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4章 世界尽在眼中
高弘智告退离去,黄立却还在为伐倭而思索琢磨。
要收服倭人,其实也不算难,就跟训狗一样。不听话就揍,使劲揍,揍到听话为止。
“不是崇拜强者吗,大明帝国最强大。不是不服嘛,看看你们的狗屁铁炮有多落后。”
战争还未开始,黄立已经初步规划了给各地分配倭人的数量。
辽东先来两万户,在吉林和黑龙江进行安置,明年的春耕差不多能赶上。
吕宋也来一万户,正好补上俘虏的土著苦力的缺口。虽然不够,但这只是刚刚开始。
登嘉府、湄公省、婆罗洲,还有孟加拉,也分个万八千户。
一户五六人的话,才三十多万,相当于九州岛人口的一成。
既缓解了九州岛的人地矛盾,也能余出更多的粮食来供应驻军,还解决了海外占领地劳力不足的问题。
各地的分配,也是按照总人口数的比例来确定,使倭人数量不能占据多数。
同时,还要看倭人归化和同化的速度,以及地方的承受力,再进行下一步的移民计划。
倭国的受教育程度还不如大明,这倒是一个明显的弱点。农民基本上都是文盲,更好管理,也会更听话。
况且,黄立既要同化倭人,还要其他的异族,便有着长期的打算和耐心。
比如说从现在开始,再过十几二十年,一代人的时间。
那些新出生的倭人从小学的便是汉语、汉字,穿的是明人服饰,差不多也把祖宗忘得差不多了。
同样,对其他的异族也是这样的思路。甚至于,几十年的时间,黄立也能耐下心来。
“只不过,印度的人口太多,宗教复杂,确实是个令人头痛的问题。”
黄立一想起印度那与大明相差不多的人口数量,以及乱七八糟的宗教,都不禁皱起了眉头。
显然,在整个印度都使明人占多数,是非常困难的。
黄立之前就想到过困难程度,也没有让陈进才太快地占地扩张。
占领孟加拉一是为了抢掠财富,其次则是作为试验地。
因为,黄立也想看看如何能在人口众多的占领地,实现稳固的统治。
这还不是最终目的,如何减少当地人口,填充明人,并达到明人占多数,这才是长久的稳固。
所以,以孟加拉为基地,不断向周边扩张,并把孟加人不断迁徙出去,就是现在实施的策略。
至于整个印度,黄立已经改变了思路,要象英国佬那样,进行间接的统治,只管榨取钱粮物资。
“英国佬用了将近百年时间,才统治印度,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稳固统治,所要的也不过是印度的财富。”
“孟加拉肯定是要握在手中,那是在印度洋扩张的基地。其它地方,则可以灵活些。”
“扩张也要有度,摊子铺得太大,有可能成为帝国的负担。有舍有得,提前做好计划和准备,以后也更会游刃有余。”
黄立铺开地图,盯着印度那一大片地盘,开始权衡和分析。
不得不说,英国佬的整合能力非常强,能将分散的印度整合成一个统一的领土。
要知道,在英国殖民印度之前,印度分为几百个大小土邦,且有着不同的宗教信仰。
“在印度的扩张要节制些了。”黄立有些无奈地摇了摇头。
其实,现在展开行动并不是最好的时机。
英国佬为什么是在百年后开始侵略印度,不过是莫卧儿王朝分崩离析,各土邦纷纷独立,成为了一盘散沙。
虽然明军倚仗着强大的战力,也攻下了孟加拉邦,付出的代价也不大,但莫卧儿王朝终究还能造成些威胁。
但黄立对此也不后悔,他没有那么长的寿命,可以等待最佳的时机。
而且,征伐孟加拉的收获,使大明的崛起插上了翅膀。
现在调整策略,以强大的军力作后盾,使众多土邦接受大明的保护,并为此缴纳钱粮,性价比似乎更高。
毕竟,黄立想占领的要地有很多,更要发挥海军的力量。
有了吉大港,以及孟加拉湾的港口和据点,黄立希望能继续向西拓展,进入阿拉伯海。
波斯湾,亚丁湾,还有蕴藏着巨量黑色黄金的阿拉伯国家。
直到二十世纪上半叶,石油才显现出其价值,成为令人眼红的财富,引起各大强国的觊觎和争夺。
现在的阿拉伯国家,不过是由沙丘、稀少绿洲和简陋村庄组成的部落,在此生活的多为游牧民族、渔民和水手。
由亚丁湾可进入红海,等到苏伊士运河问世,就是最忙碌的海上航道。
但黄立志不在此,挖掘苏伊士运河是艰巨的工程,需要的时间和人力,是他所不想付出的。
他只想占据一片现在人们眼中的沙漠地带,紧邻波斯湾的。比如后
世的阿曼和阿联酋。
阿曼是阿拉伯半岛最古老的国家之一,十一世纪末独立。十六世纪后,遭葡萄牙入侵并长期被其殖民统治。
永历三年,公元1649年,阿曼当地人推翻葡萄牙统治,建立亚里巴王朝。
阿联酋现在还不是独立国家,是阿曼的一部分,也遭到了葡萄牙等殖民国家的侵略。
现在,亚里巴王朝的人口数量只有一百五六十万。
但苏尔丹一世与其继任者塞伊夫一世,却寻求在短时间内成为印度洋上首屈一指的海军。
毕竟,亚里巴王朝只是把葡萄牙人从阿曼的土地上赶走,葡萄牙人在邻近地区依然存在。
黄立对于在波斯湾实现占领是势在必得,地方不用太大,人口更要少。亚里巴王朝好象正合适。
他也不准备实行归化和同化,就是干脆利落的驱逐,再用明人实现永久的占领。
“贪心不足蛇吞象,世界上的地方多了去,还能都抢过来?”黄立的目光停留在地图上,久久没有移开。
中东地区虽有巨大的财富,甚至可称为战略性的物资,但大明帝国想要吞下,还是太过贪婪。
宁可占的地方小些,也要稳固。
与印度是同样的思路,能榨取周边国家的财富就榨取,不能的话,就安守根据地。
说白了,就是把本国领土和保护国,再加殖民地分开,各有各的治理手段和目的。
其实,万变不离其宗。不管分什么等级,都是要获取钱粮,供养军队,供养朝廷。
只不过,剥削的程度不同。大明的子民,自然是最高的待遇。其它的,则递次下降。
但这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要看具体的形势。
反正,黄立的原则是既要扩张,又要稳固统治,还要性价比较高,赔本的买卖不做。
黄立提笔给陈进才写了书信,说了自己的想法,也并没有强制的要求。
按照他的计划,先打下孟加拉周边的土邦,建立起缓冲,便重点发展印度洋海军。
如果要向中东进军,海军至关重要,海军陆战队的战力也是关键。
已经占据了孟加拉这个根据地,下一步就是西面的阿拉伯海。
如果不是锡金被荷兰人占着,倒是一个非常理想的中继基地。
黄立暂时还不想与荷兰人开战,便退而求其次,希望陈进才能够看准时机,出动海陆军占领印度大陆最南端的泰米尔纳德邦。
泰米尔纳德邦旧名“马德拉斯邦”,南临印度洋,东接孟加拉湾,隔保克海峡和马纳尔湾与锡金相望。
如果能够占领泰米尔纳德邦,或者只是占领最南面的沿海地区,便有了进入阿拉伯海的中继港。
这将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扩张,意味着印度洋海军进入阿拉伯海,能够向中东展开行动。
不仅能够进军中东,更广阔的印度洋也将呈现在面前。
向西南航行,便是非洲。绕过好望角,便进入了大西洋。继续向西,是南美洲;向北航行,西面是北美,东面是欧洲。
这也曾经是黄立设想中的一条通向新大陆的航路,现在已经退居备用。
显然,从倭国向北,走堪察加半岛、白令海、阿加斯加湾,直接到达北美洲,航路应该更加容易,风险也小。
“可惜,朕就算能够长命百岁,引导大明帝国的时间也就六七十年。”黄立放下笔,苦笑了一声,觉得很是遗憾。
如果给他一两百年的时间,他所想得到的地方几乎都能得到,大明帝国也将膨胀成令人震骇的庞然大物。
或者说,将成为历史上第一个超级大国。按照人口数量和武器装备的优势,打下全世界也不算意外。
“然后呢,没有了外敌,内部就不会分裂啦?盛衰起伏,本就是常事。自己来过,做过,又何必操心百年后的事情?”
黄立抿起嘴角,看着跳上桌案的猫咪,笑着伸手抚摸。
猫咪轻轻晃着小脑袋,喵喵地叫着,一副很享受的样子。
“真是容易满足呢!不象朕,这心越来越大,好地方不去占就觉得吃亏。”黄立心中生出很多的感慨。
……………..
其实,人心不足是本性。所谓的知足常乐,又能有几人呢?
只不过,因为地位、权势、钱财、能力等种种因素,各人有着不同的企求和目标,高低不同而已。
但有一点,这山望着那山高,应该是最为普遍的心理。
黄立无疑是大明最有权势的人,高高在上,天子一怒可血流飘杵,一声号令,百万大军可踏平敌人。
他的理想和目标自然也不是常人所能揣摩的,他看到的是整个世界,别人最多只能看到亚洲。
甚至于,老百姓的视线只有一个村,一个镇,一个县。他们关注的是能不能吃饱穿暖,能不能让家里多
吃几回肉。
而在世界的另一头,法王路易十四则还在忿忿不平,哪怕是金碧辉煌的凡尔赛宫,也没让他的心情愉快。
去年,路易十四借口其妻是现任西班牙国王之姊,宣称拥有西班牙王位的继承权,以此向西班牙索要西属尼德兰作为腓力四世的遗产。
这一要求当然被西班牙拒绝,法国于是向西班牙宣战,史称遗产战争。
西班牙的国力已经在欧洲三十年战争与尼德兰革命中衰弱,而法国则是国力蒸蒸日上。
路易十四妄图实现法国的“天然疆界”,对哈布斯堡王朝占有的西属尼德兰觊觎已久。
战争开始,法军一路攻占尼德兰的弗兰德尔、卢森堡,战火随即在敦克尔克、布拉邦特、里尔、埃诺一线摆开,与西班牙军队交战。
路易十四又发兵20万染指弗朗斯—孔泰,并顺延到洛林。
在数月时间内,法军占据了尼德兰大部分地区,并征服了弗朗斯—孔泰,打开了通往荷兰的大门。
就在路易十四将要达到目的,吞并整个尼德兰时,荷兰与西班牙结成联盟,共同抵挡法军。
而且,昔日的同盟英国和瑞典也不想看到法国强大,一起来阻止,对战争进行了调停。
在英、荷、瑞的介入下,路易十四无奈地停战。随后与西班牙签订亚琛条约,只得到了南尼德兰的某些地区。
战争结束了,但却并未解决法国和西班牙的矛盾,更使路易十四扩张的野心更大。
西班牙、荷兰,乃至于阻止法国强大的英国佬,都是他的敌人。
房门被敲响,路易十四坐正了身子,整理了表情,才命人进来。
负责外交和法院事务,对法国早期的外交成就贡献卓著的皮埃尔·塞吉埃,走了进来,向路易十四躬身施礼,并呈上了刚刚送到巴黎的书信。
“尊敬的陛下,这是从遥远的东方大明帝国刚刚送到的,可能会对陛下的宏图有所帮助。”
路易十四看了一眼皮埃尔,打开书信,随口说道:“公爵,你也知道遥远啊!难道明国能派来大军,远航万里来欧洲?”
皮埃尔淡淡一笑,说道:“或许我们有着共同的敌人,明国对吕宋的西班牙人开战,已经占领了吕宋,并杀死了所有的西班牙人。”
路易十四愣了一下,赶忙低头看起了书信。
明军征伐吕宋,战胜西班牙人,因为远隔万里,消息传得并不太快。
所以,拉莫的书信送到,路易十四才知道在亚洲发生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