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古烁今梅菜不蒸

第365章 朱棣的请求

钟会的这番脑补,属实让司马昭脑子宕机了。

愣神了片刻,他一把抢过钟会手中的衣服来,仔细查看上面的纹饰。

只是看了半天,他也没看出什么规律来。

“你真没有胡说?这哪里能传递消息?”司马昭愤愤不平。

他绝不相信,自己能比钟会差那么多,钟会都能看出来的,自己竟然看不出来。

钟会微微一笑:“当然,在下这只是猜测,并不一定就是陛下的意思。只是,不能排除这种可能,大将军觉得呢?”

司马师沉吟不语,眼睛处传来的疼痛让他无法集中精力思考。

思考许久,司马师方才开口:“若要传讯,你会如何做?”

“这实在简单。”钟会撩起那件锦袍来,“比如这里,我若事先与大将军约定,这条龙纹的朝向各自代表什么意思。届时只需要在衣服上绣出来,哪怕不用文字,大将军也就能根据传讯做出行动了。”

说罢,钟会幽幽地说道:“大将军可别忘了,咱们这位陛下初入洛阳时的表现,那可是深得前汉文帝之精要。”

西汉诸吕之乱平定后,周勃、陈平为了消除朱虚侯刘章兄弟的影响,选择了在刘邦诸子中最为低调的刘恒迎立为新帝。

刘恒到达长安时,面对迎接自己的百官,刘恒谦虚的下拜回礼,成功争取到了群臣的安心。

而曹髦也是如此,在车驾迎他到洛阳后,面对群臣的迎拜,作为下一任的皇帝,曹髦坚持回拜。

这与汉文帝的典故如出一辙。

这虽然表示了他的谦虚,但也未尝不表明了曹髦的不简单。

汉文帝,别看他谥号里有个“文”字,但人家可真不是什么文弱的代表。

那操弄权术的水平也是数一数二的。

而这也是司马师所担心的。

钟会的话成功的点中了司马师的担忧,曹髦此举或许有问题,又或许没问题,这一切都需要司马师去验证。

一旁听了个大概的司马昭突然发话了,他略显烦躁的将那件锦袍丢到一边:“既然如此,那大兄干脆别理会此事了。我去找人将这两样东西封存起来,对外就说大兄不愿僭越,已将此物供起来了。”

说着,司马昭起身就要出去吩咐人。

“子上公还是这么急性子。”钟会出手拦住了他,轻笑一声继续说道,“在下只说这两样东西可能有问题,又没说一定有什么阴谋,何必如此着急呢?”

司马昭有些恼火了,他抬高了声音:“钟士季!大兄叫你来,是让你参赞机要......”

“好了!”司马师突然发火,“吵吵嚷嚷的,都这个年纪了,怎么还如少年一般!”

弟弟吵闹的声音弄得司马师脑子疼,在训斥过他后,司马师看向钟会。

他沉声说道:“士季有何计策就干脆点说出来,别再故意卖弄了!”

“喏!”

见司马师动怒了,钟会也不再故弄玄虚。

他拱手开口:“大将军,在下以为,大将军大可将此物穿出去。一来,以皇室之物彰显大将军如今的地位,恰如其分。二来,正好可以借此试探一番,看看陛下究竟是作何打算。”

司马昭忍不住质问:“你之前不还说这可能是传递讯息的手段吗?到时候内外勾连,惹出什么乱子来怎么收场?”

“呵呵。”钟会嗤笑一声,“咱们那位陛下,先前不过是东海王之庶子,即便有几个门客,又能是什么厉害人物不成?他在洛阳并无根基,所能依仗的无非就是那些逆党!”

顿了下,钟会以手作刀,向下一挥。

“大将军不如趁此机会引他们动手,正好可以一网打尽,整肃朝纲!”

看着钟会脸上阴狠的笑容,司马师不禁动容。

这个年轻人,年纪虽然比不上自己的弟弟,但智谋手段无一不是上上之选,连心狠这一点也做的很好。

与之相比,弟弟司马昭就略有不足了。

或许是一直都有父亲、兄长在上面顶着,司马昭这个人才能是有的,但就是心不够狠。

真换个心狠的,原本历史上贾充干的那事就不可能留下性命来。

或许也有司马家底蕴不足,像贾充这么忠诚的人比较少的缘故,但归根结底还是司马昭他不想杀贾充。

就是他心软。

而干篡位这种事,最要不得的就是心软。

曹操、司马懿、司马师哪个不是心狠手辣,一朝权在手,下手不带半点犹豫的,动辄杀人全家。

同样是权臣,司马昭干的这种事就比他的前辈们少太多了。

而这也正是司马师所担心的。

只是钟会说的计策不错,很合司马师的胃口。

迟疑了下,司马师又多问了一句:“如果陛下真的没有谋划呢?”

“那自然是皆大欢喜。”钟会毫不犹豫的起身对司马师拱手道,“若果真没什么异动,那在下就要先恭喜大将

军了,我们这位陛下是个顶顶的聪明人,看得清形势。”

缓缓点头,司马师喃喃道:“识时务者为俊杰,若陛下果真聪慧如此,那我也不是舍不得一个王位......”

话说出口,司马师立刻醒转,自己失言了。

好在屋里都是自己人,锐利的眼神扫视二人,司马师沉声说道:“今日之事,出得我口,入得你耳,决不能再有外人知晓!否则,别怪我不留情面!”

司马师的威势,哪怕是一钟会的高傲也不敢慢待。

与司马昭一起,二人共同拱手称是。

“呼~~~”

疲惫的长舒一口气,司马师再次躺倒:“夜深了,我也不留你们了。子上,出去后着人把医师寻来,我有话要问。你替我送送士季,之后你自去休息罢。”

“大兄......”司马昭还想多说几句,留下来照顾一下兄长。

司马师抬起一只手来,拦住他的话头:“勿要多言,我自有考量。”

“喏。”

二人对视一眼,拱手而退,独留下司马师一人在屋内沉默不语。

脸颊时不时抽动几下,证明司马师还在强忍着疼痛。

“必须要做决定了......”

司马师伸手拿过曹髦送的那两件东西,放在了自己手边。

皇室之物,果然精美啊。

-----------------

曹魏这边风起云涌,李放却对此一无所知。

他只是有些担心曹髦,已经走到了这一步,可以说曹髦时刻面临着危险,万一哪个环节没走好,那就是灭顶之灾。

可李放也无能为力,他在那边也使不上力气,只能在心底默默的祈祷,司马师能如历史上一般早点死去。

“呵呵。”李放回到家里,忍不住嗤笑一声,“我现在都能动起诅咒别人的心思,也是没谁了。”

循规蹈矩地过了这么多年,李放还是第一次真心希望一个人去死。

实在是让他颇为感慨,自己的生活确实变了啊。

“哗啦啦~~~”

随手拎起赵祯早上送来的黄金,看着那暗金色的东西,李放眼睛眯起,颇有些迷醉。

“嘿!查水表了!”

一个女声忽然在李放身后响起,肩膀上传来一阵疼痛感,把李放吓了一激灵。

“谁!”

双手一抖,袋子里的黄金“duang”的一下就掉到了地上。

扭回头看去,是熟人。

李放心有余悸地拍了拍胸口:“大姐,人吓人吓死人的好嘛?好悬没吓死我!”

徐妙锦朝李放嘿嘿一笑:“你怎么胆子这么小?刚才去干嘛了?是不是干什么坏事了?”

李放撇了撇嘴:“我那叫拨乱反正,匡扶帝室,那是正义之举!”

见到面前的徐妙锦,李放压抑的心情缓解了不少,整个人都放松了下来。

“你今天来的有点晚啊?是刚回家,家里有其他事要办?”李放开口询问。

自己跟着曹髦过去时,徐妙锦还没来,现在突然出现,说明大明那边也没闲着啊。

徐妙锦摆弄着手机,随口回道:“你刚走我就来了,刚才在下面和那位武娘子聊了聊,闲的无聊这才上来看看,刚好遇到你回来。”

“哦。”李放四下看了一圈,“红昌呢?她在楼下?”

“没,说是回汉末了,今日还没给她父亲请安呢。”

古人的干亲和现代人那自然不同,既然结了亲,那王允就和任红昌的父亲是一样的。

说句不好听的,哪怕王允死了,遗产起码也要分任红昌一份。

相对应的,任红昌也要尽自己的孝心,虽然不至于晨昏定省这么麻烦,但总归是要时常去拜会的。

“原来是这样。”李放了然,“你那边呢?朱棣又说什么了没?还有你那几个外甥,尤其是老二,又搞事没?”

说起朱高煦,徐妙锦来了精神。

“你还真别说,我今天来就是跟你说这事。”

说话间,徐妙锦坐了过来,来到李放身边将自己的手机伸了过去:“你看这个,朱高煦今日可是出了大糗,我特地拍下来留念的。”

手机里,朱高煦衣服散乱,狼狈的跪在地上,镜头上面还有朱棣。

朱棣手持一根木棍,眼神凶狠的盯着镜头。

“他又干嘛了?”李放不解,“还有这朱棣,他是发现你偷拍了?”

徐妙锦摆摆手:“发现发现呗,他还能说什么?至于老二为什么这样,还不是那天的事发了,他真以为锦衣卫和他是一条心的啊?”

徐妙锦一脸的幸灾乐祸。

“纪纲那人虽然狂妄,但也清楚,自己就是朱老四手里的一把刀,刀自然是不能有自己的意识的,起码现在纪纲还没这个心思。朱高煦前天去我家里嚣张的样子被他如实汇报了上去,所以朱老四就坐不住了。”

想起那天朱高煦的狂妄,李放也忍不住笑了出来:“活该!”

穿越这事,本来就是朱棣心头的一个疙瘩。

他自己还没想到知晓历史会对大明的未来有什么影响呢,朱高煦在受罚之后又横插一杠子,这不是找着往枪口上撞吗?

别说他日后造反的劣迹,只说现在,朱棣就对自己家老二更看不上了。

以前一直以为朱高煦类己,现在看来,连隐忍都不会,分明就是朱棣看错了这个儿子。

本就有前科在身,朱棣很难不怀疑,朱高煦会不会受气之下,起了不该有的心思。

造反这种事,对他们家可不新鲜。

况且历史上朱高煦可没少拿李世民自比,这爷俩一个个的都往李世民身上凑,也不知到底谁才是李渊。

权力场中无父子,朱棣自然不会轻饶了朱高煦。

“所以这孩子也被牵连了?”李放往后翻了翻照片,看到了在一旁的朱瞻基。

徐妙锦摇摇头:“他年纪还小,所以朱老四处置的是老大。”

往后又一翻,朱高炽拉着一张脸,站在那里挨训。

不过他还是好一点,起码不用像弟弟那样,被朱棣训的跪在那里。

“这几天可太热闹了。”

李放看够了后,将手机还给了徐妙锦。

徐妙锦伸手接过,继续说道:“对了,还有一件事,就是......”

她有些犹豫,不知道该不该说出来。

李放见状壮起胆子来搭上了她的肩膀:“大家都这么熟了,有什么话直说好了,何必这么吞吞吐吐的呢。”

徐妙锦脸色一红,下意识的抬头看了四周一圈,没有外人。

“谁跟你熟了!”晃了晃身子,徐妙锦没能甩掉李放的手。

她只能强装出一副毫不在意的样子:“朱老四今天说了,他想来现代看一看,看看你口中的富强国家究竟是什么样子,你看行不行?”

“他又要来?”

李放不由得想起了上次朱棣来的情形。

自己的和赵祯不仅挨了打,还把自家的柜台给打碎了,朱棣这破坏力没得说。

不过考虑到现在不同以前了,再说徐妙锦的面子还是要给的,考虑一下后,李放还是答应了下来。

“来可以,不过这话要我跟他说。”

顿了下,李放抬头看向徐妙锦:“你明天早些起,我趁早去找你,咱们入宫去找朱棣,我要和他约法三章。”

与赵祯、李世民这些人不同,朱棣那暴脾气,李放真担心他在现代惹出事来。

必须先小人后君子,李放才能安心。

“行。”徐妙锦答应了下来,她犹豫了下又补充道,“到时候你说话时注意点,别太不给他面子了。”

李放不在乎朱棣,她徐家还要在大明混的,别让朱棣迁怒了他们家。

“我知道轻重的。”李放微微颔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