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衣足食逆天负二代

第四百六十七章 多少有点小压力

宋濂开口,刘伯温和宋讷都是默然。

朱安宁是听了宋濂的话后,也是走进了屋子里。

“哎呀,我这绳衍厅,应当是荒了些日子啊,热茶都搞不出来,这招待不周招待不周。”

他一副有些不好意思的样子。

宋讷哪能反应不过来,他是连忙一拍脑袋。

“是我这个祭酒招待不周,咳咳,我这就唤人上茶!”宋讷是直接就起身往外面走去。

这屋子一下就只剩下三人。

宋濂看着宋讷被支走,那是哈哈大笑了起来。

“朱安宁,越来越像个官了啊。”

刘伯温也是笑着在一边点了点头。

朱安宁看着这两老头,是有些无奈。

卸了官之后,这两人是不是过于放飞自我了?

“宋师……刘先生,你们看了方孝孺他们的文章了吧。”

“看了,写得着实不错。”刘伯温摸了摸胡子,点了头。

他们早就看过朱安宁那些文抄集,对于新学说虽是觉得依旧是不太合时宜,但是却也觉得颇有几分道理。

特别是宋濂,他本就是佛道儒三家兼修,最是包容那人。

王阳明的心学,实在是太对他胃口。

连带着,他也觉得其实多讨论些民意之类的事情,好像也不是不可以。

朱安宁这属于是无意之间,在洪武时期,开拓出了社科的雏形。

以前的儒学,更加倾向公共管理的范畴,还兼政治学厚黑学。

其实古代也有非常多社科的文章。

只是和古代相当多事物一样,中国人总是不喜欢归类总结,或者说有些归类总结了却得不到重视。白白让白皮拿了过去,最后反手说自己才是最初的提出者。

其实明朝期间,随着海运的兴起,有非常多技术以及学说,是被白皮拿了过去,奠定他们所谓的科学基础,这才有了后续的科技大爆发,这一点,实在是让人无奈,还是某个朝代不做人。

“不错归不错,陛下是不可能让这种文章胜的。”刘伯温淡然一笑。

智近似妖,可能过于夸张了,但是后期的老刘,其实还是很审视夺度的,这文章的判定情况,他是一眼就看了出来。

宋濂亦是如此。

“这倒是。”朱安宁也是点了点头,三人相视一笑。

而后,无言。

不知过了多久,宋濂才继续开口道:“我与伯温都知道,希直这文,源自你,你那言论,陛下没斩了你,已是相当信任你……又怎能判你们胜呢,这一局,你还是老老实实认了吧。”

“宋师,我认啊,但是杨士奇也好,宋祭酒也好,偏觉得有问题……”

“哎……你那几首诗,早就四处传遍了,加之希直成名又早,他们也是觉得自己不应当赢吧。”刘伯温在一边点了点头。

宋濂却又在沉默片刻后,起身看向了外面,微微把门掩住,然后又回到了屋内。示意朱安宁坐下后,轻声开了口。

“监丞这位置是我的主意,你自己可有什么想法没?”这一次,宋濂变得直接了许多。

连刘伯温都有些意外。他摸胡子的手顿了顿,然后眼睛是亮了起来。

宋濂这一手是直入正题了。

连朱安宁都有些意外,这么直接?

那天在宫里,宋濂可是当着他的面推举的。

“需要新风?”

“需要新风……你就是那阵新风,而且你深受陛下信任,不管你认还是不认,你现在就是陛下和太子眼前的红人!”宋濂大概是怕那宋讷回来,他语速是快了起来:“陛下早已不信任文人,若不是治理这天下还需要文官……哪还有我等一席之地

……”

“洪武三年取士,歪瓜裂枣……不堪大用……洪武三年后,各种贪腐又层出不穷,比起勋贵们的明面上的骄奢淫逸,陛下更讨厌文人暗搓搓的作恶!”刘伯温也是直接了起来。

压力瞬间来到了朱安宁身上。

这是他能随便听的话?

朱安宁是冷汗直冒,只觉得能不能聊点和谐的东西。

只是他不知道,宋濂和刘伯温已经铁了心要把他推到高处,或者说,已经推到了高处。

宋濂和刘伯温的认知都很明确。

于国,文人绝对不能被抛弃。

武将治国,怕是又是一场浩劫。

于自身,作为文人,作为文官,他们也不希望看到,朝堂的文人都是垂垂老矣的老官,文官也需要新鲜血液,但是偏偏多年没开科举,这些年,上来的年轻文官,都是举荐来的,那举荐嘛,懂的都懂,举贤?先举了亲近的人再说吧……

这导致实际上明初文官是青黄不接的。

正史中,甚至出现来开了科举后,朝堂还是一大票老官的情况。

这很不对劲的时间点上,朱安宁横空出世了。

一个有才情,又受皇帝和太子信任的人,上来就是少詹事。

他就是最好的选择。

“若再无新风,未来数十年,怕不是就只有权贵当政了。”

宋濂坐了下去,伸手想拿茶杯,却发现,没有。

这里的权贵指的是什么的,三人都很清楚。

朱安宁更清楚,其实若是正常朱元璋去世,朱标即位,大概率武官依旧是掌握主导权的。

毕竟朱标的班底也还是勋贵为主。

正史中,文官系统那么快冒头,还是得谢谢朱允炆这个草包……而后又遇上堡宗一波送走大明的大半个武官系统,正常情况下,老朱设计的路线,文官绝无可能那么快崛起。

“明年开科举,你作为国子监丞,最有优势,应当好好把握,多选些有真才实干的人上来,陛下和殿下,都会听你的意见啊!”

宋濂是不再拐弯抹角,这种有些结党营私嫌疑的话语,是直接就说了出来。

说得朱安宁沉默不已。

“至于你的新学,陛下看了也没多大反应,你为何不挑其中较为柔和的部分,开宗立派呢?”一旁的刘伯温背着手,说出来的话语,更是蛊惑。

两人是目光灼灼地盯住朱安宁,让朱安宁压力山大。

三人不知沉默了多久,朱安宁是突然哈哈笑了起来。

“二位,我做好我自己便是!挑人,是考官的事,给官,是陛下的事,至于开宗立派?那日后再说?“

这算是答应了,又没有完全答应。

至此,朱安宁算是搞清楚了,这两个老头,是想干嘛。

怪不得,大明的文官系统,会对自己如此友善,甚至安然统领的御史台,都很少bb自己这种不守规矩的官。

原来,是早就有两个巨佬,站在了自己身后。

早说嘛……

早说就不用这么胆战心惊了哇……

朱安宁是叹了口气。

却也真的觉得压力大了起来。

确实,就如两个老头所言,朝堂,是需要新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