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 章 挑明
得偿所愿的白玲心情大好,她对何雨梁说:“梁子,姐谢谢你了,中午请你吃饭!”
何雨梁说:“那感情好,但是老罗提前说过留我吃饭,你请的那顿就放到明天行不?”
老罗用手指指何雨梁:“你小子,这才几年没见,这一套套都是跟谁学的?你以前可不这样啊!”
何雨梁说:“跟我们军长和他的几个老战友学的,可惜没学精,只得了一点皮毛。”
老罗就问:“你的军长是谁?”何雨梁回答:“孔捷,他还有俩一个班出来的好兄弟,李云龙军长和丁伟军长!”
老罗一听是这三位,心里就释然了,老李可是在中野和华野都出了名的。
中午和老罗一起吃饭,席间老罗也问了下何雨梁将来的打算,言语间也有招揽他的意思。
何雨梁也实话实说,表示自己短时间内不会离开部队,将来的事等时候到了再说。
吃过饭,和罗勇分别之后,何雨梁又来到郑朝阳的办公室,正好碰到白玲和郑朝阳在讨论桃园头目是谁。
何雨梁刚刚为撮合了两人而得意,前世他看电视剧,那结局有点闹心,一个沪上,一个羊城的,最终也没个结果。
如今撮合了两人,可不能让他们为了桃园头目郑朝山又闹别扭,这个恶人还是他何雨梁来做吧!
何雨梁坐下之后,对郑朝阳说:“朝阳哥,有件事我觉得现在必须告诉你,而且这事也只有你自己解决!”
郑朝阳停下和白玲的讨论,见何雨梁说的严肃,也坐正了身子说:“你说吧,是什么事让你这么严肃?”
白玲以为何雨梁要和郑朝阳谈私事,就起身想出去回避一下,谁知被何雨梁叫住了。
何雨梁说:“白玲姐,你和朝阳哥的关系都挑明了,这件事你也有权利知道。”
郑朝阳马上就说:“白玲,你也听一下,这小子弄这么严肃,指定不是什么好事,梁子你就说吧,这也没外人。”
何雨梁说:“这件事和你大哥郑朝山有关,我在44年凑巧查到,他是军统的人!”
郑朝阳腾地站起来,死死看着何雨梁说:“梁子,这可不能开玩笑,你有证据吗?当年你为什么没告诉我?”
何雨梁说:“当年还在打鬼子,他们也是打鬼子的,我那时也没经验,也就没和你说了。”
接下来,何雨梁把杨教授杨艺无意中拍到郑朝山处决军统叛徒,后来被郑朝山撞伤,又因为这事开始装疯卖傻的事说了一遍。
至于他是怎么知道的,何雨梁说:“当年我在街上晃悠,正好见到杨教授被撞,就好奇的跟踪了一下,后来我跑路就把这事忘了。”
何雨梁当年为什么跑路,郑朝阳自然一清二楚,他听何雨梁说得这么清楚,心里已经信了七八分。
他一屁股又坐回沙发,他们兄弟之间的感情很好,一时不知道如何面对这事。
白玲原就对郑朝山有所怀疑,如今何雨梁这么一说,她就可以确定,郑朝山就是桃园头目。
只是现在她也觉得有些棘手,毕竟以她现在和郑朝阳的关系,要顾及郑朝阳对这事的态度。
于是白玲也不说话了,等着郑朝阳拿出个处理意见,郑朝阳沉默了几分钟,忽然问何雨梁:“梁子,你说我该怎么办?”
何雨梁说:“只有你自己去说服郑朝山,让他弃暗投明,这样他才能有条出路!”
说完,何雨梁就走出办公室去找郝平川,把空间让给郑朝阳和白玲,让他们自己商量该怎么办。
找到郝平川,何雨梁说了自行车的事,郝平川拍着胸脯说:“你去把自行车骑过来,这种小事分分钟给你办好!”
何雨梁忙出了公安局,寻人僻静之处取出两辆成色最好的自行车,骑一辆拖一辆的回了公安局。
老罗在楼上见何雨梁弄了两辆自行车进公安局,马上就猜到了他的来意。
何雨梁自行车的来路,老罗也差不多猜到了,当年何雨梁还给了他一辆,让他骑着跑路呢!
有郝平川出马,自行车的事很快就解决了,从这一刻起这两辆自行车就可以光明正大的使用了。
傍晚时分,何雨梁带着两辆自行车回到家里,刚把自行车在院里停好,何大清就回来了。
他见院里多了两辆自行车,虽然是旧的,但也都有七八成新,就问:“梁子,这是咋回事?”
何雨梁说:“今天去公安局看老朋友,正好碰到他们处理赃物,我到这自行车不错,就顺手买回来了。”
“反正花不了多少钱,以后你和柱子每人一辆,上下班就不用再腿着去了。”
何雨梁随口编了个理由,接着他又想起这车没安装车锁,就跟何大清说:“爹,这自行车没装锁,你记得去买两把装上。”
话说完,屋里小雨水就跑了出来,她今天起床就没见到给她糖吃的大哥,一直在问吕素心:大哥啥时回来!
现在听到他的声音,忙跑出来抱着何雨梁的大腿萌萌的说:“大哥,你咋才回来?我都等你一天了。”
后面跟着的吕素心笑着说:“我看你是等大哥给你好吃的吧?”小雨水被母亲说破心事,忙辩解说:“没有,我就是想大哥了。”
何雨梁抱起小雨水,从兜里摸出颗糖给她说:“我相信咱家雨水就是想我了,这颗糖就是奖励。”
接下来几天,何雨梁白天带着小雨水在四九城晃悠,带着她尝了不少美食,把小姑娘美得不行。
他还去原来的王记杂货铺转了转,那地方已经换了主人,也就没了兴致。
在家过了一个星期的悠闲日子,郑朝阳那边的事他也没去关心,只想在家陪陪亲人。
这天他心血来潮,觉得应该回95号院去看看,所以吃过午饭,他问吕素心拿了钥匙,就带着小雨水溜达过去了。
今天不是休息日,95号院里只剩下一帮妇女,何雨梁到了中院,正好见到一帮妇女聚在回廊那里边做针线边聊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