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军饷银币
“步兵每月三枚永明银元,骑兵每月四枚,炮兵每月五枚。”
“每个士兵在银行都有个人账户,饷银由其本人从银行支取,”
“绝不可能出现大明那种吃空饷、喝兵血的情况。”
颜思齐中气十足地答道,脸上的表情就像是在说“这个军饷是很丰厚的”。
显然他并不认为民众参军热情低是因为军饷不够。
不怪他如此自信,这个军饷的确是超过了大明的水平,还没有吃空饷的问题。
万历到崇祯初期。
边军的月饷约为1~1.5两白银,精锐家丁可达3~5两。
京营士兵的月饷约为1~1.2两白银,但常被克扣,实际到手不足。
卫所军原定饷银极低,只有约3~5钱,但明末卫所制名存实亡,士兵多沦为农奴或逃亡,军饷常拖欠。
募兵,如戚家军饷银为1.5~2两,另加战时赏银。
又如关宁铁骑饷银为3~4两,但需自备马匹武器。
郑成功水师的饷银为2~3两,依赖海外贸易支撑。
由此可见,南海边地公司的军饷完全是达到了精锐家丁的水准,而且没有被吃空饷的风险。
按理说民众参军热情应该很高才对。
“哦!我们的银元都已经发行流通了吗?”
李国助顿时来了精神,目光炯炯地道。
“目前只有军饷银币,专用于发放军饷。”
颜思齐歪头一笑,好像在示意李国助淡定,不要太激动。
“那也行,只要制作精良成色足,肯定也能在民间流通起来的。”
李国助兴冲冲地道,
“快给我看看样币。”
他也不问问颜思齐手头有没有样币,就想当然以为后者肯定有。
“你稍等。”
颜思齐起身走到办公前,拉开抽屉取出了一个长方形锦盒,
然后回来把锦盒放到茶几上揭开了盖子。
只见里面有大小不一的五种银币,上面的图案都十分精美。
李国助连忙起身,把锦盒捧在手里仔细观瞧。
只见五种银币上面都有很明显的军饷字样,却没有标明面额,
图案中最显眼的,是柞蚕、柞蚕蛹和柞蚕的蛾子,
此外还有寿星像、如意、聚宝盆、双笔、花押等传统吉祥寓意的图案,
都很立体生动,充分表明它们是被打制出来的。
这些图案被非常巧妙地组合在一起,看起来十分精美和谐,充分体现了设计者的艺术功底。
“诶,这些银币上怎么都没有面额呢?”
李国助爱不释手地欣赏了一阵,突然抬头问道。
“这个你可以通过上面山蚕图案的数量,或山蚕蛾子翅膀上的点数判断。”
颜思齐伸手指着锦盒中的银币,逐一介绍起来,
“这五种银币的含银量都是面额的九成。”
“这枚最大的银币,上面正中有一只山蚕图案的,面额一两,含银九钱。”
“这枚次大的银币,上面有两只翅膀上有四个点的山蚕蛾图案,面额八钱,含银七钱二分。”
“这是成色最接近西班牙银元的一种钱币。”
“这枚第三大的银币,上面有一只翅膀上有四个点的山蚕蛾图案,和一只山蚕图案,面额五钱,含银四钱五分。”
“这枚第四大的银币,上面有三只山蚕图案,面额三钱,含银二钱七分。”
“最小的这枚,上面有一只山蚕蛹图案的,面额一钱,含银九分。”
“可以啊!是谁想到把山蚕、山蚕蛹、山蚕蛾子的图案印在银币上的啊?”
李国助惊喜地问道,显然很赞赏能想出这主意的人。
“这是铸币委员会集体讨论出来的方案,不过最早是由李俊臣提出来的。”
颜思齐笑呵呵地答道。
“我就知道是他!”
李国助脸上洋溢着猜对了的喜悦,
“如此说来俊臣哥现在是铸币委员会的人喽?”
“嗯,他现在是铸币委员会的主任,同时还兼任国会大议长的职务。”
说起李俊臣,颜思齐脸上出现了老父亲一般自豪的笑容。
“原来如此,这倒是比永明学会的主席更适合他呢!”
李国助由衷地为李俊臣感到高兴。
颜思齐含笑颔首,但什么都没说。
李国助沉吟片刻,突然像是想起了什么,抬头问道:
“对了,这个军饷银币的主意是谁想出来的?”
不怪他会有此一问,因为历史上军饷银币是出现于清末和民国时期的一种特殊银币,
是指专门用于发放军队饷银的货币,通常由政府或军阀铸造,以确保军费开支的稳定和便捷。
尤其在战乱或财政紧张时,军饷银币成为维持军队运作的重要金融工具。
左宗棠平定新疆后,为稳定驻军财政,清政府在新疆铸造“饷银”系列银币,中国最早的官方军饷银币。
民国军阀也发行过一些军饷银币,如张作霖“大元帅纪念币”、云南“唐继尧纪念币”、甘肃“袁像军饷版”等。
太平天国曾铸造“圣宝”银钱,部分用于军队开支,但因战乱存世极少。
不过这应该是中国传统的铸造银锭,并非银币,只是功能与军饷银币相同罢了。
明末出现军饷银币,倒是不得不让李国助感到好奇,
毕竟这个主意可不是他这个穿越者出的。
“这是杨人英的主意,他现在是内阁的财政大臣。”
说起自己这个兄弟,颜思齐脸上也不由现出自豪的微笑。
“哦!那他有没有说过理由,或者说他是怎么想到这个主意的?”
李国助心里很是震撼,甚至都怀疑杨天生该不会也是个穿越者了。
颜思齐想了想,说道:
“他认为军队建设是我们目前的头等大事,所以必须树立起民众对军饷的信任。”
“咱们去年接应过来的辽民之中,有不少人是辽镇的溃兵。”
“由于明廷常年存在吃空饷、欠饷等问题,他们对参加我们的军队都心存疑虑。”
“为了赢得他们的信任,鼓励他们踊跃参军,杨天生才想到了发行军饷银币。”
“银币因为标准化铸造,成色公开、无需验秤,不但交易方便,也能防范克扣,”
“再加上银行发饷的保障,相信那些辽镇溃兵很快就能放下疑虑,重新回归行伍。”
“军队数量上去了,也能反过来推动银元在南海边地流通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