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犁庭扫穴!

第163章 犁庭扫穴!

“如此凶残异族,当扫其穴,绝其种。”

当古宣斩钉截铁地说出了这样一番话时,政事大堂内先是一片寂静。

而后。

事先早已与古宣通过气的姜不识等边军将领、北境督抚等文官,自然是俯首赞同。

平心而论,以北境督抚为代表文官,一向都是偏向于少动干戈。

但即便是他们,在这一刻对待羯族的问题上,也是罕见地朝向了肃杀的那一面。

这其中,自然是有着上有所好下有所效的因素在其中。

但更多的,还是这数十年来,羯族这种异族对大周王朝所作的诸般恶行。

淫掠西京、侵扰北境城池、杀人盈野……

这一桩桩,都是这原本是大周王朝仆从部落所作下的因果。

原本以大周王朝的体量,根本不可能允许羯族这样的小族如此胡作非为。

但偏偏,近些年来,大周王朝国内兼并严重,国力不振。

再加上,周边数个异族崛起,边疆日夜不宁,纷纷扰扰,难以兼顾。

更严重的,还是以司马氏一族的权臣家族,为了一族之私利,罔顾整个人族的安危与荣辱,纵容本为北境小族的羯族发展壮大,压制国内的反对势力,同时帮助他们对抗西部的犬戎族。

不得不说,司马氏这一招也的确取得了很不错的效果。

其中,就包括坑害死了原来的北境名将岳仲,算是除掉了自己在撺掇朝政大权上的一大阻力。

因岳仲本人不但军略出众,对外征战屡有斩获,更是拱卫王室的大将之一。

然而。

在一次对外突袭中,竟然被司马氏暗地里联系羯族,举重兵将其伏杀,岳仲与亲卫兵团尽数战死。

而那一战中,被司马氏安插的成洛原本还只是一个副将,在事后就攫取了北境边军的大权。

司马氏的力量也大大地得到了壮大,从而在篡权的道路上更加跋扈。

而之后爆发的大周与犬戎之战中,羯族也的确出兵相助于司马氏,虽然不至于杀伤许多,但总算也为司马氏增长了几分威势,逼退了大军来袭的犬戎。

但事后的代价,却是异常惨重的。

在司马氏的纵容与默认下,羯族大军焚掠了西京洛城,不但杀死烧死人族数万,还抢走了上万名人族女子作为女奴,她们的悲惨命运自然无需多提。

这样的凄惨景象,自然引得了一些人族士卒的极大愤怒。

然而。

当权者是司马氏,他们要求“以大局为重”,严厉申斥,不让边军出击,否则就是破坏盟友。

而军械、粮草等都在他们的控制之中,即便是一部分将士为此愤怒不已,也难以改变大局。

在这种情况下,有一少部分边军士卒怒不可遏,毅然发起冲击,杀死了数百上千个羯族。

但他们的结局很惨淡。

在羯族已经崛起、兵团达到足足四万以上的情况下。

这些人族将士的冲锋,毫无疑问地被阻击,而他们也大部分被击杀殆尽,少数逃回人族城池后,还被成洛等为首的司马氏以违抗军命为由斩杀。

堂堂大周王朝,竟然遭遇如此奇耻大辱,这无疑是让以姜不识为代表的诸多边军极为愤慨的。

可在内有司马氏掌握大权、外有羯族日益壮大的背景下,他们委实很难对抗并得出什么成果。

而古宣的到来,终究还是彻底改变了这一切。

“陛下英明果决,臣等定当竭尽所能。”

北境督抚出列,代表诸位文臣俯首而拜。

他是一个圆滑的老臣,这些年来在司马氏的排挤下,很是难做,手中的权力原本已经被成洛夺走许多,只剩下一些民生方面的事务了。

“陛下圣断,兵贵神速,羯族正是群龙无首之时,此时出兵,大有可为!”

白发苍苍的老将姜不识更是慷慨激昂,他与手下的亲卫将士们早已等待着这一天很多年。

不过。

对于大军出征来说,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是很难。

光是作战

计划、军力调配、辎重筹集与分配,等等诸多,都是不小的难题。

足足三日之后,在以督抚、姜不识等北境文武集团的全力运转下,才勉强完成了基础的准备工作。

关于作战计划,在所有高层文武、边军核心参谋团的激烈争辩下,终于得出了一个方案。

那就是,以正相合,出奇制胜。

所谓的正兵,就是持重老将姜不识为首,北境督抚为监军,率两万重兵集团、辅兵数万,堂正正地压向羯族领地。

同时广发北境之内的民夫,以及境外的其他小部族,以军功为赏赐,围攻羯族。

而奇兵,依旧是古宣带领着三千名精锐中的精锐,一人双马,带足粮草补给,绕后突袭。

不用说,这自然是古宣极力坚持后的后果,否则文武重臣绝对不会答应这般让周王陛下领奇兵的方案。

但这些日子以来的事实,也证明,这是唯一能够最大化发挥出古宣绝世武力的做法!

这一日下午。

在北境最大的城池,广宁城中,举行了一场数十年来仅见的盛大出征仪式。

又或者可以说,是誓师大典。

淘汰、精选出来的足足近三万的精锐边军,在广阔的大校场中整装待发。

另一侧,是人山人海的辅兵民夫等,都在匆忙而有些激动地整理着各自手中的物资。

不得不说。

在看到周王陛下带回来的羯王奴赤等人的首级,以及以此做出来的京观之后。

大多数的边军士卒、普通民众,都感到了一种发自肺腑的激动!

多少年了,总算有一天可以对羯族这种残忍凶戾的异族发起报复了。

这些士卒、民夫中,有许多都是与羯族有着深仇大恨,不是父母亲属,就是知交好友惨死在了羯族手中。

若非是司马氏极力压制,以及羯族本身也的确军力恐怖的话,他们早就发起了报复。

但而今情势已经发生了改变,羯王奴赤都死了,羯族失去了一个雄才大略的王者级首领,正是趁你病要你命的最佳时刻。

错过了这一时机,或许以后再想报仇,就没有这样的机会了,这是所有出征前人们心中的想法。

而就在誓师大典举行后不久。

在广宁城中,果然飞起了数只信鸽,其中甚至还有北境神禽海东青。

不用说,这些都是羯族原先安插在广宁城中的哨探,他们或是司马氏余孽,或是羯族以秘术改变容貌,潜伏在城中。

而在广宁城早已四面封城,严禁暗探出入的情况下,他们自然只能是选择用这种方式,给羯族报信。但紧接着。

只听到哧哧的几道声音,数百支利箭从城中的各个地方射出,将那些报信的信鸽、海东青等全数射杀。

而同样潜藏在城中各处的稽查队,也早已紧急出动,循着这些鸟类飞起的方向而去,直接将十数名羯族哨探擒拿。

当然。

在姜不识、北境督抚等率领的数万正兵出发之后,自然还是避免不了沿途可能被人以鸟报信。

这非人力所能禁绝的,只能是尽量拖延。

而古宣带领的三千兵奇兵,则在出发后的某一日,悄悄脱离了正兵集团,沿着某条小道,前往羯族领地的后方。

原本说来。

古宣的小股部队这种行进方式,完全称得上是危险至极。

因三千人排成一字长蛇阵进军,很容易在某个地方遭遇伏击,从而被前后打击,首尾不能相顾。

那样的话,纵然这三千名都是精锐无比的边军,也很容易横死。

然而。

有古宣这样一位武力盖世的存在在前方开路的情况下,没有任何伏击可以逃过他的目力或感觉。

一路所至,凡是在前方或暗处偷窥的羯族探子,几乎尽数被古宣射杀。

在他的神力加持下,大周王室传下来的那柄神弓得到了最大化的利用,一两百米的距离,转瞬即至。

故此。

他带领下的三千兵士卒,可以说是有惊无险地横穿了诸条小道,最终来到了羯族的大后方。

……

反观羯族这一边。

在羯王奴赤被斩杀、王城被焚烧干净后的第三天,这一噩耗才基本传遍了整个羯族。

他们几乎不敢相信这个事实。

要知道,很多年过去了,羯王在他们心目中伟大无比的王者,带领着他们取得了难以想象的辉煌战绩。

且羯王奴赤自身,就堪称一个百人敌的强者,昔日曾在甲胄齐全的情况下,率领手下打败了几乎北境所有势力,从无敌手。

也正是如此,奴赤才有可能牢牢地坐稳这个位置。

然而,这样的存在,却被人直接斩首了,连头颅都被人族做成了京观上最顶端的那一颗。

而王城被焚烧殆尽的消息,对于这些羯族来说,更加是悲上加悲的噩耗。

只因为,王城中存放着他们最为丰盛的粮草储备,而这些被烧掉了,就意味着至少这个冬天,他们许多人都要挨饿受冻了。

除非,他们可以像以往那些年份一样,抢掠其他异族小部落,甚至抢劫大周王朝的那些人族。

但很明显,这一次,人族不会给他们机会。

趁你病,要你命!

大周王朝这一次派遣重兵前来,显然就是要趁着这个羯族缺衣少粮的难得时机!

不过。

而今的羯族,明面上是一个部族式政权。

其实,这些年来,羯族在奴赤的带领下,本质上已经成为了一个军事抢掠集团。

他们抢掠的物资、人族奴仆越多,他们的实力就越发雄厚,甚至还吸引到北境之外的其他小部落加入。

或许,这就是所谓的“赢学效应”吧!

谁赢了,就跟谁,不单单是人族如此,其实诸多异族也同样有这样的心理。

故此。

纵然奴赤等精英人物已然身死,羯族残余的力量也的确不容小觑。

而这,也是古宣要一力出兵的原因。

否则,等到羯族中选出新一代的威信人物,再将剩余的四五万部众收拢归心之后,再想要彻底平定起来,就恐怕很难了。

但是。

即便是在古宣等如此压制暗探报信、且出兵如此迅速的情况下,羯族还是及时得到了大军压境的消息。

在这种绝境下,他们也是以最快的速度,再一次选出了奴赤的侄子代尚为首领,对抗这一次的来袭。

……

北境的地形,毫无疑问,属于那种穷山恶水。

姜不识等率领的两万多正兵,尽管大多数都是北境士卒,从小习惯了这种恶劣的地形地貌,也有着数万民夫辅兵等的配合,但整个大军的进军很是困难。

而代尚也不断派出了小股部队进行袭扰,造成了人族军队中上千的损亡。

但这一战,终究还是人族稳打稳扎,且战场还是在羯族自身的领地内。

姜不识顶着各种被袭扰,而不为所动。

他命令手下的兵士,唯一做的事情,就是所过的羯族小城池、城寨全部焚烧殆尽,连一个活着的都不让留下。

这也就是大周王朝版的三光政策了!

昔日,羯族也在西京洛城等地使用过,而今同等的报复落到他们自己身上了。

代尚在大后方的营地中,不断收到哨探传来的情报,得知人族大军的所作所为,气得怒发冲冠,几乎不能自已。

他只能加大袭扰的力度,然而却改变不了什么大局。

最终。

在婵膳城,也就是羯族除了王城之外的第二大城池,两方的大军正式相对了。

人族这一方,乃是姜不识、北境督抚为首的正兵集团两万多,都是全副武装,而其他辅兵民夫暂不计。

羯族这一方,乃是竭尽全族凑出来的近三万大军。

这已经到了他们的极限了,因整个羯族,而今也不过六万部众。

可以说,他们除了实在不能动的老幼妇孺,其他全部都上了阵,其中有头发花白的老兵,也有还未发育完全的半大小子。

平心而论,这些老兵大部分都曾参与过在大周王朝内的淫掠,而那些半大小子,也未必没有凌辱过其长辈带回来的人族女子奴仆

可以说,他们每一个,都是死有余辜,能活到今日,都是司马氏等的纵容。

婵膳城前的军营中,姜不识等人看着手中的情报,终于下定了决战的决心。

这些日子以来,他们这一路,始终与古宣保持了联系,因双方都至少留出来个一个百人队,专门用于彼此的机密通信。

根据情报,周王陛下的那一路奇兵,也已经感到了婵膳城的后方。

最终。

一场针对羯族的最后决战,就此爆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