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古烁今梅菜不蒸

第345章 赵祯的筹谋

从沸水里夹出小刀来,李放准备动手了。本文搜:肯阅读 免费阅读

李放的嘴巴在被布遮住之后,声音显得有些沉闷:“把酒精给我拿来。”

张茂则赶忙递了过来。

李放拿到手一看,好嘛,还没拆封呢。

看出了李放的疑惑,张茂则连忙附耳回道:“这些神药都是官家所赐,下面的人怎敢胡乱启用?若是将领受伤或可使用,这些士卒就......”

李放无语了,一个破酒精还分出个三六九等了。

不过这也是常事,李放这会儿也顾不上计较了。

“呲~~~”

打开喷嘴,将酒精喷洒在刀身上消毒,李放抬头看向那个士卒:“一会儿可能会很疼,一定要忍住。”

用眼神示意,让周围的人再用点力,狠狠的压住他,不让他乱动,李放犹豫了下,还是动手了。

也亏得现在的他今非昔比了,死尸都见了不少,间接死于他手里的人也不知有几何了,这点小场面目前还hold住。

“呋~呼!”

深吸了一口气,李放伸手出刀,出乎他的预料,本以为要强行控制着不要颤抖的手,此时却异乎寻常的稳定。

不过这会儿李放也没功夫留心这种事了。

顺着伤口的边缘,李放干脆利落的将腐肉割去。

在他下刀的那一瞬,酒精的刺激,再加上刀具的锋利,那名士卒直接就闷哼出声。

“唔!!!”

不用李放开口,周围的人立刻使尽了全身的力气压上,制止住了他的挣扎。

李放则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专注,硬着心肠,一刀刀的割去周围的腐肉。

他此时的心里完全没有去想自己为何能做到此等地步,此时的他只有那一个念头。

说起来很麻烦,但实际上,李放的动作压根没持续太久,毕竟伤口并不是很大。

很快,伤口就被清理干净了。

“擦汗!”李放哑着嗓子说了两个字。

旁边的张茂则不敢怠慢,急忙帮李放擦去头上的汗珠。

李放顺手将刀具扔进底下的水盆里,清澈的水瞬间变得黑红。

随后,李放又从医药箱里拿出碘酒,继续说道:“按住了他!”

用棉签将碘酒涂抹在伤口处,刺激性的疼痛差点让那名士卒昏过去,几个人险些按不住他。

好在最后还是没让他乱动。

涂完了碘酒,李放拿出云南白药喷剂,在伤口周围喷洒了一圈,整个人顿时松懈了下来。

虽然并不是什么大活,但李放却仿佛耗尽了体力一般,连连退了几步,要不是身后有人搀扶着,差点坐倒在了地上。

李放勉强直起身子,对那些医师说道:“你们赶紧拿干净的纱布给他把伤口裹起来,这活你们比我熟练。”

等他们动起来了,李放又补充了一句:“最近一个月内,伤口处不要见水,纱布定期更换,保持卫生。如果没有意外,他恢复之后就能和正常人一样了。”

“果真?”

有个医师忍不住问了句。

古人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底层百姓固然不是很在乎这些,但这些个医生基本都是识字的文人,对这一点自然看的很重。

谁也想不到,用刀割去身体上的肉来治疗啊。

在古代这样的环境下,即便偶尔有医师发明了这种治疗方法,但碍于传播方式、社会习俗等各方面的影响,总不可能普及开的。

所以,李放做的这场不像手术的手术实在是有些颠覆他们的三观。

面对质疑,李放倒也不奇怪,只是淡淡的回了句:“过两天看看就知道了,应该是没问题的,全程还算顺利,也没有大出血。”

用事实来说话,过几天这些质疑自然会消失。

被人扶到一旁坐下,李放忽的又想到了什么。

“对了。”叫过张茂则来,李放安排道,“你去看看那医药箱里有没有一个叫阿司匹林的药,找温水让他吃下去一片,不,半片吧。”

考虑到古

人不像现代人那样有抗药性,李放减少了药品的用量。

这会儿那名士兵才算是勉强缓了过来,拿掉口中的毛巾后,他还在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

面部极度扭曲,那是因为腿部时不时会传来剧痛。

等纱布缠好了,他也缓的差不多了,终于再度开口:“这位相公,我的腿真的能恢复正常吗?”

受了那等酷刑,那士兵不知在心里骂了李放多少句,可听到李放说能让他恢复正常,他还是多少存了些希望。

要真成了,也不枉费他受这么多苦楚。

“放心就是了。”李放朝他笑了笑,“我都亲自出手了,还能骗你不成?要是你真的有什么意外,放心,我肯定负责到底!”

看李放那身份地位,那名士卒也不好再多说什么了。

像他这样的底层士卒,平日里别说接触文人,连走路人家都不带正眼瞧他的,能得到李放的一个承诺,已经相当不容易了。

迷茫的躺了回去,只有腿上不断传来的刺痛告诉他,他还活着。

好在心底还存着希望,希望李放说的都是真的。

看那名士卒躺了下去,李放随手安排了一个小太监去伺候他,然后又将那些医师聚集在了一起。

“刚刚看了我的操作,应该都记住了吧?”李放开口询问。

众人互相看了看,迟疑着点了点头。

李放继续说道:“以后处理伤患都要如此,所有的器具能消毒就要消毒!哦,对了,消毒就是把东西放沸水里煮一遍。”

“先生,何谓消毒?那些器具几乎从未用过,哪来的毒呢?”有人忍不住询问。

可李放怎么会和他们解释什么叫病毒呢?

吃力不讨好不说,还容易误人子弟,毕竟他自己也是一知半解。

“你们不用管原理是什么,照做就行了。”

李放的脸色一耷拉下来,那些人也就不敢再多问了。

随后,李放就详细解释了一番自己刚才的所作所为,原理没说,就只说了怎么做,然后就让他们散开了。

伤员还有很多,还需要他们去医治。

送走了医师,李放又叫过张茂则来:“医疗箱里的那些东西,该用就要用,治病救人难道还分什么三六九等不成?用完了,我回头再拿就是,人命要是没了,我上哪拿去?”

“是,是,奴婢这就吩咐下去。”张茂则连连点头。

知道也不是他的过错,李放也不过多苛责他了,摆摆手,让他下去办事了。

歇息了一会儿,李放看了看,所有人都在有条不紊的忙活着,他也不能闲着了。

叫了几个人过来,李放绕着这个“战地医院”走了一圈,看看哪里有卫生隐患就指点人过去改进。

“消毒,记得一定要消毒啊。”李放在这里找到了点挥斥方遒的感觉。

北宋这边在赵祯指示下蒸馏出来的酒精,虽然不如现代医用酒精,但也有一个好处,那就是量大。

在李放的指挥下,整个伤兵营附近弄得是酒香四溢,闻着就让人感觉有些熏熏然。

忙活了好一阵,总算是初步解决了问题,李放油然而生一股成就感。

“这一趟总算是没有白跑。”

脑中想着,李放欣慰的寻了个位置准备歇一会儿。

还没等他歇过来劲,外面忽然传来一阵孩童的啼哭之声,让李放有些错愕。

他看着自己身边的其他人:“这里还有孩子?”

旁边的护卫也不知情,一行人赶紧出门去看,迎面刚好瞧见赵祯带着一大帮子人赶来,队伍里还有不少妇孺。

见到李放,赵祯赶忙招呼了一声:“赶紧安排人来帮忙,这里有很多伤员!”

“哦,好!”李放来不及多想,一个箭步回到房内就开始协调空位。

好在这次行动调来的人素质都不差,再加上又有皇帝在身后看着,在李放的催促下,很快就将位置给调整了出来。

轻伤员直接找人给他们送了出去,实在不能走的就再找个地方安置,赵祯直接把自己刚刚歇息的那个地方给让了出来。

一阵兵荒马乱之后,勉强安

置下了新来的人。

当然,这也得益于赵祯这次带来的人并不是特别的多。

看着众人算是安置下来了,李放迈着沉重的步伐走到赵祯身边:“这些都是从地底解救出来的?”

“嗯。”

赵祯的情绪也没有多高。

“那......”

李放迟疑了下,但还是问了出来:“还有其他人吗?就只活下来这么多?”

刚刚那些妇孺都是李放指挥着人安排的,能看得出来,这些人大都面容姣好,哪怕是孩子也都是看起来很可爱的那种。

但是人数上就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多了。

如果用那些贼人的话来说,这些妇孺应该就是最有价值的一类“商品”,自然不可能太多。

只是,这些人可能是因为自身的“价值”能活下来,但其他的人呢?

虽然很不想用“价值”来衡量人类,可李放却不得不这么想,毕竟这些人都是因为自己的话,才被牵连至此的。

赵祯坐在那里愣了半晌,才心事重重的回道:“没办法,我们不可能因为对方有人质就投鼠忌器的,这里是古代不是现代。”

像是在说服自己一般,赵祯口中喃喃,双目无神的看着前方。

“那些人已经不能称之为人了,简直就是畜生!是畜生!”

“这些妇孺便是所谓的‘人牲’。”赵祯表情渐渐变得激动起来,“那些畜生!他们笃定朝廷不准备深入地下,打算就在地下负隅顽抗,直到朕坚持不住收兵为止,而这些,这些......”

赵祯手臂有些颤抖:“这些人便是那些畜生以备万一的口粮!至于其他人,除了些许运气好的,大都已经,已经......”

亲眼看见从地下抬出来的尸体,赵祯受到了不小的冲击。

虽说是执掌天下生杀大权的皇帝,但这么近距离的直面生死,他也是第一次。

别忘了,这会儿的赵祯也才二十三岁。

说着说着,赵祯就说不下去了。

李放安慰性的拍了拍他的肩膀:“也别太自责了,如果没有我们这次的行动,她们之后的日子也将会生不如死,这些咱们都清楚。”

何谓“采生折割”,这些鬼樊楼的贼人会对这些妇孺做什么,李放和赵祯已经在现代的资料里看的太多太多了。

某种意义上来说,死亡对她们来说,或许也能称得上是解脱吧。

可虽然这是事实,但对李放和赵祯这两个年轻人来说,一下子就能想通这种事,显然是不太可能的。

二人对坐沉默了许久,最后还是李放先开口问了句:“底下情况如何?”

提起这个,赵祯总算是能勉强打起精神来了:“还算顺利,狄青都有余力分派人手将这些无辜百姓送出来,确实能力不凡。”

在这个行动里能让赵祯欣慰的事不多了,狄青的能力就是其中一件。

这位历史上的北宋名将,在被赵祯特地关照了之后,很快就展现出了能力,这让赵祯更加坚信自己选择的路没有错。

看了看四周,二人之间的话确定不会泄露出去,李放继续开口道:“那下一步你打算怎么办?将他放去西边历练历练,以备将来应对西夏?”

“暂时没这个打算。”赵祯表情慎重,“他还是太年轻了,即便能立功,也很难服众,更容易引来外人的攻讦,若要用他,就不能这个时候太过提拔于他了。”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李放点了点头。

赵祯却是摇头:“不止如此,除了容易引人妒忌之外,还有就是我大宋的文武之别了。以文御武是国策,现在还动不得。我刚刚亲政,要是流露出亲近武人的态度,哪怕是吕公也压不住朝野物议。”

“唉!”

叹了口气,李放十分无奈,北宋这个朝局啊,简直了。

可也没办法,内斗向来是朝臣们的传统,这一点在哪一朝也无可避免。

赵祯不是开国君主,威望有限,办事确实也只能慢慢来。

沉默了一会儿,李放开口问道:“那西夏你准备如何应对?让勋贵顶上去?可他们能担大任吗?要是坏了大事,还不如就按照历

史上那样,让文人掌兵呢。”

赵祯忽的开口询问李放:“你觉得范仲淹这个人怎么样?让他掌西北兵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