瑞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恐惧,“王上说,再有言和者,诛九族。”

李成桂感到一阵眩晕,不得不扶住城墙才能站稳。

朴元宗是他的姻亲,两家关系密切。

如果王楷开始清算...

“大人,您的脸色很差。”金宗瑞担忧地说。

李成桂摆摆手:“无妨,只是...只是累了。”

金宗瑞犹豫了一下,声音压得更低:“大人,我兄长从西京逃回来了。他说...宋军对投降的官员还算宽大,只要交出武器,保证不反抗,就能保全性命。”

李成桂猛地抬头,死死盯着金宗瑞的眼睛。

这个一向忠诚的副将,此刻眼中闪烁的竟是一种他从未见过的光芒——希望的光芒。

“你...什么意思?”李成桂试探地问。

金宗瑞左右看了看,确认无人偷听,才继续道:“大人,西京城破时,宋军只杀了抵抗的士兵,对放下武器的守军和百姓都很...仁慈。”

金宗瑞顿了顿,“我兄长说,宋军主帅严令禁止扰民,违者立斩。”

李成桂的心跳加速了。

这与高丽军中传言残暴的宋军形象截然不同。

“金将军,”李成桂突然正色道,“这种动摇军心的话,以后不要再说了。”

金宗瑞脸色一变,立刻单膝跪地:“末将失言,请大人责罚!”

李成桂扶起他,意味深长地说:“我什么都没听见。去吧,去检查东城门的防御。”

金宗瑞眼中闪过一丝了然,恭敬地行礼后转身离去。

李成桂看着副将远去的背影,心中那个可怕的念头越发清晰起来。

他再次望向城外那片灯火通明的宋军营地,突然意识到自己正站在命运的十字路口。

“大人!”一个年轻士兵慌慌张张地跑来,“南城墙上有人...有人逃跑了!”

李成桂心头一震,立刻跟着士兵赶往南城墙。

借着火把的光亮,他看到十几名士兵正顺着绳索往城下溜。

“拦住他们!”守城将领怒吼道。

弓箭手已经张弓搭箭,瞄准了那些逃跑的士兵。

“住手!”李成桂厉声喝止,“让他们走。”

守城将领不可置信地转头:“大人?”

李成桂冷冷地说:“与其留着动摇军心,不如让他们走。”

他走到城墙边,看着那几个黑影消失在夜色中。

那些都是年轻的士兵,年纪跟自己的小儿子还要小。

他们选择逃跑,是因为恐惧,还是因为城外的家人?

“大人...”一个微弱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李成桂转身,看到一个不过十五六岁的小兵正怯生生地看着他。

那孩子脸上还带着稚气,眼睛却已经失去了这个年纪应有的光彩,只剩下深深的恐惧和绝望。

“什么事?”李成桂问,声音不自觉地柔和下来。

“大人...”小兵的声音发抖,“我...我妹妹病了,家里只有老母亲照顾她。如果...如果我死了,她们...”

小兵的话没能说完,眼泪已经夺眶而出。

他慌忙用脏兮兮的袖子擦脸,却越擦越脏。

李成桂感到一阵揪心的疼痛。

他伸手拍了拍小兵的肩膀:“你叫什么名字?”

“朴...朴勇,大人。”小兵结结巴巴地回答。

“朴勇,”李成桂深吸一口气,“你回家去吧。”

小兵瞪大了眼睛:“可...可是军令...”

“就说是我派你去城南巡逻。”李成桂说,“然后...就别回来了。”

小兵呆住了,随即扑通一声跪下,重重磕了三个响头:“谢谢大人!谢谢大人!”

李成桂摆摆手让他退下,心中却五味杂陈。

他刚才做了什么?

公然违抗王命,放走逃兵。

这在平时是要掉脑袋的大罪。但现在...

李成桂环顾四周,发现城墙上的守军都在偷偷看他,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有惊讶,有感激,还有...希望。

李成桂突然明白了什么。

这些士兵和他一样,都是活生生的人,有家人,有牵挂。

他们不想死,至少不想毫无意义地死在一场必败的战争中。

“大人!”一个传令兵气喘吁吁地跑来,“王上召您立刻入宫!”

李成桂心头一紧:“可知何事?”

传令兵摇头:“只说是急事。”

李成桂整了整盔甲,跟着传令兵走向王宫。

一路上,他看到街道两旁的民居大多黑着灯。

偶尔有灯火的地方,也能听到压抑的哭声。

开京的百姓似乎已经预感到了末日的来临。

王宫大殿灯火通明,却弥漫着一种诡异的气氛。

王楷高坐在龙椅上,脸色阴沉得可怕。

两旁的大臣们噤若寒蝉,连大气都不敢出。

“李爱卿,”王楷的声音冷得像冰,“城防如何?”

李成桂上前行礼:“回王上,城墙已加固完毕,滚木礌石充足,将士们...士气高昂。”

他说最后四个字时,感到一阵心虚。

“是吗?”王楷冷笑一声,“那为何朕听闻南城墙有士兵逃跑?”

李成桂的后背瞬间被冷汗浸透。

他强自镇定道:“确有此事,臣已命人加强了巡逻。”

“李爱卿。”王楷突然换上一副和蔼的表情,却让李成桂更加毛骨悚然。

“你是朕最信任的臣子。朕希望...你不会让朕失望。”

李成桂深深低头:“臣誓死效忠王上。”

“很好。”

王楷点点头,突然提高声音,“带上来!”

殿门打开,几名侍卫押着一个浑身是血的人走了进来。

李成桂定睛一看,差点惊叫出声——那是朴元宗的儿子,他的表侄朴志勋。

“这个叛徒,”王楷冷冷地说,“试图偷偷出城与宋军联络。李爱卿,你说该如何处置?”

李成桂感到一阵天旋地转。

朴志勋才二十出头,是个温文尔雅的年轻人,怎么会...

“王上明鉴,”李成桂硬着头皮说,“志勋年轻不懂事,或许只是...”

“只是什么?”王楷厉声打断,“只是想背叛高丽?背叛朕?”

朴志勋突然抬头,满脸血污却掩不住眼中的倔强:“我不是叛徒!我只是不想让开京百姓白白送死!宋军火器之威,西京一日即破,我们拿什么抵抗?继续顽抗只会让更多无辜百姓...”

“闭嘴!”

王楷暴怒地拍案而起,“拖出去,凌迟处死!诛三族!”

李成桂双腿一软,差点跪倒在地。

诛三族...那意味着朴家、李家和他妻子的家族都将受到牵连。

“王上开恩!”

李成桂扑通跪下,“志勋年少无知,请王上看在他父亲为国捐躯的份上...”

“李爱卿,”王楷眯起眼睛,“你这是在为叛徒求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