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5章 准备兵谏,朝鲜附庸兵(十一快乐)
宁古塔旧城。
巴海坐在椅中,眼皮耷拉着,似乎在闭目养神,又好象在冥思苦想。
刚刚送走了索额图和明珠二人,他也了解了更多的情况,更清楚形势的急迫,已经容不得拖延。
明军在吉林船厂打造船只,从沈阳到吉林船厂,沿途已设村屯,已有耕田,道路也进行了整修。
这说明,明军正在做进攻宁古塔的全面准备。或许等不到秋天收获,粮草物资就能充裕,明军便能发动进攻。
而且,明军不过仅满足于造船,还会修整道路,不断北进,并在沿途设置驿站粮仓。
等到离宁古塔只有数百里的时候,可能就会突然发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杀过来。
“防是防不住的,打也胜算极小。分散开来,依靠着山林还能苟延残喘。但在明军的不断剿杀下,也会被个个击破。”
巴海的脑海里闪现出族人被杀戮,遍地尸体,老弱妇孺都有,房屋寨子火光熊熊的凄惨景象。
他慢慢抬起头,眼睛也睁开,闪现出一缕寒光。
“不能到如此地步,招抚是一定要接受的,拖延只能是自取灭族之祸。不仅有黑龙江流域的族人,还有被俘的,都将因此而能生存下去。”
巴海握紧了拳头,又改变了原来的想法和计划。
原来是想避免内讧,造成不必要的伤亡。
但现在看来,能用较小的代价,换得更多族人的生命,以及日后的生存,却是可以选择的手段。
否则,就是因小失大。因为少数人的偏执和私利,而牺牲大多数族人,那才是愚蠢的。
急促的脚步声打断了巴海的思绪,他坐直了身体,等侍卫入内禀报,便叫萨布素进来。
萨布素躬身施礼后,便开口说道:“末将已经试探并联络了部分军官,大部分还是愿意接受招抚。只要明廷不出尔反尔,妥善安置。”
巴海点了点头,说道:“我派的人也带回了差不多的消息,不管是军队,还是族人,倾向于招抚都是多数。”
伸手示意萨布素坐下,巴海缓缓说道:“既是如此,本将军明日便赶往新城,向万岁请示上裁。”
“你控制好军队,反对招抚的集中起来,先软禁看押。族人那边,也派军队监督,防范有人借机生乱。”
“如果有不听号令,鼓躁作乱者——”巴海眼中闪过杀气,做了个手切的动作,“不必宽容,可囚可杀。”
萨布素皱了眉头,说道:“大人,不若末将前往新城陛见万岁。”
巴海微笑起来,摆手道:“只是请示上裁,不会有什么危险。”
“那您多带些人马。”萨布素关切地提醒道:“这边任由索额图等人四下游说串连,难保万岁不生疑心。”
巴海点了点头,说道:“本也要加强新城的防御,本将军带两千人马前去,也是名正言顺。”
萨布素想了想,说道:“再让郎坦带两千兵在后跟随,以保无虞。”
巴海沉吟了一下,没有再拒绝。
先看皇帝的决定,如果有接受招抚的意思,便由索额图等人劝说。如果严词拒绝,巴海便要行兵谏之事。
只要控制住皇帝,那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就是有族人内乱,也不会有多大的规模。
两人商议已定,稍微放松下来。
要说目前还能打的军队,就是原来戍守宁古塔的清兵。
后来逃奔到此的,虽然也有青壮,但所处环境不同,多是养尊处优,过惯安逸日子的。
所以,看起来是动员了上万的兵力。但巴海和萨布素等将领都清楚,战力并没有多大的提高。
武器装备更是拿不出手,甲胄不够,鸟铳不多,几十门大小火炮都很老旧。弹药更是缺乏,且难以补充,一仗就能全部打光。
如果是几十年前,武力最盛的时候,靠着强弓骑射,倒也能与明军打一打。
可看看现在的清兵,能开五六力弓的,都算是军中的佼佼者。能开十力弓的,更是寥寥无几。
正因为如此,巴海和萨布素等将都认为与明军开战,几乎是没有胜算。就是与人数不多的罗刹人打,在弹药上也是不足。
“等到明军开过来,罗刹人也不会再猖狂了。”萨布素冷笑着说道:“明军的火器犀利,应该还强于罗刹人。”
巴海笑了笑,说道:“大明皇帝的野心可是很大,不仅要打退罗刹人,还要去抢罗刹国的地盘呢!”
“谁抢到就是谁的,就算是罗刹人先占了,也不就是他们的。”萨布素对此倒是不以为然,说道:“自古就有割地求和,罗刹人想停战,可不会那么容易。”
巴海轻轻颌首,说道:“明朝皇帝倒是看得清楚明白,将罗刹人视为大敌,对罗刹国的情况也了解得详细。”
“如果按照他们搜集的情报,罗刹国是西强东弱,从这边打击,倒是比较的容易。”
萨布素不太确定地说道:“为了招抚成功,或许有所夸大。但从罗刹人的恶行上看,确实不可轻视。”
“不管怎么样,以后与罗刹人开
战,明军也将是主力。”巴海稍显无奈地说道:“或许,他们也将以此来震慑咱们。”
萨布素知道己军的战力,但对明军还是有些好奇。不知道是如何犀利的火器,才把大清打成这样。
嗯,也不全是火器之力,天下汉人远远多于满人,天下翻覆,也不算太过意外。
如果不是始终有所担心,也不会把东北划为禁区,就是防备着中原站不稳,东北还是后路。
可惜,明军太过狠辣,以海路运兵,趁辽东虚弱,抢先占领辽南,使得关外关内难以兼顾。
最终,满清不但丢了中原,辽东也没站住脚。
这样的战略布置,这样的海上运输能力,巴海和萨布素私下谈论的时候,都感到震惊。
也难怪大清败亡,实在是明朝皇帝不按常理出牌。
如果是按部就搬地从南往北打过来,满清节节抵抗,还有个灵活调整的时间。眼看中原守不住,就能布置撤往关外。
可关内关外同时开战,就造成了后来的局面。辽东是加油战术,关内则犹豫迟疑。
等到关内败局已定,关外形势也不容乐观,导致了撤退出关的仓促,以及最后的大崩盘。
巴海和萨布素都觉得,大势如此,实力差距明显,换了谁来指挥,结果也不会太好。
除非是当机立断,在明军未从海路袭攻辽东前,便尽撤关内人马,退守辽东,或许还能多支撑几年。
但关外的耕种经营,也需要时间。否则,拿什么为养活数十万,乃至上百万的族人。
而且,族人在中原享受着繁华富贵,又哪会甘心再回荒僻的辽东?
难哪!两人当时议论,都生出这样的同情和无奈。不管是谁当政,恐怕也难下决心,难挡众多族人的反对。
“天下大势,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明朝皇帝的这句话,本将深以为然。你呢,怎么看?”
巴海既有些钦佩,又有些无奈。说到底,那是敌人,可也不得不说实话。
萨布素叹了口气,说道:“所谓大势,在末将看来,就是指的国运或气数吧!我满人入关,占据中原,乃至席卷天下,没有天眷,难以成功。”
巴海连连点头,表示赞同这个说法。至于以后气运不在,天翻地覆,自然就不必再说。
“说到底,还是汉人太多,对明朝心怀眷恋。也是我大清施政严苛,激起汉人反抗之心。所以,才有这位三太子横空出世,一呼百应。”
巴海停顿了一下,又继续说道:“当然,这位三太子也是能力卓越,不逊于历朝历代的开国之君。”
“听说是在海外游历了几十年,这眼光和见识,到底是有些高深,行事也异于常人。”
萨布素抚着脸上的胡子,颇有感慨地说道:“或许,正是行事有异,才不好揣摩,有出奇制胜之效。再加上好象真有气数加身,走到现在,也就不意外了。”
巴海觉得这倒是没说错,在那般绝境中,能够翻转形势,转危为安。
其后更是步步精准,几乎没有行差走错之处。如果没有百分的幸运,或者说是气数加身,难以做到。
这倒是也符合历朝历代开国之君的特点,哪一个不是带着幸运光环,在乱世中,从一堆同样优秀的竞争者杀出来。
这位三太子倒是没有同族的竞争者,但已经占据天下的满清,对他来说却是庞然大物般的存在。
但就是如此,大清竟然在数年之间让他给掀翻了。虽然有汉人数量多的原因,但也确实令人咂舌钦佩。
在巴海看来,其实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大清虽占据中原,可时间还短,根基不够稳固,百姓也没有归心。
这个分析倒也正确,就算没有黄立这个假朱三太子,也有三藩之变,也差点掀翻了满清的统治。
…………….
镇江堡。
接受训练的朝鲜军队已经集结了两万,从辽东和山东抽调的教官也全部到位,武器虽然不够装备全军,但对训练的影响并不大。
李岳站在堡墙上,望着堡外数里外密密麻麻的营房,还有视线所及的训练场景。
“粮食从海路运来,沿鸭绿江而上,甚是便捷。”锁彥龙在旁汇报着,“吃饱喝足,训练再跟不上,就退回朝鲜,再让他们补充青壮之兵。”
李岳点了点头,说道:“包吃包喝,还有饷银可拿,自然不能懈怠马虎。万岁要的是敢战强兵,可不是要他们混吃凑数的。”
锁彥龙用力点头,略有些鄙夷地说道:“朝鲜兵缺乏的是勇猛之气,末将正在想办法,弥补这个短处。”
燧发枪加刺刀,一个远程,一个近战,缺一不可。只会放枪射击的,不算强兵。敢于刺刀见红的,才算是勇猛。
比如英国佬,在抵近的距离一轮猛烈的火力,然后便是挺起刺刀的冲锋。
通常在武器装备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往往便是刺刀冲锋、白刃格斗决定胜负。
所以,后世的网上还有鸦片战争时,清军是被英国佬的白刃冲锋打败的,而不是被什么先进的火枪火炮。
还
有说甲午战争时,清军的武器装备并不比日本人差,但看到刺刀冲锋,便狼狈败退。
明军也是一样,武器装备确实占有很大的优势。但刺刀格斗、白刃厮杀,依然是十分重视。
即便有了机关枪,有了坦克、飞机,有了更厉害的大炮,近身格斗也是不可或缺。
现在的朝鲜兵,确实缺乏武勇精神,这与明末的关宁军倒是比较相似。
有城可倚,还能抵挡一二;无城可守,野战就是被虐的菜鸡。
而鞑虏获胜,多依靠的是重甲兵的近战搏杀,打乱明军的阵势,还真不是所吹嘘的骑射。
李岳想了想,也没有太好的办法。
明军的刺刀格斗有两项,一是刺草靶,每天多少下,边喊边刺,提振精神;另一项就是拿着木枪、身着护甲的模拟格斗。
至于实战经验,虽然必不可少,可机会也不是很多。
但明军现在要面对的敌人都不算强大,有基层军官和老兵坐镇,在战场上或许会出现些小状况,但崩盘的可能性不大。
以老带新已经成为明军的传统,或者说是惯例。但对于朝鲜兵,却还不好推广实施。
“杀!”“杀!”“杀!”
朝鲜兵呼喝着,手持长枪,在教官的监督下,用标准的动作,一下下刺着面前立着的草靶。
虽然不能实战,可这种连喊带刺的训练,还是能让人热血上涌,气势提升。
李岳微微颌首,稍感满意,却没有称赞。
毕竟,比之明军,在精神意志上,朝鲜兵还有很大的差距。
“最多半年时间。”李岳伸手指了指,说道:“便要有大的军事行动,一定要训练出来。”
锁彥龙躬身领命,有些疑惑地问道:“大人,可知道是向哪里用兵?鞑虏残余,还是沙俄?为何要用朝鲜兵?”
李岳知道秋后要对倭国用兵,三万朝鲜兵可能有两万参战,甚至是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