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4章 亲事自己说,郁闷康小三

我真不是朱三太子第714章 亲事自己说,郁闷康小三

春夏也能行动,草木生长,战马能随走随吃,只需带些豆子作调剂。

但时间短,准备不够充分,积草屯粮可是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李岳坐了下来,铺纸提笔,给巡抚全凤翔写了书信。

首先是简单说了自己的计划,其次是想请全凤翔在明年春耕时,沿着通往宁古塔的驿路设置村屯,先行安排百姓耕种。

从鹦哥关,一路到吉林船厂,二三十里一个村屯,依托驿站也可。每村几十户,一二百人左右。

他这里则派出士兵重修并驻守驿站,并和百姓在农闲时修缮驿路,并向各驿站运送粮草物资。

吉林船厂则是最大的粮草物资屯积点,还要调动一批百姓打造船只。

虽然不是一时之功,但这是早晚的事情,早动不过是粮食消耗得多一些而已。

如果百姓不愿前去荒远地方耕种,是否能安排劳务输出的朝鲜人,或是俘虏的满人。

先点后线,然后再扩展成面。这也是东北的开发策略,尽管李岳的计划是着急了一些,但也不过是提前了时间而已。

李岳写完书信,便派人送往辽阳。他没有马上写奏疏,想等到全凤翔的答复之后,再作决定。

而且,快过年了,让万岁也轻松休息一下。反正,辽东的春耕,还有数月时间呢!

“先派一两千人马前往吉林船厂,沿途每个驿站派上十几二十个骑兵,也尽够维持联络交通。尽量地节省粮食消耗,再向船厂运粮屯积。”

李岳的计划想得很细,既考虑到了军队的调动,也顾虑到了现在辽东的情况。

光复时间太短,大多数工作都没有展开。其实明年的耕种和收获如何,才能看到恢复重建的真实情形。

但万岁虽然不再催促,可心里的急迫是肯定的。外运的粮食不断,冬季也没有停止,就能猜出一二。

只不过,皇帝可能也意识到自己操切对下面将领的压力,也知道千里突袭的风险。既然鞑虏已经是苟延残喘,倒也能耐下心来。

李岳做完了这件大事,心中畅快了许多。

北上南下,是大明国的既定发展战略。可除了在南洋的大幅扩张,北面却只是收复故土而已。

不仅李岳感觉到了差距,估计北方的高级将领也很心急。开疆拓土之功呢,谁不眼热,谁不想继续加官晋爵?

李岳穿上貂裘,走出书房,呼吸着清冷的空气,随意地在院内慢慢走动。

夕阳西下,天边带来了一片鲜红。不时有风吹过,屋顶树梢的雪尘便飘向空中。

“将军。”亲兵队长匆匆而来,嘴里喷着浓重的白雾,脸上却是笑得灿烂。

李岳闻到了酒气,不禁提醒道:“喝酒要适量,别喝醉了。醉了就老实睡觉,要是乱折腾,宪兵那里,本将也说不了情。”

亲兵队长连连点头,说道:“就买了两瓶酒,卑职喝了一杯,剩下的都让他们喝了。卑职看着呢,也交代了守卫,闹不了事儿。”

在提督府里耍酒疯,不是在公务时间,宪兵也管不了。要是到街上胡闹,那可真要军法处置。

见李岳脸色稍霁,亲兵队长又笑了起来,接着说道:“卑职去铺子里买马铃春,却碰到了高斌,炮兵军官,也是夔东出身。”

李岳心中一动,说道:“我知道他,家里也在城中住着。这是去看他妹子吧?”

亲兵队长点着头,说道:“卑职跟他闲聊了几句,还问他妹子要不要相看人家?”

李岳莫名有点紧张,但还装作很镇静地问道:“他怎么说呀?”

亲兵队长嘿嘿一笑,说道:“他说这妹子是家中最小的,养得娇气任性。倒是有提亲的,可都没看上。”

李岳很想问一句,“她要找什么样的,有什么条件”。可张了张嘴,还是没有说出来。

至于什么娇气任性,李岳倒是没看出来。应该是高斌的谦逊之语,也是为妹子打算。

要是大度真能容忍的,自然不会在意。要是挑剔的,也不愿意让妹子嫁过去。

见将军欲言又止,脸上现出踌躇之色。

亲兵队长眨巴了下眼睛,正色地说道:“将军,卑职觉得那姑娘挺好。若是您也觉得不错,与高斌说一下,也是正常。”

李岳有些心动,但也有些犹豫。毕竟,他与高斌是上下级关系,好象有些以大压小的嫌疑。

亲兵队长又想了想,说道:“要不,就先不找高斌,卑职去与那姑娘直接说。看着是个爽利的,成不成也能给个痛快话。”

我真不是朱三太子第714章 亲事自己说,郁闷康小三

李岳觉得这倒是个办法,不让太多人知晓,成不成的也影响不大。

“好吧。”李岳终于点头,说道:“这件事情你知我知,不要让别人知道。另外,你——”

李岳看着亲兵队长那带着伤疤的脸,说是恶相有些过分,可实在是称不上面善可亲。

他垂下眼帘沉思半晌,再抬起头时,已经改了口,说道:“还是本将亲自去说的好。假手于人,倒惹人笑话。”

亲兵队长愣了一下,随即便深以为然地连连点头,说道:“没错,卑职怎么没想到这个。”

李岳想得更多一些,并不只是面子和大方或怯懦的问题。

对高小妹也只是有好感,并不是一见钟情,并为之朝思暮想、寢食难安的那一种。

说起来,李岳挺羡慕刘享的,跑了水西一次,就自己找了个媳妇儿,还是出身相貌都很不错的。

但要说到出身,李岳倒并不挑?。甚至不太愿意找高门大户,或者是勋贵高爵家的女子。

比如李来亨给他挑的女子,基本上都是门当户对。侯爵是个标准,以下的基本不看。

在李岳看来,小门小户或平民百姓的,也有好处。那就是不会牵扯太多利益和关系,很简单,让人轻松,万岁也更放心。

说到底,李岳其实对自己的出身也有隐忧。先明后昏的帝王多了,秋后算账的也不少。

十几年,几十年,没准皇帝老了,心态也会有改变。想到上吊死的父皇崇祯,想到自己的颠沛流离,心中会有怨恨呢!

亲兵队长兴冲冲地来,又兴冲冲地走了。

他知道将军的一些事情,知道他婉拒了长辈的说亲,想要自己找,这下可是做了件好事。

“将军还是腼腆啦!”他一边走还一边有些腹诽,“若是放出风声,还不有的是人想攀高枝?自己就是一方镇守,还有郡王父亲,这家世……”

亲兵队长也想到了自己还是个单身,按照入伍的时间和年龄等条件,他也是能够娶妻婚配的。

“嗯,还是去登个记,万一有合适的,不管是什么出身和家世,老子的粮饷也足够养活一家人了。”

亲兵队长觉得这个婚姻介绍的机构真的不错,就是交通不便,官府和军队上组织的相亲见面会,次数有点少。

关键是现在辽东的人口不多,要组织同城会的话,人数就显得有点少,挑选的余地也不多。

而且,这刚兴的新事物,平民百姓要接受,也需要时间。就是军人,也有些抹不下脸来。

但他不知道的是,很快就会有更多的女人来辽东。除了劳力输出的朝鲜人,还将在明年的征倭中,抢掠很多人口。

朝鲜女人,倭女,都以柔顺著称。嫁了明人,用不了一代两代。十几年时间,估计就忘了出身和传统。

这也是尽快增长大明人口的办法,与归化同化是差不多的手段。

至于背井离乡、家破人亡,黄立不考虑那么多。

所谓妇人之仁,在他这个地位,还要领导大明在世界上与列强竞争,就根本不应该存在。

扩张本身就意味着血腥和杀戮,落后就要挨打,孱弱就要被征服,千古不变的道理。

…………….

宁古塔。

东北地区由于气候寒冷,农业开发的较晚,农作物种类比较少,除了少数耐寒作物外,其他作物很少种植。

顺治年间流人初至宁古塔地区时,“未见稻米一颗,有粟,有稗子,有铃铛麦,有大麦。稗则贵者食之,贱则食粟耳……”

稗子为常见田间杂草,而且水田稗草以杂草群落优势,大量夺取稻田中的环境资源,使水稻的生长发育受到抑制而导致减产。

但在古代,稗子曾经是人类的主要粮食来源之一。稗子的种子成熟后可以采集下来,去壳之后就是稗米。

虽然稗米的口感和质量相对较差,但煮成粥或加工成面食都是可以的。

在灾荒时,人们会到野外去采集稗子作为食物来充饥。此外,稗子还可以用来酿酒或制作麦芽糖。

铃铛麦,就是莜麦,喜寒凉,耐干旱,抗盐碱,生长期短,果实可磨面制粉作各种面食。

历史上,直到康熙中叶,随着大量流人涌入,宁古塔地区已是有“谷凡十种,稗子、小麦、大麦、粟、秫、黍、稷、高粱、荞麦、穰麦”。

算时间的话,应该也是小冰河期临近尾声,或者是结束了。

小冰河期消退也有一个相当长的过程,随着气候变暖,东北地区的水稻也能种植,豆

我真不是朱三太子第714章 亲事自己说,郁闷康小三

、麦等作物也成为主流。

当时的宁古塔,能吃饱肚子就已经相当不错,哪还顾得上挑剔吃食的种类和精细。

而在宁古塔将军府,曾经的大清皇帝,九五至尊康小三的面前,却还摆着糕饼,菜肴也是有肉有鱼。

粮食是败逃而来的满人所携带的,数量已经不多,都被搜集过来,供他们的皇帝食用。

只不过,康小三却是食难下咽。象吃药似的,好半天才吃一口。

终于逃出明军的追杀,现在想起来还是心有余悸,但也仅仅是活命而已。康小三跑到宁古塔,既是异常艰苦,又是非常幸运。

但在这苦寒的流放之地,康小三虽然还是最高的待遇,但也尝到了流人的苦难和悲痛。

环境恶劣是肯定的,没有了金碧辉煌的皇宫,没有了呼之即来的奴婢,临时找来的几个满女,又岂能和采选的秀女那般乖巧,那般漂亮?

只是这些还罢了,亲人的离散,前途的莫测,都缠绕在康小三身上,使他难解忧思,闷闷不乐。

从北京撤退时,还想着能回到辽东故地,一边休养生聚,重振满人的武勇;一边与明朝抗衡,至少能维持后金时期与明朝的对峙状态。

尽管也考虑到了其中的艰巨程度,却万万不会想到会这么惨。不仅辽东没守住,连老家建州也立不足脚。

地盘丢了也就丢了,只要人还在,退到海西,或是退到宁古塔,卧薪尝胆、励精图治,也未尝没有再振作而起的希望。

苦寒的艰苦环境,最是磨炼人的。康小三虽然没尝过,但祖先却是从白山黑水间崛起。

可是,在明军的穷追猛打下,族人也损失大半,这恐怕是对康小三最大的打击。

“撤了吧!”康小三终于吃不下去了,尽管只是吃了几口,可积郁难解,也不觉饥饿。

几个满女上前,收拾了饭菜。康小三已经起身,回到椅中坐下,怔怔地发愣。

“明军应该是不会善罢干休的。只不过辽东新复,粮草物资不够充足,又要适应严寒气候,才没有继续穷追。”

康小三暗自叹了口气,他终于明白失败的原因。满人失去悍勇之风是其一,明军的强大超出意料,则更为重要。

失去江南后,他还想着是南方的地形地势不利于八旗兵将的驰骋冲杀。在中原,骑兵的优势却不是明军能够抵挡的。

但现在,他已经意识到明军的火器太过犀利,是战争中获胜的主要原因。

其实,对于火器的重视,或者说是火炮,早在皇太极时代便已经开始。松锦大战,攻城掠地,都少不了大炮的功劳。

正因为如此,清廷才对绿营所装备的火器有较为严格的限制和监督。

只不过,明军的火器发展,实在是太过迅猛,形成了近乎两代三代的差距。不仅完全压制清军,更将八旗的骑兵优势也大大降低。

而康小三和清廷高层,并没有充分重视,并意识到如此巨大的差距。否则,早退出关外,早经营辽东,还未必会有现在这么惨。