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开启学霸狂虐模式
什么叫一生不得其所。
谢宁听了都想打人。
他上辈子活活累死。
穿越再得一条命,就想媳妇孩子热炕头悠闲地活。
“一生不得其所?”
想起白山上的断龙锥,吴俊源倏然尔桀骜笑出声,“老子这辈子投生为人,指不定遭了多少劫难,轮得到你个牛鼻子臭道士妄下定论!管他命格天生,我这一辈子,无妻无子都无妨,有与没有老子都不在乎!”
“但你说我大哥就是不行!”
吴俊源豁地站起身,沙包大的拳头虎啸直冲。
他大喊道:“谢宁,给我揍他!”
吴俊源出手如迅雷,俩人要胖揍人家一个。
但半刻钟后,他跟谢宁蹲在人来人往的街角,一个鼻子出血,一个乌眼青,吴俊源吐了口血沫子,咒骂道:“娘的!这孙子什么来头?”
“我五岁起跟人打架抢糖葫芦就没输过!”
谢宁眼眶结结实实挨了一电炮,身上更别提了,那道士简直拿他当沙包打。
挨顿揍还不算,还叫人把钱袋子都抢走了。
谢宁吸了吸鼻子,感觉这辈子都没这么窝囊过,他道:“你五岁打架没输过,我还两辈子都没挨过揍呢!”
“两辈子?”
吴俊源诧异看过来,“不应该吧,就打你那么两下,你就当死过一回了?”
谢宁翻了个白眼,没搭理他。
回到廖府果然,这俩又高又年轻的老爷们挨了揍,惊动了整个廖府上下。
许婉心疼坏了,小心地拿鸡蛋给谢宁敷眼睛,她怒道:“怎么会有这样的人?大街上就敢打人抢钱?还是个出家的道士!”
“可不是!”
槐棋给他家少爷嘴角上药,“宿川这地方都什么人呐?不是谢大人被掳走,就是带累我家少爷挨打,我就纳了闷了,少爷你好歹也是许多武师傅教习过的,你跟谢少爷俩人还能让人揍这样!”
吴俊源:“……”
谢宁:“……”
少年你要是不会说话嘴可以捐了。
吴俊源把槐棋推到一边,两眼怒如铜铃,“你给我滚一边去!”
槐棋被骂,丧眉耷眼底狡辩,“跟我厉害做什么?我说的也没错呀,本来就是你们俩人打不过人家一个……”
“还说!”
吴俊源气的扔出一只鞋,“我打不死你!三天不收拾上房揭瓦的东西!”
槐棋跑一边去。
谢宁的眼睛也敷的差不多了,他怕吴俊源把道士的话搁在心里,上前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吴兄……”
“嗯……?”
吴俊源回头,露出一口没心没肺的小白牙。
谢宁道:“钱袋子里装了三百八十四两,你得赔我。”
吴俊源:“……”
三天假期结束,谢宁再次过上了生不如死的日子。
让他没想到的是,他本以为如此高强度的学习压力下,季俊山会打退堂鼓,可辰时刚过,季俊山便跟着李成勇一起来了,后头竟然还跟着骚包的赵斌。
谢宁挑眉诧异,“大侄儿,你不是说不来了么?”
“还有赵公子,你怎么也来了?”
季俊山先行进了书房,放下随身书袋,一脸雀跃地盯着谢宁,
像是分别三天有好多话要跟谢宁说。
李成勇哭丧着脸道:“别提了,我叔听说你在家备考,非得打发我来,我说我不来,他就要敲折我的腿,我就只好来了。”
谢宁看向赵斌。
赵斌道:“廖大人乃当年殿试前三名,你又是小三元,反正我也要备考,跟廖大人的高徒你一起学习不是事半功倍。”
“那行吧!”
谢宁的性格就这点好,从小到大只要他想静下心来,无需准备,拿起书本就如同老僧入定,谢宁迅速进入状态,其他三人见状也拿出自己的备考书籍,开始阅读背诵。
季俊山之前就已经把廖吉昌给谢宁准备的书单抄回去一份。
三天前,谢宁背的还是能有指节厚的‘易训健行’
才短短一会的功夫,他就放下一本‘大学衍义’换了一本管子‘内政。’
“谢兄。”季俊山有些好奇地道:“三日前,我见你背的还是易训健行,怎么今日就换成了管子内政?”
谢宁正背得入神,他头也不抬地道:“这几天我有事,马车上就把易训健行背完了,大学衍义就几页,看两眼就记住了,你背到哪儿了?”
季俊山“……”
不想说话。
他根本就没背完。
中午廖吉昌会抽一个时辰回来,专门给谢宁出题。
甫一见,书房里做满了人,廖吉昌愣了一下,也没张口撵人,只道,既然到了廖府学习,就要按照他的规矩学习,绝不能半途而废。
李成勇听了这话差不点当场哭了。
赵斌也是,顿时后悔来凑这一趟热闹。
廖吉昌今日出的策论,题目:“朕惟自古帝王立纲陈纪,移风易俗,一禀于礼法……远而追成周之隆,何施而可?”
廖吉昌给出的策论题目,一听便是乡试以上级别,策论问题一共一千多字,全篇口述,说的快点,谢宁几个人都快要跟不上。
谢宁知道自己有些聪明。
廖吉昌此前给出的题目都是经义小题,策论题目还是第一次出。
到了此处,他才知道,自己跟殿试前三甲有多大差距。
光是题目,就差不多涵盖了十七本书。
可想而知,廖吉昌的脑子知识累计得多广。
谢宁看了几便考题,差不多已经明白策论核心问题:立纲陈纪,是建立国家制度与秩序,移风易俗是如何把握改善社会风气,远追成周之隆则是以帝王角度提问,怎样能复兴西周那样的盛世。
几样加在一起,便是皇帝问臣子:自古以来,帝王建立纲纪、移风易俗,都以礼法为根本。如今如何效法西周的盛世,采取哪些措施才能实现?
乡试一共九天三场。
隔一日一场。
最后一场才是考校策论。
廖吉昌给了两个时辰,期间他们四人不可互相交流,答好了去叫他。
李成勇一看题目都要哭了,秀才得中之后,他便一直惫懒打算考试前三个月突击学习,方才廖大人所说的策论题目,其中出处起码有五个点他都不知出自哪里。
还有题目上的帝王之意,他根本不知道对照的本朝哪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