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6章 归队

这群妇女见到一个陌生的青年军人进来,都停下手里的活看着他,只有李翠兰站起身走过来问:“同志,你找谁?”

几年不见,李翠兰看上去老了许多,看上去一点不像四十岁不到的人。

何雨梁回答说:“易婶,我是何家老大,今儿个就是回来看看房子,您忙。”

说完,何雨梁就拿出钥匙打开了自家正房的大门,走进去看了看。

家里的摆设和他走之前没什么两样,可能有半拉月没住人,家具上已经落了层薄薄的灰尘,还好床上的铺盖是卷起来的。

这边贾张氏见何雨梁进了何家的屋子,就问走回来的李翠兰:“那小子是谁?怎么进了何家的房子?”

李翠兰说:“那是何家大小子,我说怎么这么多年没见,看他一身的打扮,原来是当兵去了。”

贾张氏这时脑瓜子又灵光了,她发表看法说:“我说何家人这些年为啥不在院里长住,原来是怕别人知道他家老大去当兵啊。”

众人听贾张氏这么一说,也恍然大悟,前几年这四九城可是白党的天下,要是被人发现家里孩子在红党那边当兵,分分钟全家被抓监狱里去。

贾张氏说完的后,觉得自己明白的太晚了,要是早两年她知道这事,说不定这何家的房子早姓贾了。

眼瞅着自己的儿子贾东旭就快到娶媳妇的年纪,可是自己家就那么一间房子,这以后该怎么住啊!

贾东旭拜师易中海之后,她也找何大清问过租房的事,可人家何大清根本不搭理她。

要是早知道何大清儿子加入红党,用这个把柄威胁他,让他交出房子,现在她家早住上宽敞的正房了。

现在解放了,红党把白党赶到小岛上去了,给贾张氏天大的胆,她也不敢对何家的房子有想法了,她又不傻。

院子里的妇人们听到李翠兰的话,都纷纷低声议论,说这何家眼光毒,早早送儿子去红党那边当兵,如今算是起来了。

何雨梁每间房都看了看,就锁好了门,刚要离开中院,后院就跑出一十四五岁的少年,对他喊:“梁哥,等等。”

何雨梁闻言,驻足一看,那标志性问大马脸,除了许大茂还能是谁?

他笑着说:“是大茂啊,怎么你今天不上学吗?”许大茂说:“我今天有点不舒服,让人帮我请假了,在家休息呢。”

何雨梁说:“既然你人不舒服,那跑出来干啥?”许大茂说:“我这不是好久没见到梁哥你了么?”

何雨梁说:“好了,现在你也见到了,快回去休息吧,我也要走了,等休息天我再过来,到时咱们再聚。”

许大茂贼兮兮的凑上前问:“梁哥,我听说柱子娶媳妇了,是真的么?”

何雨梁点点头说:“是的,解放前的事了,那是家里给定的娃娃亲,咋地,你这小屁孩也想娶媳妇了?”

许大茂露出羡慕的神色说:“我倒是想,可现在都解放了,也只能是想想,要娶媳妇还得等上七八年!”

何雨梁听许大茂这么一说,也是无语,这小子这么点年纪,就开始想这些事了,不愧是“一血达人”。

他问许大茂:“这些年功夫练得怎么样了?有没有落下?”

许大茂吱吱唔唔的说:“现在偶尔练一下,主要是学习太忙,没时间练功。”

何雨梁懒得点破他,这修行在个人,每个人有自己的缘法,强求不来的。

和许大茂再聊了几句,何雨梁就离开了四合院,找了个无人处拿出准备好的粮食和肉食蔬菜就回家了。

他一进家门,却发现有两名军人同志在他家院子里,见何雨梁回来,忙上前对他说:“是何雨梁同志吧?我们是军管会的,有你的电报。”

何雨梁忙把手里的东西放下,接过那名同志手中的电文,上面只有几个字“紧急,速回。”

这时军管会的同志说:“何雨梁同志,四九城有好几名驻川省的同志也要紧急归队,我们给安排了最近最快的火车,下午两点出发,这上你的票。”

说完他递给何雨梁一张火车票,何雨梁接过车票连声道谢,相互敬礼之后,军管会的同志就走了。

何雨梁把东西搬进家里,见吕素心探究的目光,只能说:“娘,部队来电报了,让我马上归队,有任务。”

吕素心再有万般不舍,也知道不能留下儿子,只能抹了抹眼泪,起身给儿子去做了碗面条。

何雨梁快速的收拾好自己的行李,吃过吕素心亲手做的面条,对母亲说:“娘,我回部队了,一有时间我就会写信回来的。”

吕素心抓住何雨梁的手说:“到了部队要注意自己的安全,娘和家里人都等着你回来!”

小雨水见才回家几天的好大哥又要走,心里很是舍不得,就呜呜的哭起来。

何雨梁蹲下身对她说:“雨水不哭,大哥很快就回来的,你在家里要乖乖的,大哥下次回来还给你买好吃的。”

他站起来又对秦淮茹说:“弟妹,我回部队了,以后家里你多辛苦点,有什么困难也可以让柱子写信告诉我。”

秦淮茹对这个大伯哥还是有点畏惧的,闻言就点点头没说话。

何雨梁背起行李包,对母亲说:“娘,我先走了,爹和柱子那我就不去道别了。”说完朝家人们挥挥手就出了院门。

吕素心带着秦淮茹和小雨水一直送到了院外,一直见不到何雨梁的背影才回去。

吕素心不知道这次分别,下次再见儿子时是什么时候,不由的暗自神伤。

何大清刚下班回家,吕素心就把何雨梁归队的事告诉了他,何大清反过来安慰她:“孩子大了,总有自己的事,你就不用为他担心了。”

另一边,何雨梁坐上了火车,因为是直达川省中途小站不停靠,回去的时间短了许多。

何雨梁也注意到,火车上有许多和他一样紧急归队的战友,还有一些是已经复员后又被招回的战士,他知道战争离他不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