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夷商
第137章 夷商
“这么说来你亲自审理那些趁乱放火劫掠的贼人了?”魏聪问道。
“不错!”刘久答道:“我记得校尉您说过,番禺今后就是我们的根本之地,决不能生乱,所以我进城之后,就严令兵士日夜巡逻,若是有作奸犯科的,一律严处!总算是不负所托!”
“嗯!”魏聪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做了个手势:“大家都先坐下吧!我进城的时候有留意,街上倒也还安靖,房屋码头也没有受到破坏,这都是诸位的辛苦。此番南下,诸位都有功劳,我魏聪会记在心里的!”
“校尉褒赞,卑职愧不敢当!”众人齐声应道。
“但有一件事,你们有没有想过!我们离开馀汗县时,全军上下不过四千人上下,而现在我麾下有差不多两万人;我们所要统治的土地,也从营地周围不到一百里,变成番禺、南海全郡、乃至交州七郡的方圆千里,数十万户百姓。而这一切都是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发生的,我知道这一转变很快,但我们每个人都要适应这一角色,否则就会完蛋!”
“校尉,您的意思是?”第五登不解的问道。
“很简单,第五登,你现在是个都尉,正常情况下统兵应该只有几百人到一千人,但现在你是我的左右手,我手下有两万人,你最少也要统领四五千人吧?这至少是个杂号校尉,中郎将也不稀奇;在新的位置,不可能所有事情都要亲力亲为,你必须学会选人用人。就拿破城后治安的事情,这怎么可能由你亲自管?
你要是去管这种事,谁又去领兵?这番禺可是一方都会,又有海外贸易,做的好了,每年光是收海贸税收就能养活我们的军队,做的不好,城中工匠商贾衣食无着,必生变乱,到了那时候不用敌人来打,我们就先完蛋了。”
刘久和第五登被魏聪这番话训斥的面红耳赤,半响说不出话来。魏聪咳嗽了两声,道:“这样吧,你们每个人都回去想想,给我举荐三个人才来,擅长什么都可以,然后我再从中选拔可用之才。咱们要想在这里立住脚,
只凭咱们屋里这几个人肯定是不行的,高皇帝能取天下,固然有丰沛子弟之功,但也离不开韩信、张良、英布、彭越、陈平等人,他们可都不是高皇帝在沛县时的旧识,可都为高皇帝立下了汗马功劳。
还有,黄平你贴出告示:就说魏某人此番来交州,乃是受命平乱求治,眼下交州外有蛮夷作乱,内有不逞之徒图谋,我魏聪才识浅薄,岂有不希望得到贤人君子帮助我的?今雒阳断绝,交州动荡,正是急于求取贤才的时候,不必拘泥于德行,如果一定要清廉之士才能用,则齐桓公如何能称霸?
现在番禺是否有像姜子牙那样有着身着布衣却又才学之人沉沦民间?有没有像陈平那样被人指责盗嫂受金没有好名声又没遇到相知之人而无人举荐的?只要是有真才实学的,都可以向我自荐,我一定不会吝啬官位和爵禄,好好任用他们!”
“喏!”黄平应了一声,正飞快的用笔将魏聪方才口述的敕书抄写下来,却听到身后的郭奎道:“郎君,若说是治理番禺城的行市商贾人才,属下倒是觉得有一人不错!”
“哦,这么快就有了,说来听听!”魏聪喜道。
“此人姓吴名泽,是赣县的一个游徼,在破城时立了功,后来便带着门客跟着大军南下。属下在赣县时与其共事了些许时日,觉得此人做事谨细,又能得士心。明明是一群发丘盗铸之徒,却指挥的如数代的门客一般,属下觉得若是让他来治理番禺的行市商贾,一定能胜任!”
“吴泽,赣县的游徼!”魏聪一拍大腿,笑道:“我想起来了,是不是那个参加黄平的婚礼,硬是奉上一万礼钱也要坐堂上那位?”
“对,对,就是那人!”郭奎笑道:“校尉以为如何?”
“是个挺有意思的家伙!”魏聪笑了笑:“也好,既然他愿意抛家离舍跟我南下,那至少也要给他个官做,不然岂不是冷了志士的心!郭奎,你去叫他来见我!”
“喏!”
——————————————————————
当郭奎寻找吴泽的时候,他正在一间停泊着上百条各色帆船的石码头尽头的破旧小酒肆的里间。郭奎刚刚走进酒肆,就被一个门口放哨的吴泽门客发现了,他认出了郭奎,立刻进里间禀告了吴泽,很快吴泽就从里面走了出来,笑吟吟的向郭奎招手:“老朋友,你怎么来了,进来一起喝一杯吧!这里有不少新鲜玩意,这些番禺人真的很会享受,一起尝尝吧!”
“你怎么躲到这种鬼地方来了,让我好找!”郭奎皱了皱眉头。
“哦,这家酒肆是我的!”吴泽笑了起来:“我是店主人,留在这里不是很正常吗?”
“这酒肆是你的?”郭奎吓了一跳,他看了看这酒肆:“活见鬼,这酒肆至少有十几年了,你才来番禺几天,怎么会有一家酒肆?”
“嗯,这是我来番禺的第四天了!”吴泽笑道:“不过我发现在番禺,聪明和勇敢的人很容易发财。你看,我只用了两天时间就给自己挣了一家酒肆,虽然看上去破旧了点。走,一起进去看看吧!”说罢,他不由分说,就拉着郭奎往里间走去。
与酒肆外表的破旧简陋成为鲜明对比的是,酒肆的里间装饰的颇有异国风情,甚至可以说华丽:在房屋的中间是一张紫檀木圆桌,三张用玳瑁、玛瑙装饰的软榻上铺着柔软的兽皮和鸟羽斗篷,两个皮肤黝黑的商贾各自斜倚在一张软榻上,让怀中半身赤裸的女人给他们喂剥开的橘子。
宋飞虎站在空着的那张卧榻后面,右手按在腰间的短刀上。在软榻的后面,是一尊面容怪异的青铜神像,那双硕大的眼睛正死死的盯着刚刚进门的郭奎,让他不寒而栗。
“介绍一下吧!”吴泽笑着指了指那两个软榻上的深褐色皮肤男人:“左边那个名叫赵顺,他父亲是南洋胡商,母亲是汉人,所以他通晓南洋蛮语,帮南洋胡商做些通译、牙人的事情过活;
右边那位叫巴法,也是一个南洋胡商,他的生意做的不小,在光是他自己就有五条船,每年运到番禺来的各色货物如玳瑁、犀角、珊瑚、香料、珍珠、象牙等就价值好几百万钱,这间酒肆就是用他给我的钱买的!”
“那他干嘛给你钱?”“你要知道,按照大汉的律法,这些胡商不能进入内地,只能在自己船上或者番禺呆着。所以他们只能把自己的货物在专门的坊市卖给官府或者我们本国的商贾,由其代售。这些帮胡商代售南洋货物的商贾通常都是先拿货,等卖完了货物之后再结货款;本来这也还好,但这些胡商的家乡路途遥远,一般都要一年或者两年才能往返番禺一次。
久而久之,这些代售的商贾就会拖延支付货款,一拖就是两三年,甚至四五年、七八年的都有,有的胡人海商在海上遇到风浪或者海贼,船毁人亡的,他们就干脆吞下货物,据为己有。这位巴法就被拖欠了不少货款,他找番禺的官府告状,那几个拖欠他货款的都是本地的强宗豪右,哪个理他一个外乡人?
我进城之后正好受命巡逻街道,遇到几个豪右的家奴趁乱打劫,被我带人当街杀了,悬首示众。这赵顺看到了,觉得我应该不会畏惧那些侵吞他们货款的商贾,就带着巴法找到我这里来了!”
“你替他把钱拿回来了?”郭奎问道。
“不错!”吴泽笑道:“很简单的事,我带着几十个兄弟披甲持兵来到那几家商贾,巴法他们把契约一亮,那几家商贾很痛快的就付清了!”
“那他们给你多少报酬?”郭奎好奇的问道。
吴泽笑了笑,对那赵顺道:“这位是我好友,你告诉他你们给了多少?”
“借吴兄之力,我们这次一共要回了三十五万钱,还有蜀锦三百匹,花罗两百段,对鸟花卉纹绮六百匹,另外还有一些器皿!”赵顺笑道:“巴法老爷让我告诉吴兄,要来的财物里铜钱他可以全部拿走,锦缎和器皿要带回去售卖,不过可以用等值的铜钱或其他货物补偿!巴法老爷,我说的对不对呀?”他最后那句话却是对巴法说的。
“不错!”巴法推开身旁的女郎,坐起身来,用十分生硬的汉话道:“吴兄要来的钱物我一样都不要,都送给吴兄作为谢礼!”
“那你岂不是什么都没得到?”郭奎不解的问道:“不,你还损失了不少,毕竟那些商贾也只是拖欠货款,现在不给不等于将来不会给,你送给吴兄可就永远都不属于你了!”
可能是因为对于汉话掌握的还很不熟练的缘故,这次巴法口中吐出的是一连串叽里呱啦的南洋土话,郭奎一句也听不懂。
赵顺翻译道:“您不明白,这些汉人的代售商人一开始不是这样的,都是很讲道理,结款也很及时,我们的商人远道而来遇到事故麻烦的,他们还会出钱出人相助。但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他们就变了,一开始是对拼搭在船上的小商人拖欠克扣货款,然后是有一两条船的商人,现在连我这样的大商人也这样。如果我什么都不做,他们绝不会满足已经得到的,只会越要越多,最后搞得生意做不下去的。
原本这生意是很好的,你们汉人的丝绸、各种漆器、铜器,在我们那儿、身毒(印度古称)都很受欢迎,可以卖很高的价钱;我们带来的象牙、玳瑁、各色宝石、各种香料你们汉人也很喜欢,可以卖一个好价钱。只要有公道之人处事,我们就很高兴了。吴兄能够给我们公道,那我宁可把这些钱送给吴兄买个公道,也不愿意让这些坏人得利!”
“那你就都拿了?”郭奎向吴泽问道。
“那怎么可能?”吴泽笑道:“盗亦有道,我若是把钱都拿走了,岂不是和那些仗势欺人的恶商一样了。我按照规矩,只取了十分之一,一部分给了兄弟们让他们托人带回家中,还有一些便买了几间店铺,为大伙儿将来在番禺的长久打算!”
“你还打算在这里长久待下去?你就不怕瘴气?”吴泽惊讶的问道。
“不怕!”吴泽笑道:“这番禺你也看到了,这城里少说也有六七万人,他们都不怕,我怕什么?就算将来得了瘴气死了又如何?水旱蝗灾、刀枪箭矢也能杀人,至少在这里,能让我干一番事业,总比留在赣县当个狗屁游徼,干那些鸡零狗碎的事情要强得多!”
“这倒也是,你的确不是那种会呆在故乡老死的人!”郭奎点了点头,他拍了一下大腿:“对了,我差点忘了,魏校尉要见你,耽搁了这么久,你快随我去!”
“魏校尉要见我?出什么事了?”吴泽紧张了起来。
“是这么回事!”郭奎笑道:“今天魏校尉把我们这些人召集起来,说打下番禺之后,要做的事情太多了,人手不够,要我们每个人都向他举荐三个人才,供他选用。我就想起了你,魏校尉听说后就立刻让我把你找去!”
“多谢郭兄向校尉举荐在下!”吴泽向郭奎屈膝下拜。
“吴兄你这是何必呢!”郭奎赶忙伸手去扶:“我的确觉得你是个贤能之士,所以才举荐你的!”
“世间贤能之士多矣,又有几个能为人主选用?绝大多数还不是一生都沉沦于草莽之中?”吴泽长叹了一声:“他日吴某若有所成就,定当不忘今日之恩,重重回报郭兄!飞虎!”
“喏!”一直在旁边侍立的宋虎应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