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我们的军饷如何

“嗯,你说的很对!”

颜思齐点头称是,旋即却又话锋一转,

“不过我认为唯一值得咱们帮大明海运换取贸易许可的军需只有粮食。”

“其它如火药、火器、兵甲器械之类的军需反倒不如直接卖给明军来的划算。”

“可是咱们的粮食现在也只能自给自足,就算有盈余,”

“明军一时也未必就能接受得了黑麦、玉米、土豆、番薯这类异域粮种啊。”

李国助沉吟片刻,点头道:

“颜叔说的对,但在没有粮食可运的情况下,运一些别的军需去换取贸易许可也是值得的。”

“至于粮食,如今限制咱们粮食产量的主要因素是缺少平原良田。”

“只要能解决这个问题,咱们很快就能有余粮可用于出口了。”

“问题是要怎么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

颜思齐迫不及待地问道,

“只要能尽快解决这个问题,不止是粮食,就连糖厂的甜菜供应问题也能一并解决!”

迄今为止,南海边地公司的领土几乎都是沿海丘陵地带,并不适合传统粮食作物和甜菜的大规模种植。

之前因为不知道甜菜可以制糖,公司一直都只是将其当做蔬菜和饲料小规模种植。

如今得知甜菜可以制糖,小规模种植的甜菜便无法满足糖厂的需求了。

为了尽快扩大糖厂的生产规模,公司迫切需要得到以平原为主的领地。

颜思齐显然正在为这个事情头疼呢。

见颜思齐提到糖厂和甜菜,李国助眼中一亮,会心一笑,抬手竖起三根手指:

“现在有三块满足需求的地盘可以考虑占领。”

“离我们最近的一块地盘,是骨看兀狄哈部落的世居之地。”

“其次是北边以双城卫为中心的北琴海平原。”

“最后是朝鲜的耽罗岛。”

“颜叔想要哪一块地,或者说三块地你都想要?”

北琴海就是明朝人对兴凯湖的称呼,北琴海平原就是兴凯湖平原。

现代俄罗斯在那里种植的粮食作物有春小麦、大麦、燕麦、荞麦、土豆、水稻等,水稻还很有名。

现在虽然是明末小冰期,但还是可以种植谷子、糜子、荞麦、黑麦、玉米、土豆等耐寒粮食作物,

大豆、亚麻、大麻、甜菜等耐寒的经济作物。

及萝卜、芜菁等耐寒的蔬菜作物。

由于无霜期短、温度低、秋季多雨等因素,现代俄罗斯在兴凯湖平原并没有大规模种植糖甜菜。

但南海边地公司却还是可以考虑在那里大规模种植糖甜菜的,毕竟也没有更好的选择。

耽罗岛是济州岛的古称。

颜思齐沉吟道:

“前两块地盘离咱们都很近,而且咱们现在的人口也足够去屯垦了,倒是都可以考虑,只是免不了需要打仗。”

“耽罗岛就有些远了,而且朝鲜可不是女真部落,怕是不好招惹。”

“何况咱们在朝鲜还有那么多产业,一旦与朝鲜交恶,如何保障这些产业的安全?”

“最重要的是,咱们还需要团结朝鲜,共同抵抗建奴呢。”

李国助嘴角一扬,说道:

“骨看兀狄哈的世居地完全可以通过谈判和平解决,”

“建奴随时都有可能吞并他们,而他们并不愿意并入建奴。”

“我们可以让他们迁居到附近的一座大岛上去,”

“并且把城邦的渔业交给他们经营,由我们提供渔船和技术指导。”

“只要他们的首领是个明理的人,就一定会接受我们的条件。”

“不过适当的军事威慑应该也能增加谈判的成功率。”

“双城卫还是可以用同样的手段拿下,只是我们对那里的女真部落还不太熟悉,”

“一旦他们接受不了我们开出的条件,就可能需要打仗,但我们肯定能赢。”

“至于耽罗岛,我反而志在必得,也不怕跟朝鲜交恶。”

“哦!这是为何?”

颜思齐愕然,又怕李国助理解有偏差,便补充道,

“我是说你为何对耽罗岛志在必得,还不怕得罪朝鲜?”

李国助左右看了看,悄声道:

“光海君首鼠两端,对大明忘恩负义,不肯全力配合大明抗金。”

“所以西人党正在策划一起政变,准备扶植更加亲明的绫阳君李倧成为朝鲜国王。”

“我们夺下耽罗岛就等于是给光海君加了一条罪名,反而有利于绫阳君的政变。”

“这消息可靠吗?”颜思齐瞳孔一缩,压低声音问道。

“这是黄昭透露给我的消息。”李国助沉声道,“他现在可是西入党的骨干之一。”

“他们准备何时动手?”林福突然压低声音问道。

从进到颜思齐的办公室以后,他就没怎么开过口,这时终于忍不住了。

“时间还没定,黄昭说会提前派人通知我们的。”

李国助悄声说道,接着又话锋一转,

“不过我估计可能会在明年春季,总之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所以要想一举拿下耽罗岛,我们今年必须做好两项准备。”

“一是召集足够多的武装商船,组成一支强大的舰队。”

“二是组建起一支正规的陆军,用于登岛作战。

“说到这里,我就要问了,咱们组建陆军的事情进展如何了?”

“国会去年十二月就组建好了军事委员会,开展工作已经快四个月了。”

颜思齐坐直身子,恢复了正常的说话音量,

这是在讨论正常的政务,不怕走漏了风声。

“那成效如何啊,现在招到多少兵了?”

李国助也坐直身子,恢复了正常说话的音量。

“本月初我得到的报告是已招募到了三千人,现在估计快四千了吧。”

颜思齐神色怡然地答道,看来他这个总理做的还算称职,对国家的重要事情都很清楚。

“速度有些慢呀!”

李国助不满地道,抬起手来烦躁地用手掌从额头蹭到头顶,

“怎么搞的跟毛文龙一样,那厮也是从去年九月到十二月才招到了三千人……”

沉吟片刻,他突然抬头问道,

“我们的军饷如何?”

显然他觉得民众的参军热情不高可能与军饷有关。

去年九到十二月,在朝鲜的辽民数量与南海边地的差不多,

所以问题应该不是出在人口基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