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记克里斯韦伯

第149章 拖网

第149章 拖网

“三年!三年后我会释放他们!”魏聪伸出三根手指:“第一年没有工钱,第二年发半薪,第三年全薪,三年后他们愿意留下来的可以留下来当工人,想回去的就回去,全凭自愿!”

“这——”孔圭想要说些什么,却听到魏聪摇了摇头:“这些人持兵逆我,总要受到一些惩罚吧?要不然我又凭什么治理地方?”

“好吧!”孔圭叹了口气,他将帛书放到一旁,问道:“那你打算从哪里开始?”

“渔!其实像南海(当时人对珠江入海口周围海域的称呼)这种咸淡水交汇的地方,又有海流经过,是天然的渔场,只要用上拖网渔船,所得的渔获就能很轻松的养活几万人、甚至几十万人!孔公你若是哪天闲来无事,我们就可以去码头看看我的渔船的收获!”

——————————————————————————

伶仃洋,万山群岛附近海域。

波光粼粼的海面下,成群的竹荚鱼正在海水深处缓慢的游动着,它们背部青绿色的鱼鳞从海面上看下去几乎与海水连成一片,只有经验最丰富的渔民才能分辨出来,

海面上,数条船正缓慢的游动,一名已经头发花白的渔夫小心的看着海面,不是伸出手插入水中,感觉海里的温度和流动,半响之后对身后的宋虎道:“郎君,差不多了,下头就是鱼群!”

“哦?”宋虎兴奋的探出头,往海面下看去,只见清澈的蓝绿色海水宛如一块巨大的水晶,只能看到零星的鱼虾,哪里有什么鱼群?

“我怎么看不到?你该不会是在耍我吧?”宋虎皱起了眉头。

“小人怎么敢骗郎君您!”老渔夫赶忙陪笑道:“水下的是竹荚鱼,这种鱼背上的鳞片是青绿色的,和海水的颜色差不多,它白天都呆在深水,您从这里看下去自然看不清楚,您要小心辨认,您看,那边,那边!”

顺着老渔夫的指引,宋虎好半天才看到一点鱼群的影子,他不由得钦佩的竖起了大拇指:“老丈你可真有两下子,就这么点都看得到!”

“呵呵,这是小老儿吃饭的本事,若是连这都不成,只有活该饿死了!”老渔夫赔笑道。

“嗯!老丈你放心,这次你遇上了我家将主,只要尽心办事,吃穿用度从今往后就不用担心了!”宋虎拍了拍老渔夫的肩膀,笑道。

“那小人就多承您的福气了!”老渔夫赶忙笑道。

“好了,吹号角,准备下网!”宋虎挥了挥手,大声喝道。

“郎君,郎君!”老渔夫赶忙劝阻道:“这竹荚鱼白天不好打,要到晚上才方便打捞呀!”

“晚上才方便打捞,那是为何?”宋虎问道。老渔夫赶忙解释,原来这种在东亚地区分布广泛的海鱼白天喜欢在较深的海水游动,而到了夜里却有趋光的特性,交州本地的渔民经常用火把将其引诱到海水表层大量捕捞。

“要等到晚上?这么麻烦?”宋虎皱起了眉头:“那鱼群现在在水下多深?”

“这竹荚鱼喜冷怕热,白天一般距离水面少说也有两三丈吧!寻常渔网哪有那么深,就算有那么深,等渔网沉下去,鱼群早就离开了,最多只能打到几尾,不如等到晚上点起火把来,把鱼引到水面上再捕捞方便!”

“两三丈深,嗯,用将主的新网差不多也够了!”宋虎捋了捋下巴的胡须:“算了,先打一网试试,就算打不着也没啥损失,权当是练练手!”他打定了主意,便立刻下令道:“传令下去,放网!”

随着宋虎的号令声,渔船们排成一排横列,渔民们从船尾放下一张奇怪的渔网,与当时渔民常用的撒网不同的是,这渔网就在船上时就像一个巨大的拖索,放入海中之后在船只的拖曳下就迅速张开来,就好像一张巨口,将所遇之物一口吞入其中。过了大约半盏茶功夫,宋虎估摸的差不多了,喝道:“收网!”

渔民们应了一声,便去用力转动其辘轳来,拉扯起渔网的缆绳来,可刚扯了几下就发现不对了,缆绳上的力道大的吓人,就好像下面有几头蛮牛在拉扯一般。那老渔夫精神大振,喝道:“龙王爷保佑,这次捞到大鱼群了,大伙加把劲,回去后喝顿好酒!”

众人齐声应和,喊着号子转动起辘轳来,随着绳索不断缩短,渔网渐渐露出水面,几个眼尖的看到渔网里满满的都是青鳞黄鳍的竹荚鱼,都在网里挣扎,仅仅这一网,怕不就有七八百斤了,难怪方才众人摇起辘轳来这么费劲。

“龙王爷保佑!”老渔夫已经是热泪盈眶,他抢到辘轳旁,大声喊道:“二狗子,快去拖一下,这么多鱼,小心把网给撑破了!”

“诶!”一个圆脸少年应了一声,跑到船舷边,小心的整理缆绳渔网,免得哪里被绷住了受力太重被扯断了。过了半响功夫,在众人的同心协力之下,总算是把这一网鱼扯了上来,鲜活的竹荚鱼被倒在甲板上,拍打甲板的闷响声就好像雨点般,密密麻麻。

“龙王爷保佑!”老渔夫向桅杆处跪拜祈祷,那儿有一尊粗陋的海龙陶像,像他们这样出海打鱼的渔民船船都有,以求出入平安,渔获丰富,也不知道跪拜了多少次,但像今天这般虔诚的,还是头一回。

“明明是主上带来的好渔网,你们却去拜龙王爷!”一旁的宋虎冷笑着摇了摇头。原来船上刚刚试用的便是网板式拖网。顾名思义所谓拖网就是船在前面跑,渔网拖在后面,把所经之处的鱼一网打尽,听起来好像很简单,但实际上里面的学问可不小,为了捕获尽可能多的水产品,渔网的网口自然是要尽可能的大,但是绳索的牵扯下,网口却会不可避免的向内收缩,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通常来说有三种不同的方法:

用一根硬质的长杆将渔网撑开到一定的宽度,但这么做渔网的口往往会呈现成长条状,网口面积无法最大化,而且长杆的长度限制了网口的大小,渔网的体积也不能太大,操作起来很容易与缆绳和渔网缠绕起来,带来诸多不便。

于是后来人们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发明了一种新的拖网——网板拖网,其原理就是在拖网的两侧各安装一块挡水板,这样当渔船拖网的时候,由于挡板两侧水流速度的差异,会产生一个压力差,使得挡板会向外扩张,扯开拖网的口。

而第三种,也是效果最好,规模最大的就是两船拖网,即两条平行航行的渔船之间扯着一条大的拖网,这种捕鱼方式可以一下子将绵延数百米甚至更远的鱼群一网打尽。但这对渔船、渔网的要求很高,凭魏聪现在手中的那点家什,短时间还是不要考虑了。拜每年的休渔政策所赐,后世只要对渔业和环保方面少有了解的人几乎都听说过拖网渔船,这种打鱼方式对所经过的鱼群无论大小,种类,一律一网打尽,对渔业资源破坏极大,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早已是声名狼藉,但在公元二世纪的东亚却绝对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珠江入海口本就是顶级的渔场,黑潮和珠江水带来了各种丰富的鱼类资源,就凭魏聪手头上那点船,怎么翻花样折腾在有生之年都不用担心渔业资源枯竭。

众人拜谢了龙王爷,便又打了几网,虽然不及第一次收获那么丰富,也都打了数百斤鱼来,尤其是最后一网,竟然是兜到了金枪鱼群,一网上来足足有近百条布满银带金属色泽,锥形鱼身的健壮生灵,船上的渔夫们看到了,不由得齐声欢呼起来。

“哦,这次是打到什么了?你们这么高兴?”宋虎饶有兴趣的问道。

“回禀郎君,这次打到的可不一般,这是大乌焉(古代中国对斑纹金枪鱼的称呼)呀!最上等的海味!”老渔夫已经笑得合不拢嘴了:“这大乌焉在水里就是霸王,游得快,势头猛,平日能打到一条两条都了不得了,这次一下子打了上百条,都是托了您的福气。您稍待片刻,容小老儿处置了一条,献于您品尝!”

“好,我倒要尝尝!”宋虎笑道。

老渔夫挑了一条,拔出腰间短刀,熟练的替鱼开膛破肚,剔去鱼皮,露出鲜红色的鱼肉来,他挑了最肥美的部分切下四五片鱼脍,用盘子盛了,送到宋虎面前:“大乌焉吃了最是养精神,长气力,郎君请!”

宋虎也是吃过生鱼脍的,见那鱼脍鲜嫩的得很,拿了一片放入口中,果然鲜嫩无比,没有半点腥味,却是鱼脍中的上品,三下两下将盘中鱼脍吃完,笑道:“果然好味道,可惜没有韭菜酱,罢了,你们也吃呀,莫只看我一个人吃!”

众渔民见宋虎并不嫌弃生鱼脍,纷纷大喜,各自切了鱼脍分享,此时时间虽然还早,但船上却已经装的差不多了。收获丰富的众人调转船头,向番禺城的码头而去。

——————————————————

番禺城,码头。

羊角锄敲打着石块,火星四溅,终于,石块裂开,变成一块块碎石。秦柯用脚将碎石扫开,一声不吭的开始对付下一块石头,就好像他自己也是块石头。

不远处的看守打了个哈欠,将长枪靠在树上,背对着正在敲石头的秦柯,开始和同伴说起闲话来。这就是个菜鸟,这么容易就丧失警惕,他难道不知道自己手上的那玩意能敲碎石头,就也能敲碎他的脑壳?秦柯愤愤不平的想,不过他手上没有停,还是用力敲打着碎石。

他不太清楚那个魏讨逆要这么多碎石头干嘛?盖房子?当守城的礌石?也未免太小了吧?他听一个曾经被叫出去装卸货物的同伴说,贼人要碎石头是用来修码头和路的,他亲眼看到贼人把碎石头和一种泥浆混合在一起,用木板固定住,过两天就会变成石头。贼人们这样修码头和路,速度快的要命,几天功夫就多出来一大段。

对于这个同伴的话,秦柯和其他人一样嗤之以鼻,他承认那个贼首的确很有本事,要不然也不会把自己这边打的一败涂地,但打仗归打仗,贼首也是个人,又不会法术,吹得神乎其神的,也未免太没见识了。

“秦柯,秦柯!”

听到自己的名字,秦柯赶忙应了一声,放下手中的羊角锄,跑了过去。他看到看守正对一个三十出头的汉子道:“吴大使,就是这小子,干活最勤快,不偷懒,就算没人盯着,也会把份内的活干完,不会偷懒!”

“嗯!”那汉子上下打量了下秦柯,问道:“哪里人?”

“苍梧广信人!”

“部曲、宾客,还是——”

“我是良民!”秦柯强调道:“有公士的爵位!”

秦柯的辩解引起了周围人的笑声,秦柯当然知道对方在笑什么,这年头爵位早就不值钱了,莫说是只比无爵之人强一点的公士,就算是不更、官大夫了,也和寻常百姓没啥区别,该服劳役照样服劳役,该挨鞭子照样挨鞭子。但这已经是已经过世的父亲留给自己唯一的一点念想了,秦柯当然舍不得放弃。

吴泽饶有兴致的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俘虏,骨架不小,但是脸颊削瘦,突出的颧骨让他看上去愈发倔强。嗯,是个有心气的!他心中暗想。

“好,良民好!”吴泽笑了笑:“会杀鱼吗?”

“杀鱼?”秦柯愣住了,他没想到居然会遇到这样的问题。

“对,就是把鱼肚子剖开,内脏丢掉,鳞片刮掉,要做的干净又利索,不能把胆弄破了,会吗?”

看守咳嗽了一声,站在吴泽背后的他连连点头,秦柯下意识的点了点头:“小人杀过兔子,鱼和兔子应该差不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