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4章 孟加拉,吕宋
孟加拉,达卡。
总督陈进才正在阅读着刚刚收到的皇帝来信,上面有着对征服印度的看法和建议。
虽然黄立给予海外的封疆大吏相当大的权力,很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都听从封疆大吏的建议。
但在战略层面,各地总督也要听从皇帝的指示,对计划进行调整。
这已经是陈进才第三次阅看书信,反复思索权衡,依旧没能拿定主意。
“启禀大人,杨大人在外候见。”侍卫入内,躬身禀报。
陈进才收拾思绪,请杨起隆进来。
落座上茶,陈进才也没啰嗦,便把皇帝的书信递给杨起隆,然后安静地等待。
杨起隆看过书信,思索片刻,才缓缓说道:“万岁对于长期统治全印度,信心不太足啊!”
陈进才沉吟着说道:“印度人口太多了,民族和宗教也复杂,这都是难以解决的困难。”
“况且,我们实力有限,蚕食更稳妥。若是占地太多,便要分兵各处,也是一个不小的隐患。”
兵力集中在孟加拉及周边地区,能够迎战莫卧儿帝国的大举来犯。若是分兵四掠,力量就有分散之嫌。
杨起隆点了点头,说道:“能完全统治固然是好,迫使土邦屈服,再缓缓图之,也不失高明之策。”
黄立并没有完全禁止扩张,只不过手段要更巧妙,但依然要以武力为后盾。
简单地说,就是稳扎稳打。不必全部实现军事占领,也不必全部剥夺土邦王公的特权。
这与藩属国称臣纳贡有些相似,但从各土邦索取的更多。钱粮一部分上缴朝廷,一部分作为本地发展的资金。
而且,以孟加拉邦为基地,扩张占领的目标将转向沿海地区。当然,内陆的某些矿产丰富、肥沃富饶的地方,也不会视而不见。
陈进才的目光停留在桌案的地图上,沉声说道:“既然如此,便先向东灭掉阿尔干,与缅甸打通陆路联系。”
杨起隆表示赞同,说道:“奥朗则布率领的大军,已经顿兵于比贾普尔城下。据属下估计,至少数月难以攻克。”
“比贾普尔城之后,还有坚固的高康达城。虽然不排除奥朗则布放弃进攻,但可能性不大。”
“现在的奥朗则布正在加紧筹措饷粮,据说,可能接受英国东印度公司缴纳的钱财,以准许他们在西海岸和东海岸继续贸易。”
孟加拉邦曾是莫卧儿帝国的主要赋税来源,被明军占领之后,莫卧儿帝国损失不小。
而且,奥朗则布破坏了阿克巴在位时的宗教自由政策,执行反印度教政策。
除了对印度教徒征收重税外,他还发出通令,要求各地大君“拆毁异教徒所有的学校和寺院”。
除此之外,他还以煽动暴乱罪处死锡克教第九代领袖得格·巴哈杜尔,遭到锡克教徒的激烈反抗。
面对奥朗则布的极端宗教政策,查特人、班德勒人、马拉塔人、拉其普特人,甚至阿罗阇弗人都纷纷揭竿而起,反对他的统治。
既要在德干击败两个独立王国,又要镇压国内起义,奥朗则布接受英国东印度公司的钱财,是完全可能的。
陈进才轻轻颌首,说道:“既如此,倒也不必太过刺激奥朗则布。先东扩,除阿尔干外,特里普拉邦、米佐拉姆邦也一并占领。”
这三个地方夹在孟加拉和缅甸之间,已经远离了印度内陆。占领并吞并的话,不会引起太大的震动。
而且,特里普拉邦和米佐拉姆邦由于地处山地和丘陵,人口很少。无论是战斗,还是统治,都比较容易。
“让那些孟加拉兵也锻炼一下,若是不堪用,还要再想别的办法。”
杨起隆说道:“还有海军和陆战队,万岁期盼殷殷,要在三年之内扩充一倍的舰船火炮。”
“万岁的预判向来准确,属下以为,三五年之内可能会对荷兰人展开进攻。要印度洋海军发挥作用,估计是抢夺锡兰(斯里兰卡)。”
陈进才略显惊异地看了杨起隆一眼,没想到他对于形势有如此敏锐的分析判断。
要知道,皇帝曾在密信中提起过,要把荷兰人逐出亚洲。
也说过锡兰的地理位置相当重要,如果有机会,便要占领。
而且,还提醒过陈进才,对锡兰要多加刺探侦察,掌握其地理环境、人口民族等情况。
“杨大人不愧是国安部出身,睿智而敏锐。锡兰确实重要,不管是三五年,还是更长时间,都是要力争抢到的。”
陈进才称赞了一句,才接着说道:“英国东印度公司将是我们的对手,对他们的情报搜集,还要加强。”
杨起隆躬身领命,说道:“他们现在的实力还远远不如,只在西海岸的孟买等地有贸易据点。”
“倒是马拉塔人,在西瓦吉的率领下,有越战越强之势。特别是五年前的浦那之战,不仅击败了莫卧儿帝国的军队,还杀伤了副王伊斯塔汗。”
陈进才微笑着说道:“既然不打算占领全印度,那莫卧儿帝国的敌人,也就可能是我们的朋友。”
“
当然,现在还不用接触,给予关注即可。英国佬也是一样,尽管我们的行动,可能间接地帮助了他们。”
“虽然战略上暂时东进,但西面和北面各土邦的情报,也要搜集。毕竟,孟加拉人是要逐渐迁徙出去。”
孟加拉的人口众多,这能缴获大量的赋税,但对于同化,以及改变人口结构,却又是不利的。
对外征战,趁机把孟加拉人不断地迁徙出去,稀释人口,再不断地移民。
这可能要花费很多年的时间,但黄立能耐下心来,也让陈进才不要急于求成。
毕竟,征伐印度要用到孟加拉兵,对孟加拉人的态度,还是要友好温和一些,不能象英国佬那么贪婪狠毒。
这也是目的不同造成的差异,如果只是殖民地,自然用不着那么多的宽松和仁慈。
关键还是吉大港,以及孟加拉湾的重要位置,能够控制相当宽广的海域。
而要稳固占领,光是港口和沿海地区,显然是过于单薄,没有纵深。有孟加拉这块肥沃之地,则是安全的保障。
陈进才和杨起隆又谈论商议了一番,杨起隆才告辞离去。
既然要改变策略,对大量的土邦实行“保护费”模式,刺探调查各土邦的财政情况,就是必须掌握的资料。
要可持续获得财富,就最好不要杀鸡取卵。土邦原来向莫卧儿帝国缴纳多少,陈进才要有个依据,尽量不超过此数。
这样一来,土邦王公没受什么影响,不过是换了个缴纳赋税的对象,抵触情绪也会降到最低。
“不战而获利,也不失为高明之策。”陈进才认真仔细地收好皇帝的书信,脸上露出笑意。
如果哪个土邦不识抬举,那就对不起,军队打过去,把家底都给你抢光。然后再视情况,扶持一个听话的收税官。
“兴许正如万岁所料,用不着出动太多的兵力,只要把不听话的土邦当作肥肉,自有听话的土邦出兵作战,再进行瓜分。”
陈进才微眯着眼睛,看着桌案上的地图,脸上带着冷笑。
这或许是最为省力,性价比最高的策略。形同恶霸,以武力作为威慑,收取保护费。
当然,总会有刺头儿冒出来,到时候杀鸡儆猴也就是了。
征服孟加拉邦,已经能够成为震慑,但可能还不够。特别是对于距离远的土邦,还鞭长莫及。
如何能使武力覆盖更广,使不管内陆,还是沿海的土邦,都臣服于大明帝国的军威之下,将是较为长期的任务。
“希望能够完成万岁的期望,只在印度便能每年上缴四五百万银子的财赋,将大明帝国推向新的巅峰。”
陈进才思索着,估算着,觉得这个目标并不算是太过困难。
显然,皇帝是给陈进才留了很大的余地,也没有限定时间和期限。
只不过,黄立和陈进才都不知道,如果大力压榨,在印度能取得更多的财富。
比如英国佬,据后世的历史学家核算统计,殖民印度的前六十年总共从印度掠夺了十亿英镑的财富。
换算成白银,就相当于三十多亿两。如果大明的年财政收入按一千万两计算,相当于三十多年的财政收入总和。
而后一百多年的殖民统治,英国利用工业革命后的产业优势,对印度进行商品倾销,搜刮掠夺的财富更加惊人。
据史料记载,到十九世纪末,英国在印度地区年净收入已经高达四千四百万英镑。
按照当时的汇率,英国政府在印度一年半的财政收入,几乎是一亿四五千万的白银。
如此巨量,几乎是天文数字般的财富,也怪不得英国人说过:能够统治印度,英国就是第一流国家;失去印度,就是三流国家。
现在,比较仁慈的黄立,定了一个并不算敲骨吸髓就能达到的目标,这还真是阿三的福音。
掠夺和剥削是不对的,也是不好的。但黄立知道,世界大势就是如此。
所谓顺之者昌,就象英国佬等殖民者,强大的国力就是靠着掠夺和殖民。如果反其道而行,要什么仁义道德,势必被列强甩在身后。
到那时候,被欺负,被掠夺的对象,就要变成自己了。
…………….
吕宋。
普遍义务兵役制实施之后,新组织的军队已有七八千人,装备齐全训练完毕后,便以三百人为单位,在吕宋岛清剿土著。
土著几乎没有火器,也只能跟在西班牙殖民者身后,对手无寸铁的华人进行屠杀和抢掠。
现在,在武器更胜西班牙人的明军面前,完全没有了抵抗之力。
以马尼拉为中心,清剿的范围不断扩大。连杀带俘,预计很快就能完成吕宋岛的清剿任务。
少数逃入丛林的幸存者,可能真的会成为幸运者。
按照总督府的标准,吕宋岛所剩的土著男性青壮,绝不能超过万人。
而且,幸存的土著如果不能在三年内达到同化的标准,也将是被杀被抓,成为奴隶和苦力的下场。
吕宋岛的清剿由当地军队负责,辅以少量的海军
陆战队;其它岛屿的清剿,则由海军陆战队承担。
棉兰老岛已经由郑家接管,对土著的清除,自然由他们自己来完成。
除了送往国内的苦力奴隶外,吕宋岛也留下了部分土著,铺路开矿,伐木造船,耕种垦荒,干着最苦最累的工作。
土著的清除,使得华人的居住和活动范围也随之大幅扩展,形成了一个个类似庄园的经营模式。
除了自己耕种,华人也购买了奴隶作为免费劳力,都是在清剿中被俘虏的土著。
而除了军队保证安全外,超过服役年龄但又身体健康的华人。也被组织起来,发放武器进行训练,成为维持治安的警备队或是预备役。
这些都是不同于本土的政策措施,但却是行之行效的。虽然强制,但也没有遇到太大的阻力。
总督冯建漫步走在城墙上,和官员们交谈着,不时抬头欣赏这座已经变化很大的城市。
城内兴建起了很多明式建筑,要么是各政府机关所在,要么是官吏和富商的住宅。
由于城市周边已经尽是华人居住,不用担心安全问题,城市已经取消了宵禁。
而在城外,沿着南北两座城门的大路两侧,井然有序地建起了上百间商铺。
依托巴石河建立起来的内河航运船只,在城市和马尼拉湾之间来往穿梭,提供着便利的运输。
“耕地面积有大幅增长,粮食足够供应居民和驻军,还会有相当的余量进行储备。”
“吕宋岛的人口增加了两万多人,但多是从其它小岛迁徙而来。他们认为,在吕宋岛能得到更安全的保护。”
“本土的移民还不多,朝廷对优惠政策卡得较严,主要是各处海外占领地都急需人口,不好厚此薄彼,胡乱竞争。”
冯建轻轻颌首,微笑着说道:“不必着急,万岁英明,都会安排好的。”
今年年底之前便会有一批倭人被运到吕宋,冯建知道这个绝密信息。一
等到伐倭行动展开,不用再保密,他就要上奏朝廷,请求多运倭人来吕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